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盘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3826发布日期:2020-10-17 01:06阅读:85来源:国知局
转盘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转盘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出货前需要进行功能测试,依客户要求,部分型号产品需针对测试ok(合格)品做标识,以防止ng(不合格)品流出到客户端,部分型号产品无标识要求,但功能测试无法集成到一测试治具测试,需分两个测试治具二次测试。现有自动转盘测试设备功能为:ccd相机对位、测试、翻转、标识和摆盘收料,测试为单次功能测试,如产能扩充,如增加同类设备数量,固定资产投入高,而且仅适合一次测试+标识的产品,如针对需两次测试的产品,测试完第一次后,更换治具再次测试,占用设备且生产效率低,因此,需开发出一种小型成本低的转盘测试设备以适用以上两种情况产品测试。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现有自动转盘测试设备的结构设计上和功能方面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与不便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依产品需求更换测试治具或标识模组,灵活切换适用于测试+标识产品制作、一次测试+二次测试产品两种情况,实现设备多功能化,减少固定资产投入的转盘测试设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转盘测试设备,包括转盘测试机构及收料摆盘机构;

转盘测试机构包括基座箱、工作台、旋转电机模组、多工位转盘、第一压床组件、第二压床组件、第一承载组件、第二承载组件、下治具、测试治具及标识模组或第二测试治具;工作台设置在基座箱上,旋转电机模组的输出端贯穿设置在工作台上,多工位转盘设置在旋转电机模组的输出端,旋转电机模组驱动多工位转盘旋转转动,多工位转盘上设有上料工位、测试工位、标识工位或第二测试工位、及收料工位,第一压床组件及第二压床组件分别设置在工作台上且分别位于多工位转盘的外周一侧,四个下治具分别设置在多工位转盘的上料工位、测试工位、标识工位或第二测试工位、及收料工位上,测试治具设置在第一压床组件的活动端位置上,第一压床组件带动测试治具上下运动,标识模组或第二测试治具设置在第二压床组件的活动端位置上,第二压床组件带动标识模组或第二测试治具上下运动,第一承载组件贯穿设置在工作台上、位于多工位转盘的对应第一压床组件的一侧下方位置,在执行下压测试时,第一承载组件上顶定位套置下治具,第二承载组件贯穿设置在工作台上、位于多工位转盘对应第二压床组件的一侧下方位置,在执行标识或者二次测试时,第二承载组件上顶定位套置下治具。

收料摆盘机构包括有底座、控制箱、移动模组、摆盘托板、真空收料组件及不良品盒,底座设置在转盘测试机构的多工位转盘一侧,移动模组连接控制箱,不良品盒设置在底座的一侧,摆盘托板设置在不良品的一侧,所述真空收料组件连接移动模组,移动模组带动真空收料组件在多工位转盘与摆盘托盘及不良品盒之间移动。

进一步,所述多工位转盘为圆盘形状,多工位转盘的前后左右四侧分别镂空设计,前侧形成所述上料工位,左侧形成测试工位,后侧形成标识工位或第二测试工位,右侧形成收料工位,所述第一压床组件位于多工位转盘的左侧,第二压床组件位于多工位转盘的后侧。

进一步,第一压床组件包括龙门架、导柱、轴承、下压支撑架及下压气缸;龙门架设置在工作台上、位于多工位转盘的左侧,两根导柱设置在龙门架下方两侧,两根导柱的底端设置在工作台上,顶端设置在龙门架下方,两个轴承分别套置在两根导柱上,下压支撑架一侧左右两边套置在两个轴承上,下压气缸垂直贯穿设置在龙门架上,下压气缸的活动杆末端连接在下压支撑架上,下压气缸带动下压支撑架沿导柱方向上下运动;第二压床组件与第一压床组件结构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承载组件包括上顶气缸、轴承、导柱、承载座、承载柱及定位销;上顶气缸倒置贯穿设置在工作台上、位于多工位转盘的左侧下方,两个轴承套置在工作台上、位于上顶气缸的两侧,两根导柱分别套置在两个轴承内,承载座设置在上顶气缸的活动杆顶端和两根导柱的顶端上,多根承载柱分布设置在承载座上方,每根承载柱顶端设置有定位销,上顶气缸带动承载座上下运动,使定位销与下治具定位套置或分离;第二承载组件与第一承载组件结构相同。

