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5683发布日期:2020-06-09 21:4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的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中,通过在外壳内部的蜂巢电场结构形成高压电场使得空气中的小颗粒灰尘及杂质负荷,进而被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吸附实现对空气的净化。而现有的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中,其电控箱固定在检修门上,因此,在每次检修和清理内部的蜂巢电场结构时,打开检修门过程中,电控箱都随着检修门一起摆动,因此加重了检修门的质量,使得需要较大的力气去推动检修门打开,相当不方便且劳动强度加大;并且电控箱在随着检修门摆动时,电控箱与外部的接线跟着摆动,因此,容易导致接线处产生松动。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的检修门打开不方便且劳动强度加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部的蜂巢式电场,外壳下端和上端分别设有横向的导轨,蜂巢式电场固定在导轨上;外壳一侧面开设有检修口,检修口的边沿设有密封圈,且在检修口外侧设有检修门,外壳在远离检修口的一侧面固定有电控箱,且电控箱通过顶针穿过外壳与蜂巢式电场连接。

所述的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中,检修门的一侧连接有转轴,且转轴通过轴承座连接在外壳的外壁面;检修门的另一侧连接有锁紧结构。

所述的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中,外壳在固定电控箱一侧面的中部设有穿过顶针的通孔。

所述的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中,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在外壳的第一固定座、固定在检修门上的第二固定座、铰接在第一固定座上的螺杆以及螺纹连接在螺杆上锁紧螺母,第二固定座上开有u型槽,螺杆扣在u型槽上。

所述的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中,检修口设有向外壳外侧凸起的边框,密封圈的横截面呈c形且套在该边框上。

所述的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中,蜂巢式电场设有两个或以上,且关于外壳中部对称设置,且蜂巢式电场的阴极架均设在靠近外壳中部的一侧。

所述的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中,蜂巢式电场设为两个,且顶针伸在外壳内部的一端同时抵接在两个蜂巢式电场的阴极架靠近电控箱一侧的侧面。

所述的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中,蜂巢式电场设为八个,其中每四个呈“田”字形分布,且顶针伸在外壳内部的一端同时抵接在靠近电控箱一侧的四个蜂巢式电场的阴极架上,远离电控箱一侧的蜂巢式电场的阴极架通过第二顶针与靠近电控箱一侧的蜂巢式电场的阴极架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通过将检修门和电控箱分别设在外壳的两侧,使得在对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内部的蜂巢式电场结构进行清理或检修时,只需打开检修门,而不需要带着电控箱一起转动,减轻了检修门的质量,即使用较小的力亦能推动检修门打开,降低了检修人员和清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电控箱固定在外壳的另一侧,不随着检修门转动,因此减少了电控箱的接线处的与线体的相对移动,避免了接线处产生松动而发生接触不良;蜂巢式电场关于外壳中部对称设置,且蜂巢式电场的阴极架均设在靠近外壳中部的一侧,使得该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从哪一端进风,空气都先经过阳极筒再到达阴极架,即空气先经过其中一部分的阳极筒吸附再到达阴极架,避免进风端与出风端位置装反而导致较多的灰尘粘附在靠近进风端的阴极架和阴极针上,影响阴极针的放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的主视图,其中,在外壳中部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其中,为了看到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的检修口处的结构,图1和图2的检修门处于半打开状态,图3的检修门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外壳3和安装在外壳内部的蜂巢式电场2,外壳3下端和上端分别设有横向的导轨1,蜂巢式电场2固定在导轨1上;该蜂巢式电场为现有电场,其包括阳极基板、固定在阳极板上的阳极筒、穿在阳极筒中心的阴极针、连接在阴极针一端的阴极架,且阴极架均通过绝缘子与阳极基板固定连接在阳极筒靠近外壳中部的一侧。高压电连接在阴极架上,并通过阴极针放电,使得空气中灰尘和油污荷电并被阳极筒吸附,实现空气的净化。

