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分离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机转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离心机通过进料管将物料输送至转子的空腔内,然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转子转动离心实现物料的固液分离,但是经过现有的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后的固体物料含水量较高,并且分离后的固体物料表面残留有杂质,导致固体物料纯度较低,不能满足后续工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离心机转子,能够对离心分离后的固体物料进行二次脱水和洗涤,从而降低固体物料的含水率并提高固体物料的纯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离心机转子,包括转鼓、以及同轴设置在转鼓内的螺旋,所述转鼓上设有过滤段,所述过滤段通过开设在转鼓上的若干个滤孔形成,所述滤孔处设有过滤介质;所述螺旋外壁上设有用于洗涤固体表面残留的洗涤筛网。
其中,所述离心机转子还包括:液端轴颈,与所述转鼓同轴固定,且通过驱动轮驱动转动;花键轴颈,与所述螺旋同轴固定;所述花键轴颈和驱动轮均与差速器连接,以实现转鼓和螺旋的同向转动和差转速。
其中,所述离心机还包括:所述排料轮盘上开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的位置与螺旋的螺旋叶片的位置相对应,以将固相物料从排渣口甩出;所述排料轮盘上还开设有用于供进料管穿过的通孔,以使物料进入螺旋的空腔内。
优选地,所述排料轮盘为爪型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包括第一柱形部、第二柱形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柱形部和第二柱形部的锥形部,所述转鼓具有与螺旋匹配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第二柱形部的直径小于第一柱形部的直径,所述液端轴颈邻近第一柱形部设置,所述排料轮盘邻近第二柱形部设置,所述洗涤筛网设置在第二柱形部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洗涤筛网为条形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柱形部的腔壁上开设有布料孔,以使从进料管进入物料分布到转鼓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柱形部的内壁上与布料孔位置对应处还设有用于防止物料向进料管方向回流的挡板,所述挡板呈喇叭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柱形部的腔壁上开设有回流孔,以将未从布料孔排出的物料甩入转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转鼓上设有过滤段,通过过滤段可以对离心后固体物料进行二次脱水,从而降低固体物料的含水率;另一方面,通过螺旋外壁上设置的洗涤筛网可以对固体物料表面残留的杂质进行洗涤,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即纯度)。
2、本实用新型的排料轮盘为爪型结构,能够减小排料阻力。
3、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柱形部内与布料孔位置对应处设有挡板,能够防止从进料管输送过来的物料向进料管方向回流,当有部分物料未能从布料孔进入到转鼓内时,第二柱形部上还设有回流孔,未从布料孔排出的物料向进料管方向移动并从回流孔处进入转鼓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离心机转子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螺旋的主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端轴颈的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顶”、“底”、“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为了方便描述目,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机转子,如图1所示,包括转鼓1、螺旋2、花键轴颈3、液端轴颈4以及排料轮盘5。
如图1所示,所述螺旋2同轴设置在转鼓1内,具体的,如图2所示,螺旋2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螺旋叶片201,所述螺旋2包括第一柱形部2-1、第二柱形部2-3、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柱形部2-1和第二柱形部2-3的锥形部2-2,即图2中,从左至右,所述第一柱形部2-1、锥形部2-2、第二柱形部2-3依次设置;如图1所示,所述转鼓1具有与螺旋2匹配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第一柱形部2-1的直径大于第二柱形部2-3的直径,所述花键轴颈3邻近第一柱形部2-1设置,具体的,所述第一柱形部2-1内设有用于与花键轴颈3连接的第一安装座20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座202具有与第一柱形部2-1相匹配的形状和尺寸,以使螺旋2的左侧形成封闭端,所述花键轴颈3的左端与差速器连接,右端通过螺钉与第一安装座202固定,以通过差速器带动螺旋2同步转动,具体的,花键轴颈3与螺旋2同轴固定。
