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式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8548发布日期:2020-04-24 22:1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腔式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式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腔式分离机。



背景技术:

目前气体与固体分离设备行业,特别是用于粉尘的分离设备,使用最广泛的产品是剎克龙,其结构是由内外两个圆筒、圆锥筒以及进气口、排灰口所组成,内、外圆筒和排灰口位于同一条轴线上。含尘空气以较高的速度沿外圆筒上部的进气口切向进入后,在内、外圆筒之间和锥体部位作自上而下的螺旋形高速旋转。在旋转中,尘粒在较大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外圆筒内壁并与壁面碰撞、摩擦而逐渐失去速度,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沿着筒壁降落到底部的锥体部分,后由底部排灰口排出。气流在接近锥体下端时,由于出口安装了闭风设备,空气无法从底部流出,又开始反转上升,然后经内圆筒排出。目前该设备的主要缺点在于使用单个锥体进行分离,分离效率低,不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腔式分离机,通过在螺旋通道外壁设置的多个分离腔,实现了及时将风流中分离出的物料或粉尘收集,增加了风流中物料或粉尘的分离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腔式分离机,包括呈上下直径一致的螺旋形布置的螺旋通道,所述螺旋通道靠近螺旋中心一侧设置有封闭的稳压腔,所述螺旋通道的一端沿螺旋切线方向设置进风口,所述螺旋通道的另一端沿螺旋切线方向设置出风口;

所述螺旋通道远离螺旋中心一侧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个分离腔,所述分离腔的底部设置输送螺旋通道与所述稳压腔连接;所述螺旋通道和分离腔之间设置有贯穿连接位置竖向方向的分离口,所述分离口的高度不大于进料口段的高度;所述稳压腔的底部设置有将物料收集并将物料排出稳压腔的排料机构。

进一步的,呈螺旋布置的所述螺旋通道的螺旋圈数为至少两圈。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通道的横向截面为矩形。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腔由上至下分为进料口段、直体段、出料口段,所述进料口段和所述直体段为圆柱形,所述出料口段为倒置的圆锥体形。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沿螺旋通道并联且前后递进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稳压腔为空芯圆柱形,所述稳压腔的外径尺寸与螺旋通道的内径尺寸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段内部设置有遮挡所述分离口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一侧设置在所述分离口进料方向反向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扫仓装置、缓冲斗和关风器,所述缓冲斗为倒圆锥体形状,所述缓冲斗的底部设置关风器,所述扫仓装置包括所述稳压腔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的外部中心设置有扫仓电机,所述扫仓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底板后设置扫仓叶片,所述扫仓叶片为横向布满底板的平板。

进一步的,下层的所述分离腔位于上层的所述分离腔在水平方向投影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螺旋通道竖直方向的底部,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螺旋通道竖直方向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旋通道,并在螺旋通道外壁串联设置多个分离腔,螺旋通道的下部设置进风口,上部设置出风口,物料或粉尘由进风口进入螺旋通道内部后,在气流及螺旋通道的导向作用下,物料或粉尘受到持续的离心力,物料或粉尘的质量比空气的大,受到的离心力也大,物料或粉尘就会偏向并贴着螺旋通道外壁运动,在惯性的作用下经过分离口进入分离腔的进料口段,高速运动的物料或粉尘在进料口段内受到重力、离心力、摩擦力以及导料板的导向作用,物料或粉尘通过中部为直体段、下部为椎体段出料口,进入排料装置,分离腔与排料装置相连通,物料或粉尘最终经过排料装置排出,没有进入前一个分离腔的物料或粉尘会进入与之并联的后面的分离腔,这种通过并联且前后递进式的分离腔的分布方式,可以实现对物料或粉尘的多级递进式的分离,从而实现提高对物料或粉尘的分离效率,减少粉尘对大气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b-b剖视图。

图中:1-稳压腔,2-通道外壁,3-分离腔,301-进料口段,302-出料口段,303-直体段,304-分离口,305-导料板,4-螺旋通道,5-进风口,6-出风口,7-支架,8-排料机构,801-扫仓叶片,802-扫仓电机,803-缓冲斗,804-关风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一种多腔式分离机,包括呈上下直径一致的螺旋形布置的螺旋通道4,所述螺旋通道4的底部设置支架7支撑,支架7设置于底座或直接设置于地面,实现本装置的固定。所述螺旋通道4的一端沿螺旋切线方向设置进风口5,所述螺旋通道4的另一端沿螺旋切线方向设置出风口6,所述螺旋通道4靠近螺旋中心一侧设置有封闭的稳压腔1;

