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杂质分离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风分离器。
背景技术:2.旋风分离器是一种在不使用过滤器的情况下通过涡旋分离从气体或液体流中去除微粒的设备。从液体中去除颗粒物时,使用水力旋流器。从气体中去除颗粒物时,使用气体旋流器。旋转效应和重力用于分离固体和流体的混合物,该方法也可以用于从气流中分离出细小液滴。
3.现有相关技术,旋风分离器结构形式为立式安装,分离元件垂直布置,进行二级分离。分离器的管口设置按技术规格书的要求设置。在分离器的中部设置有进气口,在其顶部设置出气口,分离器的壳体中部装有多个高效低阻型旋风子(轴向旋流管),它能把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存在的液体和固体颗粒捕集除去,用于除尘、除液。
4.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轴向旋流管包括用于排出分离后的气体的中心管和同轴设置在其一端的外筒,外筒同于引入未经分离的原料其气体,在外筒和中心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导向气流的叶片。在使用该分离器时,由于每一个旋流管对气流有一定的阻流作用,导致气体从每一个旋流管中进入的气体流量均不相同,在长期使用该装置后,容易造成局部的旋流管中杂质堆积较多而堵塞,影响该分离器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述存在的不足,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旋风分离器,其解决了气流分布不均导致局部杂质淤积而堵塞,影响分离器的正常工作的问题。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旋风分离器,包括内部中空的分离罐,在其中部设置有进气口,在其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在分离罐内部水平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进气口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安装有多个轴向旋流管;轴向旋流管包括中心管、套设置在其一端的外筒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叶片;轴向旋流管竖直设置,外筒的顶部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中心管的顶端位于分离罐的顶部和第一隔板之间;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分布板,分布板穿设在轴向旋流管的中心管上,且分布板位于进气口和第二隔板之间,在分布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气孔。
7.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使用该装置对天然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分离时,利用设置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分布板可以对进入分离罐内的天然气进行导向,使得进入至每一个轴向旋流管中的天然气流量更加的均匀,减小由于轴向旋流管中的天然气量不同导致装置中某些轴向旋流管过滤的杂质量不同造成旋流管堵塞,减小对整个分离罐中的气流的旋转角度和离心力大小等作用参数的影响,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8.优选的,相邻所述轴向旋流管的外筒之间设置有限定轴向旋流管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定位件,定位件位于靠近分离罐底部的一端。
9.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在轴向旋流管底部的定位件可以对相邻的旋流管起
到定位的作用,在将旋流管安装固定在第二隔板上时,可以使得旋流管保持正确的安装位置。
10.优选的,所述中心管朝向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防冲击板,防冲击板用于提高中心管的抗冲蚀能力。
11.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对天然气中的杂质进行分离过滤时,利用设置在中心管上的防冲击板可以减小天然气和其中的杂质对中心管造成的冲击和腐蚀,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12.优选的,所述通气孔绕中心管均匀设置。
13.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通气孔围绕中心管均匀设置,可以使得进入的天然气的更加均匀的分布在分布板和第二隔板之间,使得天然气可以均匀的进入至轴向旋流管中。
14.优选的,所述分离罐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方便进行检修的人孔,在人孔处可拆卸安装有封盖。
15.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利用人孔可以方便工人进入至分离罐的内部对装置进行检修、维护,使得装置的检修和维护过程更加方便。
16.优选的,所述分离罐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排出分离出的杂质的排污管。
17.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分离罐的底部收集到一定量的杂质后,通过排污管可以方便将分离出的杂质等污染物排出,将分离罐内的杂质排出后,即可继续使用装置对天然气中的杂质进行分离过滤,使得装置可以正常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9.1.利用设置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分布板可以使得天然气进入至每一个轴向旋流管中的,减小其中某一个或者多个轴向旋流管流量过大而发生堵塞阻断的可能,使得天然气进入装置内的旋向和离心力均符合要求,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20.2.利用设置在中心管上的防冲击板可以减小进入的天然气对中心管的冲击和腐蚀,可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21.3.利用设置在轴向旋流管的外筒之间的定位件可以对相邻的轴线旋流管进行定位,在将轴线旋流管安装固定在第二隔板上时保持相对位置的固定,减小发生变形的可能,使得其安装过程更加的方便可靠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的第一、第二隔板、分布板和轴向旋流管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分布板的结构示意图。
