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开片分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8917发布日期:2018-10-23 21:57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毛竹加工领域,具体地是指毛竹开片分选系统。



背景技术:

毛竹浑身是宝,开发利用价值高,发展前景广。竹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竹子属单子叶植物禾本科、竹亚科。竹类适生范围广、生长快、生态效益好、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切实保护、大力发展、合理开发竹类资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生态立县”、发展绿色经济中,具有战略性意义。毛竹锯断、剖片是毛竹深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对于竹乡的广大竹农而言,将丰富的毛竹资源进行深加工,提升毛竹的附加值,因此投资少,操作相对灵活的家庭作坊式毛竹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发展很快。

现有毛竹开片分料方法,一般是采用毛竹开条机(如中国专利库中已公开的一款毛竹开条机(专利名称:一种低功率的毛竹开条机,专利号:zl201620098261.6,授权公告日:2016.07.13))来完成。具体步骤如下:1)工人将等待加工的毛竹水平拿起置于毛竹开条机的运动轨道上,并且毛竹的一端部抵触在毛竹开条机的开条盘上,而且一般将毛竹表面带有竹枝结疤的一侧处于竖直方向;2)启动毛竹开条机上的电动机,使其带动毛竹开条机的推档体向前推动毛竹另一端部,通过开条盘上的开条刀片作用将毛竹分成片,并且工人手握毛竹也同步向前移动;3)工人在同步向前移动的同时用手将已分成片的上、下片(均带有竹枝结疤的竹片)夹住,直到开片动作完成后,工人将上、下片(均带有竹枝结疤的竹片)拿起单独放置,其他的若干竹片(均不带有竹枝结疤的竹片)掉落在毛竹开条机前方的待收集区域,从而实现了毛竹的开片分料作业。

现有毛竹开片分料方法,能实现开片分料作业,但自动化程度较低,特别是采用人工分料作业,工作效率低而且又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每次都需要工人用手夹住上、下片(均带有竹枝结疤的竹片)方可完成分料,容易造成手夹不稳脱落导致上、下片直接掉落在待收集区域,严重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毛竹开片分选系统,其目的在于主要克服现有毛竹开片分料方法人工分料作业,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高而且严重影响产品的合格率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毛竹开片分选系统,包括毛竹开片机本体,还包括位于毛竹开片机本体开条盘前方的分料筛选装置,该分料筛选装置包括防护罩,该防护罩内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该第一、第二挡板的长度方向均和所述防护罩的长度方向相同,该第一、第二挡板分别与对应的防护罩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承接开条盘上无竹枝结疤的竹片的第一排出通道,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形成用于承接开条盘上有竹枝结疤的竹片的第二排出通道。

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为相对防护罩中心线一侧凸起的弧形挡板,并且以该防护罩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布置。

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竖直地位于所述防护罩中部,所述第二排出通道的宽度等于或者略大于有竹枝结疤的竹片的宽度。

毛竹开片分选系统,还包括用于将第一排出通道内无竹枝结疤的竹片牵引排出的第一牵引装置和用于将第二排出通道内的有竹枝结疤的竹片牵引排出的第二牵引装置,所述第一牵引装置位于第一排出通道的出口处,所述第二排出通道的内底板为倾斜向上的倾斜底板,该倾斜底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围成所述第二排出通道,该第二排出通道的出口连通一承接管,所述第二牵引装置位于承接管的出料口处。

所述承接管呈倾斜向上地设置在第二排出通道的出口和第二牵引装置的进料口之间,所述承接管内装设有用于对竹片上竹枝结疤进行刮除并且相互错开布置的上滚刀和下滚刀,该上滚刀位于承接管的上部,所述下滚刀位于承接管的下部。

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均包括牵引框架以及装设在牵引框架内并且依次水平布置的至少两组牵引辊,每组牵引辊包括上下间隔布置并且相向转动的上牵引辊和下牵引辊,该上牵引辊和下牵引辊之间形成竹片穿过的牵引通道。

