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除尘节能用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18635发布日期:2022-10-04 22: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电除尘节能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机构(100),包括过滤框架(101),设置于所述过滤框架(101)右侧的进气管(102),设置于所述过滤框架(101)左侧的出气管(103),设置于所述进气管(102)与所述出气管(103)表面的隔音棉(104),设置于所述过滤框架(101)内腔底部四周的缓冲底座(105),设置于所述缓冲底座(105)内腔底部的弹簧(106),设置于所述弹簧(106)顶部的缓冲顶盖(107),以及设置于所述缓冲顶盖(107)顶部的阴极板(108);振打机构(200),包括振打框架(201),设置于所述振打框架(201)内腔底部的振打装置本体(202),设置于所述振打装置本体(202)底部的连接柱(203),以及设置于所述阴极板(108)一侧的连接杆(20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除尘节能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04)远离所述阴极板(108)的一端贯穿至所述过滤框架(101)的内腔并与所述连接柱(203)底部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除尘节能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框架(201)的底部与所述过滤框架(101)的顶部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电除尘节能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100)还包括连接槽(109)、设置于所述过滤框架(101)内腔底部的中心处,以及设置于所述过滤框架(101)底部的落尘框架(11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除尘节能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100)还包括收集框架(111)、设置于所述落尘框架(110)的底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收集框架(111)正面的仓门(11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除尘节能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100)还包括维护板(113)、设置于所述过滤框架(101)的正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电除尘节能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100)还包括密封条(114)、设置于所述维护板(113)与所述仓门(112)背面的四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电除尘节能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100)还包括滑槽(115)、设置于所述缓冲底座(105)内壁的四周,以及设置于所述滑槽(115)内腔的滑块(116)。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电除尘节能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16)靠近所述滑槽(11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滑槽(115)的内腔,所述滑块(116)远离所述滑槽(115)内腔的一端与所述缓冲顶盖(107)的一侧固定连接。10.如权利要求7、8和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电除尘节能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100)还包括固定柱(117)、设置于所述阴极板(108)的一侧,所述固定柱(117)靠近所述阴极板(108)的一端贯穿所述阴极板(108)并与所述阴极板(108)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除尘节能用降噪装置,包括缓冲机构,包括过滤框架,设置于所述过滤框架右侧的进气管,设置于所述过滤框架左侧的出气管,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表面的隔音棉,设置于所述过滤框架内腔底部四周的缓冲底座。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过滤框架,以此对进气管与出气管进行支撑,通过设置隔音棉,以此对进气管与出气管的内腔进行隔音处理,降低烟气在进气管与出气管的内腔流通时的产生的在噪音,通过设置缓冲底座、弹簧与缓冲顶盖,以此完成对阴极板的缓冲作业,配合振打装置本体、连接柱与连接杆避免装置在对阴极板进行振打作业时,产生的震动直接作用在过滤框架的内壁。接作用在过滤框架的内壁。接作用在过滤框架的内壁。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 杨东明 袁帅 李泽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达拉特旗发电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8
技术公布日:2022/1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