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草药浸出液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0835143发布日期:2025-02-06 17:1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草药浸出液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草药浸出液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中草药的浸出是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从中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的过程,浸出过程是一种固液萃取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浸润与渗透:溶剂附着于药材表面并使其润湿,进而渗入细胞内;解吸与溶解:溶剂使药材中有效成分从组织中解吸出来并溶解于溶剂中;扩散:溶解后的成分依靠浓度差由细胞内向周围溶剂中扩散;浸出的方法有浸渍法:将药材用适当的溶剂在常温或温热条件下浸泡一定时间,使有效成分浸出,适用于粘性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等,但浸出效率较低,且时间较长;渗漉法:将药材粉末装于渗漉器内,在药粉上添加溶剂,使其渗过药粉,自下部流出浸出液。

2、在对中草药进行浸渍法加工时,现有的过筛组件对于酶解浸渍后的药渣,一般采用人工方式将药渣清理收集并进行后续操作,不便于机械流程化排出以进行进一步的提取,且含有液体的药渣若采用水泵的方式则细碎的药渣会附着在泵体的活动处,久而久之对泵体会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中草药浸出液制备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中草药浸出液制备装置,包括管道网络,所述管道网络的一侧设有组合桶;

4、所述组合桶包括:

5、酶解桶,所述酶解桶的侧部设有第一投料斗,所述酶解桶的底部设有第一电子阀;

6、乙醇提取桶,所述乙醇提取桶的顶部一侧设有第二投料斗,所述乙醇提取桶的底部设有第二电子阀,所述乙醇提取桶的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蠕动泵,所述乙醇提取桶顶部的中心处设有第一竖管;

7、水提取桶,所述水提取桶的顶部一侧设有第三投料斗,所述水提取桶的底部设有第三电子阀,所述水提取桶的顶部一侧设有第二蠕动泵,所述水提取桶顶部的中心处设有第二竖管;

8、混合过筛桶,所述混合过筛桶的顶部中心处设有第三竖管,所述混合过筛桶的顶部一侧设有第三蠕动泵,所述混合过筛桶的底部设有第四电子阀。

9、通过设置提升组件,结合叶片可以调节角度的搅拌机构,便于在进行搅拌酶解完成后,提升组件的筛网可以直接向下压动酶解液,使得药渣在底部,而药液在上部,药渣在重力作用下会自然下落至管道并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解决了常见的过筛方式所存在的被过滤药渣不便于收集以进行后续操作的现象,通过可调节角度的搅拌机构结合提升组件,能够在搅拌酶解完成后迅速实现药渣和药液的分离,大大缩短了传统过筛方式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整体生产流程的速度,药渣可直接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落至管道进行下一步操作,无需额外的人工干预来转移药渣,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减少了因操作中断而浪费的时间。

10、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管道网络包括主管,所述主管的侧部设有四个支管,四个所述支管分别通向酶解桶、乙醇提取桶、水提取桶的桶体以及第三蠕动泵的端部,所述主管上设有第一水阀、第二水阀以及第三水阀,所述第一水阀位于酶解桶与乙醇提取桶之间,所述第二水阀位于乙醇提取桶以及水提取桶之间,所述第三水阀位于水提取桶以及混合过筛桶之间。

11、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蠕动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子阀以及第一竖管相连,所述第二蠕动泵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电子阀以及第二竖管相连,所述第三蠕动泵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竖管以及主管的端部相连。

12、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酶解桶、乙醇提取桶以及水提取桶的桶体上均设有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杆,所述提升杆的底部设有筛网,所述筛网的中心处开设有中孔,所述提升杆的顶部设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底部设有位于桶体顶部的气缸。

13、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酶解桶的桶体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连接件与桶体的顶部相连,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键设有转杆,所述转杆的杆体四周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第一槽口以及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以及第二槽口内通过活动轴设有第一叶片以及第二叶片。

