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筒离心式净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7236发布日期:2019-10-29 21:2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筒离心式净油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油机,特别涉及一种多筒离心式净油机。



背景技术:

离心式净油机采用离心分离原理,根据油液、固体杂质、水、气体比重不同,利用高速旋转去除油液中固体杂质、水及空气等污染物。但离心式净油机流量普遍偏低,且其净化效率亦不能满足客户需求,针对油箱大于10m³的大油站,客户为提高净化效率,避免长期油液污染造成对系统的危害,往往需同时使用两台及以上离心式净油机,造成设备占用率高,投资较高,且多台净油机同时工作会占用大量空间,进出油管安装混乱,不便于现场管理,且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市场上也有大流量离心式净油机,但其提高的流量及净化效率有限,不能对上述问题彻底解决,另外离心式净油机现有增加流量技术在其流量增加后其极限净化精度会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筒离心式净油机,提高了离心式净油机的流量,净化效率高,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筒离心式净油机,它包括油箱、离心筒和主出油管,所述油箱上设置有油箱出油管,所述净油机内设置有至少两组离心筒,所述至少两组离心筒并联在主出油管和油箱出油管之间,主出油管与油箱连通。

所述油箱上设置有油箱进油管。

所述主出油管与油箱进油管之间设置有用户油箱。

所述用户油箱上设置有用户油箱进油口和用户油箱出油口,所述主出油管与用户油箱进油口连接,所述用户油箱出油口与油箱进油管连接。

至少两组离心筒分别与同一驱动单元连接。

所述驱动单元是电机。

每组离心筒通过皮带与电机相连。

所述每组离心筒上设置有进油支管和出油支管,所述每组离心筒的进油支管均与油箱出油管连接,所述每组离心筒的出油支管均与主出油管连接。

所述组离心筒的出油支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

所述主出油管上设置有压力开关和电动球阀,所述压力开关与电动球阀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多筒离心式净油机,净油机内设有多组完全相同的并联接入油路中的离心筒,节省一套控制系统、机壳及其它附属设备,节约了成本,而且采用多组离心筒使得净油机的流量及净化效率上是原有离心式净油机的两倍,缩短了净化时间,提高了净化效率,此外油管安装方便简洁、不需要多路电源接线,有利于现场管理,避免因油管混乱而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双筒离心式净油机结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用户油箱,2.油箱进油管, 3.油箱, 4.油箱出油管,5.驱动单元,6.皮带,7.单向阀,8.进油支管,9.离心筒,10.出油支管,11.主出油管,12.压力开关,13.电动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实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多筒离心式净油机,包括油箱3、离心筒9和主出油管11,所述净油机内设置有两组离心筒9,所述两组离心筒9上设置有进油支管8和出油支管10,所述油箱3上设置有油箱出油管4,所述两组离心筒9的进油支管8均与油箱出油管4连接,所述两组离心筒9的出油支管10均与主出油管11连接。

所述两组离心筒9的出油支管10上均设置有单向阀7。

所述两组离心筒9上均设置有皮带6,所述皮带6连接于同一驱动单元5。

所述主出油管11上设置有压力开关12和电动球阀13,所述压力开关12与电动球阀13电连接。

所述油箱3上还设置有油箱进油管2。

所示双筒离心式净油机工作过程如下,将油箱进油管2与用户油箱1的出油口连接,将主油出油管11与用户油箱1的进油口连接,驱动单元5通过皮带6同时带动两离心筒9旋转,油液从用户油箱1经油箱进油管2、油箱3、油箱出油管4分别进入离心筒9内,在离心筒9内部结构及旋转作用下,将固体杂质、水分离,干净油液从离心筒9的出油支管10出流出,经单向阀7汇入主出油管11内,此时主出油管11压力增加,当达到设定压力时,压力开关12控制电动球阀13打开,干净油液流入用户油箱1,以此来对油液进行循环净化。

离心筒9出油口分别设置两单向阀7,主要防止当另外一个离心筒9出现故障出口压力较低时,造成油液流入故障侧离心筒9内或造成出口压力较低的离心筒9内油液无法流出。

采用多组离心筒的结构,一方面可成倍增加离心式净油机的工作效率和流量,另一方面当一个离心筒出现故障无法运转时,另一离心筒仍能正常工作,不影响该净油机整体工作,可供用户应急使用,避免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