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余子分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2543发布日期:2019-10-22 20:5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零余子分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余子分级装置。



背景技术:

零余子,别名薯蓣果、山药豆,是腋芽的变态,即侧枝的变形,称为地上块茎,其食用与药用价值等同于山药块茎。根据《本草拾遗》中记载,零余子“主补虚,强腰脚。晒干功用强于署预。”由此可见,零余子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都是具有很大的潜力的,而对零余子的二次加工也是必要的。

当从地里将零余子收获回来之后,由于长势不同,因此个体差异较大,为了提高商品的等级,方便后处理,需要将零余子进行分级处理,传统的分级方式一般是采用人工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效率低下,因此,出现了分级装置,利用筛网网眼的大小将零余子进行筛分,但是在进料的过程中往往是一次进料,这样会导致过多的零余子积压在筛网上,导致筛网振动不起来,从而导致分级不完全,降低了分级的效果,如果分为少量多次进料,则会增加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筛分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零余子分级装置,操作者可以一次进料,然后通过设置的间歇进料机构少量多次的加入到预筛网上,即可以减少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也不会影响筛网的振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分级质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零余子分级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预筛网、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所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平行设置,所述预筛网、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上的孔径依次减小,所述预筛网和外壳的底面之间安装有支撑轴,所述外壳顶端的外表面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上于接近外壳的位置设置有间歇进料机构,所述间歇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挡板,所述进料挡板的两端穿设在进料斗相对称的侧壁上,所述进料挡板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联动板,另一端一体成型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远离进料挡板的一端连接有挡块,所述联动板远离进料挡板的一端开设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内表面于相对称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齿条,所述腰形孔内设置有半边齿轮,所述半边齿轮和齿条相啮合,所述外壳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半边齿轮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操作者一次性的将需要分级的零余子倒入进料斗中,开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旋转带动半边齿轮旋转,而由于腰形孔内表面于相对称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齿条,且半边齿轮和齿条相啮合,因此在半边齿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联动板,再带动进料挡板做前后的往复运动,由此达到间歇进料的目的,同时,在进料挡板上设置了定位杆,定位杆的设置即不会影响零余子的进料,同时能够对进料挡板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进料挡板的承重能力,保证了进料挡板的往复运动能够正常、稳定进行。

进一步,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呈螺旋状固定安装在支撑轴和外壳之间,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的起点端和终点端均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的起点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挡片,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远离外壳的侧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二隔挡片,所述第二隔挡片位于终点端和支撑轴之间。该结构的设置,能够增加零余子在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的运动距离,相对于直接倾斜设置的筛网,能够强制性的增加零余子的停留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分级的效果,第一隔挡片和第二隔挡片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一筛网或第二筛网上的零余子直接掉落到下一级。

进一步,所述预筛网倾斜设置在外壳内,所述预筛网的最低处与第一筛网的起点端相对应。该结构的设计,一方面能够促使零余子在预筛网上运动,增加分级的效果,另一方面,将零余子导向第一筛网的起点端,增加零余子在第一筛网上运动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分级效果。

进一步,所述外壳上于预筛网最低点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出料孔,所述外壳上于第一筛网最低点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出料孔,所述外壳上于第二筛网最低点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出料孔,所述外壳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孔、第二出料孔、第三出料孔的直径分别与预筛网、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的孔径大小相同。该结构的设置,方便分级出来的各级零余子能够及时出料,且在最低处设置,减少积料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所述支撑轴和预筛网之间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和支撑轴之间设置有减震垫。在进行分级处理的过程中,由振动电机带动预筛网振动,能够加快分级过程,而减震垫能够降低由于振动电机带来的噪音。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底端面上设置有支撑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零余子分级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操作者能够一次性的将需要分级的零余子倒入进料斗中,开启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旋转带动半边齿轮旋转,带动联动板,再带动进料挡板做前后的往复运动,由此达到间歇进料的目的,即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能够做到间歇进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零余子不会影响到筛网的振动,保证了分级的质量。

