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汽车后视镜覆膜后的全自动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44308发布日期:2022-04-13 19:4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对汽车后视镜覆膜后的全自动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对汽车后视镜覆膜后的全自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汽车后视镜位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以及汽车内部的前方。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的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
3.汽车后视镜属于重要安全件,它的镜面、外形和操纵都颇讲究。后视镜的质量及安装都有相应的行业标准,不能随意,而且后视镜在加工时需要保证后视镜表面无破损、无划痕、内部无断裂的情况,因此需要对后视镜加工后进行检测,目前一般是通过人工进行检测的,但是现有的人工检测效率低,另外后视镜加工是流水线完成的,一次性加工数量多,人工检测时看一个两个还好,长时间检测,容易眼睛疲劳而最终影响检测效果,故此设计一个自动化的后视镜检测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汽车后视镜覆膜后的全自动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检测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检测不准确,无法实现自动化操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汽车后视镜覆膜后的全自动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上设置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的一侧作为输入端口,所述传输装置的另一侧作为输出端口,在工作台上设置有安全框架,所述安全框架后端设置有控制整个设备工作的控制柜,在传输装置的上方从输入端口到输出端口方向依次设置有精准定位装置以及转向调节装置,在安全框架内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ccd检测单元和一个以上的上方ccd检测单元,在转向调节装置侧边设置有ccd水平移动设备;其中:所述的精准定位装置包括将产品两侧进行夹紧的下夹具机构以及将产品上方进行夹紧的上夹紧机构,所述的下夹具机构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下支架,在下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连接有第二框型架,在第二框型架内设置有左右分布的两根第二导轨,在第二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在第二滑块上设置有下固定座,所述下固定座的上方设置有一根下压杆,两根下压杆的移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杆上连接有位于第二框型架内的第一旋转座,所述第一旋转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心与第一旋转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均套有一根第一鱼眼杆,每一根第一鱼眼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连接在对应的下固定座上,在第二框型架内还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实现驱动第一连接杆绕着第一旋转座旋转,且第一连接杆旋转后带动两侧的下固定座进行反方向移动后将产品两端夹紧;所述的上夹紧机构包括位于传输装置两侧且对称设置的上夹持单元,所述上夹持
单元包括一个固定在工作台上的上支架,在每一个上支架上均设置有两个对称的第三导向座,在第三导向座上滑动连接有第三导杆,在同一个第三导向座上的两个第三导杆的前端均设置有一个上夹座,在每一个上夹座的下方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硅胶座,在其中一个上夹座上设置有一端与上夹座连接的第二连接杆,在靠近第二连接杆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与第二连接杆的中心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通过第二鱼眼杆与另一个上夹座侧边的调节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随着第四电机旋转后能够调节两个上夹座之间的间距;在上夹紧机构侧边设置有固定在安全框架的定位感应器;所述的转向调节