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分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9772发布日期:2020-06-23 21:1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建筑垃圾分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建筑垃圾分选机。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包含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等,建筑垃圾还可以再利用,但是必须进行分选。目前各类建筑垃圾处理机主要是利用振动筛进行筛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对空气造成污染,而且产生噪音,处理量低。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此类处理设备不能满足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空气污染的的建筑垃圾分选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垃圾分选机,包括机体,风阀系统,控制系统,机体包括上机体和下机体,上机体是截面为矩形的筒体结构,上机体内设有多个竖向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的一侧设有倒l形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相邻的第一隔板之间和第一隔板与上机体的侧壁之间分割为空气室和脉动水室;空气室顶部的上机体的侧壁设有风孔,脉动水室的底部的上机体侧壁设有水孔;上机体上端的四周设有围板结构,围板结构设有水平的上透筛和溢流口,下机体为中空的倒四棱台结构,下机体内的上部设有下透筛,下机体的排料仓设有排料机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生产过程环保无污染,处理量大,生产效率高。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是:

风阀系统包括风箱、进气风阀、排气风阀、进气管、排气管、进气气缸和排气气缸,风箱安装在上机体的侧上方,风箱是截面为矩形箱体结构,风箱内设有水平隔板和竖隔板,水平隔板和竖隔板将风箱分为进气室、中间风室和排气室,中间风室位于风箱的中下部;进气室的进气端口与气源连通,进气室与中间风室的隔板设有进气风阀,进气风阀的阀板与进气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进气气缸的缸体与进气室的顶板固接;中间风室的底板安装进气管,进气管通过主风管与机体的风孔连通;排气室与中间风室的隔板设有排气风阀,排气风阀的阀板与排气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排气气缸的缸体与排气室的顶板固接,排气室的顶板设有排气管。

主风管的上部安装手动蝶阀。

排料装置包括排料机构、浮漂机构和活动溢流堤,排料机构包括排料叶轮、叶轮轴、和减速电机,排料叶轮置于下机体排料仓内,叶轮与叶轮轴通过键连接,叶轮轴的两端穿过排料仓的侧壁,叶轮轴通过其两端通过轴承座与机座连接,叶轮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浮漂机构安装在下机体内,浮漂机构包括第一配置块、第二配置块、主导向杆、定位套、锁紧螺母、限位环、第一支架、副导向杆、第二支架和浮漂,浮漂的上端安装主导向杆和副导向杆,副导向杆的高度低于主导向杆的高度,副导向杆和主导向杆之间的根部安装第二支架,副导向杆和主导向杆的中下部安装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包括角形连接件、导向套筒和卡环连接件,主导向杆穿过导向套筒,导向套筒通过卡环连接件和角形连接件的竖直部连接,副导向杆穿过角形连接件的水平部,导向套筒上方的主导向杆依次安装限位环、锁紧螺母和定位套,锁紧螺母和定位套配合,主导向杆的顶端安装第一配置块和第二配置块。

活动溢流堤包括手轮、闸门支架、闸门拉杆和闸门闸板构成,手轮旋合在闸门拉杆的上端,闸门拉杆竖直穿过筒形的闸门支架,手轮与闸门支架之间设有推力轴承,闸门拉杆的下端与横向的闸门闸板固接。

下机体的排料仓的下端与斗提机的进料口连通,斗提机倾斜设置。

斗提机的出料口的下方设有输送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土建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与斗提机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箱与风阀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的a-a视图;

图9是图7的b-b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浮漂机构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浮漂机构的第一导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闸板装置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左视图;

图中:机体1;上机体1-1;下机体1-2;围板结构1-3;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空气室1-6;脉动水室1-7;上透筛1-8;溢流口1-9;下透筛1-10;排料漏斗1-11;风孔1-12;水孔1-13;透筛出料口1-14;排料装置2;排料仓2-1;叶轮2-2;叶轮轴2-3;减速电机2-4;风箱3;中间风室3-1;进气室3-2;进气风阀3-3;进气管3-4;进气气缸3-5;排气室3-6;排气风阀3-7;排气气缸3-8;排气管3-9;手动蝶阀3-9;主风管3-10;主风管3-11;电磁阀3-12;气动三联件3-13;水管路4;斗提机5;输送机6;浮漂机构7;第一配置块7-1;第二配置块7-2;主导向杆7-3;定位套7-4;锁紧螺母7-5;限位环7-6;第一支架7-7;卡环连接件7-8;导向套筒7-9;角形连接件7-10;副导向杆7-11;第二支架7-12;浮漂7-13;活动溢流堤8;手轮8-1;闸门支架8-2;闸门拉杆8-3;闸门闸板8-4;定位环8-5;厂房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一种建筑垃圾分选机,由机体1、排料机构2、风阀系统、控制系统、斗提体5和输送机6等构成。机体1由上机体1-1、下机体1-2、围板结构1-3、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空气室1-6、脉动水室1-7、上筛板1-8、溢流口1-9、下筛板1-10和漏斗1-11等构成。

