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2.电力系统10kv氧化锌避雷器在客户购买后交接时需要进行直流参考电压和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试验等试验,以确保产品质量;因生产批量一般较大,所需试验量一般大且集中,进行试验时,试验人员需要逐个搬运避雷器到达试验台进行试验,试验完成后,还需要将合格品和废品分别放置于不同的容器中,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试验效率低、操作过程复杂繁琐、作业安全性差(砸伤、挤伤等)且搬运过程中很容易损伤避雷器,增加试验废品率。
3.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降低避雷器试验劳动强度、减少试验工作量、增加试验效率、增加试验过程安全性并减少试验废品率的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避雷器试验过程中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试验效率低、操作过程复杂繁琐以及作业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避雷器智能试验装置能够降低避雷器试验劳动强度、减少试验工作量、增加试验效率并增加试验过程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包括动力组件,还包括承载框、机械臂支架、机械臂、待检存储容器、废品收集箱和合格品容器;所述承载框为框架或箱体结构;所述承载框上固定有用于控制机械臂运行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内置控制单元;所述承载框上的承载板上固定有定位架;所述机械臂支架为柱形结构,纵向设置,底部固定在所述承载框上,起到固定机械臂的作用;所述机械臂数量为一个或多个,端部设有爪形或板形夹具,起到将待检存储容器中的避雷器夹起并放置在定位架上的作用;所述待检存储容器直接或间接固定在承载框上,用于容纳待检避雷器;所述废品收集箱定位在承载框上,用于容纳不合格的避雷器;所述合格品容器定位在承载框上,用于容纳试验合格的避雷器。
6.进一步的是,所述定位架主体为柱形,顶部呈y形,数量为两个,需要试验的避雷器可以横置在定位架上,需要试验的避雷器的两端与两个定位架相接触;所述机械臂数量为两个,端部设有爪形或板形夹具,起到将待检存储容器中的避雷器夹起并放置在定位架上以及将定位架上的避雷器夹起放入废品收集箱或合格品容器的作用。
7.进一步的是,所述承载框的顶部固定有承载板,承载板距离承载框底部1.5至2.5
米,为水平设置的平板;定位架主体为带有凹槽的块体或夹具,数量为1个,需要试验的避雷器能够纵向插入并固定在定位架上;所述机械臂数量为一个。
8.优选的,还包括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包括环形输送带、承载轮、进排气组件和输送带移位组件;所述环形输送带整体为环形带体,紧贴承载轮设置且被承载轮撑成矩形环状或三角形环状;所述环形输送带由整体为矩形囊体的定位囊体和矩形的连接片体交替拼接而成;定位囊体为橡胶材质弹性囊;所述连接片体的长度为定位囊体长度的1.5至4倍;所述定位囊体靠近中心的位置设有穿入孔;所述定位囊体的一侧固定有延伸管,延伸管的端部固定有快插接头;所述承载轮为柱形轮体,数量为三个或四个,且均可转动固定连接在承载支架上;其中两个承载轮位于承载板上0.4至0.7米;所述进排气组件用于控制每个定位囊体中的气体量进而控制定位囊体上穿入孔的大小,位于环形输送带的一侧;输送带移位组件位于环形输送带的另一侧且靠近定位架设置,包括滑动基座、基座导轨、支撑框和施力滚筒;所述滑动基座在基座导轨上滑动,滑动基座的滑动方向与承载框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支撑框为伸缩杆结构,固定在滑动基座上;所述施力滚筒为柱形滚筒,数量为两个,定位支撑框靠近顶部的侧壁上;两施力滚筒轴向相同、对称设置、均位于支撑框靠近环形输送带的一侧,两施力滚筒之间的间距大于穿入孔的直径1.5倍。
9.优选的,所述定位囊体的长度为避雷器直径的2至3倍,宽度为避雷器直径的1.5至2.5倍。
10.优选的,所述进排气组件包括承载架、顶板、接头夹持组件、接头承载块、插入接头、滑移导轨和泵气组件;所述承载架通过滑移导轨沿承载框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滑动定位在所述承载框上,为纵向设置的电动伸缩杆,滑动动作和伸缩动作均受控于控制单元;所述顶板固定在承载架的顶部,起到承载的作用;所述接头夹持组件固定在顶板上靠近环形输送带的位置,为电动夹子体,用于夹持固定快插接头;所述接头承载块沿承载框的宽度方向滑动定位在顶板上;所述插入接头固定在所述接头承载块上且通过输气软管与泵气组件连通。
11.优选的,所述快插接头和/或接头夹持组件上固定有吸附磁铁。
12.优选的,还包括移位承载台,移位承载台定位在合格品容器正下方,包括平台、升降组件和平台移位组件;所述合格品容器为内置隔板的箱体,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多个柱形的空间;