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转向机构,每一个转向机构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夹紧支架,在夹紧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连接有第一框型架,在第一框型架内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贯穿第一框型架上方后连接有第三皮带轮,在第一框型架的上方还设置有第四皮带轮,在第三皮带轮与第四皮带轮之间设置有第一皮带,所述第四皮带轮上方中心设置有向上沿伸的第一夹紧杆;所述的ccd水平移动设备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移栽支架,所述移栽支架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连接有第一皮带轮,在移栽支架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第一丝杆座,在两个第一丝杆座上设置有一根第一丝杆,在第一丝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相机支架,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连接有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配合的第二皮带轮,在位于ccd水平移动设备左侧设置有透光、曲率检测装置,所述的透光、曲率检测装置包括位于安全框架上的透光网格凹凸玻璃和光照灯,所述透光网格凹凸玻璃和光照灯相互对称设置,所述透光、曲率检测装置处作为第五检测工位,且在第五检测工位处设置有所述的上方ccd检测单元,所述精准定位装置作为第二检测工位,在第二检测工位与输入端口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的第一ccd检测单元作为第一检测工位,在第二检测工位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的上方ccd检测单元,所述转向调节装置作为第三检测工位,所述ccd水平移动设备与转向调节装置配合作为第四检测工位,用于检测后视镜轮廓周边是否有爆边或存在缺失情况。
6.作为优选,在第一相机支架后方侧边设置有第一限位杆,在移栽支架上设置有作为触发第一伺服电机停止工作的光电限位片,所述第一相机支架沿着第一丝杆座移动,并保证光电限位片与第一限位杆贴合时,控制第一伺服电机停止工作,在移栽支架上设置有两根平行的第一导轨,在第一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向滑块,两个第一导向滑块分别与第一相机支架的底部两侧连接。
7.作为优选,为了避免定位时压坏产品表面,而增加报废率,在每一个下压杆上端外套有硅胶套。
8.作为优选,为了方便调节压头高度,所述的硅胶座包括硅胶压头以及位于硅胶压头上端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套接有蝴蝶旋钮,在上夹座上设置有与连杆配合的插接滑槽。
9.作为优选,为了方便传输,所述的传输装置包括左右设置的输送支架以及第八电机,左侧的输送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五皮带轮,右侧的输送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第六皮带轮,左右的皮带轮对称设置,在左右对称的两个皮带轮之间均设置有一根输送皮带,在左侧的两个第五皮带轮通过一根主轴转动连接在输送支架上,且所述主轴伸出输送支架
后与第八电机传动连接。
10.作为优选,为了方便出料,实现自动化,在输出端口设置有出料台,在出料台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第二传输带,在工作台上设置有将第二传输带上的产品输送到出料台的吸盘输送设备,所述的吸盘输送设备包括吸盘固定架,在吸盘固定架上设置有x轴支架,在x轴支架上设置有第二丝杆,在第二丝杆侧边设置有驱动第二丝杆旋转的第五电机,在第二丝杆上设置有第二丝杆座,所述第二丝杆座上设置往z轴方向沿伸的第六导轨,在第六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吸盘座,在吸盘座侧边设置有第四气缸,在第四气缸的输出连接有用于吸住产品的第一吸盘。
11.作为优选,在出料台上还设置有能够将产品进行移动的出料移动装置,所述的出料移动装置包括第七导轨,在第七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七滑块,所述第七滑块上设置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的输出连接有第二吸盘,在出料台的支架上设置有驱动第七滑块在第七导轨上滑动的第六气缸。
12.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检测效果,所述的第一ccd检测单元包括固定在安全框架上的第二检测支架,所述第二检测支架下方插接有竖向设置的第二ccd检测器,所述第二ccd检测器的检测端位于侧边用于检测产品侧边的情况;所述的上方ccd检测单元包括位于传输装置上方的第一ccd检测器,所述第一ccd检测器插接在第一检测支架上,所述第一检测支架通过安装杆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ccd检测器的检测端位于下方用于检测产品上表面的情况。
