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高压静电油烟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959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复合式高压静电油烟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具体说是一种复合式油烟净化处理,立体进风的复合式高压静电油烟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的空气污染具有很多的来源,由餐饮行业的油烟是其中的来源之一。

在我国,无论是家庭还是饭店、餐馆等产生的油烟都是无组织排放,即通过排风系统直接排入大气中。油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未经任何处理后就排放到室外,不仅对周围居民生活环境带来了污染,而且极易与其他尘埃混合形成可吸入颗粒物,破坏大气质量状况。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有效的减少污染来源是重点。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多种的空气净化或油烟净化装置,但能够适合家庭或者餐馆的油烟净化装置很少。同时,现有的高压静电油烟净化器虽然净化效率高,但不便于维护清洗,放电极容易粘上大量油滴。清洗时需反复拆卸,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需要一种适合家庭或餐馆的油烟净化装置,净化油烟的效率高,同时要容易清洗和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复合式高压静电油烟净化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适用于家庭或餐馆,在净化油烟效率较高的前提下,不容易清洗和维护的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复合式高压静电油烟净化装置,包括高压放电机构、油烟排除机构和以及内部中空的烟罩壁,所述烟罩壁的内部能够容纳高压放电机构和油烟排除机构,油烟排除机构包括风机叶轮和设置在风机叶轮下方的油烟防护罩,风机叶轮与油烟防护罩固定连接,风机叶轮与油烟防护罩轴心线共线;风机叶轮与油烟防护罩共同旋转;高压放电机构能够在油烟防护罩的下端形成高压电势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高压静电油烟净化器的基础上,通过风机叶轮与油烟防护罩共同旋转的功能,能够提高油烟净化的效率,避免了风机叶轮与油烟防护罩需要拆卸清洗的步骤。

2,增设V型导流板和油烟防护罩制成具有向下开口的喇叭状结构,能够避免或减少油烟颗粒粘帖到放电极(阴极)、石墨电刷(阳极),进一步的避免高压放电机构需要拆卸清洗的步骤。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体积小,油烟净化效果明显,适合与家庭或餐馆等环境使用,制造和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V型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机叶轮与油烟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其中,1、高压放电机构,2、油烟排除机构,3、烟罩壁,11、放电极,12、石墨电刷,21、风机叶轮,22、油烟防护罩,4、V型导流板,5、排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复合式高压静电油烟净化装置,包括高压放电机构、油烟排除机构和以及内部中空的烟罩壁,所述烟罩壁的内部能够容纳高压放电机构和油烟排除机构;油烟排除机构包括风机叶轮和设置在风机叶轮下方的油烟防护罩,风机叶轮与油烟防护罩固定连接,风机叶轮与油烟防护罩轴心线共线;风机叶轮与油烟防护罩共同旋转;高压放电机构能够在油烟防护罩的下端形成高压电势差。

烟罩壁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为了提高油烟净化的效率,优选的,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具有中空筒状结构,烟罩壁的内部能够容纳一组或多组高压放电机构和油烟排除机构。

油烟排除机构可以选择现有技术中的多种结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机构如下:如图2所示,风机叶轮和油烟防护罩固定组装在一起,且轴心线共线,以及能够共同旋转。即当风机叶轮旋转时,与风机叶轮固定在一起的油烟防护罩也随之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油烟防护罩的离心作用,避免了风机叶轮与油烟防护罩需要拆卸清洗的步骤。

高压放电机构设置在油烟防护罩的入口处,并且在通电后,高压放电机构与油烟防护罩之间形成高压电势差。油烟首先通过高压放电机构,使得油烟颗粒在电晕效用下带上电荷;具有电荷的油烟颗粒随着风机叶轮的排吸作用,接近于油烟防护罩,油烟防护罩捕集到具有电荷的油烟颗粒。

