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36660发布日期:2021-09-14 23: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压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机构、液压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连杆机构包括上支座(1)、下支座(6)、上支撑架(4)、下支撑板(5),上支座(1)与翻斗(14)可拆卸连接,下支座(6)与进料斗体(16)可拆卸连接,上支座(1)、上支撑架(4)、下支撑板(5)、下支座(6)依次两两转动连接,所述翻斗(14)底部等间距设有若干栅条(12),翻斗(14)卸料端底部与进料斗体(16)铰接;液压系统包括油缸(7)、油缸下支座(8)、液压软管(10)、液压站(11),油缸(7)的尾部通过油缸下转轴(9)与油缸下支座(8)转动连接,油缸下支座(8)与进料斗体(16)可拆卸连接,油缸(7)活塞杆头部通过油缸上转轴(3)与上支撑架(4)转动连接,液压站(11)通过液压软管(10)和油缸(7)连接;自动控制系统包括重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plc控制器,重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液压站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进料斗体(16)出料口,重力传感器设置在翻斗(14)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压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条(12)为直条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压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条(12)为阶梯型。4.如权利要求3所述液压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型栅条(12)相邻阶级连接处为斜坡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压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14)设有螺纹孔,上支座(1)设有与翻斗(14)螺纹孔适配的通孔,螺栓通过上支座(1)通孔与翻斗(14)螺纹孔螺纹连接,将上支座(1)与翻斗(14)装配固定。6.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压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体(16)设有螺纹孔,下支座(6)设有与进料斗体(16)螺纹孔适配的通孔,螺栓通过下支座(6)通孔与进料斗体(16)螺纹孔螺纹连接,将下支座(6)与进料斗体(16)装配固定。7.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压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体(16)设有螺纹孔,油缸下支座(8)设有与进料斗体(16)螺纹孔适配的通孔,螺栓通过油缸下支座(8)通孔与进料斗体(16)螺纹孔螺纹连接,将油缸下支座(8)与进料斗体(16)装配固定。8.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压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架(4)为中空结构。9.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压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5)长椭圆形板。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压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架(4)与下支撑板(5)形成的夹角范围为20
°‑
40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翻转机构,包括连杆机构、液压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连杆机构的上支座与翻斗可拆卸连接,下支座与进料斗体可拆卸连接,上支座、上支撑架、下支撑板、下支座依次两两转动连接;液压系统的油缸尾部通过油缸下转轴与油缸下支座转动连接,油缸下支座与进料斗体可拆卸连接,油缸活塞杆头部通过油缸上转轴与上支撑架连接,液压站通过液压软管和油缸连接;自动控制系统包括重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PLC控制器,重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液压站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进料斗体出料口,重力传感器设置在翻斗底部;本实用新型具备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干预少,部件拆装更换方便的特点。部件拆装更换方便的特点。部件拆装更换方便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吴存奇 张胜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韶关市韶瑞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4
技术公布日:2021/9/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