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胶囊选丸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8077发布日期:2018-10-16 17:56阅读:9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筛选设备,尤其是一种软胶囊的自动选丸设备,用于软胶囊的检验和筛分。



背景技术:

软胶囊剂适用于液状、膏状等多种形式的物质,而且造型美观、易于服用、药效快,这些优点使得软胶囊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制药业,并且很快受到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多个行业的青睐。

在国家新药物制剂讨论稿中对软胶囊剂的定义为:软胶囊剂指将一定量的药液密封于球形或椭圆形的软质囊材中,可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制备。软囊材是由胶囊用明胶、甘油或适宜的药用材料制成。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的胶囊剂通则中规定“胶囊剂应整洁,不得有黏结、变形、渗漏或囊壳破裂等现象,并应无异臭”。软胶囊不合格品表现为黏结、变形、渗漏或囊壳破裂。

软胶囊工艺流程为配料化胶、压丸、干燥、选丸、包装。目前在选丸工艺环节常用的设备为选丸灯检台,该设备是胶囊、胶丸检验的专用配套设备,广泛应用于西药、中药、食品等制药行业中,用于颗粒状物料生产流程程序控制。采用选丸灯检台进行选丸的过程一般是将被选胶丸放置在下方有发光源的玻璃板上,然后打开光源,光源的光线透过玻璃,透过玻璃的光线再透过被挑选的胶丸,这样就可以看出不合格的胶丸,从而将不合格胶丸检出。该种方法需依靠操作工肉眼观察力手工挑捡出不合格的产品,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容易漏过不合格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胶囊选丸设备,能够将晾丸、挑拣渗漏丸、黏结丸和瘪丸等多个工序集为一体,相互配合,轻松把软胶囊不合格品挑出,提高筛选的效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使产品质量控制得到保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软胶囊选丸设备,包括晾丸装置和筛分装置,晾丸装置包括晾丸盘,晾丸盘的盘底为网状,筛分装置包括带筛网的筛分部件和振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晾丸盘的盘底紧密贴附有衬纸,晾丸盘四周设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晾丸盘的盘底为100~120目丝网,衬纸为吸油纸或吸水纸,晾丸盘下方设有投影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挡板的高度大于胶囊宽度,挡板上设有通气孔,至少一个挡板为可开合的活动挡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筛分部件中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初级筛分层、二级筛分层和三级筛分层,带偏心重锤的振动电机位于筛分部件下方的底座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初级筛分层和二级筛分层的底部均为筛网,三级筛分层的底部为实底托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初级筛分层的筛网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正方形筛孔,正方形筛孔的边长为胶囊宽度的1.1~1.4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二级筛分层的筛网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长方形筛孔,长方形筛孔的长边为胶囊长度的1.1~1.5倍,长方形筛孔的短边为胶囊宽度的0.4~0.8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初级筛分层的顶部设有投料口,初级筛分层、二级筛分层和三级筛分层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晾丸装置和筛分装置之间设有连通传送装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软胶囊选丸设备,能够将晾丸、挑拣渗漏丸、黏结丸和瘪丸等多个工序集为一体,相互配合,轻松把软胶囊不合格品挑出,提高筛选的效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使产品质量控制得到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软胶囊选丸设备包括晾丸装置和筛分装置,可以先在晾丸装置上将渗漏或囊壳破裂的软胶囊捡出后,再投入筛分装置中筛除黏结的和瘪丸,或者也可以将这两个工艺步骤的次序颠倒过来,先放入筛分装置,再放入晾丸装置。优选采用前者,更有利于选丸过程的连续化进行以及与后序工艺过程的衔接。晾丸装置和筛分装置之间可以设置连通、传送装置(如传送带),或加料机、料斗等,更有助于两个装置之间的配合,可进一步提高选丸环节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适合大批量工业化生产操作。

晾丸盘在完成晾丸工序的同时兼有筛选渗漏或囊壳破裂的不合格胶囊的功能。刚制得的软胶囊还留有余温,囊壳比较软,容易发生变形,本实用新型晾丸盘的盘底为100~120目丝网,能够避免晾丸过程中(6小时左右)盘底在软胶囊表面留下压痕,也能保持较好的透气性和散热性,在保证较高的晾丸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使渗漏胶囊的浸出液在盘底上或透过盘底在衬纸上留下印痕。

软胶囊放于晾丸盘上进行晾丸时,渗漏或囊壳破裂的软胶囊表面会有液体浸出,在晾丸盘盘底留下印痕,晾丸结束时在晾丸盘上方照射灯光,操作人员在下方检视,有印痕的位置上方对应的胶囊即为不合格胶囊,可迅速将其剔除,(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晃动使胶囊位置发生移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晾丸盘筛选渗漏丸平均每盘仅需2~5秒,而采用传统的选丸灯检台检查完一盘量的胶囊则需花费30~60秒,因此本实用新型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且能使不合格品的特征更明显,更容易被发现,操作失误率大大降低。

晾丸盘的盘底还可以贴附衬纸,衬纸可以在盘底上方或者下方,优选紧密粘附于盘底下方,更便于更换和观察,而且成本低廉。衬纸可选用面料轻薄、不产屑、不产尘、吸附性强的吸油纸或吸水纸(如滤纸),也可根据胶囊内包裹的物质性质选用合适面料。晾丸盘使用后印痕可清洗盘底,反复循环使用。

晾丸盘底部可设置凹槽与晾丸盘挡板的顶端相对应或相嵌合,使晾丸盘之间可以上下叠放(如图2所示),摞成一摞放置可以节省空间。晾丸盘四周的挡板可设置一个或多个为活动挡板,或者在某一层设置可开合的出口,便于将检查合格的无渗漏问题的胶囊整盘一起倒出,提高工作效率。

