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1453发布日期:2019-08-09 21:4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垃圾处理装置,是将垃圾在分解炉中高温缺氧分解。在利用垃圾处理装置对垃圾进行分解处理时,产生的尾气要利用气体净化装置如湿式高压静电装置进行净化处理后才能够排向大气,尾气含有较多的成分,焦油是其中的一种。在温度较高时比如100℃以上,焦油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而当温度较低时,焦油就会黏附在装置内壁上。并且焦油具有一定的黏性,可以附着气体中的灰尘,使部分灰尘随着焦油一起长时间附着在装置内壁上,且清洗不便,长期使用降低了湿式高压静电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装置,以期望可以解决垃圾处理装置上端的湿式高压静电装置内部焦油黏附量多且难以清除的问题,解决尤其是冬季气候寒冷时,焦油更容易黏附到垃圾处理装置上端的湿式高压静电装置内壁上,包括湿式高压静电装置的正负极上,导致湿式高压静电装置的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分解炉和湿式高压静电装置,所述垃圾分解炉的炉体由围绕成生活垃圾处理空间的侧壁、底板和顶板组装形成;所述顶板具有气体通道,所述湿式高压静电装置固定安装在顶板上,并通过所述气体通道与炉体连通;所述垃圾分解炉的侧壁与底板均通过隔热保温材料与外界隔热;所述湿式高压静电装置包括外部壳体和内部高压静电系统,所述外部壳体分为上段壳体、中段壳体和下段壳体,所述中段壳体由内外两层钢壳和位于二者之间的隔热棉层组成;上段壳体和下段壳体均为钢壳,二者的厚度相等,且二者的厚度大于中段壳体的厚度使中段壳体内壁的两端形成台阶;所述内部高压静电系统的放电部分位于所述中段壳体内并与中段壳体等高,所述内部高压静电系统的高压磁瓶位于所述上段壳体内,所述内部高压静电系统的阴极线末端位于所述下段壳体内。

所述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其中段壳体的隔热棉层的厚度为10-12cm。

所述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其垃圾分解炉的炉体下部设置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炉体外部的供气装置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由分布在炉体底部的若干具有散气孔的通气管道组成,所述通气管道上端封闭并分布散气孔。

所述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其侧壁由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的主侧壁和每两个相邻主侧壁之间的倒角侧壁共同组成。

所述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其前后两个主侧壁的上端倒角形成斜面,在斜面上均安装用于垃圾进料的滑动门,所述前后两个主侧壁的下部各设置一个排灰门,排灰门的上方安装爬梯;左右两个主侧壁的上部各设置一个观察门,下部各并排设置两个排灰门。

所述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其底板由基板、保温板和隔热通气组合板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形成,所述隔热通气组合板又分为中间层、分布在中间层四边的边缘层以及分布在中间层四个角落的角落层,所述角落层铺在保温板上,所述边缘层架在角落层上,所述中间层架在边缘层上,形成了中间层最高,边缘层次之,角落层最低的梯度隔热通气组合板。

所述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其隔热通气组合板由多块能够分离和组装的单板组成,其中至少中部的单板的边缘向下倾斜弯折形成上平面和四个斜侧面,该上平面和四个斜侧面上均成行和/或成列分布散气孔。

所述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其侧壁的内表面均铺设隔热通气组合板,该隔热通气组合板的主体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具有间隙,该隔热通气组合板上成行和/或成列分布散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垃圾分解炉和湿式高压静电装置的外壁上都进行了隔热保温,垃圾分解炉的隔热保温可以保持炉内具有较稳定且较高的温度,促进垃圾分解,提高分解效率,同时使排放的气体也具有较高的温度,气体上升至湿式高压静电装置中被净化处理后排放,气体在湿式高压静电装置中保持了较高的温度使高压静电装置内部温度在冬季也能够保持在100℃左右,保持了焦油的流动性,使焦油自动流入垃圾分解炉内,由于焦油具有助燃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垃圾分解,提高分解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的整体外部轮廓图。

