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图书馆的图书分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1267发布日期:2020-03-31 16:1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图书馆的图书分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书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图书馆的图书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现为第五版。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五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具体如下: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

对于一个流通快速的现代化大型图书馆来说,每天的还书量可达数千本,传统的人工处理的图书分类方式面临着工作量大,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已难以适应图书管理的需要。现有的一些图书分拣设备收集的大量归还图书还需人为重新分类上架,缺少分类定位存放等功能。此外,部分图书分拣装置要么结构十分复杂,要么可靠性差,不能满足高效、可靠分拣图书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图书进行准确分类并且提高分拣效率的用于图书馆的图书分拣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础方案为:一种用于图书馆的图书分拣装置,包括传输部和分拣部,所述传输部和分拣部均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传输部包括传输台和设置在传输台上的第一传送带,所述分拣部包括分拣台和设置在分拣台上的第二传送带,所述传输部的末端与所述分拣部的首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两侧分别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一条码识别装置,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方还设有条码标记装置,且该第一条码识别装置与条码标记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分拣台侧面设有滑轨,该滑轨延续至第二传送带末端,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机械手,该机械手包括夹爪、转动副、水平滑动副和垂直滑动副,所述夹爪与所述转动副连接,所述转动副与水平滑动副连接,所述水平滑动副与垂直滑动副连接,所述垂直滑动副通过滑动块与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夹爪上还设有第二条码识别装置,该第二条码识别装置与所述条码标记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两侧还设有收集框;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均连接有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条码标记装置包括感应器、信号接收器和一水平伸缩杆,该水平伸缩杆一端与支撑座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垂直伸缩杆,该垂直伸缩杆下方连接有标码器,所述感应器和信号接收器均设置在垂直伸缩杆下方,且正对第一传送带。

设置条码标记装置的用途在于可以将图书上侧面的条码标记在图书的正面,便于第二条码识别装置进行识别,再将图书装入相对应的收集框内,此处所设计的条码标记装置包括水平伸缩杆,可以根据图书在第一传送带上的位置进行调节,该条码标记装置还包括一垂直伸缩杆,垂直伸缩杆上连接标码器,当图书到达标码器正下方,由于感应器和信号接收器均设置在垂直伸缩杆下方,且正对第一传送带;感应器感应到图书,将信号反馈到信号接收器,指挥垂直伸缩杆向下运动,标码器在图书表面标码。

优选的,所述收集框为22个,且所述22个收集框均匀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两侧。

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图书分为22个基本大类,因此将收集框设置为22个,可以每个收集框收集一个大类的图书,便于后期图书管理人员的整理。

优选的,所述22个收集框外表面标有分类字母,且其底部均设有滑轮。

在每个收集框外部标记分类字母,更加便于图书管理人员进行识别,由于图书馆的图书量大,分拣时的图书有可能数量较多,而书籍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在收集框的底部设置滑轮,方便图书管理人员将图书运送至目的地。

优选的,所述滑轮为万向轮,且万向轮上铰接有盖板。

滑轮设置为万向轮,运送时转向更加方便,在万向轮上铰接盖板,盖板的作用时在收集框需要静止时,防止万向轮滚动。

优选的,每个收集框底部均设有减震板。

图书是很珍贵的,在收集框内部底端设置减震板,可以减少图书被夹爪放入收集框内时造成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图书馆的优劣,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与否的缩影,现代图书馆的馆藏越来越多,为了维持图书馆内的秩序和图书整洁,对借阅后归还和初到图书馆的新书的整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因此,一种用于图书馆的图书分拣装置的存在就十分必要,本实用新型的分拣装置,设有支撑座,用于支撑传输部和分拣部,传输部包括传输台和设置在传输台上的第一传送带,分拣部包括分拣台和设置在分拣台上的第二传送带,且根据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第一传送带的末端与第二传送带的首端连接,将待分拣的图书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第一传送带将图书运送至第二传送带上。

由于在第一传送带两侧设有挡板,两侧的挡板上均设有第一条码识别装置,并且第一传送带上方还设有条码标记装置,并且条码标记装置在第一条码识别装置后方,因此,只需要将图书放在此传送带上,不需要考虑图书的正反,第一条码识别装置均能识别图书上的条码,被识别的图书继续随第一传送带向前运送,到达条码标记装置下方,因为条码标记装置与第一条码识别装置电性连接,且条码标记装置会识别出第一条码识别装置所识别出图书的类别,并将得到的类别号印在待分拣的图书上。