投影装置(如反光镜等),可直接将晾丸盘盘底放于投影装置上方,操作人员通过投影装置即可采用俯视位检视盘底部或衬纸上的印痕,再将对应位置的不合格胶囊挑出,无需在下方仰视观察,更加省力省时,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初级筛分层能够将黏结的软胶囊过滤掉。初级筛分层的筛网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正方形筛孔,正方形筛孔的边长优选为胶囊宽度的1.1~1.4倍,胶囊在经过初级筛分层时,黏结的胶囊体积较大,会被挡在筛网上面,再通过初级筛分层的出料口导出,而无黏结问题的胶囊则会在筛分装置的振动下通过正方形筛孔垂直掉入二级筛分层内。

本实用新型的二级筛分层能够将瘪丸、装量不足的软胶囊漏下去,得到合格的软胶囊,三级筛分层的底部为实底托盘,用于承接废品。二级筛分层的筛网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长方形筛孔,长方形筛孔的长边优选为胶囊长度的1.1~1.5倍,优选短边为胶囊宽度的0.4~0.8倍。瘪丸、装量不足的软胶囊在宽度或直径上小于合格的软胶囊,在筛分装置的振动下会通过长方形筛孔落入三级筛分层内,而饱满的合格软胶囊则被挡在筛网上,无法下落。二级筛分层筛出的合格软胶囊和三级筛分层中承接的废品均可通过各自的出料口导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晾丸装置的晾丸盘;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晾丸装置的晾丸盘的一种放置方式;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筛分装置;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初级筛分层的筛网;

图5是本实用新型二级筛分层的筛网;

其中,1-盘底,2-衬纸,3-挡板,4-通气孔,5-初级筛分层,6-二级筛分层,7-三级筛分层,8-底座,9-振动电机,10-投料口,11-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软胶囊选丸设备,包括晾丸装置和筛分装置,晾丸装置和筛分装置之间还可以设置连通传送装置。

晾丸装置包括晾丸盘,图1所示为单个放置的晾丸盘,晾丸盘的盘底1为网状,优选采用100~120目的丝网作为盘底1,晾丸盘的盘底1的上方或下方还可以贴附衬纸2,衬纸2与盘底1紧密接触,衬纸2可以为吸油纸或吸水纸。晾丸盘四周设有挡板3,其中至少一个挡板3可以设置为可开合的活动挡板,挡板3的高度大于胶囊宽度,挡板上设有通气孔4。晾丸盘底部边缘与挡板3顶部边缘相配合,可以设置凹槽,使多个晾丸盘可以上下叠放,摞成一摞放置(如图2所示)。晾丸盘下方还可以设置投影装置,如反光镜、投影仪等。

图3所示为筛分装置,包括带筛网的筛分部件和振动电机9,带偏心重锤的振动电机9位于筛分部件下方的底座8内。筛分部件中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初级筛分层5、二级筛分层6和三级筛分层7。初级筛分层5和二级筛分层6的底部均为筛网,三级筛分层7的底部为实底托盘。初级筛分层5的筛网上设有如图4所示的均匀分布的正方形筛孔,正方形筛孔的边长优选为胶囊宽度的1.1~1.4倍。二级筛分层6的筛网上设有如图5所示的均匀分布的长方形筛孔,长方形筛孔的长边优选为胶囊长度的1.1~1.5倍,长方形筛孔的短边优选为胶囊宽度的0.4~0.8倍。初级筛分层的顶部设有投料口10,初级筛分层5、二级筛分层6和三级筛分层7的侧壁上均设有出料口11。

实施例1

一种软胶囊选丸设备,包括晾丸装置和筛分装置。晾丸装置包括晾丸盘,晾丸盘采用100目的丝网作为盘底1,晾丸盘的盘底1的下方贴附吸油纸,吸油纸与盘底1紧密接触。晾丸盘四周设有挡板3,其中一个挡板3设置为可开合的活动挡板,挡板3的高度大于胶囊宽度,挡板上设有通气孔4。晾丸盘底部边缘设置有凹槽,可以使多个上下叠放。

将8号橄榄形软胶囊(长1.4cm,宽0.9cm)放置到如上面所述的晾丸装置的晾丸盘上,静置6小时。然后在上方灯光照射下,从下往上看晾丸盘盘底1下方贴附的吸油纸,有油痕处对应的胶囊为不合格的渗漏或囊壳破损胶囊,将其挑出,打开活动挡板,将剩余的无渗漏问题的胶囊倒出并收集。

筛分装置中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初级筛分层5、二级筛分层6和三级筛分层7和底座8,底座8内设有带偏心重锤的振动电机9。初级筛分层5底部为均匀分布的正方形筛孔,边长为1cm,二级筛分层6的底部为均匀分布的长方形筛孔,筛孔长1.6cm,宽0.5cm,三级筛分层7的底部为实底托盘。

将无渗漏问题的胶囊通过投料口10加入到上述筛分装置的初级筛分层5中。开启振动电机9,黏结的胶囊留在筛网上,无黏结问题的胶囊则通过初级筛分层5的筛孔下落到二级筛分层6的筛网上;在振动电机9振动下,瘪丸、装量不足的胶囊从长方形筛孔漏下,掉入三级筛分层7。黏结的胶囊通过初级筛分层5侧壁上的出料口导出、合格的胶囊通过二级筛分层6侧壁上的出料口导出,瘪丸或装量不足的胶囊通过三级筛分层7侧壁上的出料口导出。

本实用新型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降低了产品质量控制的失误率,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使用之后未因丸型和漏丸出现过客户投诉(使用前为0.0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