上机体1(图3、图4、图5、图6所示)是截面为矩形的筒体结构,上机体1是钢板焊接构件,上机体1-1内焊接有三个竖向的第一隔板1-4,第一隔板1-4的两端分别与上机体1-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焊接。第一隔板1-4的前侧面焊接第二隔板1-5,第二隔板1-5为倒l形,第二隔板1-5的上端面为斜面结构,便于物料流入。第二隔板1-5将相邻的第一隔板1-4之间和第一隔板1-4与上机体的右侧壁之间分割为三个空气室1-6和三个脉动水室1-7,空气室1-6的底部为敞口结构,空气室1-内6的顶部设有三个风孔1-12,风孔1-12位于机体1-1的右侧壁,脉动水室1-7的下部设有水孔1-13,水孔1-13位于机体1-1的右侧壁,水孔1-13正对第二隔板1-5的下端,水孔1-13通过水管路4与供水装置连通。

上机体1-1上端四周焊接有围板结构1-3,围板结构1-3内的底部焊接有水平的上透筛1-8,上透筛1-8与围板结构1-3的四个围板焊接,出料一侧的围板的下部设有透筛出料口1-14,透筛出料口1-14位于上透筛1-8的上方。围板结构1-3的出料一侧的围板的上部加工溢流口1-9,溢流口位于透筛出料口1-14的上方。

下机体1-2焊接在上机体1-1的下部,下机体1-2为中空的倒四棱台结构,下机体1-2内焊接有排料漏斗1-11(图6所示),排料漏斗1-11的两侧板上端的与第一隔板1-4相对应,排料漏斗1-11的两侧板分别与下机体1-2的侧壁焊接。下机体1-2内的上部焊接有下透筛1-10,下透筛1-10位于排料漏斗1-11的上方。下机体1-2的底部设有排料仓2-1,排料仓2-1是截面为矩形的筒体结构,排料仓2-1内安装有排料装置,排料装置由排料机构2、浮漂机构7、活动溢流堤8等组成。排料机构2(图5所示)由叶轮2-2、叶轮轴2-3、和减速电机2-4等构成,叶轮2-2置于下排料仓2-1内,叶轮2-2与叶轮轴2-3通过键连接,叶轮轴2-3的两端横向穿过排料仓2-1的侧壁,叶轮轴2-4的两端通过轴承座与机座固定连接,叶轮轴2-3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2-4的输出轴连接,减速电机2-4安装在基础底座上,在排料叶轮的前后都设置了检修口,以便检修。

浮漂机构7(图10、图11、图12所示)安装在下机体内,浮漂机构由第一配置块7-1、第二配置块7-2、主导向杆7-3、定位套7-4、锁紧螺母7-5、限位环7-6、第一支架7-7、卡环连接件7-8、导向套筒7-9、角形连接件7-10、副导向杆7-11、第二导向支架7-12和浮漂7-13构成。浮漂13的上端安装主导向杆7-3和副导向杆7-11,主导向杆7-3和副导向杆7-11并列竖直设置,副导向杆7-11的高度低于主导向杆7-3的高度,主导向杆7-3和副导向杆7-11之间的根部安装第二支架7-12,第二支架7-12用于将主导向杆7-3和副导向杆7-11固定连接。主导向杆7-3和副导向杆7-12的中下部安装第一支架7-7,第一支架7-7由卡环连接件7-8、导向套筒7-9和角形连接件7-10构成,主导向杆7-3穿过导向套筒7-9,主导向杆7-3在导向套筒7-9内上下移动,导向套筒7-9通过两个卡环连接件7-8和角形连接件7-10的竖直部连接,副导向杆1-11穿过角形连接件7-10的水平部,角形连接件7-10的水平部的外端与下机体1-2的内壁通过连接板连接。导向套筒7-9上方的主导向杆7-3依次安装限位环7-6、锁紧螺母7-5和定位套7-4,锁紧螺母7-5和定位套7-4配合,主导向杆7-3的顶端安装第一配置块7-1和第二配置块7-2,第一配置块7-1置于第二配置块7-2的上方。浮漂7-13上安装浮漂传感器。浮漂机构的作用是用来检测物料床层的厚度,并将检测值通过传感器送入自动排料控制柜,控制排料叶轮电机的转速。

活动溢流堤8(图13、图14所示)由手轮8-1、闸门支架8-2、闸门拉杆8-3、闸门闸板8-4和定位环8-5等组成,活动溢流堤8与溢流口1-9同侧,手轮8-1旋合在闸门拉杆8-3的上端,手轮8-1位于围板结构1-3的上方,闸门拉杆8-3竖直穿过筒形的闸门支架8-2,手轮8-1与闸门支架8-2的上端板之间安装有推力轴承,手轮8-1的螺母部的下部安装定位环8-5,定位环8-5位于闸门支架8-2的上端板的下方,闸门拉杆8-3的下端与横向的闸门闸板8-4通过螺栓固接,闸门闸板8-4位于下机体1-2左侧壁的内侧。活动溢流堤8用来控制底部床层厚度,通过转动手轮8-1,闸门闸板8-4在0~150毫米高度范围内灵活调节。

