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质炭化炉的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0738发布日期:2019-07-17 06:0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物质炭化炉的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质炭化炉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森林覆盖面积也大,每年农作物和果壳及树枝落叶等所产生的生物质秸秆达7亿吨左右,但其利用率仅为20%,而树枝、锯末、稻壳等生物质废弃物也有上亿吨被白白浪费掉,这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秸秆焚烧),而且也使其失去循环利用的价值,生物质碳化技术能给这些生物质废弃物第二次利用,能最大化的体现它们的自身价值,能高效的将其转化为生物质碳化产物。

现在的生物质炭化炉的进料装置多为一个出料口,出料较慢且不能适用于拥有多个碳化仓的生物质炭化炉,而拥有多个出料口的进料装置又不能避免出料口以外地方的材料残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物质炭化炉的进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顶部的气泵,所述壳体内夹套设置有进料仓,所述进料仓的底部被截面为三角形的隔断条分成至少两个出料口,所述气泵的底部设有与出料口相对应的活塞杆,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与活塞杆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进料仓的顶部边缘处设有进料口。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进料仓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进气仓。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进气仓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口。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进气仓的侧壁上设有进气管。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进气仓内设有折流板和折流板支架,所述折流板固定设置在在折流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设有多个出料口,对应多个碳化仓的炭化炉,而且出料更加快速;

2、出料口被截面为三角形的隔断条分隔,保证出料口外的其他部分没有物料残留。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生物质炭化炉的进料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生物质炭化炉的进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

1、壳体;2、气泵;3、进料仓;4、进气仓;5、活塞杆;6、折流板;7、折流板支架;8、进气管;9、通孔;10、进料口;11、出气口;12、出料口;13、隔断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生物质炭化炉的进料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顶部的气泵2,壳体1为长方体,壳体1内夹套设有漏斗形的进料仓3,进料仓3与壳体1等高且其进料端与出料端的截面均为矩形,方便生物质材料进入到出料口12内,减少出料口12和档壁之间的距离,避免出料口12与壳体1内壁之间的材料残留,进料仓3的底部被截面为三角形的隔断条13分成至少两个出料口12,出料更加快速,同时可以对应拥有多个碳化仓的生物质炭化炉,出料口12的截面为矩形,隔断条13避免了出料口12之间材料的堆积,不会在出料口12以外的地方残留有材料,气泵2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气泵2的底部设有与出料口12相对应的活塞杆5,由于生物质材料质量较轻,且粉碎后呈蓬松状态,不能靠重力自己进入到进料口12内,当进料仓3里进入生物质材料后,气泵2启动,活塞杆5伸出,将粉碎后的生物质材料压进出料口12内,进入到碳化仓内,壳体1的顶部上设有与活塞杆5相对应的通孔9,方便活塞杆5通过,进料仓3的顶部边缘处设有进料口10,进料口10与物料提升机相对应。

进料仓3的外壁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进气仓4,进气仓4呈封闭状态,进气仓4的侧壁上设有进气管8,进气管8的进气端与炭化炉的燃烧室相连,将燃烧部分余热引入进气仓4内提前给物料烘干预热,再用进料装置输送进碳化仓内减少碳化时间及耗能;进气仓4内设有折流板6和折流板支架7,折流板6固定设置在在折流支架7上,进气仓4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口11,从燃烧室进入的热烟气在折流板6的作用下迂回曲折前进后至出气口11排出,从而提高了热烟气预热的效率,节省炭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出气口11与净化装置相连,将废弃直接通过净化系统净化后排出,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