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敷料检查及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7192发布日期:2020-12-11 15:2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手术敷料检查及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消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术敷料检查及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可复用型手术敷料如手术衣、手术中单、治疗巾等。此类敷料使用后回收送至医院浆洗部门进行清洗干燥,然后送至消毒供应中心,经过灭菌后发放至手术室以供手术需要;使用后的手术敷料会沾染血渍、污渍及病理组织或其它手术辅助材料,尤其多见于手术中单,治疗巾。经过清洗后的手术敷料经过浆洗部门初步检查后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在消毒供应中心包装之前需进行分类,一部分(手术中单及治疗巾)作为包外无菌屏障用于打包,一部分则作为包内容物。作为无菌屏障的手术敷料由于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要求其除四周缝线外不得有破洞、污渍、缝补等因而需再次进行检查。目前处理方法为手术敷料在浆洗部门经初步肉眼检查后人工在手术中单上标记进行使用次数记录,后送至消毒供应中心由工作人员再次进行检查,方法为:器械打包台中部安装光源双人将手术中单平铺于打包台,在光源下逐步移动手术中单,至所有部位均已检查到位。由于打包台工作限制,光源面积只有中单面积1/5以下,检查过程中需反复移动中单。

目前,现有方法存在以下不便之处:(1)全过程为人工肉眼检查,由于四周部位在移动过程中操作不便有遗漏的风险,过程精细且耗时长,效率较低。(2)检查过程于光源强需要度达到一定值,长时间工作对工作人员视力有一定风险,且有视力疲劳而导致检查失误。(3)由于专业性问题,浆洗部门工作人员无法进行全面检查,只能初步检查去除明显污物、清除有明显破洞手术敷料,导致手术敷料进入消毒供应中心后需再一次检查,两次检查过程中降低工作效率,提高人力成本。(4)手术中单次数记录为人工记录,操作不便,且有由于清洗导致标记模糊、或标记物本身成为潜在感染源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敷料检查及分类装置,旨在便于对手术敷料进行检查,提高其检查效率和正确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术敷料检查及分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外部传送带以及内部传送带,其中,

所述内部传送带安装于装置主体内部,内部传送带上安装有光电传感器以感应内部传送带上手术敷料的破洞或污染物,外部传送带位于装置主体外部,外部传送带的尾部位于内部传送带的头部一侧,装置主体内部安装有光源。

优选地,所述装置主体中还安装有可活动的挡板,内部传送带尾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托盘,内部传送带传送方向平行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托盘和第三托盘,挡板在装置主体内的活动方向与内部传送带传送方向垂直。

优选地,所述装置主体中架设有两电动伸缩杆,两电动伸缩杆将一电动皮带架设于内部传送带上方,电动皮带的传送方向与内部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挡板固定于电动皮带上。

优选地,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于装置主体的横梁处。

优选地,所述装置主体中还安装有扫描仪,扫描仪通过底座固定于装置主体的内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安装高度及安装角度可调节。

优选地,所述外部传送带与内部传送带安装于同一水平面并相邻且不直接接触固定。

优选地,所述内部传送带采用透光率大于90%的材料制成,光电传感器为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内部传送带的内层。

优选地,所述手术敷料检查及分类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外部传送带、内部传送带、光源以及光电传感器电连接的微处理器。

优选地,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位于底部的支架以及位于支架上方的固定罩,固定罩通过支架上方的垂直滑槽安装于支架上方,固定罩内部设置有横梁。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术敷料检查及分类装置,通过光源照射在待检查手术敷料表面,根据表面破洞、污渍、正常等导致光电强度变化,从而产生相应信号经微处理器处理后进行合格性判定,其精确度高、响应速度快,从而无需人工进行检查,也避免专业性问题导致的再次检查,此外也避免了由此带来的工作人员视力疲劳带来的检查失误风险及视力损伤风险,大大提高了手术敷料的检查和分类效率。另外,本手术敷料检查及分类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以及工作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术敷料检查及分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术敷料检查及分类装置中托盘与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部传送带;2-微处理器;3-电动皮带;4-光电传感器;5-垂直滑槽;6-光源;7-横梁;8-装置主体;9-底座;10-扫描仪;11-电源;12-内部传送带;13-挡板;14-第二托盘;15-支架;16-电动伸缩杆;17-第一托盘;18-第三托盘。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和图2,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手术敷料检查及分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8、外部传送带1以及内部传送带12,其中,

