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晕极及具有该电晕极的负极装置和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9704发布日期:2019-05-03 21:40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电晕极及具有该电晕极的负极装置和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晕极及具有该电晕极的负极装置和除尘器。



背景技术:

电晕极是除尘设备中的重要部件,配合阳极,在两级间形成一个足以使气体分离的静电场,从而去除废气粉尘。目前有很多除尘器,尤其是电除尘器,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等工业领域,是工业废气净化流程中的主要设备。在工业应用中,由于工况复杂,产生的含尘废气中掺杂了多种混合强腐蚀性气体(如强酸、碱性气体),且废气温度较高,这对除尘设备尤其是阴极、阳极的耐腐蚀性、耐高温、使用寿命等特殊性能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耐腐蚀耐高温,使用寿命长的电晕极及具有该电晕极的负极装置和除尘器。

一种电晕极,所述电晕极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为镍合金中空管或实心管。

一种负极装置,包括电晕极和与电晕极的支撑管固定的阴极框架,所述电晕极为如上所述的电晕极,所述阴极框架设置通孔,所述支撑管插装于所述通孔。

一种包括如上所述负极装置的除尘器。

本发明的电晕极采用镍基合金作为支撑管的材料,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电晕极具有更强的耐腐蚀性、耐磨、抗氧化性、耐高温性以及更好的机械性能,能更好的适用于高温强酸性场地的除尘,特别是具有强腐蚀性气体的工矿中的含尘废气的除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电晕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电晕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的电晕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负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晕极,所述电晕极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为镍合金中空管或实心管。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镍合金为镍基高温合金或镍基耐蚀合金。所述镍基高温合金中主要合金元素为铬、钨、钼、钴、铝、钛、硼、锆的至少之一,所述镍基耐蚀合金中主要合金元素为铜、铬、钼的至少之一。

优选的,所述镍合金包括镍铜合金、镍铬合金、镍钼合金、镍铬钼合金的至少之一。

本发明选用镍基合金,相比普通金属、不锈钢具有更强的耐腐蚀性、耐磨、抗氧化性、耐高温性以及更好的机械性能。本发明采用的镍基合金中镍含量为50-98%,密度为7.98-8.9g/cm3。本发明所述的镍基合金的耐热性为650-1000摄氏度,具有极强的耐酸碱性,对氢氟酸、高氯酸等腐蚀性强。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支撑管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多个放电体,所述放电体沿支撑管螺旋环绕间隔设置。优选的,每个放电体间隔1-20mm。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发明中放电体沿支撑管螺旋环绕间隔设置,可使电晕极多角度全方位放电产生电场。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放电体沿支撑管螺旋环绕间隔设置时,螺心距为10-50mm。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放电体为针尖状或三角状,所述放电体尖端弯折成弧状,弯折角度为45-135度。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放电体为枫叶状,每个放电体上设置至少2个突刺。优选的,每个放电体上设置至少2-5个突刺。本发明的放电体采用枫叶状多突刺设计,增加了单位距离内的放电点,可以有效的增强电场力。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放电体螺旋环绕在支撑管上,所示放电体外侧为螺牙锋刃,所述放电体的螺牙锋刃与支撑管的间距为1-20mm,所述放电体的螺牙锋刃间距为20-50mm。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电晕极还包括螺纹部,所述螺纹部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部分别设置于支撑管两端。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电晕极还包括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内侧设置有螺纹,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螺纹部通过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紧固螺母为1-2个。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负极装置,包括电晕极和与电晕极的支撑管固定的阴极框架,所述电晕极为如上所述的电晕极,所述阴极框架设置通孔,所述支撑管插装于所述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支撑管插装于所述通孔,并通过紧固螺母紧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负极装置的除尘器。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构思可以利用不同形式的实施例表示,说明书所示附图与文中说明系为本发明之一实施范例,并非意图将本发明限制于所示附图及/或所描述的特定实施例中。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晕极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电晕极1,包括支撑管2,设置于支撑管2的外壁面上的放电体3。本发明经过反复实验发现,支撑管2采用镍基合金材料制作,具有更强的耐腐蚀性、耐磨、抗氧化性、耐高温性,以及更好的机械强度。其高的耐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更适合于对强腐蚀性气体和高温气体进行除尘,提高了电场稳定性,使用寿命更长。