具体的,外壳一侧面开设有检修口5,检修口5的边沿设有密封圈10,且在检修口5外侧设有检修门6,检修门的一侧连接有转轴8,且转轴8通过轴承座7连接在外壳3的外壁面;检修门5的另一侧连接有锁紧结构4;锁紧机构4包括固定在外壳的第一固定座41、固定在检修门上的第二固定座45、铰接在第一固定座上的螺杆42以及螺纹连接在螺杆上锁紧螺母43,第二固定座上开有u型槽,螺杆42扣在u型槽上。其中,检修门一端通过转轴与外壳转动连接,实现检修门的转动,在检修门关闭时,通过将螺杆扣在u型槽上,拧动锁紧螺母,实现锁紧螺母将检修门压紧,即将检修门锁紧。

具体的,外壳在远离检修口的一侧面固定有电控箱12,且电控箱12通过顶针13穿过外壳与蜂巢式电场连接,外壳在固定电控箱一侧面的中部设有穿过顶针13的通孔14。顶针为现有多点高压电顶针结构,其在电控箱端与高压电连接,使得高压电通过顶针传输到阴极架上,实现电连接。

上述中,通过将检修门和电控箱分别设在外壳的两侧,使得在对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内部的蜂巢式电场结构进行清理或检修时,只需打开检修门,而不需要带着电控箱一起转动,减轻了检修门的质量,即使用较小的力亦能推动检修门打开,降低了检修人员和清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电控箱固定在外壳的另一侧,不随着检修门转动,因此减少了电控箱的接线处的与线体的相对移动,避免了接线处产生松动而发生接触不良。

具体的,检修口5设有向外壳外侧凸起的边框9,密封圈10的横截面呈c形且套在该边框上,该密封圈用于保证检修门与检修口的密封性。

具体的,蜂巢式电场2设有两个或以上,且关于外壳中部对称设置,且蜂巢式电场的阴极架均设在靠近外壳中部的一侧。换而言之,对称设置的蜂巢式电场的阳极筒端分别朝向外壳的进风端和出风端,而两者的阴极架置于两者之间的位置,使得该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从哪一端进风,空气都先经过阳极筒再到达阴极架,即空气先经过其中一部分的阳极筒吸附再到达阴极架,避免进风端与出风端位置装反而导致较多的灰尘粘附在靠近进风端的阴极架和阴极针上,影响阴极针的放电。

实施例一:蜂巢式电场2设为两个,且顶针伸在外壳内部的一端同时抵接在两个蜂巢式电场的阴极架靠近电控箱一侧的侧面。

实施例二:蜂巢式电场2设为八个,其中每四个呈“田”字形分布,且顶针伸在外壳内部的一端同时抵接在靠近电控箱一侧的四个蜂巢式电场的阴极架上,远离电控箱一侧的蜂巢式电场的阴极架通过第二顶针11与靠近电控箱一侧的蜂巢式电场的阴极架连接。

当然,上述中的蜂巢式电场的数量还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的增减,例如:四个、六个等;并且顶针13和第二顶针11都是现有的多点高压电顶针,且其都可以用其他导线结构代替,例如:导电线。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检修门和电控箱分别设在外壳的两侧,使得在对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内部的蜂巢式电场结构进行清理或检修时,只需打开检修门,而不需要带着电控箱一起转动,减轻了检修门的质量,即使用较小的力亦能推动检修门打开,降低了检修人员和清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电控箱固定在外壳的另一侧,不随着检修门转动,因此减少了电控箱的接线处的与线体的相对移动,避免了接线处产生松动而发生接触不良;蜂巢式电场关于外壳中部对称设置,且蜂巢式电场的阴极架均设在靠近外壳中部的一侧,使得该蜂巢式电场空气净化设备从哪一端进风,空气都先经过阳极筒再到达阴极架,即空气先经过其中一部分的阳极筒吸附再到达阴极架,避免进风端与出风端位置装反而导致较多的灰尘粘附在靠近进风端的阴极架和阴极针上,影响阴极针的放电。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