所述螺旋通道4远离螺旋中心一侧的通道外壁2设置分离腔3,所述分离腔3可以将分离出来的物料排出螺旋通道4,随着分离腔3的数量的增加,螺旋通道4相应的可以增加分离能力,应对更大浓度风流中物料的分离。

所述分离腔3的底部设置输送螺旋通道4与所述稳压腔1连接,稳压腔1是为高速旋转的物料或粉尘顺畅地进入分离腔3并分离提供稳定的压力环境;

所述螺旋通道4和分离腔3之间设置有贯穿连接位置竖向方向的分离口304,所述分离口304的高度不大于进料口段301的高度;所述稳压腔1的底部设置有将物料收集并将物料排出稳压腔1的排料机构8。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呈螺旋布置的所述螺旋通道4的螺旋圈数为至少两圈,圈数越多,分离效果越好。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螺旋通道4的横向截面为矩形,该横向是指所述螺旋通道4宽度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分离腔3由上至下分为进料口段301、直体段303、出料口段302,所述进料口段301和所述直体段303为圆柱形,所述出料口段302为倒置的圆锥体形。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分离腔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沿螺旋通道4并联且前后递进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稳压腔1为空芯圆柱形,所述稳压腔1的外径尺寸与螺旋通道4的内径尺寸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段301内部设置有遮挡所述分离口304的导料板305,所述导料板305的一侧设置在所述分离口304进料方向反向一侧,导料板有导向作用,防止分离后的物料或粉尘回流至螺旋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排料机构8包括扫仓装置、缓冲斗803和关风器804,所述缓冲斗803为倒圆锥体形状,所述缓冲斗803的底部设置关风器804,关风器804又称关风机、卸料阀、卸灰阀、星型卸料器。关风器80411是气力输送与通风除尘网络中的重要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卸料器或除尘器中的物料连续不断地及时排出,同时保证设备内压力不暴露于常压环境。关风器804的结构为叶轮敞开式,其构造是有一个叶轮、外壳、端盖和轴承等零部件组成的拔料机构,它的上端有法兰和缓冲斗803的排料口相连,接受从缓冲斗803排出的物料,并在叶轮连续回转过程中,将物料从底部排出。

所述扫仓装置包括所述稳压腔1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的外部中心设置有扫仓电机802,所述扫仓电机802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底板后设置扫仓叶片801,所述扫仓叶片801为横向布满底板的平板。所述扫仓电机802为低速电机,所述扫仓电机802的外壳固定设置于底板的下面,扫仓电机802的输出轴穿过底板进入稳压腔1,扫仓电机802的输出轴的轴端设置扫仓叶片801;为进一步降低扫仓叶片801的运行速度,避免由于扫仓叶片801运行造成扬尘,所述扫仓电机802也可以为电机减速机一体机;所述扫仓叶片801与底板的直径方向具备一定夹角,使得叶片在运转时可以将分离腔底面的物料清扫进入缓冲斗803。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下层的所述分离腔3位于上层的所述分离腔3在水平方向投影的中间位置,这样既保证了物流通道的顺畅,也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5位于所述螺旋通道4竖直方向的底部,所述出风口6位于所述螺旋通道4竖直方向的顶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5位于螺旋通道4的顶部,所述出风口位于螺旋通道4的底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通道4围绕所述稳压腔1的外壁设置,所述螺旋通道4的横向截面为圆形,该横向是指所述螺旋通道4宽度方向。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通道4围绕所述稳压腔1的外壁设置,所述螺旋通道的横向截面为半圆形,该横向是指所述螺旋通道4宽度方向。

本申请通过设置螺旋通道4,并在螺旋通道4外壁2串联设置多个分离腔3,螺旋通道4的下部设置进风口5,上部设置出风口6,物料或粉尘由进风口5进入螺旋通道4内部后,在气流及螺旋通道4的导向作用下,物料或粉尘受到持续的离心力,物料或粉尘的质量比空气的大,受到的离心力也大,物料或粉尘就会偏向并贴着螺旋通道4外壁2运动,在惯性的作用下经过分离口304进入分离腔3的进料口段301,高速运动的物料或粉尘在进料口段301内受到重力、离心力、摩擦力以及导料板305的导向作用,物料或粉尘通过中部为直体段303、下部为椎体段出料口,进入排料装置,分离腔3与排料装置相连通,物料或粉尘最终经过排料装置排出,没有进入前一个分离腔3的物料或粉尘会进入与之并联且前后递进式的分离腔3,可以实现对物料或粉尘的多级递进式的分离,从而实现提高对物料或粉尘的分离效率,减少粉尘对大气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