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湿式静电除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稳定的湿式静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2.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基本原理主要分为荷电、收集和清灰三个阶段。在高压静电作用下,电晕阴极线不断放射出电子,使电极间气体被电离成正负离子。粉尘、酸雾等与电子碰撞而发生荷电。按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荷电后粉尘、酸雾会向与电极极性相反的电极移动。颗粒物、酸雾就会吸附到阳极筒上,通过阳极板冲洗水系统将吸附在阳极筒上的粉尘、酸雾冲洗至设备底部而得以去除。
3.现有技术中,烟气中的粉尘颗粒物遇水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后,容易在湿式电除尘器的阳极筒的底部及阴极线重锤上产生结垢。阳极筒底部的结垢会导致阳极筒底部无法正常放电,阴极线重锤的结垢会导致重锤出现腐蚀、变形,严重时还会拉断阴极线,这些都会影响湿式静电除尘器的正常运行。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湿式静电除尘器由于气液分离不够彻底,导致烟囱附近地面有落雨,附近地面落有白灰产生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稳定的湿式静电除尘器,利用第三喷淋层、阴极拉紧装置减少阳极筒及阴极重锤处产生的结垢;利用除雾折流板、高效除雾层进一步提高除尘器的气液分离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高效稳定的湿式静电除尘器,包括除尘器外壳、阳极筒以及穿设在所述阳极筒内的阴极线,所述阴极线的下端连接有阴极拉紧装置。在所述除尘器外壳上,位于所述阳极筒的下方设有进风口,所述除尘器外壳的顶部设有出风口。
7.在所述除尘器外壳的内部,所述阳极筒的上方设有第一喷淋层,所述第一喷淋层的上方设有除雾折流板,若干个所述除雾折流板并列布置构成折流板除雾层,所述折流板除雾层的底端为进风侧,其顶部为出风侧。所述折流板除雾层与所述出风口之间设有高效除雾层,所述折流板除雾层与所述第一喷淋层之间设有第二喷淋层,所述第一喷淋层的喷淋方向朝向所述阳极筒的顶端一侧,所述第二喷淋层的喷淋方向朝向所述折流板除雾层的底端一侧。所述阳极筒的底端还设有第三喷淋层,所述第三喷淋层的喷淋方向朝向所述阳极筒的底端一侧。
8.所述第一喷淋层与所述第二喷淋层均通过第一供水管路与第一供液泵连通,所述第三喷淋层通过第二供水管路与第二供液泵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喷淋层的喷液嘴均匀的分布在所述除尘器外壳的过风横截面上,所述第二供液泵通过所述第二供水管路持续向所述第三喷淋层供水。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供液泵通过所述第一供水管路向所述第一喷淋层与所述第二
喷淋层间歇性地供水。
11.进一步的,所述除雾折流板为“s”型折弯板,所述除雾折流板进风侧的板面与所述除尘器外壳内的烟气流向呈一定角度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喷淋层上喷液嘴的喷淋方向与所述除雾折流板进风侧的板面同向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高效除雾层包括除雾固定底板,所述除雾固定底板上均匀设有若干个除雾内筒及除雾外筒,所述除雾固定底板与所述除尘器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除雾内筒与所述除雾外筒均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除雾内筒的底端敞开且其底端向下穿过所述除雾固定底板并与所述除尘器外壳的内部连通,所述除雾内筒的顶端通过内筒盖板封堵。所述除雾内筒靠近所述内筒盖板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内筒旋流管口,所述内筒旋流管口在所述除雾内筒的外侧壁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内筒旋流管口与所述除雾内筒筒体外侧壁切向设置,所述除雾外筒与所述除雾内筒同心布置。所述除雾内筒的两端均敞开,所述除雾外筒套设在所述除雾内筒及所述内筒旋流管口的外侧,所述内筒旋流管将所述除雾内筒的筒体的内部与所述除雾外筒的内部连通。所述除雾内筒、除雾外筒均与所述除雾固定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除雾内筒、除雾外筒的筒体均与所述除尘器外壳内的烟气的流向同向设置。
14.进一步的,所述除雾外筒的内侧壁开设有条状凹槽,所述条状凹槽在所述除雾外筒的内侧壁上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条状凹槽的底端与所述除雾外筒的底端平齐。
