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自动化环保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1529发布日期:2019-12-20 20:48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自动化环保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自动化环保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除尘设备,是指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也叫除尘器。大家都有戴口罩的经历,口罩就是一种简易的过滤除尘设备,除尘设备的除尘机理很简单,它与口罩的除尘机理一样,是通过过滤材料对烟气中飞灰颗粒的机械拦截来实现的。除尘设备主要应用于水泥、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化工、垃圾焚烧等粉尘污染严重的行业,除尘设备行业总产值变化情况与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下游行业发展状况等紧密相关。现有工业用的除尘设备一般采用静置法除尘,烟尘经过除尘设备内的滤尘板时,其中粉尘被吸附在滤尘板上,当粉尘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在自重作用下从滤尘板上脱落并沉降在除尘设备底部,从而达到除尘作用,但是滤尘板上的粉尘积累过多会使滤尘板内的过滤材料的吸附效果大打折扣,影响除尘效果,因此需要定期处理滤尘板上的粉尘,现有除尘设备是通过人工手动进行除尘的,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自动化环保除尘设备,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除尘设备结构复杂,除尘不彻底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自动化环保除尘设备,其包括:机体、伸缩缸、推板、蓄电池、导柱、一号弹簧、限位块、电磁板、支柱、刮板、排尘口、排尘帽、支撑装置、排气口和控制器;在所述机体的上端中心设置伸缩缸;在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推板,且推板的上端中心与伸缩缸的底端连接;在所述机体的内部两侧底端分别设置有蓄电池;在所述推板的底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电磁板,且电磁板与机体内部侧壁相切;所述电磁板与蓄电池之间电连接;在所述推板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导柱,且导柱贯穿推板,并且导柱的底端设置在蓄电池上;在所述蓄电池和推板之间的导柱上设置一号弹簧;在所述导柱的上端设置限位块;在所述机体的内部中心两侧分别设置一支柱;在所述支柱的底端设置刮板,且刮板的一侧与电磁板相切;在所述机体的底端设置排尘口;在所述排尘口的底端设置排尘帽;在所述机体的底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装置;在所述机体的中部右侧设置排气孔;在所述机体的左侧设置控制器,且控制器与蓄电池之间电连接,并且控制器控制本装置的运行。

优选的是,还包括支板和净化装置;所述支板设置在机体的右侧且排气孔的底端;在所述支板上设置净化装置,且净化装置的左侧与排气孔贯通;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块、升降腿、二号弹簧和支垫;在所述支块的底端设置升降腿;在所述升降腿的下端设置二号弹簧;在所述升降腿的底端设置支垫;

优选的是,所述排尘口与排尘帽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支板与机体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升降腿与支垫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蓄电池和电磁板,便于把空气中的固体杂质吸附在电磁板上;通过设置伸缩缸、推板、支柱和刮板,便于把电磁板上的固体杂质刮掉;通过设置净化装置,便于把排出去的气体进一步净化;通过设置控制器,便于控制本装置的运行;通过设置支撑装置便于支撑本装置,并且有利于本装置在工作时减震;通过设置导柱和一号弹簧,便于固定推板的移动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自动化环保除尘设备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机体;2、伸缩缸;3、推板;4、蓄电池;5、导柱;6、一号弹簧;7、限位块;8、电磁板;9、支柱;10、刮板;11、排尘口;12、排尘帽;13、支撑装置;131、支块;132、升降腿;133、二号弹簧;134、支垫;14、排气孔;15、支板;16、净化装置;17、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机体1、伸缩缸2、推板3、蓄电池4、导柱5、一号弹簧6、限位块7、电磁板8、支柱9、刮板10、排尘口11、排尘帽12、支撑装置13、排气口14和控制器17;在所述机体1的上端中心设置伸缩缸2;在所述机体1的内部设置推板3,且推板3的上端中心与伸缩缸2的底端连接;在所述机体1的内部两侧底端分别设置有蓄电池4;在所述推板3的底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电磁板8,且电磁板8与机体1内部侧壁相切;所述电磁板8与蓄电池4之间电连接;在所述推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导柱5,且导柱5贯穿推板3,并且导柱5的底端设置在蓄电池4上;在所述蓄电池4和推板3之间的导柱5上设置一号弹簧6;在所述导柱5的上端设置限位块7;在所述机体1的内部中心两侧分别设置一支柱9;在所述支柱9的底端设置刮板10,且刮板10的一侧与电磁板8相切;在所述机体1的底端设置排尘口11;在所述排尘口11的底端设置排尘帽12,且排尘口11与排尘帽1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机体1的底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装置13;在所述机体1的中部右侧设置排气孔14;在所述机体1的左侧设置控制器17,且控制器17与蓄电池4之间电连接,并且控制器17控制本装置的运行。

本装置还包括支板15和净化装置16;所述支板15设置在机体1的右侧且排气孔14的底端;所述支板15与机体1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支板15的上端设置净化装置16,且净化装置16的左侧与排气孔14贯通;通过设置净化装置16,便于对排出的气体进一步净化。

所述支撑装置13包括支块131、升降腿132、二号弹簧133和支垫134;在所述支块131的底端设置升降腿132;在所述升降腿132的下端设置二号弹簧133;在所述升降腿132的底端设置支垫134,且升降腿132与支垫13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设置二号弹簧133,便于本装置在运行时减震,减小噪音;通过设置支垫134,增加了本装置与地面的摩擦力。

本装置通过设置蓄电池4和电磁板8,便于把空气中的固体杂质吸附在电磁板8上;通过设置伸缩缸2、推板3、支柱9和刮板10,便于把电磁板8上的固体杂质刮掉;通过设置净化装置16,便于把排出去的气体进一步净化;通过设置控制器17,便于控制本装置的运行;通过设置支撑装置13便于支撑本装置,并且有利于本装置在工作时减震;通过设置导柱5和一号弹簧6,便于固定推板3的移动方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