该图书继续运动至第二传送带上方,并随着第二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一起运动,在分拣台侧面设有滑轨,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机械手,由于该机械手具有夹爪、转动副、水平滑动副和垂直滑动副,夹爪与所述转动副连接,所述转动副与水平滑动副连接,所述水平滑动副与垂直滑动副连接,垂直滑动副与滑轨滑动连接,因此该机械手可实现水平伸展、上下运动、夹爪转动和调节夹爪的方向等操作,夹爪上具有第二条码识别装置,当待分拣的图书在第二传送带上运动时,机械手可以识别条码标记装置所标记的图书类别,并将该图书通过夹爪夹持住运送至收集框内,完成对图书的分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图书馆的图书分拣装置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图书馆的图书分拣装置a部的局部放大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座1,第一传送带2,挡板3,第一条码识别装置4,标码器5,垂直伸缩杆6,水平伸缩杆7,连接杆8,滑轨9,第二传送带10,收集框11,万向轮12,机械手13,滑动块13a,垂直滑动副13b,水平滑动副13c,转动副13d,夹爪13e。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图书馆的图书分拣装置,对于一个流通快速的现代化大型图书馆来说,每天的还书量可达数千本,传统的人工处理的图书分类方式面临着工作量大,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已难以适应图书管理的需要。现有的一些图书分拣设备收集的大量归还图书还需人为重新分类上架,缺少分类定位存放等功能。此外,部分图书分拣装置要么结构十分复杂,要么可靠性差,不能满足高效、可靠分拣图书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图书馆的图书分拣装置,主要包括支撑座1、传输部和分拣部三个部分,支撑座1用于支撑传输部和分拣部,传输部包括传输台和设置在传输台上的第一传送带2,分拣部包括分拣台和设置在分拣台上的第二传送带10,且根据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10的运动方向,第一传送带2的末端与第二传送带10的首端连接,将待分拣的图书放置在第一传送带2上,第一传送带2将图书运送至第二传送带10上。

由于在第一传送带2两侧设有挡板3,两侧的挡板3上均设有第一条码识别装置4,并且第一传送带2上方还设有条码标记装置,并且条码标记装置在第一条码识别装置4后方,因此,只需要将图书放在此传送带上,不需要考虑图书的正反,第一条码识别装置4均能识别图书上的条码,被识别的图书继续随第一传送带2向前运送,到达条码标记装置下方,该条码标记装置包括感应器、信号接收器和一水平伸缩杆7,该水平伸缩杆7一端与支撑座1通过连接杆8连接,连接杆8为l形,固定在支撑座1上,另一端连接有垂直伸缩杆6,该垂直伸缩杆6下方连接有标码器5,所述感应器和信号接收器均设置在垂直伸缩杆6下方,且正对第一传送带2。

因为条码标记装置与第一条码识别装置4电性连接,条码标记装置的用途在于可以将图书上侧面的条码标记在图书的正面,便于第二条码识别装置进行识别,再将图书装入相对应的收集框11内,此处所设计的条码标记装置包括水平伸缩杆7,可以根据图书在第一传送带2上的位置进行调节,该条码标记装置还包括一垂直伸缩杆6,垂直伸缩杆6上连接标码器5,当图书到达标码器5正下方,由于感应器和信号接收器均设置在垂直伸缩杆6下方,且正对第一传送带2;感应器感应到图书,将信号反馈到信号接收器,指挥垂直伸缩杆6向下运动,标码器5将识别到的图书类别标记在图书表面。

如图2所示,该图书继续运动至第二传送带10上方时,并随着第二传送带10的运动方向一起运动,在分拣台侧面设有滑轨9,在滑轨9上滑动连接有机械手13,由于该机械手13具有夹爪13e、转动副13d、水平滑动副13c和垂直滑动副13b,夹爪13e与所述转动副13d连接,所述转动副13d与水平滑动副13c连接,所述水平滑动副13c与垂直滑动副13b连接,垂直滑动副13b下方连接有滑动块13a,机械手13通过该滑动块13a与滑轨9滑动连接,因此该机械手13可实现水平伸展、上下运动、夹爪13e转动和调节夹爪13e的方向等操作,夹爪13e上具有第二条码识别装置,当待分拣的图书在第二传送带10上运动时,机械手13可以识别条码标记装置所标记的图书类别,并将该图书通过夹爪13e夹持住运送至收集框11内,完成对图书的分拣。

由于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现为第五版。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五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将收集框11设置为22个,均匀分布在第二传送带10两侧,并且为了减少图书被夹爪13e放入收集框11内时造成的损坏,每个收集框11内部底端设有减震板。

且每个收集框11上均分别按顺序标记有图书分类的22个分类字母,且字母根据第二传送带10的运动方向按顺序排列(附图中只画出a、b两个类别的收集框11)。由于图书馆的图书量大,分拣时的图书有可能数量较多,而书籍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在收集框11的底部设置滑轮,万向轮12,运送时转向更加方便,方便图书管理人员将图书运送至目的地,在万向轮12上铰接盖板,盖板的作用时在收集框11需要静止时,防止万向轮12滚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