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道自动剔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36936发布日期:2022-02-09 14:0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双道自动剔除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剔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双道自动剔除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流水线生产中,通常会采用输送带对物料进行输送,为了提高物料的输送效率,还会将输送带划分为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以便于后续对第一输送通道输出的物料和第二输送通道输出的物料分别进行加工,以提高生产效率。
3.但是,在采用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输送物料的情况下,难以保证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输出的物料相同,且均匀,易出现第一输送通道的物料或第二输送通道的物料较多的情况,从而影响后续加工,因此,研究一种能够剔除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内多余物料的双道自动剔除机构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道自动剔除机构,具有剔除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内多余物料的功能优点。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双道自动剔除机构,包括:机架、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组件、用于将所述输送组件分隔成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的分隔板、用于剔除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内多余的物料的第一剔除组件和用于剔除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内多余的物料的第二剔除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分隔板、第一剔除组件和第二剔除组件均设置在机架上。
7.可选的,所述机架包括:底架和第一支撑架;所述底架的一侧与第一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侧与第一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中部位于底架的上方;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底架上;所述第一剔除组件分别与底架的一侧和第一支撑架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剔除组件分别与底架的另一侧和第一支撑架的中部连接。
8.可选的,所述第一剔除组件包括:用于剔除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内多余的物料的第一摆杆和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摆杆摆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摆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架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底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摆杆的中部转动连接。
9.可选的,所述第二剔除组件包括:用于剔除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内多余的物料的第二摆杆和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摆杆摆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摆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架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底架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摆杆的中部转动连接。
10.可选的,所述机架还包括:至少一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与底架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中部位于底架的上方;所述分隔板与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
11.可选的,所述双道自动剔除机构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输送组件配合将所述第一输
送通道内的物料整理成一列的第一引导板;所述第一引导板与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引导板沿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逐渐远离底架的一侧边。
12.可选的,所述双道自动剔除机构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输送组件配合将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内的物料整理成一列的第二引导板;所述第二引导板与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引导板沿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逐渐远离底架的另一侧边。
13.可选的,所述机架还包括: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的一端与底架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架的中部位于输送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三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引导板;所述第三引导板沿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逐渐远离底架的一侧边。
14.可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架上还固定连接有第四引导板;所述第四引导板沿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逐渐远离底架的另一侧。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剔除组件和第二剔除组件的设置,能将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多余的物料剔除至输送组件外,保证第一输送通道输出的物料数量和第二输送通道输出的物料数量相同,也就是保证第一输送通道输出的物料和第二输送通道输出的物料保持均匀,便于下一工序对第一输送通道输出的物料和第二输送通道输出的物料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8.图中:1、机架;11、底架;12、第一支撑架;13、第二支撑架;14、第三支撑架;2、输送组件;3、第一剔除组件;31、第一摆杆;32、第一气缸;4、第二剔除组件;41、第二摆杆;42、第二气缸;5、分隔板;6、第一引导板;7、第二引导板;8、第三引导板;9、第四引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2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道自动剔除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1、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组件2、用于将所述输送组件2分隔成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的分隔板5、用于剔除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内多余的物料的第一剔除组件3和用于剔除所述第二输送通
道内多余的物料的第二剔除组件4;所述输送组件2、分隔板5、第一剔除组件3和第二剔除组件4均设置在机架1上。
23.具体地,输送组件2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带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带动物料运动,分隔板5位于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的上方,用于将该输送带划分为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从该输送带的输入端输入的所有物料部分进入第一输送通道内,其余部分进入第二输送通道内,为了保证第一输送通道输出的物料数量和第二输送通道输出的物料数量相同,也就是保证第一输送通道输出的物料和第二输送通道输出的物料保持均匀,在机架1上设置的第一剔除组件3能够在第一输送通道内的物料多于第二输送通道内的物料的情况下,将第一输送通道多余的物料剔除至输送组件2外,在机架1上设置的第二剔除组件4能够在第二输送通道内的物料多于第一输送通道内的物料的情况下,将第二输送通道多余的物料剔除至输送组件2外。
