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5590发布日期:2019-12-03 18:5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橡胶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橡胶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工件应用广泛,对于设备的减振、除噪以及防磨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橡胶工件制造之后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检验合格之后,才能投入使用,现有技术中橡胶工件的检测一般通过人工目测完成,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检测效率低,不利于规模化批量生产,并且人工检测可靠性差,规格不统一,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橡胶检测装置,包括机体、支撑架、安装架、载物机构和支撑座,所述机体的外侧设置有结构钢梁,并且机体的顶部为加工平台,并在机体的左侧设置料架,料架上设置振动盘,所述载物机构设置在机体顶部的加工平台上,并且载物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电机座、转座、载物台、定位柱和顶盖,伺服电机的外侧设置电机座,并且电机座与机体通过螺栓连接,并在伺服电机的顶部的轴端设置转座,转座的上端面设置载物台,并且转座与电机座通过轴承配合,同时在转座上加工定位柱,并且定位柱与载物台配合,另在载物台上方的转座上设置顶盖,并且顶盖与伺服电机的轴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座设置在电机座外侧的机体上,并且支撑座上端面与载物台贴合,并在支撑座的底部设置四个支脚,并与机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安装架设置在载物机构的右侧,并且安装架与机体通过螺栓连接,并在安装架上设置检测机,同时在安装架的右侧设置控制台,所述载物台前端和后端的机体上分别设置出料输送机和进料输送机,并且进料输送机的左端与振动盘的出料口连接,同时在出料输送机的左端设置出料斗,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出料输送机和进料输送机之间的机体上,并在载物台上方的支撑架上设置导向电机,导向电机的轴端分别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并且第一导向轮与进料输送机对应配合,第二导向轮与出料输送机对应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输送机和进料输送机均采用皮带输送,并且出料输送机和进料输送机的两侧均设置挡板,并在出料输送机内侧的挡板上设置喷管,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气泵,喷管与气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斗共三个,一个设置在出料输送机的左端,另外两个设置在出料输送机外侧的挡板上,并与挡板通过螺钉连接,并且出料输送机外侧的出料斗与喷管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前端设置支杆,并在支杆的下端设置感应器,感应器与正对出料输送机的带面,并与出料输送机外侧的出料斗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感应器为红外线感应器,共两个,并与喷管对应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柱若干个,呈环状设置在转座上,并在载物台上加工若干个与定位柱配合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机采用彩色ccd摄像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载物机构承载工件,通过顶盖与转座配合,对载物台进行夹装,并由定位柱进行定位,能够有效地保证载物台的稳定,并且便于安装拆卸,同时由伺服电机带动转座转动,进而带动载物台回转,提高检测效率,另通过支撑座进一步支撑载物台,提高载物台的稳定性;采用振动盘与进料输送机直线配合,进行振料输送,效率更高,能够有效地避免物料堆积,有效地提高检测效率;采用进料输送机、载物台、出料输送机配合进行送料,并通过第一导向轮与进料输送机配合以及第二导向轮与出料输送机配合进行导向,通过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分别进行工件的导入和导出,更方便的进行送料,并有效的避免工件脱落,更加方便,并且结构紧凑,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橡胶检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橡胶检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橡胶检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橡胶检测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体1、料架2、出料分斗3、振动盘4、支撑架5、气泵6、支杆7、感应器8、导向电机9、检测机10、安装架11、控制台12、第一导向轮13、载物机构14、伺服电机141、电机座142、转座143、载物台144、定位柱145、顶盖146、支撑座15、第二导向轮16、出料输送机17、喷管18和进料输送机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橡胶检测装置,包括机体1、支撑架5、安装架11、载物机构14和支撑座15,所述机体1的外侧设置有结构钢梁,并且机体1的顶部为加工平台,并在机体1的左侧设置料架2,料架2上设置振动盘4,所述载物机构14设置在机体1顶部的加工平台上,并且载物机构14包括伺服电机141、电机座142、转座143、载物台144、定位柱145和顶盖146,伺服电机141的外侧设置电机座142,并且电机座142与机体1通过螺栓连接,并在伺服电机141的顶部的轴端设置转座143,转座143的上端面设置载物台144,并且转座143与电机座142通过轴承配合,同时在转座143上加工定位柱145,并且定位柱145与载物台144配合,另在载物台144上方的转座143上设置顶盖146,并且顶盖146与伺服电机141的轴端通过螺栓连接,如此通过顶盖146与转座143配合,对载物台144进行夹装,并由定位柱145进行定位,能够有效地保证载物台144的稳定,并且便于安装拆卸,同时由伺服电机141带动转座143转动,进而带动载物台144转动,提高检测效率,所述支撑座15设置在电机座142外侧的机体1上,并且支撑座15上端面与载物台144贴合,并在支撑座15的底部设置四个支脚,并与机体1通过螺栓连接,从而通过支撑座15进一步支撑载物台144,保证载物台144的稳定,所述安装架11设置在载物机构14的右侧,并且安装架11与机体1通过螺栓连接,并在安装架11上设置检测机10,同时在安装架11的右侧设置控制台12,如此通过检测机10对载物台144上的工件的外形尺寸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输入控制台12内进行处理,所述载物台144前端和后端的机体1上分别设置出料输送机17和进料输送机19,并且进料输送机19的左端与振动盘4的出料口连接,同时在出料输送机17的左端设置出料斗3,如此振动盘4进行振料输送,将物料送至进料输送机19上,并由进料输送机19进一步输送到载物台144上进行检测,同时出料输送机17将载物台144上检测后的工件分别输入对应的出料斗3内进行出料,更加方便,结构紧凑,工作效率高,所述支撑架5设置在出料输送机17和进料输送机19之间的机体1上,并在载物台144上方的支撑架5上设置导向电机9,导向电机9的轴端分别第一导向轮13和第二导向轮16,并且第一导向轮13与进料输送机19对应配合,第二导向轮16与出料输送机17对应配合,如此导向电机9分别带动第一导向轮13和第二导向轮16转动,通过第一导向轮13与进料输送机19配合,将进料输送机19上的工件送入载物台144上,由载物台144带动工件转动,经检测机10拍照检测,通过第二导向轮16将载物台144上的工件导入出料输送机17上,进行出料输送,更加方便高效。

