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谷比重去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5375阅读:13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比重去石机,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稻谷比重去石机。



背景技术:

比重去石机工作时,物料从进料口不断进入去石机中,由于筛面的振动和穿过物料层气流的作用,使颗粒间的孔隙度增大,物料处于流化状态,促进了自动分级,比重大的石子沉入底层与筛面接触,比重小的粮食浮向上层,在重力、惯性力和连续进料的推动下,下滑到净粮出口,而比重大的石子在筛面振动系统惯性力和气流的作用下,相对去石筛面上滑,稻谷经过去石机后,石子去除率大于95%,效果较好,但是混入稻谷中的泥土的去除率较低,影响稻谷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稻谷比重去石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稻谷比重去石机,包括机架、筛体、振动电机、排石口和出料口,筛体内安装有去石筛,振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上,连接在去石筛上,排石口和出料口分别安装在筛体的两侧,位于去石筛的上下两端,所述筛体的上端安装有物料斗和吸风口,所述物料斗的上方连接有进风管道和进料口,所述进风管道的终端连接有进风风机,所述进风风机后侧安装有空气预热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空气预热器对进入进风管道的空气进行预热,在物料斗中与从进料口进入的稻谷混合,并一起进入到筛体内,进行振动比重分离,在分离过程中,热空气在筛体内经过,并从吸风口排出,形成比重气流,在排出前热空气与稻谷充分接触,对稻谷内掺杂的泥土进行加热风干,使泥土块和附着在稻谷表面的泥土在去石筛的振动作用下粉碎成小颗粒,自去石筛上掉下,提高比重去石机的泥土去除率,物料斗使热空气与稻谷充分对流,使热空气的热量得到充分的利用。

优选的,所述物料斗的下端连接有缓冲筒,所述缓冲筒的侧壁设有若干褶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缓冲筒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用以隔断筛体把振动传递给物料斗,防止因为震动的原因造成进风管道的破裂。

优选的,所述筛体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空气预热器反馈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筛体内壁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可随时监控筛体内的温度,并作出反馈,调节空气预热器的输出功率,可以保证筛体内的温度恒定,始终保持在不影响稻谷的情况下对泥土进行加热干燥。

优选的,所述筛体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安装在进料口的正下方,所述挡板自上向下朝远离排石口的方向倾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板的安装可以防止从高处进入的稻谷进入筛体,接触去石筛时弹起飞溅,造成稻谷从去石口飞出和石子从出料口飞出的情况,同时挡板还起到导流的作用,保证热空气在筛体内充分流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稻谷比重去石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筛体;3、振动电机;4、排石口;5、出料口;6、减震块;7、支撑杆;8、去石筛;9、观测窗;10、物料斗;11、吸风口;12、进风管道;13、进料口;14、进风风机;15、空气预热器;16、风量调节阀;17、缓冲筒;18、挡板;19、延长筒。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图1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稻谷比重去石机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稻谷比重去石机,包括机架1、筛体2、振动电机3、排石口4和出料口5,筛体2安装在机架1上,筛体2和机架1之间安装有减震块6和支撑杆7,减震块6安装在筛体2下端的前侧,所述支撑杆7安装在筛体2下端的后侧,筛体2的中部设有筛槽,所述筛槽安装有去石筛8,所述筛体2的侧壁上还设有观测窗9,所述振动电机3的机壳固定在筛体2上,另一端连接在去石筛8上,带动去石筛8振动,排石口4和出料口5分别安装在筛体2的两侧,位于去石筛8的上下两端,所述排石口4和出料口5的均与去石筛8的上端面平齐,所述筛体2的上端安装有物料斗10和吸风口11,所述吸风口11上方设有延长筒19,所述延长筒19的侧壁上设有缓冲褶皱,所述物料斗10上方设有两个连接口,所述物料斗10的两个连接口分别连接有进风管道12和进料口13,所述进风管道12的终端连接有进风风机14,所述进风风机14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进风管道12上安装有空气预热器15,所述进风管道12上还安装有进风量调节阀16。

进一步的,所述物料斗10的下端连接有橡胶材料制成的缓冲筒17,所述缓冲筒17的侧壁呈弧形连接在物料斗10的下端出口处,并与筛体2的上端安装口连接,所述缓冲筒17的侧壁也设有缓冲褶皱。

进一步的,所述筛体2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空气预热器15反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筛体2内设有挡板18,所述挡板18安装在进料口13的正下方,所述挡板18自上向下朝远离排石口4的方向倾斜,所述挡板18安装在靠近排石口4的一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