进一步,所述移动模组包括x轴模组及y轴模组,y轴模组纵向架设在底座上,y轴模组的后端伸入控制箱架设在底座上,摆盘托板设置在y轴模组的滑动块上,摆盘托板上放置物料盘,y轴模组带动摆盘托板前后移动,x轴模组设置在控制箱的上方,真空收料组件设置在x轴模组的滑动块上,不良品盒架设在底座上、位于摆盘托板的一侧,不良品盒内放置测试ng产品。

进一步,所述真空收料组件包括有模组固定板、抓取气缸、气缸固定板、旋转气缸、吸盘、吸嘴及真空控制模组;模组固定板设置在x轴模组的滑动块上,抓取气缸设置在模组固定板上,气缸固定板设置在抓取气缸的活动杆末端,旋转气缸设置在气缸固定板下方,吸盘设置在转气缸的活动杆末端,一个或多个吸嘴分布设置在吸盘下方,抓取气缸带动吸嘴上下运动,旋转气缸带动吸嘴旋转产品方向,真空控制模组设置在模组固定板上,真空控制模组控制吸嘴吸取产品或释放产品。

进一步,所述真空控制模组包括有真空电磁阀、真空发生器及真空数显;真空电磁阀、真空发生器分别设置在模组固定板上,真空电磁阀、真空发生器、真空数显与多个吸嘴形成电气路连接,真空电磁阀触发或关闭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通过吸嘴抽真空吸取产品或释放真空放置产品,真空数显显示和反馈真空度与真空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收料摆盘机构还包括有触控屏,触控屏设置控制箱的外侧上,触控屏实现人机操作界面功能。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采用转盘测试机构和收料摆盘机构互相独立,分开配合控制;采用两组独立的压床模组,第一压床组件与测试治具组合形成测试功能模块,第二压床组件与标识模组组合形成标识功能模块,第二压床模组与第二测试治具组合形成第二测试功能模块,依产品更换测试治具或标识模组即可,可以灵活切换适用于测试+标识产品制作、一次测试+二次测试产品制作这两种情况,实现设备多功能化,减少固定资产投入;采用承载组件,执行下压测试时,承载组件上顶与下治具同时受力,解决了下压测试过程中下治具与多工位转盘长期受力,影响到多工位转盘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多工位转盘旋转会产生角位公差,承载组件上顶承载方式可以使下治具与承载座精确定位,解决了角位公差问题,执行下压测试时,测试治具和下治具精确重合,提高测试准确性,执行标识时,提高标识位置的准确性;真空收料组件采用抓取气缸和旋转气缸配合动作,可以实现吸取产品后旋转产品方向,以便于分布摆放产品于物料盘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功能切灵活且成本相对低。

附图说明

图1为转盘测试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转盘测试设备的前侧图;

图3为转盘测试设备的俯视图;

图4为转盘测试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转盘测试机构的前侧图;

图6为转盘测试机构的俯视图;

图7为转盘测试机构的左侧图;

图8为转盘测试机构(去除基座箱)的前侧图;

图9为收料转盘机构的立体图;

图10为收料转盘机构的前侧图;

图11为收料转盘机构的俯视图;

图12为收料转盘机构的左侧图;

图13为实施例一转盘测试设备的俯视图;

图14为实施例一转盘测试设备的动作流程图;

图15为实施例二转盘测试设备的俯视图;

图16为实施例二转盘测试设备的动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到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转盘测试设备1,包括转盘测试机构10及收料摆盘机构20。

