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倒料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1998发布日期:2019-07-13 09:2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倒料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镀锌工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心倒料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热镀锌工艺通常将零件前处理后,离心、烘干、出料分在不同的工段完成,每个工段之间间距较大,整个流程耗时较长,转移的过程中氯化铵等助剂容易受潮,影响镀锌的效果,转移时也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工艺设备占用的面积较大,需要较大的场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耗时短、安全性能高、维护简便、加工效率高、加工效果好的离心倒料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倒料一体机,包括机架,可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机架的中空套筒,及可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机架的盖体,位于中空套筒上方的盖体与其适配,所述中空套筒内设有离心篮,该离心篮的底部设有供料液排出的通道,离心篮和中空套筒、夹持装置配合形成离心位和倒料位;在所述离心位,离心篮活动搭设在中空套筒内,盖体沿机架下移盖合在中空套筒上部开口,离心篮在离心旋转机构的驱动下转动以带动离心篮内的工件旋转离心,在所述倒料位,盖体上移给中空套筒让位后,中空套筒在套筒提升机构的驱动下上移,夹持装置的部分穿过离心篮后将中空套筒相对固定,中空套筒翻转将离心篮内的工件倒出。

本实用新型将离心、烘干、出料设置成一体结构,从而大大减少了占用场地的面积,省去了不同工艺之间转移场地的步骤,整个离心烘干工艺过程耗时短,进而氯化铵受潮少,最终的加工效果好;离心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进行,甩出的料液不会四处溅射,安全性能得到保证,而且料液可以充分回收利用,节约了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套筒外壁设有第一凸部,所述机架上设有供第一凸部移动的第一轨道,其包括沿机架高度方向垂直延伸的第一竖直段和与第一竖直段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的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竖直段和第一弯折段之间弧形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套筒外壁设有第二凸部组件,第二凸部位于第一凸部的下方;所述机架上设有供第二凸部移动的第二轨道,其包括与第一竖直段平行的第二竖直段和与第二竖直段之间具有第二夹角的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竖直段和第二弯折段之间弧形过渡;所述第二夹角大于第一夹角。第一凸部、第二凸部组件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从而其配合抬升或下降中空套筒时非常稳定,不会随意发生偏转。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沿着与第一竖直段平行的导轨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紧顶杆、复位件及导向轨,所述夹紧顶杆的一端穿过中空套筒侧壁与离心篮配合,其另一端抵于导向轨;所述导向轨具有凸起部分,于夹紧顶杆抵于凸起部分移动时,所述复位件被压缩,夹紧顶杆端部夹持住离心篮,于夹紧顶杆脱离凸起部分时,复位件伸长带动夹紧顶杆向远离离心篮的方向移动,放松对离心篮的夹持。夹持装置实现了离心篮与中空套筒之间的自动分离和限位功能,保证在离心位时,离心篮可以自由活动,在倒料位时,离心篮与中空套筒之间不会发生较大范围的活动,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套筒内壁形成供离心篮搭设的环形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篮顶部开口处设有与环形凸缘配合的凸沿;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设于夹紧顶杆端部的夹持块,其包括可与凸沿侧面相抵的第一接触面、可与凸沿顶面相抵的第二接触面。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连接柱,该连接柱一端穿过中空套筒侧壁与夹持块相连,其另一端形成防脱凸环,所述复位件一端与防脱凸环相抵,另一端与中空套筒外壁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旋转机构包括机架底部的电机,与电机的旋转轴相连的底面,顶部圆环,及连接于顶部圆环和底面之间的多根连接柱子,所述顶部圆环和多根连接柱子可自下而上伸入中空套筒和离心篮之间。由于离心旋转机构的损耗是最大的,本实用新型将离心旋转机构与离心篮、中空套筒设置为相对独立的结构,从而其损坏时只需要对部分进行维修,维修费用节省;上述结构简单,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整体重量轻。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位于中空套筒的下方设有用于承接离心甩出料液的接料盘;所述中空套筒上部开口对称设有引料板和出料板,所述引料板自上向中空套筒内侧倾斜,所述出料板自中空套筒向外、向下倾斜。引料板和出料板对工件起到了引导作用,避免工件之间产生较大的相互撞击,对工件的损伤降至最低,保证工件的完全进入或完全脱离离心篮。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提升机构包括设于机架顶部的连杆、驱动连杆转动的提升电机、分别设于连杆两端的伸缩吊带,所述伸缩吊带的另一端分别与中空套筒的第二凸部相连。位于两侧的伸缩吊带可以稳定地将中空套筒提起或放下,不会让中空套筒产生较大的晃动,保证动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将离心、烘干、倒料结合到同一个结构内完成,减少了设备的占用场地,节约了工艺之间转换的耗时,进而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也减少氯化铵的受潮率,侧面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果;2)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进行操作,避免离心时甩出的料液四处溅射伤害操作者,安全性能得到提高;3)损耗最大的部件与其它部件相对独立,当其损坏时只需要对该部分进行维修,大大降低了维修费用,延长了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4)降低了整个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离心旋转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图8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过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11,一种离心倒料一体机,包括机架1、中空套筒2、与中空套筒2适配的盖体3、套设放置在中空套筒2内部的离心篮4、及可带动离心篮4转动的离心旋转机构、可带动中空套筒2上下移动的套筒提升机构。

