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洁式静电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84353发布日期:2020-08-07 20:2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洁式静电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洁式静电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静电除尘器是一种常用的工业除尘器,其通过在除尘筒的筒壁和沿除尘筒轴线延伸的电晕线之间加载高压电,使除尘筒内的空气电离,从而使灰尘颗粒带电,并飞向除尘筒筒壁或电晕线。

随着除尘筒筒壁上的灰尘堆积,除尘筒内的电场强度将越来越弱,因此,需要定时清除筒壁上的灰尘,即,需要设置清灰机制,而目前对于除尘筒的清灰,主要采用捶打方式,该种方式需要额外配置机械机构,成本较大,并且由于需要手动启停捶打机构,而人往往会忘记定期对除尘筒进行清灰,使得除尘筒在筒壁灰尘较多的状态下连续工作,除尘效率受到制约、除尘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除尘效果的自洁式静电除尘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洁式静电除尘设备,包括除尘室、设于所述除尘室中部的导电棒、设于所述除尘室顶端的电源模块及套设于所述除尘室外的防尘罩和支撑架;所述除尘室分为通气部和除灰部;所述通气部为圆柱形,侧壁前下方设有进气口,侧壁后上方设有出气口,顶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除灰部为漏斗形,所述除灰部设有出灰口;还包括传动部件和嵌设于所述除尘室内的刮灰板;所述刮灰板套设于所述导电棒外,可沿所述导电棒轴向移动,且与所述导电棒防转动配合,该刮灰板为绝缘材质;所述传动部件包括电源控制部件、出气口控制部件、通风量控制部件及进气口和出灰口控制部件;所述通风量控制部件包括风扇、设于所述风扇转动轴底部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除尘室的转动杆、连接所述转动杆与所述除尘室的第一弹性件及与所述出气口控制部件相配合的第一长绳;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多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长绳缠绕于所述转动杆外。

设备运行时,出气口出来的风带动风扇旋转,风扇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带动转动杆旋转,第一长绳被一圈圈卷在转动杆上,带动进气口和出灰口控制部件将进气口关闭、出灰口打开;刮灰板下降,刮灰板带动电源控制部件,第一开关关闭,电场消失;第一长绳继续拉动出气口控制部件,出气口控制部件将出气口关闭;刮灰板继续下降,对侧壁上粘附的灰尘进行清除;被刮灰板刮下的灰尘通过出灰口排出;通过设置通风量控制部件,通过通风量的变化来实现风扇转圈圈数的变化,实现设备累计通风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的自动清灰,使得除尘筒在筒壁灰尘较少的状态下连续工作,除尘效率高、除尘效果好;通过设置刮灰板,相较于传统的捶打方式,清灰更彻底;通过设置电源控制部件、出气口控制部件、通风量控制部件及进气口和出灰口控制部件,实现设备的自动静电除尘、自动断电清灰,且除尘与清灰自动交替进行,全程无需人工参与,设备自动化程度高。

所述电源控制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刮灰板上的第一凸块、设于所述第一凸块上的多个凸齿、穿设于所述除尘室顶壁内的第一开槽、与多个凸齿相啮合的第三齿轮、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除尘室的第一支撑件、偏心设于所述第三齿轮上的第一拨杆、设于所述第三齿轮侧方的第二支撑件及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的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槽形状与所述第一凸块和多个凸齿形状相适配;当多个凸齿上移,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时,所述第一拨杆与所述第一开关相抵触并转动至所述第一开关下方。

设备运行前的初始状态为出气口关闭、出灰口关闭、电源模块关闭,带有灰尘的气体通过外接进气设备从进气孔不断进入除尘室,刮灰板将除尘室分为上、下两部分,随着气体的不断涌入,除尘室下部的气压越来越大,将刮灰板向上抬升,刮灰板带动第一凸块向上抬升,第一凸块带动多个凸齿向上抬升,当多个凸齿上移,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时,所述第一拨杆与所述第一开关相抵触并转动至所述第一开关下方,电源模块开启,除尘室与导电棒之间产生电场;设备自动清灰前,刮灰板下移,带动第一凸块下移,第一凸块带动多个凸齿下移,多个凸齿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一拨杆与第一开关相抵触并转动至第一开关上方,电源模块关闭,电场消失;通过设置电源控制部件,利用进气口进气产生的气压开启电源,使得设备在对气体除尘前自动产生电场,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同时,在刮灰板下移时自动关闭电源,降低灰尘与除尘室内壁的作用力,便于刮灰板对侧壁上的灰尘进行彻底刮除。