毛竹开片分选系统,还包括用于承接第一牵引装置内无竹枝结疤的竹片的第一出料输送装置和用于承接第二牵引装置内有竹枝结疤的竹片的第二出料输送装置。

所述第一出料输送装置和第二出料输送装置均包括用于承接竹片的暂存仓和将暂存仓内竹片转移输出的输送带,该暂存仓的左侧部设有用于承接竹片的进料口,该暂存仓的前侧部设有将其内的竹片通过输送带转移输出的出料口。

每个输送带为倾斜提升输送带,该倾斜提升输送带包括输送支架以及装设在输送支架上的链条输送线,该链条输送线上固定装设有条形挡条;所述暂存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条形挡条穿过的条形切口,通过链条输送线上的条形档条穿过所述暂存仓的条形切口推动其内竹片顺着出料口转移至倾斜提升输送带上输出。

毛竹开片分选系统,还包括用于将第一排出通道内无竹枝结疤的竹片牵引排出的第一牵引装置,该第一牵引装置位于第一排出通道的出口处,所述第二排出通道的底部为一开口,所述有竹枝结疤的竹片通过该开口排出。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毛竹开片分选系统结构设计理想,增加了分料筛选装置的设计,使得本毛竹开片分选系统能实现自动开片分料作业,解决了现有人工分料带来种种不便的同时,又大大地提高了分料效率高,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其中部分部件未画出。

图2为本实施例一中防护罩主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第一牵引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第一牵引装置的侧向示意图,其中皮带轮、皮带和电机等部件未画出。

图6为实施例一中第一牵引装置俯视方向的示意图,其中部分部件未画出。

图7为本实施例一中第一出料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一中第一出料输送装置的暂存仓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一中第一出料输送装置的暂存仓俯视方向的示意图,其中暂存仓的顶部未画上。

图10为本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二中防护罩主视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1、图2和图3。毛竹开片分选系统,包括毛竹开片机本体1,还包括位于毛竹开片机本体1开条盘10前方的分料筛选装置,该分料筛选装置包括防护罩2,该防护罩2内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该第一、第二挡板21、22的长度方向均和所述防护罩2的长度方向相同,该第一、第二挡板21、22分别与对应的防护罩2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承接开条盘10上无竹枝结疤的竹片的第一排出通道23,所述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之间形成用于承接开条盘10上有竹枝结疤的竹片的第二排出通道24。所述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均为相对防护罩2中心线一侧凸起的弧形挡板,并且以该防护罩2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均竖直地位于所述防护罩2中部,所述第二排出通道24的宽度等于或者略大于有竹枝结疤的竹片的宽度。所述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均为弧形挡板的设计,由于竹片的表皮(颜色通常为翠绿色)也是呈弧形面,这样在开条盘10送出竹片时,靠近弧形挡板一侧竹片表皮会顺着弧形挡板的弧形面滑下,竹片不易翻滚,使得第一排出通道23内竹片的表皮统一朝上,竹片的内面统一朝下,这样竹片被第一牵引装置3中上、下牵引辊31、32的碾压牵引过程中不会因竹片的表皮朝向散乱不齐而容易导致竹片破裂损伤的现象,提高了竹片的品质。

参照附图1、图2和图3。毛竹开片分选系统,还包括用于将第一排出通道23内无竹枝结疤的竹片牵引排出的第一牵引装置3和用于将第二排出通道24内的有竹枝结疤的竹片牵引排出的第二牵引装置4,所述第一牵引装置3位于第一排出通道23的出口处,所述第二排出通道24的内底板为倾斜向上的倾斜底板240,该倾斜底板240、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围成所述第二排出通道24,该第二排出通道24的出口连通一承接管241,所述第二牵引装置4位于承接管241的出料口处。所述承接管241呈倾斜向上地设置在第二排出通道24的出口和第二牵引装置4的进料口之间,所述承接管241内装设有用于对竹片上竹枝结疤进行刮除并且相互错开布置的上滚刀242和下滚刀243,该上滚刀242位于承接管241的上部,所述下滚刀243位于承接管241的下部。

