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钼矿捕收剂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68311发布日期:2023-01-07 02:37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钼矿捕收剂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浮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品位钼矿的浮选捕收剂。


背景技术:

2.浮选是矿物分离工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浮选法是以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为基础来进行分选的一种方法。浮选适于细粒及微细粒级别的物料。浮选需要浮选药剂,浮选药剂能改变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或使矿物有可浮性。
3.钼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一种金属元素,是生产合金钢、不锈钢、耐热钢和合金铸铁等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来自辉钼矿。
4.辉钼矿属六方晶系,呈层片状结晶构造。在晶格层片内部的钼原子与硫原子是以共价键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天然的层状体,其中钼原子全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与两层片硫原子强烈地连系在一起呈硫一钼一硫层分布。层与层间的结合极弱,为分子键。
5.辉钼矿破碎时主要沿层间断裂而露出完整的解理面。由于这些表面是由强烈疏水的硫原子所组成,辉钼矿层状体的表面也是强烈疏水的。在磨矿过程中,层状体破裂暴露出来的边缘,其表面是由钼原子与硫原子之间的强键组成的。这些新表面是活泼的,易与其它离子如水等起作用,因而是亲水的。它具有天然可浮性。
6.钼矿选矿用浮选法,最经典的捕收剂为烃油类,烃油类中被广泛使用的是煤油和柴油。随着辉钼矿易选矿床的减少,贫化问题越发严重,钼品位越来越低,对捕收剂的水溶性、选择性等指标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捕收剂煤油存在捕收能力不足、弥散性差,同时煤油略具臭味,造成作业环境的异味等问题;捕收剂柴油在水中弥散性不足,捕收效果较弱,且存在一定的消泡作用,作业过程泡沫硫化程度低,对钼矿物的回收率低、钼精矿品位达不到指标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钼矿捕收剂,提高对低品位钼矿物的回收率,使钼精矿品位达到指标要求。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9.提供一种新型钼矿捕收剂,包括柴油,松醇油,月桂酸单甘油酯和叔十二烷基硫醇,所述柴油和松醇油的质量比为2:1~4:1,所述柴油和松醇油质量之和占所述新型钼矿捕收剂质量的95%~97%。新型钼矿捕收剂在浮选过程中可以获得大量硫化的泡沫量,提高柴油在水中弥散性,同时提高药剂的捕收效果,从而达到替代煤油的使用效果。月桂酸单甘油酯和叔十二烷基硫醇能有效提高选别效果。
10.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柴油40-80份,松醇油20份,月桂酸单甘油酯2份,叔十二烷基硫醇1份。
11.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柴油60份,松醇油20份,月桂酸单甘油酯2份,叔十二烷基硫醇1份。
12.钼矿捕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方量,将柴油,松醇油,月桂酸单甘油酯和叔十二烷基硫醇混合,得到所述钼矿捕收剂。
13.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后包括搅拌,所述搅拌的时间为35min以上。
14.钼矿捕收剂的应用,将所述捕收剂用于选铁尾矿中金属钼的浮选分离。选铁尾矿的钼品位为0.04%~0.06%。
15.包括如下步骤:
16.(1)对所述选铁尾矿进行磨矿,制备矿浆;
17.(2)将抑制剂、所述钼矿捕收剂和起泡剂依次加入到步骤(1)磨矿所得的矿浆中,进行钼分离粗选,得到粗精矿和粗选尾矿,其中,所述抑制剂为亚硫酸钠与硫酸锌,起泡剂为2号油。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9.本发明提供的新型钼矿捕收剂替代传统常规钼矿捕收剂煤油成为矿山钼矿捕收剂,效果明显优于煤油。该药剂在矿浆中的弥散效果良好,有良好的捕收效果,同时能够增加泡沫强度,克服捕收剂消泡的副作用,提高金属回收率,以充分高效的综合利用现有的钼矿资源,使用新型钼矿捕收剂可以改善作业环境的异味,生产实际过程获得更好的钼矿综合回收效果,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新型钼矿捕收剂应用于低品位钼原矿的粗选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22.实施例1
23.在实验室中进行钼矿药剂对比试验:
24.对辉钼矿常用捕收剂煤油、柴油以及新型钼矿捕收剂mk-01进行试验,以此来对比药剂捕收效果。