所述升降组件为纵向设置的伸缩杆结构,底部固定在承载框的内底上;所述平台位于升降组件正上方,平台移位组件设在平台和升降组件之间;所述平台移位组件包括转动盘和滑动导轨;所述转动盘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所述滑动导轨为过转动盘中心的直导轨;所述平台为板形,沿滑动导轨进行滑动;使用时,移位承载台通过升降以及移动平台调整合格品容器相对穿入孔的位置,进而确保避雷器恰好落入合格品容器内的柱形空间。
13.优选的,还包括缓放组件;所述缓放组件固定在所述穿入孔的孔壁上;所述缓放组件包括支撑伸缩杆、转动软柱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数量为3个,均布在穿入孔的孔壁上;所述支撑伸缩杆为软杆且能够伸缩,两端固定在连接块上,数量为3个,3个支撑伸缩杆的组合呈三角形;所述转动软柱为管形,套在所述支撑伸缩杆上且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伸缩杆上;所述转动软柱与支撑伸缩杆一一对应;转动软柱与支撑伸缩杆之间设有扭簧;使用时,穿入孔的直径变化可带动支撑伸缩杆的伸缩进而便于避雷器的下放。
14.优选的,所述转动软柱为管形软囊。
15.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提供一种包括承载框、机械臂支架、机械臂、待检存储容器、废品收集箱和合格品容器的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利用机械臂辅助人工完成避雷器的搬运工作,机械臂将需要进行试验的避雷器搬运至承载框上的定位架后,再由人工参与完成相关试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避雷器试验过程中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试验效率低、操作过程复杂繁琐以及作业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避雷器智能试验装置能够降低避雷器试验劳动强度、减少试验工作量、增加试验效率并增加试验过程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发明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定位囊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进排气组件与输送带移位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输送带移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进排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进排气组件的结构简图;图9为本发明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合格品容器与平台移位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平台移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缓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承载框001、定位架011、控制面板021、机械臂支架002、机械臂003、待检存储容器004、废品收集箱005、合格品容器006;输送组件100、环形输送带110、定位囊体111、穿入孔112、延伸管113、快插接头114、连接片体115、承载轮120、承载支架121、进排气组件130、承载架131、插入接头132、接头夹持组件133、顶板134、吸附磁铁135、接头承载块136、滑移导轨137、泵气组件138、输气软管139、输送带移位组件140、滑动基座141、基座导轨142、支撑框143、施力滚筒144;移位承载台200、平台210、升降组件220、平台移位组件230、转动盘231、滑动导轨232;缓放组件300、支撑伸缩杆310、转动软柱320、连接块330。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19.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水平”、“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1.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的结构简图;本技术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包括承载框001、机械臂支架002、机械臂003、待检存储容器004、废品收集箱005和合格品容器006,利用机械臂003辅助人工完成避雷器的搬运工作,机械臂003将需要进行试验的避雷器搬运至承载框001上的定位架011后,再由人工参与完成相关试验;实现了避雷器智能试验装置能够降低避雷器试验劳动强度、减少试验工作量、增加试验效率并增加试验过程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22.实施例一
