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氨水余热利用制冷机组自动反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7014发布日期:2019-01-13 17:5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循环氨水余热利用制冷机组自动反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循环氨水余热利用制冷机组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利用制冷机组自动反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煤焦化是将炼焦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高温干馏产生焦炭、焦炉煤气和炼焦化学产品的工艺过程。其中,焦炉煤气从炭化室经上升管逸出时的温度为700℃左右,此时煤气中含有焦油气、苯族烃、水汽、氨、硫化氢、氰化氢、萘及其它化合物,为回收和处理这些化合物,桥管及集气管中用大量循环氨水喷洒,当细雾状的氨水与荒煤气充分接触时,由于煤气温度很高而湿度又很低,故煤气放出大量显热被冷却至83(±5)℃左右,氨水则吸收大量热量升温至80(±5)℃左右。循环氨水携带被冷却下来的焦油经集气管和气液分离器与煤气分离,分离后液体流入机械化澄清槽与焦油分离设备,与焦油分离后的氨水进入循环氨水槽,然后再经循环氨水泵泵入桥管循环利用。该系统中循环氨水携带的荒煤气热量白白浪费在大气中,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为此,国内的科研院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重视循环氨水余热利用制冷机组研究,中科院热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院校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分别作出了样机进行测试,使循环氨水通过溴化锂制冷机组,能降低喷洒的循环氨水的过热度,将免费的高温循环氨水作为热源直接引入溴化锂制冷机组制冷水,不仅能够实现焦炉荒煤气显热的回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且还能根据客户不同制冷设备的热源降低相应热源能耗,因此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是高温循环氨水在制冷过程中温度会被冷却,此时仍会析出焦油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会积存在循环氨水余热利用制冷机组的管路上,随着析出物集聚会逐渐阻碍氨水的流动,进而会导致制冷机组制冷效率的下降,使制冷量严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需要根据管路堵塞情况对制冷机组进行除污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利用制冷机组自动反冲洗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能便于实现对制冷机组管路的反向冲洗,能保证制冷量满足实际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利用制冷机组自动反冲洗装置,包括制冷机组本体、连接在制冷机组本体进口端的主供给管路、连接在制冷机组本体出口端的主外排管路;

还包括连接在主供给管路进口端的第一供给管路和第二外排管路、连接在主外排管路出口端的第一外排管路和第二供给管路、通过管路连接在主供给管路和主外排管路之间的压差表;

第一供给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供给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第一外排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二外排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第一供给管路、第二外排管路与主供给管路相互连通;第一外排管路、第二供给管路和主外排管路相互连通;

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外排管路下方的排废池,所述第二外排管路的出口端位于所述排废池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第一供给管路和第二外排管路同时与主供给管路连接,使第二供给管路和第一外排管路同时与主外排管路连接,这样即能在需要清洗时利用第二供给管路供入蒸氨水给主外排管路,然后将供入的蒸氨水由主供给管路通过第二外排管路排入排废池当中,这样,能在保证具有正常的制冷功能的前提下,还能具有反向清洗功能。通过第一供给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供给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一外排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二外排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阀门,能便捷地实现各管路通断的控制,从而可以更方便地控制反向清洗状态和正常的制冷状态的切换。该装置实现了制冷机组在管路内积存过多的污浊物后能够便捷地实现清洁功能,保证了循环氨水余热利用制冷机组的效率,保证了制冷机组的制冷量,进面保证了利用循环氨水余热制冷的工业化需求。

进一步,为了方便连接,第一供给管路、第二外排管路与主供给管路之间通过第一三通管件连接。

进一步,为了方便连接,第一外排管路、第二供给管路和主外排管路之间通过第二三通管件连接。

进一步,为了方便供入蒸氨水,第一供给管路和第二供给管路的进口端分别与第三三通管件的两个出口端连接,第三三通管件的进口端作为蒸氨水的总进口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制冷机组本体,2、主供给管路,3、主外排管路,4、第一供给管路,5、第一外排管路,6、第二供给管路,7、第二外排管路,8、第一阀门,9、第二阀门,10、第三阀门,11、第四阀门,12、压差表,13、排废池,14、第一三通管件,15、第二三通管件,16、第三三通管件,17、第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利用制冷机组自动反冲洗装置,包括制冷机组本体1、连接在制冷机组本体1进口端的主供给管路2、连接在制冷机组本体1出口端的主外排管路3;

还包括连接在主供给管路2进口端的第一供给管路4和第二外排管路7、连接在主外排管路3出口端的第一外排管路5和第二供给管路6、通过管路连接在主供给管路2和主外排管路3之间的压差表12,压差表12用于实现监测制冷机组进口和出口的压差监测;

第一供给管路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8,第一阀门8的作用为控制氨水流入制冷机组,反向冲洗时阻断氨水的流入。第二供给管路6上设置有第二阀门9,作为一种优选,第二供给管路6上还设置有第五阀门17;第二阀门9和第五阀门17的作用均为实现氨水反向流入制冷机组,对机组内部进行有效清洁。

第一外排管路5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0,第二外排管路7上设置有第四阀门11,第四阀门11在制冷机组本体1正常工作时关闭,当反向冲洗时打开,确保不合格氨水流入排废池;

第一供给管路4、第二外排管路7与主供给管路2相互连通;第一外排管路5、第二供给管路6和主外排管路3相互连通;

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外排管路7下方的排废池13,所述第二外排管路7的出口端位于所述排废池13中。排废池13的作用为容纳反向冲洗后产生的废氨水。

第一供给管路4、第二外排管路7与主供给管路2之间通过第一三通管件14连接。

第一外排管路5、第二供给管路6和主外排管路3之间通过第二三通管件15连接。

第一供给管路4和第二供给管路6的进口端分别与第三三通管件16的两个出口端连接,第三三通管件16的进口端作为蒸氨水的总进口端。

工作原理:

在正常制冷时,第一阀门8和第三阀门10打开,第二阀门9、第五阀门17和第四阀门11关闭,此时氨水从第一供给管路4进入主供给管路2进而由制冷机组本体1的进口端流入,从制冷机组本体1的出口端、主外排管路3和第一外排管路5流出,确保了制冷机组的正常工作,当压差表12监测到制冷机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压差大于0.1兆帕的时候,将关闭第一阀门8和第三阀门10,打开第二阀门9、第五阀门17和第四阀门11实现注入氨水的反向流动,以冲洗制冷机组内积存的污浊物,此时,氨水由第二供给管路6经主外排管路3进入制冷机组本体1中,经主供给管路2和第二外排管路7排出,反向冲洗产生的废液排放到排废池13中,当清理干净后,将重新打开第一阀门8和第三阀门10,关闭第二阀门9、第五阀门17和第四阀门1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