风阀系统(图7、图8、图9所示)由风箱3、中间风室3-1、进气室3-2、进气风阀3-3、进气管3-4、进气气缸3-5、排气室3-6、排气风阀3-7、排气气缸3-8、排气管3-9、手动蝶阀3-10、主风管3-11、电磁阀3-12和气动三联件3-13构成。风箱3是长方形的箱体结构,风箱3截面为矩形,风箱3内焊接有水平隔板和竖隔板,水平隔板和竖隔板将风箱3分隔为中间风室3-1、进气室3-2和排气室3-6,中间风室3-1位于风箱3的中下部,进气室3-2和排气室3-6的内端分别置于中间风室3-1的上方。风箱3安装在上机体1-1的侧上方,风箱3通过风箱支架与上机体1-1连接,电磁阀3-12和气动三联件3-13分别通过连接竖板安装在风箱3的内侧面,气动三联件3-13由空气过滤器、减压阀和油雾器组成。

进气室3-2的进气端口与气源连通,进气室3-2与中间风室3-1的隔板加工有第一圆孔,第一圆孔安装进气风阀3-3,进气风阀3-3的阀板与进气气缸3-5的活塞杆的端部连接,进气气缸3-5的缸体安装在进气室3-2的顶板上,进气气缸3-5通过管路与进气气缸3-5的电磁阀3-12连通,电磁阀3-12通过管路与气动三联件3-13的出口连通,气动三联件3-13的进口与气源管路连通。

排气室3-6与中间风室3-1的隔板加工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安装有排气风阀3-7,排气风阀3-7的阀板与排气气缸3-8的活塞杆的端部连接,排气气缸3-8的缸体安装在排气室3-6的顶板上,排气气缸3-8通过管路与排气气缸3-8的电磁阀3-12连通,排气室3-6的顶板安装有排气管3-9。

中间风室3-1底部的三个进气管3-4的下端分别与三个主风管3-11的上端连通,主风管3-11的下端与上机体1-1的风孔1-12连通。主风管3-11的上部安装手动蝶阀3-10,用于调节风量的大小。进气风阀3-3和排气风阀3-7采用数控气动风阀,它供给空气室1-6低压风,低压风的压力是0.035~0.04mpa。

机体1的外侧安装斗提机5,斗提机5倾斜设置,排料仓2-1的下端与斗提机5的的进料口连通。斗提机5的出料口的下方安装带式输送机6(图1所示),带式输送机6用于将分选出的物料输送至料堆。

本实施例为数控气动风阀、筛下空气室结构,广泛应用于分选建筑垃圾中重密度(1.8克/立方厘米以上)或轻密度(1.4密度以下)产品,将建筑垃圾分选成岩石、砖块和泥沙等产品。既适用于分选0~100毫米不分级物料,也适用于0~13毫米或13~100毫米块物料。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数控风阀的进、排风使洗水产生脉动,通过风阀控制水流周期性上下脉动,物料在脉动水流作用下主要按密度进行分层,然后通过排料机构把分好层的物料分离开来,达到分选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

首先启动供水装置向机体1内注水,启动风机,向风箱3的进气室3-2内通入低压风,风箱3内的进气风阀3-3和排气风阀3-7都处于关闭状态,送料装置向机体1内送料。控制系统打开进气气缸3-5的电磁阀3-12,进气气缸3-5的活塞杆向上动作,打开进气风阀3-3,低压风依次由进气室3-2、进气风阀3-3、中间风室3-1、进气管3-4和主风管3-11进入机体1的空气室1-6,低压风将空气室1-6的水压出,脉动水室1-7内的水向上涌动,形成上升水流;然后控制系统关闭进气风阀3-3,打开排气风阀3-7,空气室1-6内的低压风依次由空气室1-6、主风管3-11、进气管3-4、排气风阀3-7、排气室3-6和排气管3-9排入大气。排气时,空气室1-6内的水回流,脉动水室1-7内形成下降水流,从而形成上升及下降的水流,从而达到物料上升下降,然后按照密度分层的目的。进气风阀3-3和排气风阀3-7交替动作控制洗水脉动。电磁阀3-12的开关时间和动作频率由电脑数控系统给定,脉动水流的周期和频率能够调整。调整手动蝶阀3-10应注意蝶阀间开口比例及配合要合适,做到床层振幅适当,进气时不翻花,排气时不带水。在脉动水流的作用下主要物料按密度分层,密度大的(矸石、玻璃)等物逐渐下沉至最底层,密度适中的物料分布在中间层,而密度较小的分布在上层。分层后位于底层的物料进入排料仓内经排料叶轮排出,物料轻的随脉动水流通过上透筛排出,位于上层的物料通过溢流口溢出。经排料叶轮排出的物料在经斗提机5输送到输送机6的进料端,输送机6把物流输送到料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