23.如图1所示,本技术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包括承载框001、机械臂支架002、机械臂003、待检存储容器004、废品收集箱005、合格品容器006和动力组件。
24.所述承载框001为框架结构或箱体结构,用于承载并容纳需要进行试验的避雷器,承载框001设有接地线;所述承载框001上固定有用于控制机械臂003运行的控制面板021,控制面板021上置控制按键,内置控制单元;所述承载框001上表面固定有定位架011,定位架011主体为柱形,顶部呈y形,数量为两个,需要试验的避雷器可以横置在定位架011上,需要试验的避雷器的两端与两个定位架011相接触。
25.所述机械臂支架002为柱形结构,纵向设置,底部固定在所述承载框001上,起到固定机械臂003的作用,高度高于2米。
26.所述机械臂003具备多个自由度,数量为一个或两个,端部设有爪形或板形夹具,起到将待检存储容器004中的避雷器夹起并放置在定位架011上以及将定位架011上的避雷器夹起放入废品收集箱005或合格品容器006的作用。
27.所述待检存储容器004直接或间接固定在承载框001上,用于容纳待检避雷器,结构优选底板为斜面的三角形仓体,避雷器放入其中后会自动滚动;所述废品收集箱005固定在承载框001上,用于容纳不合格的避雷器,优选为倾斜设置的滑道与箱体的组合,机械臂003夹取不合格的避雷器后,将其放入滑道令不合格避雷器自动滑入箱体;所述合格品容器006直接或间接固定在承载框001上,用于容纳试验合格的避雷器,结构优选底板为斜面的三角形仓体。
28.所述动力组件用于为本技术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各部件的运行提供动力,为电机、传动轴、输送皮带、传动齿轮、电池、直流电源和/或交流电源;所述控制单元起到控制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各部件协调运行的作用;所述动力组件、控制单元及机械臂003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29.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控制按键的组合。
30.本技术实施例的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实际使用时:试验(检验)人员通过控制面板021控制机械臂003从待检存储容器004中夹取需要试验的避雷器并将需要试验的避雷器横置在定位架011上,而后通过人工或试验机器人完成需要进行的试验(例如直流参考电压和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试验等),并判定避雷器合格与否,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机械臂003将定位架011上的避雷器夹起放入废品收集箱005或合格品容器006中。
31.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避雷器试验过程中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试验效率低、操作过程复杂繁琐以及作业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避雷器智能试验装置能够降低避雷器试验劳动强度、减少试验工作量、增加试验效率并增加试验过程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32.实施例二
33.如图2所示,本技术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包括承载框001、机械臂支架002、机械臂003、待检存储容器004、废品收集箱005、合格品容器006和动力组件,还包括输送组件100;所述承载框001为箱体结构,用于承载并容纳需要进行试验的避雷器,承载框001的顶部固定有承载板,承载板距离承载框001底部1.5至2.5米,为水平设置的平板;所述承载框001上固定有用于控制机械臂003运行的控制面板021,控制面板021上置控制按键,内
置控制单元;所述承载框001上的承载板上固定有定位架011,定位架011主体为带有凹槽的块体或夹具,数量为1个,需要试验的避雷器能够纵向插入并固定在定位架011上;所述机械臂支架002为柱形结构,纵向设置,底部固定在所述承载框001上,起到固定机械臂003的作用。
34.所述机械臂003具备多个自由度,数量为一个,端部设有爪形或板形夹具,起到将待检存储容器004中的避雷器夹起并放置在定位架011上的作用。
35.所述待检存储容器004直接或间接固定在承载框001上,定位在承载框001内,用于容纳待检避雷器;所述废品收集箱005定位在箱体结构的承载框001内,用于容纳不合格的避雷器,空间上位于承载板之下;所述合格品容器006定位在承载框001上,用于容纳试验合格的避雷器;所述动力组件用于为本技术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各部件的运行提供动力,为电机、传动轴、输送皮带、传动齿轮、电池、直流电源和/或交流电源;所述控制单元起到控制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各部件协调运行的作用;所述动力组件、控制单元及机械臂003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36.