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除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7909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藏式除铁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设备技术的水溶肥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式除铁装置。



背景技术:

水肥一体化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施肥技术的进步,从而推进了喷灌、滴灌、微灌等技术;水溶肥喷灌过程由于有杂质及铁锈,导致喷灌喷头堵塞,影响施肥效果及清洗的频率,目前,生产过程只进行滤网筛分离去除,不能完全去除杂质就铁锈,且物料要经过很多设备,致使振动设备内部的铁锈进入物料。因此,在制造包装终端增加除铁装置,去除水溶肥中的杂质及铁锈意义重大。而目前的吸附式除铁装置结构简单且固定,水溶肥只能在固定接触面进行磁性吸附,但是如果仅仅是吸附在光滑的表面,在水溶肥对装置表面冲刷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其冲离脱落,而且在拆卸装置的时候还容易将铁锈刮落在内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隐藏式除铁装置,解决目前的吸附式除铁装置结构简单且固定,水溶肥只能在固定接触面进行磁性吸附,但是如果仅仅是吸附在光滑的表面,在水溶肥对装置表面冲刷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其冲离脱落,而且在拆卸装置的时候还容易将铁锈刮落在内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隐藏式除铁装置,包括主反应舱,所述的主反应舱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封头,所述的主反应舱右侧壁上开设有圆形固定内螺孔,所述的固定内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外螺纹连接杆,所述的外螺纹连接杆左端轴向固定连接有护套,所述的护套内部固定连接有复数根永磁磁棒,所述的护套外侧壁上开设有复数个条形积渣槽,所述的积渣槽左侧面上开设有传动槽,所述的积渣槽内部开口位置设置有密封板,所述的传动槽内部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的密封板左端插入传动槽内部与传动齿轮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护套左端开设有与传动槽相配合的圆形挤压槽,所述的主反应舱左侧内壁对应挤压槽位置固定连接有向右凸起的挤压块,所述的挤压块通过插入挤压槽内部控制传动槽内部的传动齿轮旋转,所述的密封板通过传动齿轮旋转控制在积渣槽内部翻转。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螺纹连接杆右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手柄,所述的操作手柄外侧壁位于外螺纹连接杆和操作手柄连接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环形密封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反应舱正面固定连接有用于观测内部吸附状态的观察窗。

进一步的,所述的挤压块和挤压槽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隐藏式除铁装置,通过在护套表面开设内置翻转密封板的积渣槽,利用主反应舱内壁上的挤压块插入挤压槽带动传动齿轮旋转,从而控制密封板翻转,使得积渣槽在安装好之后可以自动打开,对铁屑进行内部吸附,避免因为冲击导致脱落,大大提升吸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反应舱,2.封头,3.固定内螺孔,4.外螺纹连接杆,5.护套,6.永磁磁棒,7.积渣槽,8.传动槽,9.密封板,10.传动齿轮,11.挤压槽,12.挤压块,13.操作手柄,14.密封板,15.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隐藏式除铁装置,包括主反应舱1,主反应舱1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封头2,主反应舱1右侧壁上开设有圆形固定内螺孔3,固定内螺孔3内部螺纹连接有外螺纹连接杆4,外螺纹连接杆4左端轴向固定连接有护套5,护套5内部固定连接有2根永磁磁棒6,护套5外侧壁上开设有3个条形积渣槽7,积渣槽7左侧面上开设有传动槽8,积渣槽7内部开口位置设置有密封板9,传动槽8内部设置有传动齿轮10,密封板9左端插入传动槽8内部与传动齿轮10侧壁固定连接,传动槽8内壁与密封板9之间通过弹性连接片相连接,弹性连接片用于控制密封板9向积渣槽7内部翻转,护套5左端开设有与传动槽8相配合的圆形挤压槽11,主反应舱1左侧内壁对应挤压槽11位置固定连接有向右凸起的挤压块12,挤压块12通过插入挤压槽11内部控制传动槽8内部的传动齿轮10旋转,密封板9通过传动齿轮10旋转控制在积渣槽7内部翻转。

进一步的,外螺纹连接杆4右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手柄13,操作手柄13外侧壁位于外螺纹连接杆4和操作手柄13连接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环形密封板14,进一步的,主反应舱1正面固定连接有用于观测内部吸附状态的观察窗15,进一步的,挤压块12和挤压槽11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隐藏式除铁装置,通过在护套5表面开设内置翻转密封板9的积渣槽7,利用主反应舱1内壁上的挤压块12插入挤压槽11带动传动齿轮10旋转,从而控制密封板9翻转,使得积渣槽7在安装好之后可以自动打开,对铁屑进行内部吸附,避免因为冲击导致脱落,大大提升吸附安全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