所述出气口控制部件包括出气口控制组件与出气口开关组件;所述出气口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刮灰板上的第二凸块、设于所述第二凸块上的三角块、穿设于所述除尘室顶壁内的第二开槽、设于所述除尘室上方的卡块、连接所述除尘室与所述卡块的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卡块上的第三凸块和第四凸块、设于所述卡块侧方的钩块、设于所述钩块内的钩槽及连接所述除尘室与所述钩块的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二凸块低于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三角块的斜面与所述第三凸块的斜面具有夹角,当所述三角块上升时,所述三角块推动所述第三凸块转动;所述第二开槽形状与所述第二凸块相适配;所述第四凸块靠近所述钩块的一面设置成弧面,当所述卡块转动时,所述第四凸块落入所述钩槽内;所述出气口开关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出气口外的固定盘、设于所述固定盘外圆周左侧的第一弧形块、设于所述固定盘外圆周右侧的第二弧形块、设于所述出气口正上方且设于所述固定盘上的固定柱、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固定柱外的挡风板、连接所述卡块与所述挡风板的第二长绳、设于所述挡风板上的第二通孔、设于所述挡风板上的第三开槽、设于所述第三开槽内且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块与所述挡风板的第四弹性件;所述固定柱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长绳穿设于所述第二弧形块内;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出气口等大,当挡风板从第一弧形块处转动到第二弧形块处时,所述第二通孔正对所述出气口。

电场产生后,进气口继续进气,刮灰板继续上抬,带动第二凸块上抬,第二凸块带动三角块上抬;当所述三角块上升时,所述三角块推动所述第三凸块转动,直到第三凸块与三角块贴合;第三凸块带动卡块进行转动,卡块的弧面与钩块相抵触,钩块旋转,卡块进入到钩槽内,钩块在第三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将卡块卡在钩槽内;卡块转动拉动第二长绳,第二长绳带动挡风板转动,当挡风板从第一弧形块处转动到第二弧形块处时,所述第二通孔正对所述出气口,气体从出气口跑出;通过设置出气口控制部件,利用进气口进气产生的气压带动挡风板转动,使得设备在对气体除尘前自动打开出气口,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所述进气口和出灰口控制部件包括设于所述除尘室顶壁上的滑动槽、嵌设于所述滑动槽内的齿条、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第四齿轮、设于所述第四齿轮上的第二拨杆、设于所述第四齿轮侧方的第二开关及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除尘室的第三支撑件;所述齿条固连于所述第一长绳上,可沿所述滑动槽长度方向移动;当所述齿条移动时,所述第二拨杆转动并打在所述第二开关上。

第一长绳被一圈圈卷在转动杆上,带动齿条在滑动槽上朝出气口的一侧移动,齿条在移动过程中与第四齿轮啮合,第四齿轮带动第二拨杆转动,第二拨杆打在所述第二开关上,进气口关闭,出灰口打开;通过设置进气口和出灰口控制部件,利用第一长绳在卷入转动杆的过程中对齿条的拉力实现进气口的自动关闭、出灰口的自动打开,使得刮灰板能够利用自身重力顺利下降,进行清灰,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所述除尘室上设有绕线器,所述第一长绳、第二长绳部分穿设于所述绕线器内。

通过设置绕线器,限定长绳与各部件的作用力的角度,保证设备的顺利运行,同时,通过设置绕线器,也能避免长绳与除尘室侧壁和顶壁发生刮蹭,延长长绳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通风量控制部件,通过通风量的变化来实现风扇转圈圈数的变化,实现设备累计通风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的自动清灰,使得除尘筒在筒壁灰尘较少的状态下连续工作,除尘效率高、除尘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去掉防尘罩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去掉防尘罩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第二齿轮与转动杆的位置关系图。

图6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7为图6沿a-a剖开的剖视立体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10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10所示,一种自洁式静电除尘设备,包括除尘室1、导电棒2、电源模块3、防尘罩4、支撑架5、传动部件6和刮灰板7;所述除尘室1分为通气部11和除灰部12;所述通气部11为圆柱形,侧壁前下方开设有进气口111,侧壁后上方开设有出气口112,顶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3;所述除灰部12为漏斗形,所述除灰部12开设有出灰口121;所述除尘室1内、外侧壁间设有绝缘层,所述导电棒2固连于所述除尘室1顶壁中部,且与除尘室1顶壁绝缘,所述电源模块3设于所述除尘室1顶端,该电源模块3正极与除尘室1内侧壁电连,负极与导电棒2电连,使得除尘室1内侧壁与导电棒2之间形成强电场,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所述防尘罩4和支撑架5套设于所述除尘室1外;所述传动部件6包括电源控制部件61、出气口控制部件62、通风量控制部件63及进气口和出灰口控制部件64;所述刮灰板7套设于所述导电棒2外、嵌设于所述除尘室1内,该刮灰板7可沿所述导电棒2轴向移动,所述导电棒2上具有竖直长槽,所述刮灰板7上具有嵌入块,所述竖直长槽与所述嵌入块的横向截面形状相同,使得刮灰板7能够不与所述导电棒2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刮灰板7为绝缘材质。