13.作为优选,为了调节检测位置,所述安装杆包括垂直杆以及水平杆,所述垂直杆上端套接有一个连接座,所述水平杆套接在连接座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实现自动对汽车后视镜的周围表面进行检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针对汽车后视镜覆膜后的全自动检测设备的整体示意图;图2 为图1无安装安全框架以及控制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下夹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实施例1中下夹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实施例1中上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实施例1中上夹紧机构在其中一侧无安装蝴蝶旋钮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实施例1中硅胶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1中其中一个转向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1中ccd水平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0为实施例1中ccd水平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1为实施例1中ccd水平移动设备的仰视图;图12为实施例1中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1中吸盘输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实施例1中出料台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实施例1中安装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工作台1、传输装置2、输入端口3、输出端口4、安全框架5、精准定位装置6、转向调节装置7、第一ccd检测单元8、上方ccd检测单元9、ccd水平移动设备10、下夹具机构11、上夹紧机构12、下支架13、第二气缸14、第二框型架15、第二导轨16、第二滑块17、下固定座18、下压杆19、第一旋转座20、第一连接杆21、第一鱼眼杆22、连接轴23、第三气缸24、上夹持单元25、上支架26、第三导向座27、第三导杆28、上夹座29、硅胶座30、第二连接杆31、第四电机32、第二鱼眼杆33、调节杆34、转向机构35、夹紧支架36、第一气缸37、第一框型架38、第二电机39、第三皮带轮40、第四皮带轮41、第一皮带42、第一夹紧杆43、移栽支架44、第一伺服电机45、第一皮带轮46、第一丝杆座47、第一丝杆48、第一相机支架49、第二皮带轮50、第一限位杆51、光电限位片52、第一导轨53、第一导向滑块54、硅胶套55、硅胶压头56、连杆57、蝴蝶旋钮58、插接滑槽59、输送支架60、第八电机61、第五皮带轮62、第六皮带轮63、输送皮带64、主轴65、出料台66、第二传输带67、吸盘输送设备68、吸盘固定架69、x轴支架70、第二丝杆71、第五电机72、第六导轨73、吸盘座74、第四气缸75、第一吸盘78、出料移动装置76、第七导轨79、第七滑块80、第五气缸81、第二吸盘82、第六气缸83、第二检测支架84、第二ccd检测器85、第一ccd检测器86、第一检测支架87、安装杆88、垂直杆89、水平杆90、连接座91、第二丝杆座92、控制柜93、第三滑块94、第一相机95、透明输送盘96、定位感应器97、透光、曲率检测装置98、透光网格凹凸玻璃99、光照灯100。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汽车后视镜覆膜后的全自动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1,在工作台1上设置有传输装置2,所述传输装置2的一侧作为输入端口3,所述传输装置2的另一侧作为输出端口4,在工作台1上设置有安全框架5,所述安全框架5后端设置有控制整个设备工作的控制柜93,在传输装置2的上方从输入端口3到输出端口4方向依次设置有精准定位装置6以及转向调节装置7,在安全框架5内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ccd检测单元8和一个以上的上方ccd检测单元9,在转向调节装置7侧边设置有ccd水平移动设备10;请参阅图3-图4,其中:所述的精准定位装置6包括将产品两侧进行夹紧的下夹具机构11以及将产品上方进行夹紧的上夹紧机构12,所述的下夹具机构11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下支架13,在下支架13上设置有第二气缸14,所述第