24.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机架1包括:底架11和第一支撑架12;所述底架11的一侧与第一支撑架12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侧与第一支撑架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2的中部位于底架11的上方;所述输送组件2设置在底架11上;所述第一剔除组件3分别与底架11的一侧和第一支撑架12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剔除组件4分别与底架11的另一侧和第一支撑架12的中部连接。
25.具体地,第一支撑架12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的一端与第一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也就是第一支撑架12的一端)与底架11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侧板的另一端(也就是第一支撑架12的另一端)与底架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顶板(也就是第一支撑架12的中部)位于输送组件2的上方,第一剔除组件3和第二剔除组件4均与第一顶板连接,通过第一支撑架12的设置,使得第一剔除组件3和第二剔除组件4均位于输送组件2上方。
26.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剔除组件3包括:用于剔除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内多余的物料的第一摆杆31和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摆杆31摆动的第一气缸32;所述第一摆杆31的一端与第一顶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2与底架11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2的输出端与第一摆杆31的中部转动连接。
27.具体地,在第一输送通道内无多余的物料的情况下,第一气缸32保持伸出状态,第一摆杆31保持平行于输送组件2的输送方向的状态,在第一输送通道内有多余的物料输送到第一剔除组件3的工位上的情况下,第一气缸32收缩,带动第一摆杆31逆时针转动,与此同时,第一气缸32也逆时针转动,在第一摆杆31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摆杆31将该物料剔除至输送组件2外。
28.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剔除组件4包括:用于剔除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内多余的物料的第二摆杆41和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摆杆41摆动的第二气缸42;所述第二摆杆41的一端与第一顶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42与底架11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42的输出端与第二摆杆41的中部转动连接。
29.具体地,在第二输送通道内无多余的物料的情况下,第二气缸42保持伸出状态,第二摆杆41保持平行于输送组件2的输送方向的状态,在第二输送通道内有多余的物料输送到第二剔除组件4的工位上的情况下,第二气缸42收缩,带动第二摆杆41顺时针转动,与此同时,第二气缸42也顺时针转动,在第二摆杆41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摆杆41将该物料
剔除至输送组件2外。
30.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机架1还包括:至少一第二支撑架13;所述第二支撑架13的一端与底架11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架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13的中部位于底架11的上方;所述分隔板5与第二支撑架13固定连接。
31.具体地,第二支撑架13包括:第二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的一端与第二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也就是第二支撑架13的一端)与底架11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侧板的另一端(也就是第二支撑架13的另一端)与底架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顶板(也就是第二支撑架13的中部)位于输送组件2的上方,分隔板5与第二顶板固定连接,通过第二支撑架13的设置,使得分隔板5能够位于输送组件2的上方,在本技术中第二支撑架13的数量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第二支撑架13的数量为三个、四个或五个等。
32.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双道自动剔除机构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输送组件2配合将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内的物料整理成一列的第一引导板6;所述第一引导板6与第二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引导板6沿输送组件2的输送方向逐渐远离底架11的一侧边。
33.在物料在第一输送通道内运输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引导板6沿输送组件2的输送方向逐渐远离底架11的一侧边,使得第一输送通道内的所有物料逐渐沿横向(也就是输送组件2的输送方向)排成一列,防止第一输送通道内的多个物料出现沿纵向排列的情况,从而防止第一剔除组件3的多剔或错剔。
34.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双道自动剔除机构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输送组件2配合将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内的物料整理成一列的第二引导板7;所述第二引导板7与第二支撑架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引导板7沿输送组件2的输送方向逐渐远离底架11的另一侧边。
35.在物料在第二输送通道内运输的过程中,通过第二引导板7沿输送组件2的输送方向逐渐远离底架11的另一侧边,使得第二输送通道内的所有物料逐渐沿横向(也就是输送组件2的输送方向)排成一列,防止第二输送通道内的多个物料出现沿纵向排列的情况,从而防止第二剔除组件4的多剔或错剔。
36.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机架1还包括:第三支撑架14;所述第三支撑架14的一端与底架11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架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架14的中部位于输送组件2的上方;所述第三支撑架14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引导板8;所述第三引导板8沿输送组件2的输送方向逐渐远离底架11的一侧边;第三引导板8比第一引导板6更靠近第一剔除组件3,且第三引导板8远离第一剔除组件3的一端比第一引导板6靠近第一剔除组件3的一端更靠近底架11的一侧边。
37.具体地,第三支撑架14包括:第三侧板、第三侧板和第三顶板;所述第三顶板的一端与第三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板的另一端(也就是第三支撑架14的一端)与底架11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三侧板的另一端(也就是第三支撑架14的另一端)与底架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三顶板(也就是第三支撑架14的中部)位于输送组件2的上方,第三引导板8与第三顶板固定连接,通过第三支撑架14的设置,使得第三引导板8能够位于输送组件2的上方,通过第三引导板8的设置,能够进一步防止第一输送通道内的多个物料出现沿纵向排列的情况,确保第一输送通道内的所有物料排成一列。
38.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顶板上还固定连接有第四引导板9;所述第四引导板9沿输送组件2的输送方向逐渐远离底架11的另一侧;第四引导板9比第二引导板7更靠近第二剔除组件4,且第四引导板9远离第二剔除组件4的一端比第二引导板7靠近第二剔除组件4的一端更靠近底架11的另一侧边。
39.通过第三支撑架14的设置,使得第四引导板9能够位于输送组件2的上方,通过第四引导板9的设置,能够进一步防止第二输送通道内的多个物料出现沿纵向排列的情况,确保第二输送通道内的所有物料排成一列。
40.本实用新型的双道自动剔除机构,在机架1上设置的第一剔除组件3能够在第一输送通道内的物料多于第二输送通道内的物料的情况下,将第一输送通道多余的物料剔除至输送组件2外,在机架1上设置的第二剔除组件4能够在第二输送通道内的物料多于第一输送通道内的物料的情况下,将第二输送通道多余的物料剔除至输送组件2外,保证第一输送通道输出的物料数量和第二输送通道输出的物料数量相同,也就是保证第一输送通道输出的物料和第二输送通道输出的物料保持均匀,便于下一工序对第一输送通道输出的物料和第二输送通道输出的物料进行处理。
4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