如图3-5所示,所述通风量控制部件63包括风扇631、第一齿轮632、第二齿轮633、转动杆634、第一弹性件635及第一长绳636;所述第一齿轮632固连于所述风扇631转动轴底部;所述第二齿轮633与所述第一齿轮632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633的齿数多于所述第一齿轮632,具体设置成所述第二齿轮633的齿数为所述第一齿轮632的20倍;所述转动杆634一端固连所述第二齿轮633,另一端嵌设于所述除尘室1侧壁内,使得转动杆634能够绕自身中心轴进行转动;所述第一弹性件635为扭簧,该第一弹性件635一端与所述转动杆634固连,另一端与所述除尘室1固连;所述第一长绳636缠绕于所述转动杆634外。

如图6-7、9所示,所述电源控制部件61包括第一凸块611、凸齿612、第一开槽613、第三齿轮614、第一支撑件615、第一拨杆616、第二支撑件617及第一开关618;所述第一凸块611固连于所述刮灰板7上;所述凸齿612有多个,具体设置成9个,固连于所述第一凸块611上;所述第一开槽613穿设于所述除尘室1顶壁内,所述第一开槽613形状与所述第一凸块611和9个凸齿612形状相适配,使得当所述第一凸块611和凸齿612在经过所述第一开槽613时,能够刚好嵌于所述第一开槽613内;所述第三齿轮614与9个凸齿612相啮合;所述第一支撑件615一端与所述除尘室1固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齿轮614轴连,使得所述第三齿轮614能够绕自身中心轴进行转动;所述第一拨杆616偏心地固连于所述第三齿轮614上;所述第二支撑件617设于所述第三齿轮614侧方;所述第一开关618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件617上,该第一开关618控制所述电源模块3的启停;所述第一开关618为市面上买到的按钮开关;当9个凸齿612上移,与所述第三齿轮614啮合时,所述第一拨杆616与所述第一开关618相抵触并转动至所述第一开关618下方。

如图3-4、7-8、10所示,所述出气口控制部件62包括出气口控制组件65与出气口开关组件66;所述出气口控制组件65包括第二凸块651、三角块652、第二开槽653、卡块654、第二弹性件655、第三凸块656、第四凸块657、钩块658、钩槽659及第三弹性件660;所述第二凸块651固连于所述刮灰板7上,所述第二凸块651低于所述第一凸块611;所述三角块652固连于所述第二凸块651上;所述第二开槽653穿设于所述除尘室1顶壁内,所述第二开槽653形状与所述第二凸块651相适配,使得当所述第二凸块651在经过所述第二开槽653时,能够刚好嵌于所述第二开槽653内;所述卡块654设于所述除尘室1上方;所述第二弹性件655为扭簧,该第二弹性件655一端固连所述除尘室1,另一端固连所述卡块654;所述第三凸块656和第四凸块657固连于所述卡块654上;所述钩块658设于所述卡块654侧方;所述钩槽659开设于所述钩块658侧壁内;所述第三弹性件660为扭簧,该第三弹性件一端固连所述除尘室1,另一端固连所述钩块658;所述第二弹性件660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三角块652的斜面与所述第三凸块656的斜面具有夹角,夹角具体设置成30°,当所述三角块652上升时,所述三角块652推动所述第三凸块656转动;所述第四凸块657靠近所述钩块658的一面设置成弧面,当所述卡块654转动时,所述第四凸块657落入所述钩槽659内。

如图3-4所示,所述出气口开关组件66包括固定盘661、第一弧形块662、第二弧形块663、固定柱664、挡风板665、第二长绳666、第二通孔667、第三开槽668及第四弹性件669;所述固定盘661固连于所述出气口112外;所述第一弧形块662固连于所述固定盘661外圆周左侧;所述第二弧形块663固连于所述固定盘661外圆周右侧;所述第一弧形块662、第二弧形块663为橡胶材质;所述固定柱664设于所述出气口112正上方且该固定柱一端固连于所述固定盘661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632固连;所述挡风板665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固定柱664外;所述第二长绳666一端固连所述卡块654,中部穿设于所述第二弧形块663内,另一端固连所述挡风板665;所述第二通孔667开设于所述挡风板665上;所述第二通孔667与所述出气口112等大,当挡风板665从第一弧形块662处转动到第二弧形块663处时,所述第二通孔667正对所述出气口112;所述第三开槽668开设于所述挡风板665上;所述第四弹性件669为弹簧,该第四弹性件669设于所述第三开槽668内,且该第四弹性件669一端固连所述第一弧形块662,另一端固连所述挡风板665。