二气缸14的输出连接有第二框型架15,在第二框型架15内设置有左右分布的两根第二导轨16,在第二导轨16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7,在第二滑块17上设置有下固定座18,所述下固定座18的上方设置有一根下压杆19,两根下压杆19的移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气缸14的输出杆上连接有位于第二框型架15内的第一旋转座20,所述第一旋转座20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1,所述第一连接杆21的中心与第一旋转座2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1的两端均套有一根第一鱼眼杆22,每一根第一鱼眼杆2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23连接在对应的下固定座18上,在第二框型架15内还设
置有第三气缸24,所述第三气缸24的输出与第一连接杆21的一端连接,实现驱动第一连接杆21绕着第一旋转座20旋转,且第一连接杆21旋转后带动两侧的下固定座18进行反方向移动后将产品两端夹紧,且所述精准定位装置6作为第二检测工位,在第二检测工位与输入端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的第一ccd检测单元8作为第一检测工位,在第二检测工位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的上方ccd检测单元9,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当下夹具机构11工作时,利用第二气缸14调节上方第二框型架15高度,然后利用侧边的第三气缸24工作,带动第一连接杆21旋转,由第一连接杆21旋转带动两侧的第一鱼眼杆22摆动,最终带动两侧的第二滑块17在第二导轨16进行水平滑动,由于两个第二滑块17位于第一连接杆21两侧,因此两个第二滑块17的移动方向相反,最终改变上方两个下压杆19之间的间距可以,两个下压杆19之间的间距构成夹持后视镜侧边的夹口,实现对不同后视镜进行夹紧作用,通过第一检测工位上的第一ccd检测单元8对后视镜进行先拍照,与预存数据对比,进行初级轮廓判断,符合调节后送入下一工位,不符合的产品拿取掉;进入精准定位装置6中,利用电机旋转,并通过上述方法定位,并通过上方ccd检测单元9进行判断,最终实现对后视镜的外轮廓的精准定位;请参阅图5-图7,所述的上夹紧机构12包括位于传输装置2两侧且对称设置的上夹持单元25,所述上夹持单元25包括一个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上支架26,在每一个上支架26上均设置有两个对称的第三导向座27,在第三导向座27上滑动连接有第三导杆28,在同一个第三导向座27上的两个第三导杆28的前端均设置有一个上夹座29,在每一个上夹座29的下方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硅胶座30,在其中一个上夹座29上设置有一端与上夹座29连接的第二连接杆31,在靠近第二连接杆31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第四电机32,所述第四电机32的输出与第二连接杆31的中心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31另一端通过第二鱼眼杆33与另一个上夹座29侧边的调节杆3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31随着第四电机32旋转后能够调节两个上夹座29之间的间距;在上夹紧机构12侧边设置有固定在安全框架5上的定位感应器97;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当上夹紧机构12工作时,即后视镜被输送该工位,此时第四电机32工作,带动第二连接杆31旋转,同步带动第二连接杆31两侧的上夹座29往两个方向移动,且保证两个上夹座29下方的硅胶座30的间距进行调整,可以变大用于压紧大的后视镜,左右两侧的硅胶座30的间距变小时用于夹紧小的后视镜,最终实现对后视镜上表面进行夹紧,并通过上方的下夹具机构11夹紧后视镜的侧边,实现对产品的初级夹紧作用;请参阅图8,所述的转向调节装置7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转向机构35,每一个转向机构35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夹紧支架36,在夹紧支架36上设置有第一气缸37,所述第一气缸37的输出连接有第一框型架38,在第一框型架38内设置有第二电机39,所述第二电机39的输出贯穿第一框型架38上方后连接有第三皮带轮40,在第一框型架38的上方还设置有第四皮带轮41,在第三皮带轮40与第四皮带轮41之间设置有第一皮带42,所述第四皮带轮41上方中心设置有向上沿伸的第一夹紧杆43;所述转向调节装置7作为第三检测工位,在第三检测工位设置有一个所述的第一ccd检测单元8和一个所述的上方ccd检测单元9进行照片,并与预设数据进行对比,最终检测后视镜外轮廓是否合格,将不合格的产品通过不合格通道输送出去,合格的产品进入下一工位;所述转向调节装置7工作时,第一气缸37驱动第一框型架38上下自动,来改变第一夹紧杆43的高度,使其位于后视镜产品的两侧,然后通过驱动第二电机39旋转,带动第三皮带轮40,同步带动第四皮带轮41旋转,最终带动位于该工位上方的后视镜进行水平的360度旋转,让此时上方ccd检测单元9以及第一ccd检测单元8
