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苞叶切碎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苞叶切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玉米收获机多是只配置玉米茎杆处理系统,还没有配置玉米苞叶处理装置的玉米收获机诞生,主要原因是受玉米收获机空间结构的限制,不易实现,再有就是玉米苞叶较轻且较软,不易被切碎,故对切碎装置要求较高,这两种原因使得玉米收获机上配置玉米收获机的苞叶切碎装置比较困难。由于玉米苞叶无法粉碎还田,致使玉米收获机作业后在田间力留有一溜一溜的玉米苞叶,这些玉米苞叶不但不能作为肥料还田,还给农民整地耕地带来不便,需要先人工将这些玉米清理后才能进行农田的修正,不仅使得玉米作物的还田率低,也给农民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农民的耕作效率。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玉米苞叶切碎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玉米苞叶切碎装置,所述玉米苞叶切碎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框体、位于所述框体左侧的压碎装置、位于所述框体上方的压碎装置、位于所述框体下方的气缸装置、粉碎装置、位于所述粉碎装置右侧的电机装置、位于所述电机装置上方的支架装置及位于所述框体左侧的碾碎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斜杆及位于右侧的第二支架,所述框体内设有第一粉碎齿,所述压碎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方的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左侧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右侧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方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上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左侧的第二竖杆、位于所述第二竖杆下方的第一横板、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下方的切碎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的配重块,所述气缸装置包括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上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上方的第一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方的转盘及设置于所述转盘上表面的第二粉碎齿,所述粉碎装置包括斜板、位于所述斜板下方的弯曲板、位于所述弯曲板左侧的粉碎轮、设置于所述粉碎齿上的第三粉碎齿、位于下方的收料箱、位于所述收料箱右侧的第一顶靠杆及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杆右侧的第四支架,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位于所述电机左侧的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电机下方的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左侧的第二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上的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齿轮上的第三转轴、位于所述第三转轴上方的第三齿轮及位于所述第三齿轮上的固定轴,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架左侧的第四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架上方的第五固定架及位于所述第五固定架左侧的第六固定架,所述碾碎装置包括竖板、位于所述竖板右侧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下方的第三气缸、位于所述第三气缸下方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下方的移动块及位于所述移动块下方的碾压块。
[0007]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
[0008]所述第一粉碎齿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粉碎齿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粉碎齿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上。
[0009]所述第一支撑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左端与所述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竖杆上设有第二斜杆,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上设有第三斜杆,所述第三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横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二竖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切碎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所述配重块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0]所述第二气缸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推动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连接块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设有T型槽,所述第一转轴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转轴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设有T字部,所述T字部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T字部收容于所述T型槽中,所述转盘呈圆柱体,所述转盘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与所述转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粉碎齿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转盘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粉碎齿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二粉碎齿的下表面与所述转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1]所述斜板呈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所述斜板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斜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弯曲板呈弯曲状,所述弯曲板的上端与所述斜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粉碎轮呈圆柱体,所述粉碎轮水平放置,所述第三粉碎齿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粉碎轮上,所述第三粉碎齿与所述粉碎轮固定连接,所述收料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收料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一顶靠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顶靠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顶靠杆的左端顶靠在所述收料箱的右表面上,所述第一顶靠杆的右端与所述第四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斜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2]所述第一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呈圆柱体,所述第二转轴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转轴的右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二转轴的左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二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轴转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轴转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呈设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呈圆柱体,所述第三转轴竖直放置,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第三齿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呈圆柱体,所述固定轴呈竖直状,所述固定轴的上端与所述斜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的下端与所述第三齿轮轴转连接。
[0013]所述第三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三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