为了带动转鼓1转动,如图1所示,所述花键轴颈3上套设有液端轴颈4,本实施例中,具体如图3所示,液端轴颈4的左端延伸有第一安装部4-1,液端轴颈4通过第一安装部4-1与皮带轮连接,皮带轮又与差速器连接,液端轴颈4的右端延伸有第二安装部4-2,所述第二安装部4-2通过螺钉与转鼓1固定,以带动转鼓1转动,具体的,液端轴颈4与转鼓1同轴固定。即本实施例通过差速器实现转鼓1和螺旋2的同向旋转以及差转速。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排料轮盘5与转鼓1同轴设置,且排料轮盘5设置在螺旋2的右端,排料轮盘5通过螺钉与转鼓1固定。
具体的,所述排料轮盘5为爪型结构,即排料轮盘5的内侧表面(图1中的左表面)水平延伸有多个支爪501,以使支爪501和排料轮盘5形成的整体的纵截面呈倒l型结构,此时,所述支爪501通过螺钉与转鼓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料轮盘5的下部开设有排渣口502,以供固液分离后的固相物料输出,所述排料轮盘5的圆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以供离心机的进料管穿过并将物料输送如螺旋2的空腔内,具体是进料管延伸至后述布料孔204处,以将物料输送至布料孔204处。
为了保证进料管的稳定设置,所述通孔内还插设有管套503,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柱形部2-3的内部设有第二安装座203,所述第二安装座203具有与第二柱形部2-3匹配的形状和尺寸,且第二安装座203上设有用于供进料管穿过的第二通孔;如图1所示,所述管套503的左端延伸有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二安装座203连接,从而实现管套503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物料从进料管输入至螺旋2的空腔内,为了使物料进入到转鼓1内,如图2所示,所述螺旋2上开设有布料孔204,具体的,所述布料孔204设置在第一柱形部2-1的腔壁上,即此时进料管的端部延伸至与布料孔204位置对应处。
为了防止从进料管输送出来的物料向进料管方向回流,所述第一柱形部2-1的内壁上与布料孔204位置对应处还设有挡板205,如图2所示,所述挡板205呈喇叭状结构,即包括一个大口径端和一个小口径端,所述挡板205的大口径端固定在第一柱形部2-1的内壁上,且位于布料孔204的右侧,所述小口径端设置在大口径端的右侧,即从进料管出来的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沿着挡板205移动至布料孔204处并甩出。
但是从进料管输送的物料不能保证全部从布料孔204进入到转鼓1内,还有部分物料会进入到第二柱形部2-3处,即还会存在部分回流物料,为此,本实施例在第二柱形部2-3的腔壁上还设有回流孔206。
物料从进料管输入并从布料孔204均匀分布到转鼓1内后,在离心力作用下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固体物料在螺旋2的螺旋叶片201的推动下移动到第二柱形部2-3处,为了对分离后的固体物料进行洗涤,本实施例在第二柱形部2-3的外壁上设有洗涤筛网6,具体的所述洗涤筛网6为条形结构,设置在相邻两个螺旋叶片201之间,洗涤筛网6可以对固体物料表面残留的杂质进行洗涤,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即纯度),本实施例对洗涤筛网6的个数不做限制。
为了对分离后的固体物料进行二次脱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转鼓1上设有过滤段,所述过滤段设置在于第二环形部2-3对应处,即过滤段设置在转鼓1的小口径侧,具体的,所述过滤段通过开设在转鼓1上的若干个滤孔101形成,所述滤孔101处设有过滤介质,本实施例中的过滤介质为过滤筛网,过滤筛网可以设置在滤孔101位于转鼓内侧的开口端,过滤筛网也可以绕转鼓1的内壁绕设,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滤孔101包括相互连通的柱形部和锥形部,所述锥形部设置在转鼓1内侧,且所述锥形部的小口径端与所述柱形部相接。这样可以增大过孔面积,使通过滤孔101的过滤液相能够畅通,有利于降低固体物料的含水率。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转子的平稳运转,转子的两端形成双支撑结构,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液端轴颈4上套设有第一轴承7,所述第一轴承7设置在第一支撑座上(图中未画出),所述排料轮盘5的外侧(即右侧)套设有第二轴承8,第二轴承8设置在第二支撑座上。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水平设置在离心机的机罩内,且将第二柱形部2-3设置在离心机固相物料出料一侧,物料从进料管进入到螺旋2的布料孔204处,通过第一柱形部2-1上的布料孔204均匀分布到转鼓1内,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物料分层,固相物料在螺旋2的螺旋叶片201的推动下,向第二柱形部2-3一侧移动,通过转鼓1的过滤段时,固相颗粒间的游离液相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滤孔101处的过滤介质间排出转鼓1,固相颗粒则被过滤介质阻隔而继续在螺旋的推动下向固排渣口502推动并排出。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