再一次检测后视镜外轮廓进行合格检测,且设置两个转向机构35,实现两次旋转,两次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度;请参阅图9-11,所述的ccd水平移动设备10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移栽支架44,所述移栽支架44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4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5的输出连接有第一皮带轮46,在移栽支架44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第一丝杆座47,在两个第一丝杆座47上设置有一根第一丝杆48,在第一丝杆48上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94,所述第三滑块9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相机支架49,第一相机支架49上设置有第一相机95,所述第一丝杆48的一端连接有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46配合的第二皮带轮50,所述ccd水平移动设备10与转向调节装置7配合作为第四检测工位,通过移动第一相机95,并通过转向调节装置7旋转后视镜产品,最终测量后视镜轮廓周边是否有爆边,缺失,第一相机95(前后移动)和轮廓旋转,所述ccd水平移动设备10在工作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45工作带动第一皮带轮46旋转,带动二皮带轮50旋转,然后带动第一丝杆48旋转,带动第三滑块94在第一丝杆48上滑动,最终带动第一相机支架49上的第一相机95进行水平移动来检测该工位下方的后视镜的表面情况,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连接有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配合的第二皮带轮,在位于ccd水平移动设备10左侧设置有透光、曲率检测装置98,所述的透光、曲率检测装置98包括位于安全框架5上的透光网格凹凸玻璃99和光照灯100,所述透光网格凹凸玻璃99和光照灯100相互对称设置,所述透光、曲率检测装置98处作为第五检测工位,且在第五检测工位处设置有所述的上方ccd检测单元9,所述精准定位装置6作为第二检测工位,在第二检测工位与输入端口3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的第一ccd检测单元8作为第一检测工位,在第二检测工位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的上方ccd检测单元9,所述转向调节装置7作为第三检测工位,所述ccd水平移动设备10与转向调节装置7配合作为第四检测工位,用于检测后视镜轮廓周边是否有爆边或存在缺失情况。
19.工作时,首选将产品放入到传输装置2上方的透明输送盘96,进入第一工位,对后视镜进行先拍照,与数据对比,然后传输到第二工位,伺服电机旋转,夹具工作进行精定位,然后传输到第三工位:检测轮廓是否合格,ccd拍照对比,将不合格产品进行抓取报废或返修,然后传输到第四检测工位,测量轮廓周边是否有爆边,缺失,第一相机95(前后移动)和轮廓旋转配合,并与预先储存的照片对比,并选取合格的产品进入第五工位:利用ccd和光源照射,先进行透光检测,然后通过检测曲率变化,由于透光网格凹凸玻璃有曲面的,通过网格投影(即通过网格玻璃)投影到设备时,进行显示,并通过人工画出来投影面积,最终判断后视镜的网格投影是否合格,因此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进一步提高对后视镜表面的检测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人工成本,只需要一人查看即可,同时相比全部通过人工检测的精度更高,且输出端可以设置多个通道,如合格品通道、不合格品通道或产品报废通道,将不同的产品通过不同的通道输出,便于后期收集,而如何确定将产品传输到对应的通道属于控制部分的常规技术,故此不做具体描述。
20.作为优选,在第一相机支架49后方侧边设置有第一限位杆51,在移栽支架44上设置有作为触发第一伺服电机45停止工作的光电限位片52,所述第一相机支架49沿着第一丝杆座47移动,并保证光电限位片52与第一限位杆51贴合时,控制第一伺服电机45停止工作,在移栽支架44上设置有两根平行的第一导轨53,在第一导轨53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向滑块54,两个第一导向滑块54分别与第一相机支架49的底部两侧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利用
光电限位片52检测第一相机支架49的移动位置,避免移动过量而影响检测效果。