25.药剂制备:按质量组分柴油60份,松醇油20份,月桂酸单甘油酯2份,叔十二烷基硫醇1份,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时间不低于35min,制备得到新型钼矿捕收剂mk-01。
26.试验流程:一段粗选作业。
27.试验条件:采用试验矿样钼原矿为选铁尾矿,原矿品位0.04%~0.06%,磨矿细度为-0.074mm占65.38%。按照图1流程进行粗选,起泡剂使用2号油,用量为30g/t,抑制剂为亚硫酸钠与硫酸锌用量为分别为750g/t,捕收剂分别为煤油、柴油、新型钼矿捕收剂mk-01,捕收剂用量都为60g/t。
28.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0029][0030]
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起泡剂用量相同时,对原矿品位0.04%~0.06%的选铁尾矿进行浮选,新型钼矿捕收剂mk-01所得粗精矿回收率达到69.13%,高于其他捕收剂。
[0031]
实施例2
[0032]
针对mk-01进行药剂用量对比试验
[0033]
药剂制备:按质量组分柴油60份,松醇油20份,月桂酸单甘油酯2份,叔十二烷基硫醇1份,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时间不低于35min,制备得到新型钼矿捕收剂mk-01。
[0034]
试验流程:一粗一扫作业。
[0035]
试验条件:采用试验矿样钼原矿为选铁尾矿,原矿品位0.04%~0.06%,磨矿细度为-0.074mm占65.38%。粗选药剂用量为:起泡剂使用2号油,用量为30g/t,脉石矿物抑制剂亚硫酸钠与硫酸锌用量分别为750g/t,粗选作业,新型钼矿捕收剂mk-01用量分别为30、60、90、120g/t,扫选作业捕收剂药剂量减半,即捕收剂mk-01用量分别为15、30、45、60g/t。当粗选作业mk-01用量为60g/t时,钼粗精矿品位较高,回收率最好。
[0036]
实施例3
[0037]
调整柴油与松醇油的比例,进行捕收剂种类试验。
[0038]
药剂制备:
[0039]
(1)按质量组分柴油40份,松醇油20份,月桂酸单甘油酯2份,叔十二烷基硫醇1份,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时间不低于35min,制备得到新型捕钼矿收剂mk-00。
[0040]
(2)按质量组分柴油60份,松醇油20份,月桂酸单甘油酯2份,叔十二烷基硫醇1份,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时间不低于35min,制备得到新型钼矿捕收剂mk-01。
[0041]
(3)按质量组分柴油80份,松醇油20份,月桂酸单甘油酯2份,叔十二烷基硫醇1份,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时间不低于35min,制备得到新型钼矿捕收剂mk-02。
[0042]
试验流程:一粗一扫作业。
[0043]
试验条件:采用试验矿样钼原矿为选铁尾矿,原矿品位0.04%~0.06%,磨矿细度为-0.074mm占65.38%。粗选药剂用量为:起泡剂使用2号油,用量为30g/t,脉石矿物抑制剂碳酸钠用量750g/t,捕收剂分别为新型钼矿捕收剂mk-00、mk-01、mk-02,粗选作业捕收剂用量分别为60g/t、90g/t,扫选作业捕收剂药剂量减半。
[0044][0045]
根据相关试验效果,按质量比柴油:松醇油=2:1(mk-00),3:1(mk-01),4:1(mk-02)制备新型钼矿捕收剂都能满足生产,其中3:1质量配比的新型钼矿捕收剂效果更明显,捕收剂用量为60g/t时精矿回收率达到67.26%。
[0046]
实施例4
[0047]
试验流程:闭路试验一粗两扫八精。
[0048]
根据现场选矿流程进行选矿闭路试验,验证药剂精选实际效果,试验使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65.38%的试验矿样,进行一粗两扫八精作业,药剂制度与现场生产一致,最终获得42.15%品位钼精矿及尾矿,钼金属回收率为65.07%。
[0049]
实施例5
[0050]
半工业试验:现场配置药剂,将新型钼矿捕收剂mk-01替代煤油作为钼矿捕收剂,考察矿浆波动过程中药剂使用情况,验证药剂实际效果。
[0051]
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钼矿捕收剂mk-01的选别效果良好,回收率高,与煤油同比效果明显。
[0052]
实施例6
[0053]
钼矿药剂工业试验对比
[0054]
序号药剂名称钼原矿品位(%)钼精矿产率(%)实际回收率(%)
1mk-010.03642.1962.552煤油0.03442.1562.40
[0055]
在实际使用中,新型钼矿捕收剂mk-01同样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工业试验期间,钼矿实际回收率62.55%略高于煤油浮选作业所达到的回收率。
[0056]
药剂量使用对比
[0057]
序号药剂名称捕收剂用量(g/t)起泡剂用量(g/t)1mk-0147.8613.212煤油47.5714.36
[0058]
在实际使用中,新型钼矿捕收剂mk-01的药剂量与煤油差别不大,但相对应的,起泡剂的用量有所下降,综合药剂成本将低于煤油。
[0059]
综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不仅可以对原矿品位0.04%~0.06%的选铁尾矿进行高效捕收,而且起泡剂的用量有所下降,降低综合药剂成本,改善作业环境的异味,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006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