14、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过筛桶的桶体内设有过筛机构,所述过筛机构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混合过筛桶的桶体的下半部,所述隔板的上方设有固定板,所述隔板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环,所述隔板通过螺纹环设有滤芯,所述滤芯的顶部设有插接于固定板上的限位台,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直槽口,所述固定板的板体上插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的底端与隔板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螺纹轴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母。

15、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蠕动泵、第二蠕动泵以及第三蠕动泵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设有主安装箱,所述主安装箱的本体上开设有第一空腔以及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通过连接件设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泵体的背部通过连接件设有背板,所述背板的板体上通过轴承设有互相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处通过连接轴设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尖端部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通过活动轴设有滚轮,所述泵体的两侧均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之间设有软管,所述软管在第二空腔内呈环状设置。

16、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酶解桶、乙醇提取桶以及水提取桶的筛网中心处的中孔内均设有闭合机构,所述闭合机构包括结构环,所述结构环的环体内圈设有环形阵列设置的环形槽口,所述环形槽口内通过扭簧轴设有扇形挡板。

17、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管、第二竖管以及第三竖管与中孔尺寸相适配。

18、一种中草药浸出液制备的制备方法,适用于上述的一种中草药浸出液制备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9、s1,将所用到的中草药切碎后,从第一投料斗放入酶解桶,并使用复合酶进行酶解,复合酶可以具体选为纤维素酶,中药与水的液体配比约为1:10,复合酶的剂量选为1.0-1.5%,滤液输至混合过筛桶,含液滤渣通往乙醇提取桶;

20、s2:从第二投料斗加入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提取2小时,再次分离出进一步的提取液以及滤渣,过筛目为60目,提取液输至混合过筛桶,含液滤渣通往水提取桶;

21、s3:从第三投料斗加入清水,提取液和清水的比例为1:5,提取4小时,期间在水提取桶的桶体包覆额外的加热组件进行50摄氏度的加热,滤渣直接排出,进一步的提取液通往混合过筛桶,过筛目为80目,最终中草药的浸出液制备完成。

2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草药浸出液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其有益效果包括有:

23、1、通过设置提升组件,结合叶片可以调节角度的搅拌机构,便于在进行搅拌酶解完成后,提升组件的筛网可以直接向下压动酶解液,使得药渣在底部,而药液在上部,药渣在重力作用下会自然下落至管道并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解决了常见的过筛方式所存在的被过滤药渣不便于收集以进行后续操作的现象,通过可调节角度的搅拌机构结合提升组件,能够在搅拌酶解完成后迅速实现药渣和药液的分离,大大缩短了传统过筛方式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整体生产流程的速度,药渣可直接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落至管道进行下一步操作,无需额外的人工干预来转移药渣,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减少了因操作中断而浪费的时间。

24、2、通过设置软管,软管所在的泵体工作处即三角板以及滚轮外圈位于软管之外,用以排挤用的滚轮完全没有与含液滤渣接触,免于药渣附着在泵体的活动处,用以移动药渣的泵不会存在因药渣堵塞附着所带来的工作障碍,由于滚轮完全不与含液滤渣接触,避免了药渣附着在泵体的活动处,大大降低了因药渣堵塞和附着而导致的设备故障风险,使得泵能够持续稳定地工作,减少了因设备故障而造成的生产中断,提高了生产效率,没有药渣的干扰,泵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药渣的输送量和速度,确保药渣能够按照预定的流程进行下一步处理。

25、3、通过设置闭合机构,在含液药渣进入乙醇提取以及水提取的步骤时,用于投送含液药渣的管材会先经过闭合机构的活动的扇形挡板,而闭合机构所在的筛网在提升机构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在扭簧的作用下会闭合,使得注射含液药渣后其会进入筛网的下部,药渣在底部,而药液在上部,药渣在重力作用下会自然下落至管道并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同时过筛机构的滤芯竖直设置,含液滤渣会先从滤芯的下段流出,当使用较长时间后,下段会相对堵塞,则液面会升高,升高后的液面则会接触滤芯新的未堵塞处,总体而言液体的过滤始终有通过性完好如初的过滤处,解决了现有滤网一开始就全部接触液体进行过滤,所带来的过滤效果从一开始就趋于下降的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