所述放电体3沿着支撑管2螺旋环绕,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放电体3间隔距离为1-20mm。所述放电体3沿支撑管2螺旋环绕间隔设置时,每个螺心距为10-50mm。

如图1所示,所述放电体3呈针尖状,所述放电体尖端弯折成弧状,弯折角度为45-135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放电体设置成弧状时,弧状尖端需正对阳极。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放电体呈枫叶状,每个放电体上设置至少2个突刺4。优选的,每个放电体上设置至少2-5个突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本发明的放电体包括但不限于针尖状、枫叶状,还可以包括任何突出有尖刺的形状,例如三角状、星形等。

进一步的,本发明放电体还可以变形为与支撑管一体化,如图3所示,例如放电体3螺旋环绕在支撑管2上,所述放电体3外侧为螺牙锋刃,所述螺旋放电体的螺牙锋刃与支撑管2的间距为1-20mm,所述放电体的螺牙锋刃间距为20-50mm。

所示支撑管2两端还设置有螺纹部5,所述螺纹部5设置有螺纹6,所述螺纹部5用于将支撑管2固定于负极装置中。

所述支撑管2还设置有2个紧固螺母7,所述紧固螺母7内侧设置有螺纹(图未示),所述紧固螺母7与所述螺纹部5通过螺纹连接,用于紧固所述支撑管2,使电晕极更稳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紧固螺母的个数可以根据支撑管需要紧固的程度增加或减少。

将本发明提供的电晕极与现有技术的电晕极(市售)性能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电晕极与现有技术的电晕极相比具有更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能。

将本发明提供的电晕极与现有技术的电晕极(市售)耐酸性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的强酸h2so4和hcl的腐蚀下,本发明电晕极的腐蚀度相比现有技术的电晕极的腐蚀度要低很多。

将本发明提供的电晕极与现有技术的电晕极(市售)耐点蚀性比较如表3所示:

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分别采用6%fecl3+1%hcl水溶液和greendeath溶液对本发明的电晕极和现有电晕极进行点蚀,本发明的电晕极点蚀发生临界温度均在120度以上,而现有技术的电晕极在室温以下就发生了点蚀。

将本发明提供的电晕极与现有技术的电晕极(市售)耐间隙腐蚀性比较如表4所示:

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分别采用6%fecl3+1%hcl水溶液和greendeath溶液对本发明的电晕极和现有技术的电晕极进行间隙腐蚀,本发明的电晕极间隙腐蚀发生临界温度均在100度左右,而现有技术的电晕极在0度以下就发生了间隙腐蚀。

从上述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电晕极在耐腐蚀性能方面要强于现有技术的电晕极。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较佳实施例的负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负极装置8包括电晕极1和与电晕极连接固定的负极框架9。所述负极装置8为由垂直固连的横杆和纵杆形成负极框架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所述负极框架9还可采用其他连接形式,而不受图中所示固连方式的限制。

所述负极框架9在于电晕极1连接处设置有通孔10,所述电晕极的支撑管2插装于所述通孔10,并贯穿所述通孔10。进一步的,所述电晕极的紧固螺母7通过螺纹将支撑管2紧固在所述负极框架9上。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管2通过2个紧固螺母7对锁紧固在所述负极框架9上。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首先将电晕极1的支撑管2插装入负极框架9的通孔10中,至支撑管2的端部露出所述通孔10。然后,将紧固螺母7沿着螺纹部旋转直至与通孔10处的负极框架9贴合,以便紧固住电晕极。这样,可有效地消除电晕极1在通孔内上下窜动,提高电晕极与负极框架间稳固可靠的连接,从而保证除尘器有效的工作性能,有效的完成除尘工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具有上述负极装置的除尘器,该除尘器的其他结构及功能请参考现有技术。并且,该除尘器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负极装置,故其可达到上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本文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