一种可循环处理的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95310发布日期:2024-05-09 21:3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循环处理的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可循环处理的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废水过滤处理,由于废水内含有垃圾、淤泥等杂质,单次的过滤无法对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因此提出一种可循环处理的废水处理装置,来便于对废水进行循环过滤处理,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以及便于对废水内含有的垃圾以及淤泥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循环处理的废水处理装置,便于对废水进行循环过滤处理,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以及便于对废水内含有的垃圾以及淤泥进行过滤。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循环处理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对废水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池,以及对淤泥中的垃圾进行过滤的第二过滤池,以及用于对淤泥进行晾干处理的第三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的一侧与第二过滤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池远离第一过滤池的一侧与第三过滤池的一侧固定连接;

3、所述第一过滤池上方设有若干组水平设置的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过滤池上方设有废水处理装置,所述第二过滤池内设有垃圾清理装置,所述第三过滤池上方设有淤泥清理装置。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废水通过第一排污管排出并落在第一过滤池上方,依靠第一过滤池上设有的废水处理装置对第一排污管排出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同时依靠废水处理装置将第一过滤池上方过滤出来的垃圾以及淤泥等杂质输送到第二过滤池内,依靠第二过滤池对垃圾进行过滤,而淤泥等小型杂质进入到第二过滤池内部,此时淤泥含水量较大,依靠垃圾清理装置将第二过滤池内的淤泥等杂质输送到第三过滤池上,依靠第三过滤池对淤泥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同时也依靠第三过滤池对淤泥进行晾干,同时依靠淤泥清理装置对淤泥进行翻动,以此进一步的提高淤泥的晾干效率,同时依靠淤泥清理装置将晾晒完成的淤泥进行清理,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并对淤泥进行更充分的处理。

5、具体的,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池上表面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与第一过滤池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竖直设置的挡板;

6、所述挡板上表面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过滤板上表面设有清理结构,所述清理结构通过第一滑动槽与第一过滤板上表面滑动接触。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废水通过第一排污管落在第一过滤板上,依靠第一过滤板对废水内含有的淤泥以及垃圾进行过滤,过滤完成的水体通过第一过滤板进入到第一过滤池内,淤泥以及垃圾等杂质会堆积在第一过滤板上表面,此时依靠清理结构将第一过滤板上表面堆积的淤泥、垃圾等杂质输送到第二过滤池内,以此便于后续进行二次过滤处理;

8、依靠挡板可以对废水进行防护,避免废水溢出。

9、具体的,所述清理结构包括第一移动架,所述第一移动架位于第一过滤板上方,所述第一移动架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脚轮,所述第一脚轮位于第一滑动槽内并与第一滑动槽滚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架靠近第二过滤池的一侧通过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有第一清理板;

10、所述第一移动架上设有贯穿设置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内通过第一扭簧转动连接有第一销杆,所述第一清理板靠近第一移动架的一侧设有第一销槽,所述第一清理板抬升后第一销槽与第一销杆卡接;

11、所述第一过滤池靠近第二过滤池的一侧顶部设有楔形导向板,所述楔形导向板的导向斜面朝向第一清理板,所述第一过滤板远离第二过滤池的一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挤压板,所述第一挤压板的两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销杆远离第一清理板的一端与第一挤压板一侧挤压接触后驱动第一销杆转动;

12、所述第一过滤池外侧设有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用于驱动第一移动架移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处理第一过滤板上的淤泥和垃圾等杂质清理时,通过第一驱动结构带动第一移动架进行移动,第一移动架移动时带动第一清理板同步移动,第一清理板移动时与第一过滤板上表面滑动接触,以此便于通过第一清理板对第一过滤板上的淤泥和垃圾等杂质进行清理输送;

14、当第一驱动结构通过第一移动架带动第一清理板移动到一定位置后,第一清理板的下边缘与楔形导向板挤压接触,依靠第一清理板和楔形导向板将淤泥和垃圾等杂质输送到第二过滤池内,以此便于后续进行二次过滤处理;

15、当第一清理板的下边缘与楔形导向板挤压接触时,使第一清理板向上滑动,当第一清理板上移到一定位置后,此时第一清理板内设有的第一销槽与第一移动架内设有的第一销杆相对应,从而依靠第一销杆卡死第一清理板,以此保证第一清理板的稳定性;