参照附图4、图5和图6。所述第一牵引装置3包括牵引框架30以及装设在牵引框架30内并且依次水平布置的三组牵引辊,每组牵引辊包括上下间隔布置并且相向转动的上牵引辊31和下牵引辊32,该上牵引辊31和下牵引辊31之间形成竹条穿过的牵引通道33。所述三组牵引辊为第一组牵引辊、第二组牵引辊和第三组牵引辊,所述第一组牵引辊的上牵引辊31和下牵引辊32之间的间距控制在5cm-10cm(最佳的间距为4cm);所述第二组牵引辊的上牵引辊31和下牵引辊32之间的间距控制在2cm-3cm(最佳的间距为2.5cm);所述第三组牵引辊的上牵引辊31和下牵引辊32之间的间距控制在0.8cm-1.2cm(最佳的间距为1cm)。本第一组牵引辊的间距、第二组牵引辊的间距和第三组牵引辊的间距越来越小,使得牵引通道33呈逐渐缩小状,这样竹片前段比竹片后段受到的挤压力和牵引力要大,进一步地提高了竹条被第一牵引装置3平稳有序地排出的稳定性。

参照附图4和图5。所述第一组牵引辊、第二组牵引辊和第三组牵引辊的下牵引辊32一端部可转动地装设在牵引框架30一端,其下牵引辊另一端部装设有下齿轮331;第一组牵引辊、第二组牵引辊和第三组牵引辊的上牵引辊31一端部也可转动地装设在牵引框架30一端,其上牵引辊31另一端部装设有与对应的下齿轮431齿合的上齿轮432,所述牵引框架30一侧设有可转动的主传动齿轮341和从传动齿轮342,该从传动齿轮342齿合在第二组、第三组牵引辊的下齿轮331上,所述主传动齿轮341齿合在第一组、第二组牵引辊的下齿轮331上,主传动齿轮341的齿轮轴通过皮带轮351和皮带352之间配合的方式与电机35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参照附图2和图3。所述第一组牵引辊、第二组牵引辊和第三组牵引辊的上牵引辊31一端部分别可转动并且一一对应地连接在三个右滑块323上,每个右滑块323的顶部通过第一压缩弹簧(由于视角原因,图中未标出)与牵引框架30一端可上下调节地连接;所述牵引框架30另一端设有与三个右滑块323相对的三个左滑块325,并且该三个左滑块325的顶部分别通过第二压缩弹簧326与该牵引框架30另一端可上下调节地连接,每个左滑块325上开设有横向贯穿的通孔,所述三个上牵引辊31另一端部分别一一对应地穿过三个左滑块325的通孔后与对应的上齿轮332固定连接。每个上牵引辊31另一端部设有穿过对应左滑块325的通孔的连接头3210,每个连接头3210通过一转动件327与对应的上齿轮332的齿轮轴活动铆接。采用转动件327的设计,使得每个上牵引辊31和对应的上齿轮332之间为软性连接,在竹条牵引通道33内的竹条挤压上牵引辊31,使得上牵引辊31向上移动,也不会影响其对应的上齿轮332和下齿轮331之间齿合的稳定性,提高了第一牵引装置3运动的平稳性,大大地降低了第一竹条牵引装置3的故障率。每个左滑块325和每个右滑块323均为方形块。每个上牵引辊31和每个下牵引辊22均为牵引齿辊。

另外,本第一牵引装置3的牵引辊组数也可以有二组或者四组等其它合适组数的牵引辊。

参照附图1。所述第二牵引装置4的内部结构以及组成部件和第一牵引装置3的内部结构以及组成部件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第二牵引装置4的牵引辊组数为二组。因此,不再详述第二牵引装置4内部结构以及组成部件。

参照附图1、图7和图9。毛竹开片分选系统,还包括用于承接第一牵引装置3内无竹枝结疤的竹片的第一出料输送装置5和用于承接第二牵引装置4内有竹枝结疤的竹片的第二出料输送装置6。所述第一出料输送装置5包括用于承接竹片的暂存仓51和将暂存仓51内竹片转移输出的输送带52,该暂存仓51的左侧部设有用于承接第一牵引装置3的牵引通道33内排出竹片的进料口510,该暂存仓51的前侧部设有将其内的竹片通过输送带52转移输出的出料口511。