15.进一步的,所述阴极拉紧装置包括挡水板、阴极重锤、重锤胶套,每根所述阴极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阴极重锤,每一排所述阴极线对应设置一块所述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与所述除尘器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挡水板上开设有重锤通孔,所述重锤通孔与所述阴极重锤对应设置,所述阴极重锤穿设在所述重锤通孔内,所述重锤通孔与所述阴极重锤之间设有所述重锤胶套,所述重锤胶套与所述重锤通孔固定连接,所述阴极重锤与所述重锤胶套之间过盈配合。所述挡水板的下方还设有重锤定位环,所述阴极重锤的底部套设在所述重锤定位环内,所述阴极重锤与所述重锤定位环间隙配合,所述重锤定位环通过定位环连接杆与所述挡水板固定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所述第三喷淋层持续性地向所述阳极筒一侧喷淋,可以提高烟气中粉尘颗粒物的处理效率,还能在阳极筒的底部形成持续流动的水膜,防止烟气中的粉尘在所述阳极筒的底部形成结垢。
18.所述除雾折流板进风侧的板面与所述除尘器外壳内的烟气流向呈一定角度设置,可以使烟气进入所述折流板除雾层时,立即形成折流,提高液滴的截留效率;
19.烟气在所述高效除雾层处产生旋流、碰撞,利用所述高效除雾层进一步提高气液分离效率。
20.所述阴极拉紧装置能够减少所述阴极重锤处上的结垢,还能对所述阴极重锤起到固定作用,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效稳定的湿式静电除尘器的正视剖视图。
22.图2为本发明中除雾折流板与第二喷淋层的正视外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中除雾内筒、除雾外筒、内筒旋流管口的俯视外形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图3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图4中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中阴极拉紧装置的三维外形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除尘器外壳,2、阳极筒,3、阴极线,4、阴极拉紧装置,401、挡水板,402、定位环连接杆,403、阴极重锤,404、重锤胶套,405、重锤定位环,5、第一喷淋层,6、第二喷淋层,7、第一供水管路,8、第一供液泵,9、第三喷淋层,10、第二供液泵,11、除雾折流板,12、高效除雾层,1201、除雾固定底板,1202、除雾内筒,1203、除雾外筒,1204、条状凹槽,1205、内筒旋流管口,13、进风口,14、出风口,15、第二供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稳定的湿式静电除尘器,包括除尘器外壳1、阳极筒2以及穿设在所述阳极筒2内的阴极线3,所述阴极线3的下端连接有阴极拉紧装置4。在所述除尘器外壳1上,位于所述阳极筒2的下方设有进风口13,所述除尘器外壳1的顶部设有出风口14。
30.在所述除尘器外壳1的内部,所述阳极筒2的上方设有第一喷淋层5,所述第一喷淋层5的上方设有除雾折流板11,若干个所述除雾折流板11并列布置构成折流板除雾层,所述折流板除雾层的底端为进风侧,其顶部为出风侧。所述折流板除雾层与所述出风口14之间设有高效除雾层12,所述折流板除雾层与所述第一喷淋层5之间设有第二喷淋层6,所述第一喷淋层5的喷淋方向朝向所述阳极筒2的顶端一侧,所述第二喷淋层6的喷淋方向朝向所述折流板除雾层的底端一侧,即所述第二喷淋层6的喷淋方向朝向所述折流板除雾层的进风口一侧。所述阳极筒2的底端还设有第三喷淋层9,所述第三喷淋层9的喷淋方向朝向所述阳极筒2的底端一侧。
31.所述第一喷淋层5与所述第二喷淋层6均通过第一供水管路7与第一供液泵8连通,所述第三喷淋层9通过第二供水管路15与第二供液泵10连通。所述第一供液泵8通过所述第一供水管路7可同时向所述第一喷淋层5与所述第二喷淋层6供水,所述第二供液泵10通过所述第二供水管路15向所述第三喷淋层9供水。
32.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三喷淋层9的喷液嘴均匀的分布在所述除尘器外壳1的过风横截面上,所述第二供液泵10通过所述第二供水管路15持续向所述第三喷淋层9供水。利用所述第三喷淋层9持续性地向所述阳极筒2一侧喷淋,一方面可以对烟气中的粉尘颗粒物进行预处理,提高烟气中粉尘的处理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在阳极筒2的底部形成持续流动的水膜,防止烟气中的粉尘在所述阳极筒2的底部形成结垢。
33.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供液泵8通过所述第一供水管路7向所述第一喷淋层5与所述第二喷淋层6间歇性地供水。利用所述第一喷淋层5间歇性地清理所述阳极筒2内壁所粘附的粉尘,利用所述第二喷淋层6间歇性地清理所述除雾折流板11上所粘附的粉尘。