如图7、10所示,所述进气口和出灰口控制部件64包括滑动槽641、齿条642、第四齿轮643、第二拨杆644、第二开关645及第三支撑件646;所述滑动槽641开设于所述除尘室1顶壁上;所述齿条642嵌设于所述滑动槽641内,可沿所述滑动槽641长度方向移动,且所述齿条642固连于所述第一长绳636上;所述第四齿轮643与所述齿条642相啮合;所述第二拨杆644固连于所述第四齿轮643上;所述第二开关645设于所述第四齿轮643侧方,该第二开关645为市面上买到的按钮开关,该开关按下时,进气口关闭、出灰口开启,设置间隔一定时间后,例如15分钟后,进气口开启、出灰口关闭,可通过编程实现,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当所述齿条642移动时,所述第二拨杆644转动并打在所述第二开关645上;所述第三支撑件646固连所述第二开关645与所述除尘室1。

如图3-4所示,所述除尘室1上设有绕线器13,所述第一长绳636、第二长绳666部分穿设于所述绕线器13内。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设备运行前的初始状态为出气口112关闭、出灰口121关闭、电源模块3关闭,带有灰尘的气体通过外接进气设备从进气孔111不断进入除尘室1,刮灰板7将除尘室1分为上、下两部分,随着气体的不断涌入,除尘室1下部的气压越来越大,将刮灰板7向上抬升,刮灰板7带动第一凸块611向上抬升,第一凸块611带动多个凸齿612向上抬升,当多个凸齿612上移,与所述第三齿轮614啮合时,所述第一拨杆616与所述第一开关618相抵触并转动至所述第一开关618下方,电源模块3开启,除尘室1与导电棒2之间产生电场。

电场产生后,进气口111继续进气,刮灰板7继续上抬,带动第二凸块651上抬,第二凸块651带动三角块652上抬;当所述三角块652上升时,所述三角块652推动所述第三凸块656转动,直到第三凸块656与三角块652贴合;第三凸块656带动卡块654进行转动,卡块654的弧面与钩块658相抵触,钩块658旋转,卡块654进入到钩槽659内,钩块658在第三弹性件660的作用下复位,将卡块654卡在钩槽659内;卡块654转动拉动第二长绳666,第二长绳666带动挡风板665转动,当挡风板665从第一弧形块662处转动到第二弧形块663处时,所述第二通孔667正对所述出气口112,气体从出气口112跑出;此时,气体从进气口111进入,从出气口112跑出,在电场的作用下,气体中的灰尘被吸引到除尘室1的侧壁上。

设备在除尘过程中,出气口112出来的风带动风扇631旋转,风扇631带动第一齿轮632旋转,第一齿轮632带动第二齿轮633旋转,第二齿轮633带动转动杆634旋转,第一长绳636被一圈圈卷在转动杆634上,带动齿条642在滑动槽641上朝出气口112的一侧移动,齿条642在移动过程中与第四齿轮643啮合,第四齿轮643带动第二拨杆644转动,第二拨杆644打在所述第二开关645上,进气口111关闭,出灰口121打开;刮灰板7下降,带动第一凸块611下移,第一凸块611带动多个凸齿612下移,多个凸齿612与第三齿轮614啮合,第一拨杆616与第一开关618相抵触并转动至第一开关618上方,电源模块3关闭,电场消失;第一长绳636拉动钩块658,钩块658转动,卡块654在第二弹性件655的作用下与钩块658脱离,进行复位,卡块654转动让紧绷的第二长绳666松弛,第二长绳666不再拉动挡风板665,挡风板665在第四弹性件669的作用下复位,将出气口112关闭;出气口112关闭后,风扇631不再旋转,在第一弹性件635的作用下反向转动复位,第一长绳636重新卷出,第一长绳636不再对钩块658有拉力,钩块658在第三弹性件660的作用下复位,在钩块658复位过程中,钩块658拉紧第一长绳636,齿条642在第一长绳636的反向拉动下复位。

刮灰板7继续下降,对侧壁上粘附的灰尘进行清除;被刮灰板7刮下的灰尘通过出灰口121排出;第二开关645在15分钟后自动将出灰口121关闭,将进气口111打开,重复进行上述操作,如此循环,进行设备自动除尘与自动清灰的自动交替进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