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板裁边料再生纤维颗粒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5621发布日期:2020-11-10 12:3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纤维板裁边料再生纤维颗粒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再生纤维颗粒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板裁边料再生纤维颗粒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板又名密度板,是以木质纤维或其他植物素纤维为原料,施加脲醛树脂或其他适用的胶粘剂制成的人造板,纤维板具有材质均匀、纵横强度差小、不易开裂等优点,用途广泛,制造1立方米纤维板约需2.5~3立方米的木材,可代替3立方米锯材或5立方米原木,发展纤维板生产是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通常纤维板生产过程中会将裁切下来的纤维板边料进行回收再次利用,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原材料,避免浪费。由于纤维板裁边料在粉碎分解再生成纤维的过程中,会存在部分不能完全被分解的纤维颗粒,这些颗粒不能随再生纤维一起进入纤维料仓作为纤维板原料使用,因此需要分离装置将这些纤维颗粒分离出。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大多数的纤维板裁边料再生纤维颗粒分离装置对合格纤维和纤维颗粒分离的操作较为复杂,且分离效果不佳,分离后的合格纤维中仍含有较多的纤维颗粒。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纤维板裁边料再生纤维颗粒分离装置,通过分离机构使得合格纤维和纤维颗粒分离的分离操作简单方便,分离效果较好,分离后的合格纤维中只含有较少的纤维颗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大多数的纤维板裁边料再生纤维颗粒分离装置对合格纤维和纤维颗粒分离的操作较为复杂,且分离效果不佳,导致分离后的合格纤维中仍含有较多的纤维颗粒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纤维板裁边料再生纤维颗粒分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固定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固定设有分离箱,所述分离箱内部设有分离机构;

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框,所述第一导向框设在分离箱内部,所述第一导向框顶端与分离箱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框底端固定设有第二导向框,所述第二导向框底端与分离箱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分离箱顶端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第一导向框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顶端与电机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外端套设有转盘,所述转盘设在第一导向框内部,所述第一导向框内部镶嵌有滤网,所述转轴底端与滤网顶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顶端固定设有存储箱,所述存储箱设在固定架一侧,所述存储箱前端设有第一箱门,所述第一箱门与存储箱通过暗铰链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箱顶端固定设有第一输送管道,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上固定设有第一输送风机,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另一端穿过分离箱顶端延伸入第一导向框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另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设有第一收集箱,所述第一收集箱前端设有第二箱门,所述第二箱门与第一收集箱通过暗铰链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集箱顶端固定设有第二输送管道,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上固定设有第二输送风机,所述第二输送管道另一端穿过分离箱顶端延伸入第一导向框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顶端固定设有第二收集箱,所述第二收集箱设在固定架另一侧,所述第二收集箱前端设有第三箱门,所述第三箱门与第二收集箱通过暗铰链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收集箱顶端固定设有第三输送管道,所述第三输送管道上固定设有第三输送风机,所述第三输送管道另一端延伸入分离箱内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工作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转盘转动,转盘转动会带动落在转盘顶部的纤维板裁边料做离心运动,纤维板裁边料中纤维颗粒的重量大于合格纤维重量,质量较大者获得的离心惯性力较大,所以质量较大的纤维颗粒会被甩出,被甩出的纤维颗粒会穿过滤网落入分离箱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合格纤维和纤维颗粒分离的分离操作简单方便,分离效果较好,分离后的合格纤维中只含有较少的纤维颗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箱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盘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网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导向框的立体图;

图中:1底座、2固定架、3分离箱、4第一导向框、5第二导向框、6电机、7转轴、8转盘、9滤网、10存储箱、11第一收集箱、12第二收集箱、13第一输送风机、14第二输送风机、15第三输送风机、16第一输送管道、17第二输送管道、18第三输送管道、19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一种纤维板裁边料再生纤维颗粒分离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端固定设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内部固定设有分离箱3,所述分离箱3内部设有分离机构;