16、当第一过滤板上的淤泥和垃圾等杂质清理完成后,再次依靠第一驱动结构带动第一移动架复位移动,第一移动架复位移动时带动第一清理板同步移动,由于第一销杆卡在第一销槽内,此时第一清理板在复位移动时不会与第一过滤板上表面挤压接触,保证第一清理板的复位效果,同时不会影响第一过滤板对废水进行过滤处理,当第一移动架复位移动到一定位置后,第一销杆远离第一销槽的一端与第一挤压板挤压接触,并依靠第一挤压板和第一扭簧带动第一销杆向上摆动,当第一销杆摆动到一定位置后,此时第一销杆与第一销槽脱离,同时第一清理板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移动架滑动连接,使第一清理板下移到初始位置,此时第一清理板再次与第一过滤板上表面挤压接触,以此便于后期再次对第一过滤板上的淤泥和垃圾等杂质进行清理。

17、具体的,所述垃圾清理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二过滤池内的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池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过滤池一侧设有开口向上的框体,所述框体内安装有抽污泵,所述抽污泵通过管路与第二过滤池内部连通;

18、所述第三过滤池的上方设有若干组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通过管路与抽污泵连通。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淤泥和垃圾等杂质通过第一清理板输送到第二过滤池上方后,依靠第二过滤板对垃圾进行过滤处理,而淤泥等小型杂质进入到第二过滤池内部,此时淤泥含水量较大,依靠抽污泵将第二过滤池内的淤泥等杂质通过管路以及第二排污管输送到第三过滤池上方,便于后续再次对淤泥等小型杂质进行过滤处理,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20、具体的,所述淤泥清理装置包括第三过滤板,所述第三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池内部连通,所述第三过滤板上表面设有两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三过滤板上方设有第二移动架,所述第二移动架两端底部均安装有第二脚轮,所述第二脚轮位于第二滑动槽内并与第二滑动槽滚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架远离第二过滤池的一侧通过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有第二清理板;

21、所述第二移动架上设有贯穿设置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内通过第二扭簧转动连接有第二销杆,所述第二清理板靠近第二移动架的一侧设有第二销槽,所述第二清理板抬升后第二销槽与第二销杆上端卡接,所述第三过滤板远离第二过滤池的一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清理板下端安装有第一磁铁排斥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三过滤板靠近第二过滤池的一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挤压板,所述第二销杆远离第二清理板的一端与第二挤压板挤压接触后驱动第二销杆转动;

22、所述第二清理板一侧设有可调清理结构,所述可调清理结构与第三过滤板上方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过滤池外侧设有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用于驱动第二移动架移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淤泥通过第二排污管落在第三过滤池上方后,依靠第三过滤板对淤泥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同时依靠第三过滤板对淤泥进晾干处理,进一步的保证晾干效果;初始状态下依靠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排斥,带动第二清理板上移,当第二清理板上移到一定位置后,此时第二移动架内设有的第二销杆与第二清理板内的第二销槽卡接,此时第二清理板不会与第三过滤板上表面挤压接触;同时依靠第二驱动结构带动第二移动架通过第二脚轮在第二滑动槽内滚动,以此带动第二移动架移动,同时依靠可调清理结构对第三过滤板上晾干的淤泥进行翻动,以此提高晾干效率;

24、当第二移动架通过第二驱动结构移动到一定位置后,第二销杆远离第二销槽的一端与第二挤压板的一侧挤压接触,并依靠第二挤压板和第二扭簧带动第二销杆向上摆动,当第二销杆摆动到一定位置后,此时第二销杆与第二销槽脱离,同时第二清理板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移动架滑动连接,使第二清理板下移,此时第二清理板与第三过滤板的上表面挤压接触;

25、当第三过滤板上的淤泥晾干完成后,再次依靠驱动结构带动第二移动架复位移动,当第二移动架复位移动时带动第二清理板复位移动,依靠第二脚轮在第二滑动槽内滚动驱动可调清理结构,依靠可调清理结构对第三过滤板上晾干完成的淤泥进行输送,同时依靠第二清理板与第三过滤板上表面滑动接触,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晾干完成的淤泥的清理效率,以此进一步的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以及便捷性;

26、当第二驱动结构带动第二移动架以及第二清理板复位移动到一定位置后,依靠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排斥,再次带动第二清理板上移,同时第二销杆再次与第二销槽卡接,此时第二清理板不会与第三过滤板上表面挤压接触,以此便于后续再次对第三过滤板上的淤泥进行翻动以及清理。

27、具体的,所述可调清理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安装有螺旋板,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第二移动架固定连接;

28、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均连接有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的外侧连接有第一传动带轮,所述第二脚轮的一侧同轴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传动带轮,所述第一传动带轮和第二传动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第三过滤板上淤泥进行翻动时,通过驱动第二驱动结构带动第二移动架进行移动,第二移动架带动第二脚轮滚动时带动输出轴同步转动,输出轴转动时依靠第二传动带轮和传动带驱动第一传动带轮驱动,同时由于单向轴承的作用使第一传动带动无法带动驱动轴转动;当第二移动架移动时,依靠驱动轴外侧的螺旋板在第三过滤板上的淤泥内移动,从而对第三过滤板上的淤泥进行翻动,以此提高淤泥的晾干效率;