所述出料输送机17和进料输送机19均采用皮带输送,并且出料输送机17和进料输送机19的两侧均设置挡板,并在出料输送机17内侧的挡板上设置喷管18,支撑架5的上方设置气泵6,喷管18与气泵6连接。

所述出料斗3共三个,一个设置在出料输送机17的左端,另外两个设置在出料输送机17外侧的挡板上,并与挡板通过螺钉连接,并且出料输送机17外侧的出料斗3与喷管18对应。

所述支撑架5的前端设置支杆7,并在支杆7的下端设置感应器8,感应器8与正对出料输送机17的带面,并与出料输送机17外侧的出料斗3对应。

所述感应器8为红外线感应器,共两个,并与喷管18对应配合。

所述定位柱145若干个,呈环状设置在转座143上,并在载物台144上加工若干个与定位柱145配合的通孔。

所述检测机10采用彩色ccd摄像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振动盘4进行振料输送,将物料送至进料输送机19上,并由进料输送机19进一步输送,通过导向电机9带动第一导向轮13逆时针转动,将进料输送机19上的工件导入载物台144上,同时由伺服电机141与转座143通过花键联接,并带动转座143转动,进而带动载物台144转动,并由检测机对载物台144上的工件进行影像测量,并将测量结果送入控制台12进行分析处理,随后通过导向电机9带动第二导向轮16顺时针转动,将载物台144上的工件导出到出料输送机17上,进行出料输送,同时由感应器8检测出料输送机17上的工件顺序,通过气泵6向喷管18内鼓入高速气流,将对应尺寸和顺序的工件出入出料斗3内,剩余的工件继续由出料输送机17输送,最终送入出料输送机17左端的出料斗3中进行出料,连续化检测,效率更高,并且设备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面积小。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