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截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32527发布日期:2020-07-17 16:15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菌种截留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菌种截留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生化单元末端在二沉池泥水分离后直接用污泥泵将剩余污泥(即掺杂菌种的污泥)打到压泥装置或外排。

由于剩余污泥中存在大量污水处理所需菌种,菌种未经过筛选直接打到压泥装置或外排,这样对于在生化系统中繁殖较慢,且使得污水处理的菌种大量流失。

因此,如何减少污泥中菌种流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菌种截留器,以减少污泥中菌种流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菌种截留器,包括截留器本体,所述截留器本体包括切向进料管、旋流管及与所述旋流管下端连接,且向下渐缩的锥形筒体,所述旋流管和所述锥形筒体内形成物料分离腔体,所述锥形筒体的底端设有菌种排出口,所述切向进料管的出料端沿所述旋流管切向设置,所述旋流管的顶端设有污泥排出口,所述切向进料管的出料端设置在所述旋流管的侧壁上,所述切向进料管、所述菌种排出口和所述污泥排出口均与所述物料分离腔体连通。

优选地,所述锥形筒体为圆锥形结构,所述旋流管为圆柱形筒体,且所述锥形筒体的顶端与所述旋流管底端周向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锥形筒体与所述旋流管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切向进料管的进料方向与水平面平行。

优选地,所述切向进料管与所述旋流管共用同一个侧壁。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污泥排出口位置的外接管,所述外接管与所述旋流管同轴设置,且所述外接管直径小于所述旋流管直径。

优选地,所述切向进料管与所述旋流管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截留器本体为多个,前一者所述截留器本体的所述污泥排出口与后一者所述截留器本体的切向进料管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菌种截留器包括截留器本体,截留器本体包括切向进料管、旋流管及与旋流管下端连接,且向下渐缩的锥形筒体,旋流管和锥形筒体内形成物料分离腔体,锥形筒体的底端设有菌种排出口,切向进料管的出料端沿旋流管切向设置,旋流管的顶端设有污泥排出口,切向进料管的出料端设置在旋流管的侧壁上,切向进料管、菌种排出口和污泥排出口均与物料分离腔体连通。当需要进行菌种分离工作时,污泥(即掺杂菌种的污泥)通过切向进料管进入选流筒;分离出的可利用菌种通过重力作用由锥形筒体底部的菌种排出口排出,未分离完全的菌种及大部分污泥通过旋流筒顶部的污泥排出口排出。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提供的菌种截留器中,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生物菌种以及部分无机、有机杂质;菌种之间、杂质之间存在密度差,截留器本体利用不同生物菌种的密度差异,通过离心重力分离的原理实现菌种筛选,进入的污泥一个切向力,污泥在旋流管内高速旋转,因密度差异使得菌种得以分离,进而将大部分菌种分离后使用,以减少污泥中菌种流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截留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菌种截留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2中:1-截留器本体、11-旋流管、12-锥形筒体、13-切向进料管、14-外接管、15-污泥排出口、16-进料口、17-菌种排出口、2-泵体、3-污泥进口、4-污泥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菌种截留器,以减少污泥中菌种流失。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菌种截留器包括截留器本体1,截留器本体1包括切向进料管13、旋流管11及与旋流管11下端连接,且向下渐缩的锥形筒体12,旋流管11和锥形筒体12内形成物料分离腔体,锥形筒体12的底端设有菌种排出口17,切向进料管13的出料端沿旋流管11切向设置,旋流管11的顶端设有污泥排出口15,切向进料管13的出料端设置在旋流管11的侧壁上,具体通过菌种排出口17排出的物质进入生化系统中进行菌种繁殖。

具体的,截留器本体1可以为塑料结构或金属结构等。

切向进料管13、菌种排出口17和污泥排出口15均与物料分离腔体连通,为了便于物料顺利分离,优选物料分离腔体内部为中空腔体结构。

为了增大污泥进入旋流管11的切向力,优选,切向进料管的进料口16位置设有泵体2,通过泵体2对污泥施压,进而增大污泥进入旋流管11的速度。

具体的,切向进料管13可以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安装在旋流管11上。切向进料管13可以为圆管或方形管等结构。

当需要进行菌种分离工作时,污泥(即掺杂菌种的污泥)通过切向进料管13进入选流筒;分离出的可利用菌种通过重力作用由锥形筒体12底部的菌种排出口17排出,未分离完全的菌种及大部分污泥通过旋流筒顶部的污泥排出口15排出。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菌种截留器中,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生物菌种以及部分无机、有机杂质;菌种之间、杂质之间存在密度差,截留器本体1利用了不同生物菌种的密度差异,通过离心重力分离的原理实现菌种筛选,进入的污泥一个切向力,污泥在旋流管11内高速旋转,因密度差异不同的菌种和污泥等得以分离,因为所需菌种密度大,受同样的离心力,密度大的会受自身重力向下,在旋流管11中形成分层,进而将大部分菌种分离后使用,以减少污泥中菌种流失。

优选地,锥形筒体12为圆锥形结构,旋流管11为圆柱形筒体,且锥形筒体12的顶端与旋流管11底端周向密封连接。由于锥形筒体12与旋流管11焊接。

为了便于物料顺利排出,优选,锥形筒体12与旋流管11同轴设置。

为了便于物料顺利旋流分离,优选,切向进料管13的进料方向与水平面平行。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切向进料管13与旋流管11共用同一个侧壁,降低截留器本体1的制造成本,通常旋流管11的厚度相等,即旋流管11的外侧壁也为弧形结构,进而使得污泥在切向进料管13内沿旋流方向运动,进一步便于物料分离。

为了便于污泥排出及后续管路连接,优选,该菌种截留器还包括设置在污泥排出口15位置的外接管14,外接管14与旋流管11同轴设置,且外接管14直径小于旋流管11直径。具体的,外接管14可以粘接或焊接在旋流管11的顶部。

在上述各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截留器本体1为多个,前一者截留器本体1的污泥排出口15与后一者截留器本体1的切向进料管13连接。菌种截留器由菌种截留器本体1以及附属的泵体2组成,提高菌种截留效果。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菌种截留器还包括连接在相邻两个截留器本体1之间的泵体2。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截留器本体1的切向进料管13的进料口16均安装有泵体2。通过泵体2给进入的污泥一个切向力,污泥在截留器内高速旋转,因密度差异不同的菌种得以分离。

工作时,掺杂菌种的剩余污泥通过泵体2进入第一个截留器本体1,经过粗分离;分离出的可利用菌种通过重力作用由截留器本体1底部的菌种排出口17排出,未分离完全的菌种通过顶部污泥排出口15排出通过泵体2进入下一个截留器本体1内,依次进行菌种分离截留,直到将绝大部分所需菌种全部截留下来,进一步减少污泥中菌种流失。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