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粉料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0062阅读:8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粉料筛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饲料机械,特别涉及一种粉料筛。



背景技术:

目前,圆筒粉料筛一般适用于收获后的粉类物料,根据该物料的密度、厚度和直径大小分离净粮和杂质。其工艺流程是:原粮进入料斗并通过溜槽自动流入筛筒,在筛筒内进行筛理,小于筛孔孔眼的物料在毛刷的作用下落入物料出口、大于筛孔孔眼的大杂则留在筛筒内并进入大杂出口。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技术中的毛刷一般固定在主轴上,这就使得待毛刷前端磨光后变短,大大降低粉料筛产量小,同时更换起来较为繁琐,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粉料筛,提高其产量,使得毛刷更换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粉料筛,包括在机壳内卧式设置的筛筒,机壳上位于筛筒的尾部开设有与其对应的出料口,筛筒内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上固定有两组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的端部固定有刷板,刷板上安装有毛刷,所述机壳旁还设置有进料箱,所述进料箱内设置有输送绞龙,所述输送绞龙的一端与主轴传动连接,所述输送绞龙的另一端伸出进料箱设置,且经轴承组件安装在进料箱外壁上,输送蛟龙伸出进料箱的一端连接有从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经皮带与主动皮带轮传动连接,主动皮带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固定在进料箱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物料从进料箱投入,经输送绞龙送入筛筒内,物料在筛筒内经安装在主轴上的毛刷的作用下,粒径较小的从筛筒落下,粒径加大的从筛筒尾部经出料口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杆组件安装毛刷,提高了筛分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单独设置一个进料箱,增大了进料量,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产量。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粉料物料筛分中。

为了进一步增强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套装在主轴外周的护套,所述护套外周沿其轴向均匀设置有四根连杆,两组连杆组件之间经四根刷板相连。

为了使得毛刷的调节更加方便,所述连杆上加工有腰形槽,所述刷板经螺栓固定在腰形槽内。当毛刷的前端磨光后,只需调节刷板的位置,将毛刷前移即可再次使用,从而降低成本。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筛分效率,所述筛筒加工成锥段,筛筒尾部的外径大于首端的外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筛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杆组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壳,1a出料口,2筛筒,3输送绞龙,4进料箱,5主动皮带轮,6电机,7皮带,8从动皮带轮,9刷板,10毛刷,11主轴,12连杆,13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新型粉料筛,包括在机壳1内卧式设置的筛筒2,机壳1上位于筛筒2的尾部开设有与其对应的出料口1a,筛筒2内设置有主轴11,主轴11上固定有两组连杆12组件,连杆12组件包括套装在主轴11外周的护套13,护套13外周沿其轴向均匀设置有四根连杆12,连杆12组件的端部固定有刷板9,两组连杆12组件之间经四根刷板9相连,连杆12上加工有腰形槽,刷板9经螺栓固定在腰形槽内,刷板9上安装有毛刷10,机壳1旁还设置有进料箱4,进料箱4内设置有输送绞龙3,输送绞龙3的一端与主轴11传动连接,输送绞龙3的另一端伸出进料箱4设置,且经轴承组件安装在进料箱4外壁上,输送蛟龙伸出进料箱4的一端连接有被动皮带轮8,被动皮带轮8经皮带7与主动皮带轮5传动连接,主动皮带轮5安装在电机6的输出轴上,电机6固定在进料箱4的底部,筛筒2加工成锥段,筛筒2尾部的外径大于首端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物料从进料箱4投入,经输送绞龙3送入筛筒2内,物料在筛筒2内经安装在主轴11上的毛刷10的作用下,粒径较小的从筛筒2落下,粒径加大的从筛筒2尾部经出料口1a排出,当毛刷10的前端磨光后,只需调节刷板9的位置,将毛刷10前移即可再次使用,从而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