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渣/钢渣/粉煤灰用高细选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9792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矿渣/钢渣/粉煤灰用高细选粉机。



背景技术:

水泥工业是消纳工业废弃物的最重要途径。矿渣、钢渣和粉煤灰作为最大宗的工业废弃物,其在水泥混凝土中得以广泛运用。目前,矿渣、钢渣和粉煤灰在水泥中的掺加量是改善水泥质量的方式之一,在水泥生产中提高矿渣、钢渣、粉煤灰的掺加比例,关键是要进行高细粉磨,激发其潜在水硬性。为进一步改善水泥特性,其所需的超细矿渣粉磨要求比表面积420m2/kg~450m2/kg,超细钢渣粉磨要求比表面积400m2/kg~430m2/kg ,超细粉煤灰粉磨要求比表面积600m2/kg~700m2/kg,目前的选粉机难以满足上述生产需求。同时,现有的选粉机在工作过程中的选粉效率,以及其工作的平稳性均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渣/钢渣/粉煤灰用高细选粉机,其可使得选粉机的选粉效果与效率,以及设备运行的平稳性得以改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渣/钢渣/粉煤灰用高细选粉机,其包括有在竖直方向上依次连接的上部壳体、中部壳体以及下部壳体,其相互间通过连接螺栓进行连接;所述上部壳体内部设置有分级圈,其包括有位于上部壳体轴线方向延伸的主轴,以及固定于主轴之上的导风叶片,导风叶片沿主轴周向成笼形延伸;所述主轴通过设置在上部壳体之上的传动机构进行驱动;所述上部壳体之中设置有多个进料管道,其经由上部壳体的上端部导通至分级圈内部;所述中部壳体之中设置有进气管道,其相切于中部壳体的侧端面进行延伸,进气管道导通至分级圈内部;所述下部壳体之中设置有粗粉出口以及出料管道,粗粉出口设置于下部壳体的底端面之上,出料管道经由下部壳体的侧端部延伸至上部壳体内的分级圈中主轴与导风叶片之间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部壳体采用倒锥形结构,所述中部壳体采用矩形结构,所述下部壳体采用锥形结构,其中,上部壳体的侧端面与竖直平面间所成夹角的范围为15至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上部壳体的结构设置以使得上部壳体内部形成稳定的气流工作环境,以使得选粉处理的效果得以改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与减速机,所述驱动电机采用变频电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变频电机的转速可调特性以实时改善分级圈的转速,进而使其适用于不同需求的选粉分级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分级圈中,导风叶片的厚度至多为6毫米,相邻两个导风叶片之间的间距至多为25毫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使得导风叶片的工作效果以及空间占比得以改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矿渣/钢渣/粉煤灰用高细选粉机之中设置有润滑系统,其包括有设置于上部壳体外部的润滑容器,润滑容器之上连接有朝向分级圈中的主轴进行延伸的润滑管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润滑系统以对于本申请中的选粉机内的分级圈进行实时润滑处理,以使得相关部件的工作寿命得以显著改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矿渣/钢渣/粉煤灰用高细选粉机,其较于现有的选粉机的整体体积较小,且其在工作过程中的运转的平稳性以及运转载荷均可得以改善;上述矿渣/钢渣/粉煤灰用高细选粉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将进气管道设置于壳体中部,以对于选粉机中选粉分级区域以及粉料提升区域的空间进行了优化,以使其料气比得以增加,进而使得选粉处理的效率得以改善;进气管道的方向设置致使高速气流进入选粉机内部时可沿壳体切线向上运动,进而使其在进入分级圈区域以进行选粉处理前得以一定的缓冲,致使其进入分级圈后的气流工作更为平稳;与此同时,出料管道设置于壳体下部,其相对于传动机构独立设置,进而可避免其影响传动机构的检修,以造成检修效率的下降。

本申请中的矿渣/钢渣/粉煤灰用高细选粉机其通过其内部分级圈产生的离心力以及气流的抽吸效果以对于粉末进行柱面涡旋气流选粉处理,进而实现对于粉料的多次选粉,以使其选粉效率得以改善;同时,选粉机内部始终保持在负压状态下,故其可有效避免粉尘泄漏,以使得周边工作环境得以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上部壳体、2—中部壳体、3—下部壳体、4—主轴、5—导风叶片、6—进料管道、7—进气管道、8—粗粉出口、9—出料管道、10—驱动电机、11—减速机、12—润滑容器、13—润滑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矿渣/钢渣/粉煤灰用高细选粉机,其包括有在竖直方向上依次连接的上部壳体1、中部壳体2以及下部壳体3,其相互间通过连接螺栓进行连接;所述上部壳体1内部设置有分级圈,其包括有位于上部壳体1轴线方向延伸的主轴4,以及固定于主轴4之上的导风叶片5,导风叶片5沿主轴4周向成笼形延伸;所述主轴4通过设置在上部壳体之上的传动机构进行驱动;所述上部壳体之中设置有多个进料管道6,其经由上部壳体1的上端部导通至分级圈内部;所述中部壳体2之中设置有进气管道7,其相切于中部壳体7的侧端面进行延伸,进气管道7导通至分级圈内部;所述下部壳体3之中设置有粗粉出口8以及出料管道9,粗粉出口8设置于下部壳体3的底端面之上,出料管道9经由下部壳体3的侧端部延伸至上部壳体1内的分级圈中主轴4与导风叶片5之间区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矿渣/钢渣/粉煤灰用高细选粉机,其较于现有的选粉机的整体体积较小,且其在工作过程中的运转的平稳性以及运转载荷均可得以改善;上述矿渣/钢渣/粉煤灰用高细选粉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将进气管道设置于壳体中部,以对于选粉机中选粉分级区域以及粉料提升区域的空间进行了优化,以使其料气比得以增加,进而使得选粉处理的效率得以改善;进气管道的方向设置致使高速气流进入选粉机内部时可沿壳体切线向上运动,进而使其在进入分级圈区域以进行选粉处理前得以一定的缓冲,致使其进入分级圈后的气流工作更为平稳;与此同时,出料管道设置于壳体下部,其相对于传动机构独立设置,进而可避免其影响传动机构的检修,以造成检修效率的下降。

本申请中的矿渣/钢渣/粉煤灰用高细选粉机其通过其内部分级圈产生的离心力以及气流的抽吸效果以对于粉末进行柱面涡旋气流选粉处理,进而实现对于粉料的多次选粉,以使其选粉效率得以改善;同时,选粉机内部始终保持在负压状态下,故其可有效避免粉尘泄漏,以使得周边工作环境得以改善。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部壳体1采用倒锥形结构,所述中部壳体2采用矩形结构,所述下部壳体3采用锥形结构,其中,上部壳体1的侧端面与竖直平面间所成夹角的范围为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上部壳体的结构设置以使得上部壳体内部形成稳定的气流工作环境,以使得选粉处理的效果得以改善。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10与减速机11,所述驱动电机10采用变频电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变频电机的转速可调特性以实时改善分级圈的转速,进而使其适用于不同需求的选粉分级处理。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分级圈中,导风叶片5的厚度至多为6毫米,相邻两个导风叶片5之间的间距至多为25毫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使得导风叶片的工作效果以及空间占比得以改善。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矿渣/钢渣/粉煤灰用高细选粉机之中设置有润滑系统,其包括有设置于上部壳体外部的润滑容器12,润滑容器12之上连接有朝向分级圈中的主轴4进行延伸的润滑管道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润滑系统以对于本申请中的选粉机内的分级圈进行实时润滑处理,以使得相关部件的工作寿命得以显著改善。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