2.预筛网、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的结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零余子在每个阶段的筛网上的运动距离,同时强制性的增加了停留时间,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分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零余子分级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零余子分级装置实施例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零余子分级装置实施例中间歇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外壳1、第一出料孔11、第二出料孔12、第三出料孔13、出料口14、钢平台15,预筛网2、第一筛网3、第二筛网4、支撑轴5、振动电机6、第一隔挡片71、第二隔挡片72、进料斗8、进料挡板91、联动板92、腰形孔921、齿条922、定位杆93、挡块94、半边齿轮95、驱动电机96、支撑脚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零余子分级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预筛网2、第一筛网3和第二筛网4,预筛网2、第一筛网3、第二筛网4均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安装在外壳1上,第一筛网3和第二筛网4平行设置,预筛网2、第一筛网3和第二筛网4上的孔径依次减小,预筛网2和外壳1的底面之间安装有支撑轴5,支撑轴5和预筛网2之间安装有振动电机6,振动电机6和支撑轴5之间设置有减震垫,由振动电机6带动预筛网2振动,能够加快分级过程,而减震垫能够降低由于振动电机6带来的噪音,支撑轴5焊接在外壳1上,振动电机6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支撑轴5上,振动电机6的输出轴和预筛网2相连接;第一筛网3、第二筛网4呈螺旋状焊接在支撑轴5和外壳1之间,第一筛网3、第二筛网4的起点端和终点端均位于同一竖直线上,能够增加零余子在第一筛网3和第二筛网4上的运动距离,强制性的增加零余子的停留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分级的效果,第一筛网3、第二筛网4的起点端均焊接有第一隔挡片71,第一筛网3、第二筛网4远离外壳1的侧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二隔挡片72,第二隔挡片72位于第一筛网3、第二筛网4的终点端和支撑轴5之间,第一隔挡片71、第二隔挡片72能够防止第一筛网3或第二筛网4上的零余子直接掉落到下一级,预筛网2倾斜设置在外壳1内,预筛网2的最低处与第一筛网3的起点端相对应,一方面能够促使零余子在预筛网2上运动,增加分级的效果,另一方面,将零余子导向第一筛网3的起点端,增加零余子在第一筛网3上运动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分级效果,外壳1上于预筛网2最低点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出料孔11,于第一筛网3最低点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出料孔12,于第二筛网4最低点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出料孔13,外壳1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料口14,第一出料孔11、第二出料孔12、第三出料孔13的直径分别与预筛网2、第一筛网3、第二筛网4的孔径大小相同,第一出料孔11、第二出料孔12、第三出料孔13均包括多个孔洞,方便分级出来的各级零余子能够及时出料,在外壳1的外表上于第一出料孔11、第二出料孔12、第三出料孔13的下方可以焊接有钢平台15,方便放置容器接收各级分出来的零余子。

外壳1顶端的外表面上焊接有进料斗8,进料斗8的位置和预筛网2的最高处相对应,进料斗8上于接近外壳1的位置设置有间歇进料机构,间歇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挡板91,进料挡板91的两端穿设在进料斗8相对称的侧壁上,进料挡板91能够自由穿过外壳1的侧壁,进料挡板9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联动板92,另一端一体成型有定位杆93,定位杆93远离进料挡板91的一端焊接有挡块94,防止定位杆93脱出,联动板92远离进料挡板91的一端开设有腰形孔921,腰形孔921内表面于相对称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齿条922,腰形孔921内设置有半边齿轮95,半边齿轮95和齿条922相啮合,外壳1上通过紧固螺钉安装有驱动电机96,半边齿轮95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96的输出轴上。当开启驱动电机96之后,驱动电机96旋转带动半边齿轮95旋转,而半边齿轮95在转动的过程中分别与腰形孔921两侧内壁上的齿条922进行交替接触,由此带动联动板92带动进料挡板91进行前后的往复运动,从而达到间歇进料的目的。

其中,外壳1的底端面上还焊接有支撑脚10,对整个分级装置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操作者一次性的将需要分级的零余子倒入进料斗8中,开启驱动电机96,驱动电机96旋转带动半边齿轮95旋转,带动联动板92,再带动进料挡板91做前后的往复运动,开始进行间歇进料,进入装置内部的零余子分别经过预筛网2、第一筛网3、第二筛网4进行筛分,各级筛分出来的零余子则分别通过第一出料孔11、第二出料孔12、第三出料孔13流出装置外,而最后落入外壳1底部的零余子则通过出料口进行出料,以此完成对零余子的分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