机架1由水平底板16、水平顶板17及连接在底板16、顶板17 之间的四根支柱18组成。中空套筒2放置在底板16上,其为中空且两头贯通的八边形结构,其靠近上部开口的内壁连接有延伸一周设置的环形凸缘23。离心篮4为中空柱形结构,其顶部开口处向外垂直弯折形成环形的凸沿41,其底部为井字形镂空结构,即底部形成供离心甩出的料液向下排出的通道,底部的中心向上延伸形成上小下大的锥形凸起42,锥形凸起42可以避免离心篮4内的待离心工件都堆积在中心,工件可以更快、更均匀地散开,当离心篮4放置在中空套筒2内时,离心篮4顶部开口的凸沿41搭接在环形凸缘23上。

盖体3为圆形结构,其外径大于环形凸缘23的内径,小于中空套筒2的上部开口,盖体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水平横梁31,横梁3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块33,两个滑块分别与盖体提升电机 32电连,两侧支柱18上固定连接有直线导轨15,两个滑块33刚好可在盖体提升电机32的驱动下,沿着直线导轨15上下移动,带动盖体3沿着机架1高度方向上下移动。盖体3上形成一开孔,一烘干装置9通过耐高温伸缩管91与开孔相连,从而当盖体3盖合在中空套筒2上时,中空套筒2、机架1、耐高温伸缩管91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离心的同时,烘干装置9将离心篮4内的工件进行烘干。

中空套筒2的外壁上对称位置设有两个第一凸部21,第一凸部 21在靠近上部开口位置,中空套筒2的外壁上还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凸部组件,第二凸部组件包括靠近下部开口位置的第二凸部221和靠近第一凸部21的第三凸部222,第二凸部221和第三凸部222的轴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为了方便进料和出料,避免进料和出料时工件掉落至外部,在中空套筒2上部开口上对称位置螺栓固定有引料板241和出料板242,引料板241自上向下,自外向中空套筒2内侧倾斜,出料板242自中空套筒2向外、向下倾斜。在出料侧机架1上、靠近中空套筒2初始离心位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出料挡板14,其向下倾斜。

机架1上相对的两组支柱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 12,第一轨道11包括沿机架1高度方向垂直向上延伸的第一竖直段 111和与第一竖直段111所呈的第一夹角几乎是90°的第一弯折段 112,第一竖直段111和第一弯折段112之间圆弧形过渡,具体的,定义进料侧为机架1的前侧面,定义出料侧为机架1的后侧面,以正对进料侧的方向为视角,第一竖直段111固定连接在靠近进料侧的右边支柱的内侧面,第一弯折段112横跨连接在位于右侧的两根支柱之间;第二轨道12,包括沿机架1高度方向垂直向上延伸的第二竖直段121和与第二竖直段121呈第二夹角的第二弯折段122,该第二夹角大于第一夹角,为钝角结构,即第二弯折段122自第二竖直段121 末端圆弧形过渡后倾斜向上延伸;第二竖直段121与第一竖直段111 平行地固定连接在同一个支柱内侧面上。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12 的截面都呈U字形。

第一凸部21与第一轨道11可移动地相连,第二凸部221和第三凸部222与第二轨道12可移动地相连。具体的,第一凸部21为一端与中空套筒2外壁固定连接的中空柱形结构,其内部穿设有夹紧顶杆 61,夹紧顶杆61的一端伸出第一凸部21后通过轴承连接有滚轮211,滚轮211靠近第一轨道11一侧的凸起伸入第一轨道11内,滚轮211 外径较大的部分与第一轨道11的开口两侧顶面相抵接。第二凸部221 为实心柱形结构,其端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滚轮,滚轮靠近第二轨道 12一侧的凸起伸入第二轨道12内,滚轮外径较大的部分与第二轨道 12的开口两侧顶面相抵接;第三凸部222为实心柱形结构,其伸入第二轨道12内。第一凸部21、第二凸部221、第三凸部222的位置分布使得其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中空套筒2的抬升和下降结构更加稳固。

