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汽化发生炉水雾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21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化发生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质汽化发生炉的水雾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生物质能是指由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光合作用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将吸收的太阳能转换为碳水化合物和氧气。生物质通常包括农业废弃物、木材及森林工业废弃物、禽畜粪便、城市生活垃圾以及能源作物等几种类型;生物质能属于可再生资源,种类分布广,可贮存、节能环保。生物质汽化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或含氧物作汽化剂,在高温条件下将生物质燃料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可燃气(主要是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的热化学反应。目前的生物质汽化发生炉受其结构的影响,产生的气体中杂物不易过滤,造成气体中污染物含量高,排放不达标排放后环境污染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净化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生物质汽化发生炉水雾净化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汽化发生炉水雾净化装置,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

所述壳体的内部均匀设有若干隔板,且若干隔板以每间隔一个为一组共分为两组;所述其中一组隔板的顶端与壳体封闭连接,隔板的底端与壳体的连接处设有串气孔Ⅰ;所述其中另一组隔板的顶端与壳体的连接处设有串气孔Ⅱ,隔板的底端与壳体的连接处设有串流孔;

所述隔板将壳体的内部分隔成若干首尾连通的烟道,且烟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和出气管相互连通;所述烟道的内部分别设有喷淋管,且喷淋管穿过壳体顶部设有的安全阀与U型水封管相互连接;所述喷淋管的底端设有雾化喷嘴;

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排水管。

所述壳体内部被隔板均匀分隔成4-8个烟道。

所述烟道整体呈S型。

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液面计。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隔板将壳体的内部均匀分隔成若干烟道,且烟道内的喷淋管可对烟气进行雾化喷淋,从而将烟气中的颗粒物吸附沉降,净化效果好;喷淋管提升至安全阀上方时,可将安全阀关闭,便于分隔进行检修,无需整体拆开,维护方便;壳体内的污水可通过排水管排出;U型水封管可通过内部的水进行有效的封堵,防止气体泄漏。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净化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串气孔Ⅱ 2、出气管 3、隔板 4、烟道 5、串气孔Ⅰ 6、排水管 7、串流孔 8、壳体 9、雾化喷嘴 10、进气管 11、安全阀 12、U型水封管 13、盖板 14、喷淋管 15、液面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它包括壳体8;所述壳体8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管10和出气管2;

所述壳体8的内部均匀设有若干隔板3,且若干隔板3以每间隔一个为一组共分为两组;所述其中一组隔板的顶端与壳体8封闭连接,隔板3的底端与壳体8的连接处设有串气孔Ⅰ5;所述其中另一组隔板的顶端与壳体8的连接处设有串气孔Ⅱ1,隔板3的底端与壳体8的连接处设有串流孔7;

所述隔板3将壳体8的内部分隔成若干首尾连通的烟道4,且烟道4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进气管10和出气管2相互连通;所述烟道4的内部分别设有喷淋管14,且喷淋管14穿过壳体8顶部设有的安全阀11与U型水封管12相互连接;所述喷淋管14的底端设有雾化喷嘴9;

所述壳体8的底端设有排水管6。

所述壳体8内部被隔板均匀分隔成4-8个烟道。

所述烟道4整体呈S型。

所述壳体8的底部设有液面计15。

本实用新型中的隔板3将壳体8的内部均匀分隔成若干相互首尾连通的烟道4,且烟道4内的喷淋管14可对烟气进行雾化喷淋,从而将烟气中的颗粒物吸附沉降,净化效果好;喷淋管14提升至安全阀11上方时,可将安全阀11关闭,便于分隔进行检修,无需整体拆开,维护方便;壳体8内的污水可通过排水管6排出;U型水封管12与盖板13相互对接可通过内部的水进行有效的封堵,防止气体泄漏;壳体底部的液面高度可通过液面计15进行观察,防止液面过高堵住串气孔。

本实用新型中的隔板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喷淋管可通过安全阀进行分隔检修,使用维护十分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