如图4到图8所示,转盘测试机构10包括基座箱11、工作台12、旋转电机模组13、多工位转盘14、第一压床组件15、第二压床组件16、第一承载组件17、第二承载组件18、下治具19、测试治具110及标识模组111;在基座箱11上设置有工作台12,旋转电机模组13输出端贯穿设置在工作台12中间区域,多工位转盘14为圆盘形状,多工位转盘14的前后左右四侧分别镂空设计,前侧形成上料工位101,左侧形成测试工位102,后侧形成标识工位103,右侧形成收料工位104,多工位转盘14设置在旋转电机模组13的输出端,旋转电机模组13驱动多工位转盘14旋转转动,第一压床组件15设置在工作台12上、位于多工位转盘14的左侧,第二压床组件16设置在工作台12上、位于多工位转盘14的后侧,四个下治具19分别设置在多工位转盘14的上料工位101、测试工位102、标识工位103及收料工位104上,测试治具110设置在第一压床组件15的活动端位置上,第一压床组件15带动测试治具110上下运动,标识模组111设置在第二压床组件16的活动端位置上,第二压床组件16带动标识模组111上下运动,第一承载组件17贯穿设置在工作台12上、位于多工位转盘14的左侧下方,在执行下压测试时,第一承载组件17上顶定位套置下治具19,第二承载组件18贯穿设置在工作台12上、位置多工位转盘14的后侧下方,在执行标识下压标识时,第二承载组件18上顶定位套置下治具19。

第一压床组件15包括龙门架151、导柱152、轴承153、下压支撑架154及下压气缸155;龙门架151设置在工作台12上、位于多工位转盘14的左侧,两根导柱152设置在龙门架151下方两侧,两根导柱152的底端设置在工作台12上,顶端设置在龙门架151下方,两个轴承153分别套置在两根导柱152上,下压支撑架154一侧左右两边套置在两个轴承153上,下压气缸155垂直贯穿设置在龙门架151上,下压气缸155的活动杆末端连接在下压支撑架154上,下压气缸155带动下压支撑架154沿导柱152方向上下运动;第二压床组件16与第一压床组件15结构相同,不再另行说明。

第一承载组件17包括上顶气缸171、轴承172、导柱173、承载座174、承载柱175及定位销176;上顶气缸171倒置贯穿设置在工作台12上、位于多工位转盘14的左侧下方,两个轴承172套置在工作台12上、位于上顶气缸171的两侧,两根导柱173分别套置在两个轴承172内,承载座174设置在上顶气缸171的活动杆顶端和两根导柱173的顶端上,多根承载柱175分布设置在承载座174上方,每根承载柱175顶端设置有定位销176,上顶气缸171带动承载座174上下运动,使定位销176与下治具19定位套置或分离;第二承载组件18与第一承载组件17结构相同,不再另行说明。

如图9到图12所示,收料摆盘机构20包括有底座21、控制箱22、y轴模组23、摆盘托板24、x轴模组25、真空收料组件26及不良品盒27;底座21设置在转盘测试机构10的取料工位104对应一侧,在底座21上方后侧设置有控制箱22,控制箱22前后中部镂空设计,y轴模组23纵向架设在底座21上,y轴模组23的后端伸入控制箱22架设在底座21上,摆盘托板24设置在y轴模组23的滑动块上,摆盘托板24上放置物料盘,y轴模组23带动摆盘托板24前后移动,x轴模组25设置在控制箱22的前侧上方上,真空收料组件26设置在x轴模组25的滑动块上,不良品盒27架设在底座21上、位于摆盘托板24的一侧,不良品盒27内放置测试ng产品。

真空收料组件26包括有模组固定板261、抓取气缸262、气缸固定板263、旋转气缸264、吸盘265、吸嘴266及真空控制模组267;模组固定板261设置在x轴模组25的滑动块上,抓取气缸262设置在模组固定板261上,气缸固定板263设置在抓取气缸262的活动杆末端,旋转气缸264设置在气缸固定板263下方,吸盘265设置在转气缸264的活动杆末端,一个或多个吸嘴266分布设置在吸盘265下方,抓取气缸262带动吸嘴266上下运动,旋转气缸264带动吸嘴266旋转产品方向,真空控制模组267设置在模组固定板261上,真空控制模组267控制吸嘴266吸取产品或释放产品。

真空控制模组267包括有真空电磁阀2671、真空发生器2672及真空数显2673;真空电磁阀2671、真空发生器2672分别设置在模组固定板上,真空电磁阀2671、真空发生器2672、真空数显2673与多个吸嘴266形成电气路连接,真空电磁阀2671触发或关闭真空发生器2672,真空发生器2672通过吸嘴266抽真空吸取产品或释放真空放置产品,真空数显显示和反馈真空度与真空电磁阀2671。