所述输送组件100用于输送避雷器,包括环形输送带110、承载轮120、进排气组件130和输送带移位组件140;如图3所示,所述环形输送带110整体为环形带体,紧贴承载轮120设置且被承载轮120撑成矩形环状或三角形环状;所述环形输送带110由整体为矩形囊体的定位囊体111和矩形的连接片体115交替拼接而成,环形输送带110上定位囊体111的数量与连接片体115数量相同;如图4所示,所述定位囊体111为橡胶材质弹性囊,其长度为避雷器直径的2至3倍,宽度为避雷器直径的1.5至2.5倍,且定位囊体111的宽度与连接片体115的宽度相等;所述连接片体115的材质为橡胶或具备弹力的布,长度为定位囊体111长度的1.5至4倍;所述定位囊体111靠近中心的位置设有穿入孔112,穿入孔112为通孔,轴向与定位囊体111厚度方向相同且不与定位囊体111内部空间连通;所受定位囊体111因自身内部气体量变化进行涨缩时,穿入孔112的直径随之变化;所述定位囊体111的一侧固定有延伸管113,延伸管113的长度小于10厘米,一端固定在所述定位囊体111上且自身轴向垂直于定位囊体111的长度方向,延伸管113与定位囊体111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延伸管113的另一端固定有快插接头114;常态下快插接头114将定位囊体111内部空间封闭,当有其他接头插入快插接头114时,延伸管113会与插入快插接头114的接头连通。
37.所述承载轮120为柱形轮体,数量为三个或四个,所有承载轮120轴向均相同,且均可转动固定连接在承载支架121上;所述承载支架121为杆体或框架结构,固定在承载框001上,起到固定承载轮120的作用;部分或全部的承载轮120内置受控于控制单元的电机;多个承载轮120将环形输送带110撑成矩形环状或三角形环状,并将环形输送带110架设在承载框001的正上方,其中两个承载轮120位于承载板上0.4至0.7米,这两个承载轮120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承载板(这两个承载轮120之间的环形输送带110平行于承载板),这两个承载轮120空间上分别靠近承载框00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其他承载轮120与这两个承载轮120之间的间距大于1.5米;所述承载轮120的轴向均与承载框001的宽度方向相同。
38.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进排气组件130用于控制每个定位囊体111中的气体量进而
控制定位囊体111上穿入孔112的大小,位于环形输送带110的一侧;进一步的,进排气组件130包括承载架131、顶板134、接头夹持组件133、接头承载块136、插入接头132、滑移导轨137和泵气组件138;所述承载架131通过滑移导轨137沿承载框00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滑动定位在所述承载框001上,为纵向设置的电动伸缩杆,滑动动作和伸缩动作均受控于控制单元;所述顶板134固定在承载架131的顶部,起到承载的作用;所述接头夹持组件133固定在顶板134上靠近环形输送带110的位置,为电动夹子体,用于夹持固定快插接头114;所述接头承载块136沿承载框001的宽度方向滑动定位在顶板134上;所述插入接头132固定在所述接头承载块136上且通过输气软管139与泵气组件138连通;如图8所示,所述泵气组件138固定在承载框001上,为气泵和阀体的组合;使用时,承载架131滑动至需要改变内部气体量的定位囊体111旁,控制接头夹持组件133将快插接头114固定,而后控制插入接头132插入快插接头114,泵气组件138运行泵气或抽气,随后插入接头132脱离快插接头114。
39.优选的,所述进排气组件130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40.进一步的,所述滑移导轨137包括纵向导轨和横向导轨,纵向导轨固定在承载框001上且自身长度方向与承载框001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横向导轨与纵向导轨垂直滑动定位在纵向导轨上。
41.优选的,为了便于快插接头114的夹持固定以及定位,所述快插接头114和/或接头夹持组件133上固定有吸附磁铁135。
42.如图5和图6所示,输送带移位组件140用于拨动环形输送带110的靠近定位架011的一段上下移动,位于环形输送带110的另一侧(远离进排气组件130的一侧)且靠近定位架011设置,包括滑动基座141、基座导轨142、支撑框143和施力滚筒144;所述滑动基座141为板体;受控于控制单元在基座导轨142上滑动,滑动基座141的滑动方向与承载框001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支撑框143为伸缩杆结构,固定在滑动基座141上且纵向设置;所述施力滚筒144为柱形滚筒,数量为两个,均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框143上,施力滚筒144位于支撑框143靠近顶部的侧壁上;两施力滚筒144轴向相同、对称设置、均位于支撑框143靠近环形输送带110的一侧,两施力滚筒144之间的间距大于穿入孔112的直径1.5倍,施力滚筒144的长度为环形输送带110的宽度的0.8至1.5倍。