参照附图7和图9。所述输送带52为倾斜提升输送带,该倾斜提升输送带包括输送支架520以及装设在输送支架520上的链条输送线,该链条输送线上固定装设有条形挡条5210;所述暂存仓5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条形挡条5210穿过的条形切口512,通过链条输送线上的条形档条5210穿过所述暂存仓51的条形切口512推动其内竹片顺着出料口510转移至倾斜提升输送带上输出。每根竹片进入暂存仓51内,再通过输送带52将竹片有序地运走,这样竹片不会在牵引通道33的排出出口处堆积。链条输送线上的条形挡条5210能平稳地托住竹片向前运输出去,便于工人进行下一步操作,节省了人力成本,使得整个生产自动化大大提高。

参照附图7、图8和图9。所述链条输送线包括主动轮,从动轮,绕设在主、从动轮上的输送链条5211,驱动电机5212以及控制驱动电机5212工作的控制器,所述主动轮装设在主动轴5213上,所述从动轮装设在从动轴5214上,所述驱动电机5212的输出轴通过链轮和链齿之间的配合与主动轴5213传动连接,所述暂存仓51的顶部装设有用于感应其内是否有竹片的第一感应开关513,所述输送支架520上装设有用于感应是否有条形挡条通过的第二感应开关514,该第一感应开关513和第二感应开关514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条形挡条5210包括固定在输送链条顶面的角铁块以及焊接在角铁块上的竖直挡杆。所述第一感应开关513和第二感应开关514均为非接触式感应开关,该非接触式感应开关为红外感应开关。

参照附图7、图8和图9。所述输送链条5211的数目设有两个,并且该两个输送链条5211间隔地布置在所述输送支架520上,所述条形切口512的数目也对应地设有两个;每个输送链条5211上设有上下等间距布置的两个所述条形挡条5210,每个条形挡条5210的长度方向和对应输送链条5211的运动方向呈直角布置。当第一感应开关513感应到暂存仓51内的竹片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5212带动主动轴5213上转动运行,从而通过输送链条5211带动竹片转移输出,即为输料状态;当第二感应开关514感应到有条形挡条5210通过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5212停止带动主动轴5213上转动运行,从而通过输送链条5211停止转动,即为等料状态。这样能有效的控制运行速度,保证每根毛竹开片后能有条不紊的输送出去,便于工人进行下一步操作,节省了人力成本,使得整个生产自动化大大提高。

参照附图7。所述输送支架520还装设有用于调节输送链条5211松紧程度的调节轮,该调节轮包括固定在输送支架520侧边上的固定座5220,该固定座5220上开设有条形孔,该条形孔上装有可移动的调节齿轮5221,该调节齿轮5221的一侧部齿合在输送链条5211上。采用调节齿轮5221让输送链条5211的松紧程度得到合理的调整,使得输送链条5211能平稳地运动。

参照附图1。所述第二出料输送装置6的内部结构以及组成部件和第一出料输送装置5的内部结构以及组成部件基本相同。因此,不再详述第二出料输送装置6内部结构以及组成部件。

另外,所述输送链条5211的数目也可以是一个或者三个等其他合适的数目,所述条形切口512的数目也对应地设有一个或者三个等其他合适的数目。所述第一感应开关和第二感应开关也可以均为接触式感应开关,如行程感应开关等。

实施例二

参照附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毛竹开片分选系统,还包括用于将防护罩2的第一排出通道23内无竹枝结疤的竹片牵引排出的第一牵引装置3,该第一牵引装置3位于第一排出通道23的出口处,防护罩2的第二排出通道24的底部为一开口244,所述有竹枝结疤的竹片通过该开口244排出。所述开口244的正下方设有收集框245,该收集框245的设计,便于收集有竹枝结疤的竹片。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