收料摆盘机构20还包括有触控屏28,触控屏28设置控制箱22的外侧上,触控屏28实现人机操作界面功能。

如图13和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转盘测试设备的实施例一,该实施例中,转盘测试设备进行测试+标识,使用时,放置物料盘200到摆盘托板24上,放料到上料工位101,启动本实用新型,多工位转盘14旋转,下治具19旋转到测试工位102,第一承载组件17上顶定位套住下治具19,第一压床组件15带动测试治具110下压,进行产品功能测试,测试后完成,第一承载组件17、第一压床组件15各自归位,如测试结果ng,多工位转盘14旋转,下治具19直接旋转到取料工位104,x轴模组25带动真空收料组件26搬运产品到不良品盒27;如测试结果ok,多工位转盘14旋转,下治具19旋转到标识工位103,第二承载组件18上顶定位套住下治具19,第二压床组件16带动标识模组111下压,进行产品标识,标识完成后,第二承载组件18、第二压床组件16各自归位,多工位转盘14旋转,下治具19旋转到取料工位104,x轴模组25带动真空收料组件26搬运产品,y轴模组23驱动物料盘200,x、y轴模组联动动作完成产品摆盘;至此,一回合动作结束,同时,多工位转盘14旋转一次可以上料一次,如上依次循环动作作业。

如图15及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转盘测试设备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转盘测试设备可进行两次功能测试作业,将第二测试治具112替换标识模组111设置在第二压床组件16的下压气缸末端,对应下方的多工位转盘14的标识工位103替换为第二测试工位105,其他结构不变。

如图15和图16所示,使用时,放置物料盘200到摆盘托板24上,放料到上料工位101,启动本实用新型,多工位转盘14旋转,下治具19旋转到测试工位102,第一承载组件17上顶定位套住下治具19,第一压床组件15带动测试治具110下压,进行产品功能测试,测试后完成,第一承载组件17、第一压床组件15各自归位,如测试结果ng,多工位转盘14旋转,下治具19直接旋转到取料工位104,x轴模组25带动真空收料组件26搬运产品到不良品盒27;如测试结果ok,多工位转盘14旋转,下治具19旋转到第二测试工位105,第二承载组件18上顶定位套住下治具19,第二压床组件16带动第二测试治具112下压,进行产品二次功能测试,测试完成后,第二承载组件18、第二压床组件16各自归位,如测试结果ng,多工位转盘14旋转,下治具19旋转到取料工位104,x轴模组25带动真空收料组件26搬运产品到不良品盒27;如测试结果ok,多工位转盘14旋转,下治具19旋转到取料工位104,x轴模组25带动真空收料组件26搬运产品,y轴模组23驱动物料盘200,x、y轴模组联动动作完成产品摆盘;至此,一回合动作结束,同时,多工位转盘14旋转一次可以上料一次,如上依次循环动作作业。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采用转盘测试机构10和收料摆盘机构20互相独立,分开配合控制;采用两组独立的压床模组15、16,第一压床组件15与测试治具组合形成测试功能模块,第二压床组件16与标识模组111组合形成标识功能模块,第二压床模组16与第二测试治具112组合形成第二测试功能模块,依产品更换测试治具或标识模组即可,可以灵活切换适用于测试+标识产品制作、一次测试+二次测试产品制作这两种情况,实现设备多功能化,减少固定资产投入;采用承载组件17、18,执行下压测试时,承载组件17、18上顶与下治具19同时受力,解决了下压测试过程中下治具19与多工位转盘14长期受力,影响到多工位转盘14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多工位转盘14旋转会产生角位公差,承载组件17、18上顶承载方式可以使下治具19与承载座174精确定位,解决了角位公差问题,执行下压测试时,测试治具110和下治具19精确重合,提高测试准确性,执行标识时,提高标识位置的准确性;真空收料组件26采用抓取气缸和旋转气缸配合动作,可以实现吸取产品后旋转产品方向,以便于分布摆放产品于物料盘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功能切换灵活且成本相对低。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