25.上述附图中:1、分离罐;11、进气口;12、出气口;13、人孔;14、封盖;15、排污管;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轴向旋流管;41、中心管;42、外筒;43、叶片;44、定位件;45、防冲击板;5、分布板;51、通气孔;52、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7.一种旋风分离器,参照图1-图3,包括内部中空的分离罐1,在其中部设置有进气口
11,在其顶部设置有出气口12,在分离罐1内部水平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进气口11位于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之间,在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上安装有多个轴向旋流管4;轴向旋流管4包括中心管41、套设置在其一端的外筒42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叶片43;轴向旋流管4竖直设置,外筒42的顶部位于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之间,中心管41的顶端位于分离罐1的顶部和第一隔板2之间;在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之间设置有分布板5,分布板5穿设在轴向旋流管4的中心管41上,且分布板5位于进气口11和第二隔板3之间,在分布板5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气孔51。
28.分离罐1可以采用钢板焊接制作成圆柱状的构件,其两端封闭设置,分离罐1的内部呈中空设置,分离罐1竖直设置;为使分离罐1可以承受更大的作用力,分离罐1的两端制作成半球状的结构。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可以通过设置钢管制作,进气口11水平设置在分离罐1的中部,出气口12竖直设置在分离罐1的顶部。
29.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均为平板状构件,两者均可以采用钢板制作,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不锈钢板制作,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可以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水平固定在分离罐1的内部。进气口11设置在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之间。
30.轴向旋流管4为现有技术,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市场购买得到,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制作。轴向旋流管4包括中心管41、同轴设置在其一端的外筒42和呈螺旋状设置在中心管41和外筒42之间的叶片43,中心管41和外筒42可以采用钢管制作,叶片43可以采用钢板制作成螺旋状,叶片43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固定在中心管41和外筒42之间。中心管41的顶部穿设在第一隔板2上,两者之间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进行连接;外筒42位于中心管41上的端部穿设在第二隔板3上,且与之固定,两者之间可以采用焊接固定。
31.分布板5为平板状构件,分布板5可以采用钢板制作,分布板5可以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固定在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之间,在分布板5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过孔52,中心管41穿设在过孔52内,在分布板5三绕中心管41周向开设有多个通气孔51,通气孔51可以方便天然气通过,使得天然气更加均匀的进入至每一个轴向旋流管4内。
32.在相邻的轴向旋流管4的外筒42之间设置有限定轴向旋流管4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定位件44,定位件44位于靠近分离罐1底部的一端,定位件44可以采用长条状的钢板或者钢柱制作,定位件44用于定位相邻的轴向旋流管4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将轴向旋流管4安装固定在装置上时,将轴向旋流管4点焊设置在第二隔板3上,再根据需要调整每一个轴向旋流管4之间的相对位置,并将定位件44焊接固定在相邻的轴向旋流管4之间,待定位完成后,再将轴向旋流管4进行满焊即可,使得其相对位置更加准确。
33.在中心管41朝向进气口11的一侧设置有防冲击板45,防冲击板45为圆弧状的平板状构件,防冲击板45可以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固定在中心管41正对于进气口11的一侧,根据需要可以在所有的中心管41上设置防冲击板45,也可以仅在正对于进气口11的中心管41上设置防冲击板45,防冲击板45用于提高中心管41的抗冲蚀能力。
34.在分离罐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方便进行检修的人孔13,可以在分离罐1的底部制作管状构件以形成人孔13,在人孔13处可拆卸安装有封盖14。在分离罐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排出分离出的杂质的排污管15,排污管15可以采用钢管制作,以方便排出分离的杂质。
35.本技术一种旋风分离器的实施原理为:
36.在使用该装置对天然气进行分离过滤时,将天然气从分离罐1的进气口11中通入,
天然气在分布板5的作用下均匀的流动至第二隔板3处,再进入至每一个轴向旋流管4中,进轴向旋流管4对杂质进行分离后,分离后的天然气通过中心管41进入至第一隔板2和分离罐1的顶部,再经过出气口12将分离后的天然气排出即可,利用设置在该分离罐1内的分布板5可以使得天然气更加均匀的进入至每一个轴向旋流管4,减小局部的轴向旋流管4流量过大造成分离的杂质过多而堵塞轴向旋流管4的可能,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利用设置在中心管41上的防冲击板45可以减少进入的天然气对中心管41的冲击和腐蚀,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在将轴向旋流管4安装固定在分离罐1的内部时,利用设置在外筒42的之间的定位件44可以对相邻的轴向旋流管4进行定位,使得其安装固定过程更加的方便、准确。
3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