34.如图2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除雾折流板11为“s”型折弯板,所述除雾折流板11进风侧的板面与所述除尘器外壳1内的烟气流向呈一定角度设置。这样可以使所述折流板除雾层的进风侧的烟气通道与烟气流向形成一定的角度,相当于烟气进入所述折流板除雾层时,能够立即形成折流,提高液滴的截留效率。传统的除雾折流板其进风侧的板面与烟气流向相同,液滴的截留效率较低。
35.如图2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喷淋层6上喷液嘴的喷淋方向与所述除雾折流板11进风侧的板面同向设置,所述第二喷淋层6所喷淋的液体能够对所述除雾折流板11进风侧的板面直接进行冲刷,提高所述除雾折流板11的清洗效率。
36.如图3至图5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高效除雾层12包括除雾固定底板1201,所述除雾固定底板1201上均匀设有若干个除雾内筒1202及除雾外筒1203,所述除雾固定底板1201与所述除尘器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除雾固定底板1201的四周与所述除尘器外壳1的内侧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除雾内筒1202与所述除雾外筒1203均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除雾内筒1202的底端敞开且其底端向下穿过所述除雾固定底板1201并与所述除尘器外壳1的内部连通,所述除雾内筒1202的顶端通过内筒盖板1206封堵。所述除雾内筒1202靠近所述内筒盖板1206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内筒旋流管口1205,所述内筒旋流管口1205在所述除雾内筒1202的外侧壁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内筒旋流管口1205与所述除雾内筒1202筒体外侧壁切向设置,所述除雾外筒1203与所述除雾内筒1202同心布置。所述除雾内筒1202的两端均敞开,所述除雾外筒1203套设在所述除雾内筒1202及所述内筒旋流管口1205的外侧,所述内筒旋流管口1205将所述除雾内筒1202的筒体的内部与所述除雾外筒1203的内部连通。所述除雾内筒1202、除雾外筒1203均与所述除雾固定底板1201固定连接,所述除雾内筒1202、除雾外筒1203的筒体均与所述除尘器外壳1内的烟气的流向同向设置。如图1所示,若所述除尘器外壳1内的烟气的流向为自下向上,则所述除雾内筒1202、除雾外筒1203的筒体均与水平面垂直设置
37.如图3至图5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除雾外筒1203的内侧壁开设有条状凹槽1204,所述条状凹槽1204在所述除雾外筒1203的内侧壁上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条状凹槽1204的底端与所述除雾外筒1203的底端平齐,可以使所述条状凹槽1204内的液滴沿着所述条状凹槽1204流出所述除雾外筒1203。所述折流板除雾层对除尘器中的烟气进行初步的除雾后,烟气继续运动并进入所述高效除雾层12,首先进入所述除雾内筒1202,并自所述内筒旋流管口1205进入所述除雾外筒1203,烟气在所述内筒旋流管口1205处产生旋流,旋流后的烟气冲向所述除雾外筒1203的内侧壁,并沿着所述条状凹槽1204向下流出,通过旋流、碰撞进一步提高气液分离效率。
38.如图6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阴极拉紧装置4包括挡水板401、阴极重锤403、重锤胶套404,每根所述阴极线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阴极重锤403,每一排所述阴极线3对应设置一块所述挡水板401,所述挡水板401与所述除尘器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挡水板401上开设有重锤通孔,所述重锤通孔与所述阴极重锤403对应设置,所述阴极重锤403穿设在所述重锤通孔内,所述重锤通孔与所述阴极重锤403之间设有所述重锤胶套404,所述重锤胶套404与所述重锤通孔固定连接,所述阴极重锤403与所述重锤胶套404之间过盈配合。所述挡水板401的下方还设有重锤定位环405,所述阴极重锤403的底部套设在所述重锤定位环405内,所述阴极重锤403与所述重锤定位环405间隙配合,所述重锤定位环405通过定
位环连接杆402与所述挡水板401固定连接。使用时,所述挡水板401能够阻挡除尘器内部的喷淋水在所述阴极重锤403的底部产生结垢,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所述重锤胶套404为软质材料,能够对所述阴极重锤403起到固定作用,同时不妨碍所述阴极重锤403在竖直方向上产生位移。所述重锤定位环405能够避免所述阴极重锤403产生较大的摆动位移,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前、后、左、右、末端、前端等方位指示词仅为说明结构,非限定。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