43.本技术实施例的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实际使用时:1、试验(检验)人员通过控制面板021控制机械臂003从待检存储容器004中夹取需要试验的避雷器并将需要试验的避雷器纵向插入环形输送带110上的其中一个穿入孔112(靠近机械臂003的穿入孔112);2、控制进排气组件130滑动至靠近该穿入孔112的位置,控制接头夹持组件133将与该穿入孔112对应的快插接头114固定,而后控制插入接头132滑动插入快插接头114,泵气组件138运行将该定位囊体111吹鼓;此过程中,穿入孔112缩小将避雷器固定;随后插入接头132脱离快插接头114(随后控制机械臂003将需要试验的避雷器逐个放入穿入孔112);3、承载轮120转动带动将避雷器移动,直至避雷器移动至定位架011的正上放;4、控制输送带移位组件140运行,将靠近定位架011的环形输送带110下压,直至避雷器插入定位架011;控制进排气组件130滑动至靠近该避雷器的位置,将固定该避雷器的定位囊体111内气体抽出;5、而后通过人工或试验机器人等完成需要进行的试验(例如直流参考电压和0.75
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试验等),并判定避雷器合格与否,并将信号输入控制单元;6、向固定该避雷器的定位囊体111内泵气,直至定位囊体111将避雷器固定,而后复位输送带移位组件140;7、承载轮120转动带动将避雷器移动,直至避雷器移动至废品收集箱005或合格品容器006的正上放(控制单元获得来自控制面板021的信号,判定试验后的避雷器是否合格,若合格则控制该避雷器在合格品容器006正上方停下,若不合格则控制该避雷器在废品收集箱005正上方停下);控制进排气组件130滑动至靠近该避雷器的位置,控制接头夹持组件133将靠近该避雷器的定位囊体111对应的快插接头114固定,而后控制插入接头132滑动插入快插接头114并将气体抽出;避雷器在穿入孔112缩小时逐步下滑。
44.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减少避雷器试验过程中的破损率,提高本技术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的实用性并便于避雷器的收集与存储,10kv避雷器电变量测量试验装置还包括移位承载台200;如图9和图10所示,移位承载台200定位在合格品容器006正下方,包括平台210、升降组件220和平台移位组件230;所述合格品容器006为内置隔板的箱体,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多个柱形的空间,柱形的空间内设有海绵;所述升降组件220为纵向设置的伸缩杆结构,底部固定在承载框001的内底上;所述平台210位于升降组件220正上方,平台移位组件230设在平台210和升降组件220之间;所述平台移位组件230包括转动盘231和滑动导轨232;所述转动盘231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组件220的顶部;所述滑动导轨232为过转动盘231中心的直导轨;所述平台210为板形,沿滑动导轨232进行滑动;使用时,移位承载台200通过升降以及移动平台210调整合格品容器006相对穿入孔112的位置,进而确保避雷器恰好落入合格品容器006内的柱形空间。
45.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避雷器试验过程中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试验效率低、操作过程复杂繁琐以及作业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避雷器智能试验装置能够降低避雷器试验劳动强度、减少试验工作量、增加试验效率、增加试验过程安全性且能够保障避雷器转运过程中对避雷器的损伤较小的技术效果。
46.实施例三
47.为了进一步减少避雷器试验过程中的破损率,避免避雷器下方时摔损,本技术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设了缓放组件300;具体为:如图11所示,所述缓放组件300固定在所述穿入孔112的孔壁上;所述缓放组件300包括支撑伸缩杆310、转动软柱320和连接块330;所述连接块330的数量为3个,均布在穿入孔112的孔壁上;所述支撑伸缩杆310为软杆且能够伸缩,两端固定在连接块330上,数量为3个,3个支撑伸缩杆310的组合呈三角形;所述转动软柱320为管形,套在所述支撑伸缩杆310上且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伸缩杆310上,长度为支撑伸缩杆310完全收缩时的0.6至0.9倍;所述转动软柱320数量为三个,为橡胶材质,与支撑伸缩杆310一一对应;转动软柱320与支撑伸缩杆310之间设有扭簧,扭簧起到积蓄和释放弹性势能的作用;使用时,穿入孔112的直径变化可带动支撑伸缩杆310的伸缩进而便于避雷器的下放。
48.优选的,所述转动软柱320为管形软囊,能够通过改变转动软柱320内的气体量改变转动软柱320的大小进而适应不同型号的避雷器。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
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