油烟防护罩捕集到油烟颗粒后,在离心作用下,油烟颗粒逐渐向油烟防护罩的四周扩散、或汇集成油滴,直至从油烟防护罩的边缘飞离;飞离后的油烟颗粒或油滴依靠惯性到达烟罩壁上,受到重力作用向下滑落。

为了更有效的收集和排吸油烟颗粒,如图1所示,最好是将油烟防护罩制成具有向下开口的喇叭状结构。这种结构一方面可以增大收集油烟颗粒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将高压放电机构的正极(通常为电刷)设置在喇叭状的外部上方,够有效的避免油烟与高压放电机构的正极接触。

为了收集这些滑落的油烟颗粒或油滴,可以在烟罩壁的底部设置排油口和排油管,通过排油口和排油管的引流作用排到固定容器中。

进一步的,为了节省空间和经济成本,如图1所示,将所述高压放电机构优选为放电极和石墨电刷,所述放电极设置在油烟防护罩的下部,放电极接近油烟防护罩,所述石墨电刷设置在油烟防护罩的外部,石墨电刷与油烟防护罩活动相连;放电极与油烟防护罩之间形成高压电势差。

采用石墨电刷,是因为石墨质地软且耐磨,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适合本实施例提供油烟净化装置应用。放电极为负极,石墨电刷为正极,且石墨电刷接地,带电的油烟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由放电极向石墨电刷方向移动。

最好是将油烟防护罩制成具有向下开口的喇叭状结构,石墨电刷紧密贴合在喇叭状结构的外侧上部。在电场中,虽然带电油烟颗粒是从放电极(负极)向石墨电刷(移动),但是受到喇叭状结构的影响,带电油烟颗粒首先会被吸附到油烟防护罩的表面上,因此可以避免或减少带电油烟颗粒与石墨电刷的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放电极还包括金属线和绝缘子,如图1所示,所述绝缘子具有中空管状结构,穿过且固定设置在烟罩壁上,所述金属线穿过绝缘子与外部的高压电极连接。通过设置绝缘子,避免烟罩壁与放电极的金属线接触。

进一步的,为了保护放电极的金属线,如图3所示,增设V型导流板,所述V型导流板固定设置在放电极的下部。V型导流板能够用于分流油烟和保护放电极的金属线,并且能够避免或减少油烟颗粒粘在放电极(金属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电刷通过导线与烟罩壁连接,烟罩壁通过导线接地。石墨电刷是高压放电机构的正极,通过导线接地。

进一步的,石墨电刷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多种结构,优选的,将所述石墨电刷设置为包括金属簧片和金属簧片下端的导电石墨块,导电石墨块与与油烟防护罩活动相连。通过金属簧片的弹性结构,能够让导电石墨块能够与油烟防护罩的外部表面紧密贴合,避免导电石墨块与油烟防护罩的外部表面出现脱离的情况;同时,导电石墨块长期使用受到磨损后,导电石墨块变薄,在金属簧片的作用下,依然能够紧密的贴合在油烟防护罩的外部表面上,可以延长石墨电刷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将所述放电极的顶部与油烟防护罩底部间距为30mm。即将放电极的金属线与油烟防护罩底部的间距设置为30mm,这种设置能够保证电晕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节省空间。

为了避免V型导流板长期使用后,在V型导流板的表面聚集油滴,进一步的,将所述的V型导流板由聚四氟乙烯制成。利用聚四氟乙烯表面不粘附的材料特点,油滴能够沿着V型导流板的表面在重力作用下滴落。

所述的绝缘子横穿外部烟壁罩,与烟壁罩的距离为40毫米(大于放电极与油烟防护罩间距)。油烟防护罩由201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能够与油烟颗粒接触的金属结构表面,还可以进一步的通过涂敷聚四氟乙烯来增强排除油滴、避免油滴与金属表面粘住的效果。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式高压静电油烟净化装置,在现有的高压静电油烟净化器的基础上,提高了净化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维护清洗,放电极容易粘上大量油滴等现象。同时也避免了风机等相对复杂的结构需反复拆卸清洗的麻烦。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