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框4,所述第一导向框4设在分离箱3内部,所述第一导向框4顶端与分离箱3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框4底端固定设有第二导向框5,所述第二导向框5底端与分离箱3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分离箱3顶端固定设有电机6,所述第一导向框4内部设有转轴7,所述转轴7顶端与电机6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7外端套设有转盘8,所述转盘8设在第一导向框4内部,所述第一导向框4内部镶嵌有滤网9,所述转轴7底端与滤网9顶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顶端固定设有存储箱10,所述存储箱10设在固定架2一侧,所述存储箱10前端设有第一箱门,所述第一箱门与存储箱10通过暗铰链铰接,方便存储已经粉碎好的纤维板裁边料。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箱10顶端固定设有第一输送管道16,所述第一输送管道16上固定设有第一输送风机13,所述第一输送管道16另一端穿过分离箱3顶端延伸入第一导向框4内部,方便将已经粉碎好的纤维板裁边料,输送到第一导向框4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2另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板19,所述支撑板19顶端固定设有第一收集箱11,所述第一收集箱11前端设有第二箱门,所述第二箱门与第一收集箱11通过暗铰链铰接,方便收集合格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集箱11顶端固定设有第二输送管道17,所述第二输送管道17上固定设有第二输送风机14,所述第二输送管道17另一端穿过分离箱3顶端延伸入第一导向框4内部,方便输送合格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顶端固定设有第二收集箱12,所述第二收集箱12设在固定架2另一侧,所述第二收集箱12前端设有第三箱门,所述第三箱门与第二收集箱12通过暗铰链铰接,方便收集纤维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收集箱12顶端固定设有第三输送管道18,所述第三输送管道18上固定设有第三输送风机15,所述第三输送管道18另一端延伸入分离箱3内部,方便输送纤维颗粒。

实施场景具体为:首先工作人员可以启动第一输送风机13,将已经粉碎好的纤维板裁边料利用第一输送风机13和第二输送风机14输送到第一导向框4的内部,同时工作人员可以启动电机6,电机6工作会带动转轴7转动,转轴7转动会带动转盘8转动,转盘8转动会带动落在转盘8顶部的纤维板裁边料做离心运动,纤维板裁边料中纤维颗粒的重量大于合格纤维重量,质量较大者获得的离心惯性力较大,所以质量较大的纤维颗粒会被甩出,被甩出的纤维颗粒会穿过滤网9落入分离箱3的底部,然后工作人员可以启动第二输送风机14和第三输送风机15,第二输送风机14工作可以将利用第二输送管道17将合格纤维输送到第一收集箱11内部,第三输送风机15工作可以利用第三输送管道18将纤维颗粒输送到第二收集箱12内部,在分离工作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可以拉动第二把手打开第二箱门,将第一收集箱11内部的合格纤维取出以便于后续继续加工使用,拉动第三把手打开第三箱门,将第二收集箱12内部的纤维颗粒清理出即可,本实用新型通过分离机构使得合格纤维和纤维颗粒分离的分离操作简单方便,分离效果较好,分离后的合格纤维中只含有较少的纤维颗粒,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纤维板裁边料再生纤维颗粒分离装置对合格纤维和纤维颗粒分离的操作较为复杂,且分离效果不佳,分离后的合格纤维中仍含有较多的纤维颗粒的问题。

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工作人员可以启动电机6,电机6工作会带动转轴7转动,转轴7转动会带动转盘8转动,转盘8转动会带动落在转盘8顶部的纤维板裁边料做离心运动,纤维板裁边料中纤维颗粒的重量大于合格纤维重量,质量较大者获得的离心惯性力较大,所以质量较大的纤维颗粒会被甩出,被甩出的纤维颗粒会穿过滤网9落入分离箱3的底部,然后工作人员可以启动第二输送风机14和第三输送风机15,第二输送风机14工作可以将利用第二输送管道17将合格纤维输送到第一收集箱11内部,第三输送风机15工作可以利用第三输送管道18将纤维颗粒输送到第二收集箱12内部。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