图2为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湿式高压静电装置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1的垃圾分解炉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的炉体剖视图。

图6为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的炉体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的底部隔热通气组合板分布图。

其中,1-垃圾分解炉,2-湿式高压静电装置,201-上段壳体,202-中段壳体,202-1-外层钢壳,202-2-隔热棉层,202-3-内层钢壳,203-下段壳体,204-台阶,3-侧壁,301-主侧壁,302-倒角侧壁,4-底板,401-基板,402-保温板,403-隔热通气组合板,403-1-中间层,403-2-边缘层,403-3-角落层,5-放电部分,6-高压磁瓶,7-阴极线,8-通气管道,9-散气孔,10-斜面,11-滑动门,12-排灰门,13-观察门,14-爬梯,15-顶板,16-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包括两大部分,如图1所示,第一部分是垃圾分解炉1,第二部分是湿式高压静电装置2,垃圾分解炉1在湿式高压静电装置2的下方,垃圾分解炉将垃圾分解后会产生含有灰尘的气体,需要通过湿式高压静电装置的净化处理再排向大气。

如图2所示,所述湿式高压静电装置2包括外部壳体和内部高压静电系统,根据外部壳体的结构不同,将外部壳体进行分段,所述外部壳体分为上段壳体201、中段壳体202和下段壳体203。

如图3所示,所述中段壳体202由内外两层钢壳202-1、202-3和位于二者之间的隔热棉层202-2组成;所述隔热棉层202-2的厚度为10-12cm。上段壳体201和下段壳体203均为钢壳,二者的厚度相等,且二者的厚度大于中段壳体的厚度使中段壳体内壁的两端形成台阶204;所述内部高压静电系统的放电部分5位于所述中段壳体202内并与中段壳体等高,放电部分5是指阴极线与阳极筒重合的部分,所述内部高压静电系统的高压磁瓶6位于所述上段壳体201内,所述内部高压静电系统的阴极线7末端位于所述下段壳体203内。

如图4所示,所述垃圾分解炉的炉体由围绕成生活垃圾处理空间的侧壁3、底板4和顶板15组装形成;所述顶板15具有气体通道,所述湿式高压静电装置固定安装在顶板15上,并通过所述气体通道与炉体连通;所述垃圾分解炉的侧壁3与底板4均通过隔热保温材料与外界隔热。所述侧壁由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的主侧壁301和每两个相邻主侧壁之间的倒角侧壁302共同组成。所述前后两个主侧壁的上端倒角形成斜面10,在斜面上均安装用于垃圾进料的滑动门11,所述前后两个主侧壁的下部各设置一个排灰门12,排灰门的上方安装爬梯14;所述左右两个主侧壁的上部各设置一个观察门13,下部各并排设置两个排灰门12。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垃圾分解炉的炉体下部设置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炉体外部的供气装置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由分布在炉体底部的若干具有散气孔的通气管道8组成,所述通气管道上端封闭并分布散气孔9。所述底板4由基板401、保温板402和隔热通气组合板403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形成。底板下方还设置了支架16。所述侧壁的内表面均铺设隔热通气组合板,该隔热通气组合板的主体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具有间隙,该隔热通气组合板上成行和/或成列分布散气孔。

如图7所示,所述隔热通气组合板又分为中间层403-1、分布在中间层四边的边缘层403-2以及分布在中间层四个角落的角落层403-3,所述角落层铺在保温板上,所述边缘层架在角落层上,所述中间层架在边缘层上,形成了中间层最高,边缘层次之,角落层最低的梯度隔热通气组合板。所述隔热通气组合板由多块能够分离和组装的单板组成,其中至少中部的单板的边缘向下倾斜弯折形成上平面和四个斜侧面,该上平面和四个斜侧面上均成行和/或成列分布散气孔9。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