21.作为优选,为了避免定位时压坏产品表面,而增加报废率,在每一个下压杆19上端外套有硅胶套55,通过设置硅胶套55使得利用下压杆19对汽车后视镜从上倒下进行压合固定时,避免将后视镜表面磨损,而进一步降低了报废率。
22.如图7所示,作为优选,为了方便调节压头高度,所述的硅胶座30包括硅胶压头56以及位于硅胶压头56上端的连杆57,所述连杆57的上端套接有蝴蝶旋钮58,在上夹座29上设置有与连杆57配合的插接滑槽59,通过本结构设置利用蝴蝶旋钮58与连杆57旋松,来调节下方硅胶压头56的高度,且方便后期拆卸,同时还可以左右两侧硅胶压头56之间的间距,另外一旦硅胶压头56表面的硅胶磨损时,可以快速更换整个硅胶压头56。
23.如图12所示,作为优选,为了方便传输,所述的传输装置2包括左右设置的输送支架60以及第八电机61,左侧的输送支架60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五皮带轮62,右侧的输送支架60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第六皮带轮63,左右的皮带轮对称设置,在左右对称的两个皮带轮之间均设置有一根输送皮带64,在左侧的两个第五皮带轮62通过一根主轴65转动连接在输送支架60上,且所述主轴65伸出输送支架60后与第八电机61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八电机61与主轴65的传动方式也通过皮带带动皮带轮旋转的方式,工作时,第八电机61工作传动主轴65旋转,最终带动左侧的两个第五皮带轮62旋转,在两个输送皮带64的作用下,带动右侧的六皮带轮63旋转来实现对上方汽车后视镜的输送作用,整个结构操作更方便,且采用双皮带,提高输送稳定性。
24.如图13所示,作为优选,为了方便出料,实现自动化,在输出端口4设置有出料台66,在出料台66与工作台1之间设置有第二传输带67,在工作台1上设置有将第二传输带67上的产品输送到出料台66的吸盘输送设备68,所述的吸盘输送设备68包括吸盘固定架69,在吸盘固定架69上设置有x轴支架70,在x轴支架70上设置有第二丝杆71,在第二丝杆71侧边设置有驱动第二丝杆71旋转的第五电机72,在第二丝杆71上设置有第二丝杆座92,所述第二丝杆座92上设置往z轴方向沿伸的第六导轨73,在第六导轨73上滑动连接有吸盘座74,在吸盘座74侧边设置有第四气缸75,在第四气缸75的输出连接有用于吸住产品的第一吸盘78,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实现第一吸盘78能够在x轴以及z轴方形移动,最终将后视镜输送到出料台66上。
25.如图14所示,作为优选,在出料台66上还设置有能够将产品进行移动的出料移动装置76,所述的出料移动装置76包括第七导轨79,在第七导轨79上滑动连接有第七滑块80,所述第七滑块80上设置有第五气缸81,所述第五气缸81的输出连接有第二吸盘82,在出料台66的支架上设置有驱动第七滑块80在第七导轨79上滑动的第六气缸83,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方便对出料台66的后视镜进行移动,驱动第五气缸81工作,调节第二吸盘82的垂直高度,驱动第六气缸83工作,调节第七滑块80在第七导轨79上滑动。
26.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检测效果,所述的第一ccd检测单元8包括固定在安全框架5上的第二检测支架84,所述第二检测支架84下方插接有竖向设置的第二ccd检测器85,所述第二ccd检测器85的检测端位于侧边用于检测产品侧边的情况;所述的上方ccd检测单元9包括位于传输装置2上方的第一ccd检测器86,所述第一ccd检测器86插接在第一检测支架87上,所述第一检测支架87通过安装杆88安装在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ccd检测器86的检测端位于下方用于检测产品上表面的情况,通过设置多个侧向的第二ccd检测器85以及位于上
方的第二ccd检测器85,实现产品传输到对应位置时,能够对后视镜周围以及上方表面进行拍照检测是否存在破损或划痕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27.如图15所示,作为优选,为了调节检测位置,所述安装杆88包括垂直杆89以及水平杆90,所述垂直杆89上端套接有一个连接座91,所述水平杆90套接在连接座91上,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利用连接座91能够在垂直杆89上下移动来调节水平杆90的高度位置,最终调节第一ccd检测器86的检测高度位置,且连接座91与垂直杆89的套接活动方式采用螺纹连接或螺丝固定,只需要在垂直杆89对应位置设置多个螺丝孔,然后改变螺丝安装高度就可以调节连接座91高度,旋松后,保证连接座91能在垂直杆89上进行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各个ccd检测器如何拍照并与预设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产品是否符合的过程属于本领域常规,故此不做具体描述。
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