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装置及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7159发布日期:2020-04-03 14: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箱(11),包括设有第一进口(1111)和第一出口(1112)的进油腔(111),位于所述进油腔(111)下方且与所述进油腔(111)连通的出油腔;所述进油腔(111)与所述第一进口(1111)相对一侧的内壁上设有挡流板(114),所述挡流板(114)的下端向所述第一进口(1111)的下方倾斜,并与所述进油腔(111)的底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口(1112);

磁性滚轮(12)、驱动单元,所述磁性滚轮(12)正对所述第一出口(1112)设置,所述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磁性滚轮(12)且能够驱动所述磁性滚轮(12)转动;

刮渣板(13),所述刮渣板(13)设于所述磁性滚轮(12)的一侧以刮除吸附于所述磁性滚轮(12)表面的铁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1)的表面设有弧形槽(116),所述弧形槽(11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出口(1112)和所述出油腔连通;

所述磁性滚轮(12)设于所述弧形槽(116)内且与所述弧形槽(116)内壁之间设有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腔(111)的底壁由所述第一进口(1111)向所述第一出口(1112)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腔(14),所述刮渣板(13)设于所述收集腔(14)和所述磁性滚轮(12)之间,所述收集腔(14)用于承接从所述磁性滚轮(12)表面刮落的铁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腔(111)和所述出油腔通过第二进口(1121)连通,所述出油腔设有排油口(1131),所述排油口(1131)连通有排油管(115),所述排油管(115)的一端向所述出油腔的底部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二进口(1121)的下方。

6.一种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工作油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且形成循环回路的总油箱(2)、第一吸油泵(3)、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1)、第二吸油泵(5)、第一过滤组(6)、第二过滤组(9);

所述第一过滤组(6)的过滤精度小于所述第二过滤组(9)的过滤精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净油箱(7)、加注泵(8),均设于所述第一过滤组(6)和所述第二过滤组(9)之间,所述净油箱(7)位于所述加注泵(8)的上游;

循环换向阀(10),设于所述过滤装置(1)和所述第二吸油泵(5)的进油口之间,所述循环换向阀(10)使所述第二吸油泵(5)的进油口选择性地与所述过滤装置(1)或所述净油箱(7)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清洁度检测装置(80),用于检测经过所述第二过滤组(9)过滤后的工作油的清洁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备用过滤组(20),所述第一备用过滤组(20)与所述第一过滤组(6)并联且设于所述第二吸油泵(5)和所述第二过滤组(9)之间;

第一换向阀组,所述第一换向阀组能够控制所述第二吸油泵(5)的出油口选择性地通过所述第一过滤组(6)或所述第一备用过滤组(20)与所述第二过滤组(9)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备用过滤组(30),所述第二备用过滤组(30)与所述第二过滤组(9)并联且设于所述第一过滤组(6)的出油口和所述总油箱(2)之间;

第二换向阀组,所述第二换向阀组能够控制所述加注泵(8)的出油口选择性地通过所述第二过滤组(9)或所述第二备用过滤组(30)与所述总油箱(2)连通。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