30、当淤泥晾晒完成后,再次通过第二驱动结构带动第二移动架复位移动,第二移动架复位移动时带动第二清理板进行移动,第二移动架带动第二脚轮滚动时带动输出轴同步转动,输出轴转动时依靠第二传动带轮和传动带驱动第一传动带轮驱动,此时依靠单向轴承的作用使第一传动带动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时对第三过滤板上的淤泥进行输送清理;同时依靠第二清理板与第三过滤板上表面滑动接触,使第二清理板将第三过滤板上的淤泥铲起,且淤泥会堆积在第二清理板的一侧,配合旋转的螺旋板,能够快速对第三过滤板上晾干完成的淤泥进行输送清理,避免第二清理板移动困难甚至损坏,也进一步提高清理工作的效率。

31、具体的,所述第三过滤池的一侧设有开口向上的淤泥存储池,所述过滤板上设有与淤泥存储池对应的进料口。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传动带轮带动驱动轴转动时,依靠螺旋板对第三过滤板上的淤泥进行输送清理,并将淤泥输送至淤泥存储池内,以此便于对晾干完成的淤泥进行存储,便于后续对其进行清理转移。

33、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钢索,所述第一钢索穿过第一移动架并与第一移动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池上安装有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过滤池远离第二过滤池的上部安装有第一绕线轮,所述第一钢索的一端绕过第一绕线轮后与第一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索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导向轮后与第一移动架固定连接。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驱动第一移动架移动时,通过驱动第一绕线轮带动第一钢索移动,同时依靠第一导向轮可以提高第一钢索的移动稳定性,第一钢索移动时带动第一移动架进行移动,同时依靠第一脚轮和第一滑动槽可以提高第一移动架的稳定性;

35、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所述的第一绕线轮还可以为电动绕线轮等。

36、具体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第二钢索,所述第二钢索穿过第二移动架并与第二移动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池上安装有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三过滤池远离第二过滤池的上部安装有第二绕线轮,所述第二钢索的一端绕过第二绕线轮后与第二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索的另一端绕过第二导向轮后与第二移动架固定连接。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驱动第二移动架移动时,通过驱动第二绕线轮带动第二钢索移动,同时依靠第二导向轮可以提高第二钢索的移动稳定性,第二钢索移动时带动第二移动架进行移动,同时依靠第二脚轮和第二滑动槽可以提高第二移动架的稳定性;

38、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所述的第二绕线轮还可以为电动绕线轮等。

3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40、(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处理的废水处理装置,废水通过第一排污管落在第一过滤板上,依靠第一过滤板对废水内含有的淤泥以及垃圾进行过滤,淤泥以及垃圾等杂质会堆积在第一过滤板上表面,此时依靠第一移动架带动第一清理板移动,第一清理板移动时与第一过滤板上表面滑动接触,通过第一清理板对第一过滤板上的淤泥和垃圾等杂质输送到第二清理池内,以此便于后续进行二次过滤处理,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41、(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处理的废水处理装置,依靠第二过滤板对垃圾进行过滤处理,而淤泥等小型杂质进入到第二过滤池内部,此时淤泥含水量较大,依靠抽污泵将第二过滤池内的淤泥等杂质通过管路以及第二排污管输送到第三过滤池上方,便于后续再次对淤泥等小型杂质进行过滤处理,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42、(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处理的废水处理装置,当淤泥通过第二排污管落在第三过滤池上方后,依靠第三过滤板对淤泥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同时依靠第三过滤板对淤泥进晾干处理,进一步的保证晾干效果;同时通过驱动第二移动架移动,依靠驱动轴外侧的螺旋板在第三过滤板上的淤泥内移动,从而对第三过滤板上的淤泥进行翻动,以此提高淤泥的晾干效率。

43、(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处理的废水处理装置,当淤泥晾晒完成后,再次通过驱动第二移动架复位移动,第二移动架带动第二脚轮滚动时带动输出轴同步转动,输出轴转动时依靠第二传动带轮和传动带驱动第一传动带轮驱动,此时依靠单向轴承的作用使第一传动带动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时对第三过滤板上的淤泥进行输送清理;同时依靠第二清理板与第三过滤板上表面滑动接触,使第二清理板将第三过滤板上的淤泥铲起,且淤泥会堆积在第二清理板的一侧,配合旋转的螺旋板,能够快速对第三过滤板上晾干完成的淤泥进行输送清理,避免第二清理板移动困难甚至损坏,也进一步提高清理工作的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