内部传送带12安装于装置主体8内部,内部传送带12上安装有光电传感器4以感应内部传送带12上手术敷料的破洞或污染物,外部传送带1位于装置主体8外部,外部传送带1的尾部位于内部传送带12的头部一侧,装置主体8内部安装有光源6以对手术敷料表面进行照射。装置主体8内部对光照强度有一定要求,宜在内部传送带12与外部传送带1之间建立实际屏障,同时,装置主体8所在区域内应降低自然光强度。

装置主体包括位于底部的支架15以及位于支架15上方的固定罩,固定罩通过支架15上方的垂直滑槽5安装于支架15上方,固定罩内部设置有横梁7。固定罩的一侧开口以供手术敷料进入到装置主体内部(开口处可设置屏障)。固定罩外部设有电源11以对各电气装置供电。

进一步地,装置主体8中还安装有可活动的挡板13,内部传送带12尾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托盘17,内部传送带12传送方向平行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托盘14和第三托盘18,挡板13在装置主体8内的活动方向与内部传送带12传送方向垂直。即内部传送带12除与外部传送带1相邻一侧外,其余三侧均安装有托盘。第一托盘17可放置检查合格的手术敷料,第二托盘14和第三托盘18分别用于放置有表面破洞和有污渍的手术敷料。第三托盘18中的手术敷料后续进行返洗流程。

具体地,内部传送带12采用透光率大于90%的软材料(柔性材料)制成,光电传感器4为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4安装在内部传送带12的内层。光源6可直接透过内部传送带12照射到光电传感器4,从而产生相应信号,此外也可用其它类型光电传感器4,如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可直接安装在支架15顶部,此时无需传送带透光,配套的内部传送带12采用普通电动传送带即可。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出以下一种结构以实现挡板13的可活动:装置主体8中架设有两电动伸缩杆16,两电动伸缩杆16将一电动皮带3的两端架设于内部传送带12上方,电动皮带3的传送方向与内部传送带12的传送方向垂直,挡板13固定于电动皮带3上。电动伸缩杆16的顶端固定于装置主体8的横梁7处。两电动伸缩杆16可以与电动皮带13的托辊连接。

进一步地,装置主体8中还安装有扫描仪10,扫描仪10通过底座9固定于装置主体8的内侧壁上。扫描仪10用于扫描手术敷料上条码并记录扫描结果及使用次数。进一步地,底座9的安装高度及安装角度可调节,从而调整扫描仪10的安装角度以及安装高度。

外部传送带1与内部传送带12安装于同一水平面并相邻且不直接接触固定。

本手术敷料检查及分类装置还包括与外部传送带1、内部传送带12、光源6、扫描仪10以及光电传感器4电连接的微处理器2。微处理器2与各装置电性连接以实现自动控制。

本手术敷料检查及分类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装置分为两部分,即传送部分与检查分类部分,传送部位为外部传送带1,检查分类部分为装置主体8部分。装置安装过程中对光照强度有一定要求,可在传送区域与检查包装区域之间建立实际屏障,保证平铺手术中单可经外部传送带1可传送至检查分类部分,检查分类部分所在区域内应降低自然光强度。

通过工作人员将手术敷料展开按要求平铺于外部传送带1上,手术敷料随外部传送带1进入装置主体8内部,当完全进入后经光源6照射区域后,光电传感器4接受信息并进行分析,若手术中单质量合格,则内部传送带12进行传动,将手术中单传送至第一托盘17处,若手术中单有细微破洞而其它方面合格,光电传感器4将感应到照射面积内细微破洞处信号强度更大,则判断为合格包内容物,此时电动伸缩杆16下降,电动皮带3控制挡板13将其推送至第二托盘14;若手术中单上有污染物,则此处产生暗纹,光电传感器4在此处接受到信号将减弱,此时可判断为不合格,将由挡板13推送至第三托盘18并掉落至不合格区域。检查分类完毕后,由扫描仪10扫描手术敷料上条码并记录扫描结果及使用次数。

工作时,工作人员将手术敷料平铺于外部传送带1,经本装置自动检查分类。分类完毕后分别至不同区域收集中单并进行相应折叠转运。此外,还可配合自动折叠装置以快速进折叠,配合手术敷料检查分类装置可进一步提高效率。

本实施例提出的手术敷料检查及分类装置,通过光源6照射在待检查手术敷料表面,根据表面破洞、污渍、正常等导致光电强度变化,从而产生相应信号经微处理器2处理后进行合格性判定,其精确度高、响应速度快,从而无需人工进行检查,也避免专业性问题导致的再次检查,此外也避免了由此带来的工作人员视力疲劳带来的检查失误风险及视力损伤风险,大大提高了手术敷料的检查和分类效率。另外,本手术敷料检查及分类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以及工作可靠的优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