中空套筒2和离心篮4之间设有夹持装置,其包括穿设在第一凸部21内部中空上的夹紧顶杆61、复位件62及导向轨,于本实施例中,复位件62为弹簧,夹紧顶杆61的一端抵接在导向轨内,于本实施例中,导向轨即为第一导轨11,在第一导轨11内设置凸起部分113,凸起部分113呈L形结构,其固定连接在第一导轨11内底面,自第一竖直段111的上半部分开始延伸整个第一弯折段112,凸起部分113 的起始端形成便于夹紧顶杆61顺利进入凸起部分113的倾斜面;夹紧顶杆61的另一端穿过中空套筒2侧壁进入其内部与离心篮4配合,具体的,夹紧顶杆61的另一端设置有夹持块63,夹持块63为截面呈台阶结构的立方块,其左侧面为台阶结构,包括可与凸沿41的外侧面相抵接的第一接触面631、可与凸沿41的顶面相抵接的第二接触面632,第一接触面631用于牢牢夹持离心篮4,第二接触面632 用于防止离心篮4脱离中空套筒2。

夹持块63的右侧面除了与夹紧顶杆61的一端固定连接,还在夹紧顶杆6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柱64,连接柱64为柱形结构,其一端形成外径较大的防脱凸环641,连接柱64上套设复位件62后,其没有防脱凸环641的一端穿过中空套筒2侧壁后伸入其内部与夹持块6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复位件62的一端与防脱凸环641相抵,另一端与中空套筒2的外壁相抵。

当中空套筒2静置在底板16上时,或当中空套筒2刚开始向上移动时,夹紧顶杆61抵着第一导轨11未设置凸起部分113的第一竖直段111,此时复位件62处于伸长状态,夹紧顶杆61被复位件62 抵向远离离心篮4的方向,夹持块63放松对离心篮4的夹持,离心篮4可以自由活动,无论是周向还是轴向;当继续向上移动至夹紧顶杆61抵着凸起不同113时,复位件62被压缩蓄积能量,夹持块63 的第一接触面631牢牢夹住离心篮4,离心篮4和中空套筒2相对固定连接,无法周向自由活动,由于第二接触面632的存在,也只能是很小范围的轴向移动。

离心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板16下底面的电机5、在电机5驱动下可周向旋转的底面71、侧壁73,电机5上连接有旋转轴51,该旋转轴51穿过底板16后与底面71连接,底面71为圆形板,其外径大于离心篮4的外径,小于中空套筒2,离心篮4放置在底面71上,底面71的上表面自中心向外形成辐射状的导流槽72,工件离心甩出的料液可以沿着导流槽72流向底板16上位于中空套筒2下方的接料盘13内;侧壁73由多个上下平行的圆环731通过垂直底面71的连接杆732相连组成,侧壁73可以插入中空套筒2和离心篮4之间的间隙内。

当然离心旋转机构还可以是如图7所示的结构,其包括电机、底面071、顶部圆环072、固定连接在底面071和顶部圆环072之间的连接杆073,底面071的外径与顶部圆环072的外径相同,底面071 为实心结构,其背面中心为可与电机相连的连接柱子075,背面自中心向外辐射连接有四个加强筋074,为了保证放置结构的平稳性,也为了减轻整体重量,底面071的背面形成凸圈076,凸圈076的底面与加强筋074的底面齐平。顶部圆环072为中空结构,连接杆073的数量为四根,其沿顶部圆环072周向均匀布设。该实施方式相对另一实施方式来说,结构更加简单,整体重量轻,无需包裹滤网等额外的部件。

套筒提升机构包括安装在顶板17上表面的连杆81,与连杆81 相连、用于驱动其沿轴向转动的提升电机82,及分别连接在连杆81 两端的伸缩吊带83,伸缩吊带83的一端与连杆81相连,另一端连接在中空套筒2的第二凸部221上,具体的,连杆81和第二凸部221 上分别套接有伸缩吊带83的收纳机构,当中空套筒2需要上移和翻转时,提升电机82驱动连杆81转动,连杆81上的收纳机构收紧伸缩吊带83,当需要下移时,提升电机82驱动连杆81反向转动,第二凸部221上的收纳机构向下拉长伸缩吊带83(实现上述动作的技术方案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如图12所示,当处于a状态时,盖体3位于接近机架1顶部的位置,待离心的工件自进料侧沿着引料板241进入中空套筒2内的离心篮4;处于b状态时,进料完成,盖体3下移盖合在中空套筒2上部开口,离心旋转机构的电机5驱动旋转轴51转动,带动底面71转动,从而放置在底面71上的离心篮4随之转动,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离心,此时离心篮4和中空套筒2相对自由,同时烘干装置9对工件进行烘干处理;处于c状态时,离心完成,烘干装置9停止工作,盖体3上移至接近机架1的顶部,盖体3以下部分的空间足够中空套筒2上移并翻转,在套筒提升机构的作用下,中空套筒2沿着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12向上移动,移动至夹紧顶杆61抵接凸起部分113 时,夹持装置将离心篮4牢牢夹住,离心篮4和中空套筒2相对固定;处于d状态时,中空套筒2移动至第一弯折段112和第二弯折段122,中空套筒2带着离心篮4同时翻转将工件倒出,完成倒料动作后,中空套筒2复位。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