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氢裂化-异构脱蜡热量综合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3362发布日期:2019-03-30 08:10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氢裂化-异构脱蜡热量综合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氢裂化-异构脱蜡热量综合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加氢裂化,是一种石化工业中的工艺,即石油炼制过程中在较高的压力的温度下,氢气经催化剂作用使重质油发生加氢、裂化和异构化反应,转化为轻质油(汽油、煤油、柴油或催化裂化、裂解制烯烃的原料)的加工过程,加氢裂化完成后进行减压分馏,目前减压蒸馏的部分馏分比如减一线油、柴油经换热器换热、空冷器空冷后出装置,而换热器换热后的热量未进行回收利用。减压蒸馏的重油馏分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异构脱蜡生产基础油,通过加氢异构反应器脱蜡后的高温基础油(260-330℃左右)经过空冷器降温后进入后道工序,基础油在空冷降温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源,空冷器负荷压力较大,且热量无法回收利用。此外由于原料油中H2S、NH3和Cl-的存在,会在反应产物中析出NH4Cl和NH4HS两种铵盐,在低温时结晶,产生垢下腐蚀。其中,NH4Cl的结晶温度为180-200℃,NH4HS结晶温度为150℃。垢下腐蚀的发生导致金属溶解,产生大量的金属阳离子Fe2+,使溶液中的正电荷过剩,吸引外部的HS-和Cl-,借电泳作用移动到发生腐蚀的部位,造成HS-和Cl-的富集,使该部位溶液的pH值下降。同时金属表面FeS保护膜由于NH4HS和HCl的存在而被破坏,腐蚀加剧,形成恶性循环。由此形成蚀坑,最终导致穿孔。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氢裂化-异构脱蜡热量综合回收利用系统,其能够解决现有加氢裂化和异构脱蜡中热量不能回收利用的弊端,同时能够进一步解决基础油易造成空冷器垢下腐蚀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氢裂化-异构脱蜡热量综合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加氢裂化单元、异构脱蜡单元以及热水循环单元,具体如下:

所述加氢裂化单元包括减压塔、第一热水换热器和第二热水换热器,所述减压塔分别通过减一油侧线、柴油侧线连接第一热水换热器的热流体流程、第二热水换热器的热流体流程;

所述异构脱蜡单元包括加氢异构反应器、油泵、第三热水换热器和空冷器;所述加氢异构反应器的出口管线依次连接油泵、第三热水换热器的热流体流程和空冷器;

所述热水循环单元包括储水罐、热水泵、第一伴热带、第二伴热带,所述储水罐的出口端通过管线连接热水泵,所述热水泵的出口端设有两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依次连接第一热水换热器的冷流体流程、第二热水换热器的冷流体流程以及第一伴热带,另一个分支依次连接第三热水换热器的冷流体流程和第二伴热带;所述第二伴热带和第一伴热带的出后口端均与储水罐的进口端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油泵与第三热水换热器热流体入口通过第一法兰接头连接,所述第三热水换热器热流体出口与空冷器通过第二法兰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法兰接头和第二法兰接头中间各放置两片垫片,垫片之间分别放置第一离子交换膜和第二离子交换膜;所述第一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所述第二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储水罐内设置有液位感应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储水罐入口端通过管道与补水阀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储水罐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排凝阀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热水泵的出口端还设有排水阀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氢裂化单元和异构脱蜡单元引入热水循环系统,其能够回收加氢裂化单元和异构脱蜡单元中的热量用于管线伴热,实现热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能源消耗,尤其是冬季有效的解决了供气不足问题,降低了锅炉负荷;同时,在高温油品进入空冷器之前,将引起垢下腐蚀的铵盐以及Cl-隔离掉,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热水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热水换热器热流体入口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热水换热器热流体出口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加氢异构反应器、2油泵、3第三热水换热器、4空冷器、5出油阀门、6热水管线、7储水罐、8补水阀门、9排凝阀门、10热水泵、11热水阀门、12第二伴热带、13减压塔排水阀门、14液位感应器、15减一油侧线、16柴油侧线、17第一热水换热器、18第二热水换热器、19第一伴热带、20排水阀门、21法兰接头、22垫片、23第一离子交换膜、24第二离子交换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加氢裂化-异构脱蜡热量综合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加氢裂化单元、异构脱蜡单元以及热水循环单元,具体如下:

加氢裂化单元包括减压塔13、第一热水换热器17和第二热水换热器18,减压塔13分别通过减一油侧线15、柴油侧线16连接第一热水换热器17的热流体流程、第二热水换热器18的热流体流程;

异构脱蜡单元包括加氢异构反应器1、油泵2、第三热水换热器3和空冷器4;加氢异构反应器1的出口管线依次连接油泵2、第三热水换热器3的热流体流程和空冷器4;

热水循环单元包括储水罐7、热水泵10、第一伴热带19、第二伴热带12,所述储水罐7的出口端通过热水管线6连接热水泵10,热水泵10的出口端设有两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依次连接第一热水换热器17的冷流体流程、第二热水换热器18的冷流体流程以及第一伴热带19,另一个分支依次连接第三热水换热器3的冷流体流程和第二伴热带12,热水泵10的出口端还设有排水阀门20;第二伴热带12和第一伴热带19的出口端均与储水罐7的进口端连接;储水罐7内设置有液位感应器14。储水罐7入口端还通过管道与补水阀门8连接、出口端还通过管道与排凝阀门9连接。

工作举例如下:启动热水循环单元,储水罐7内的水分别与加氢裂化单元、异构脱蜡单元的热水换热器以及伴热带建立热循环。此时,加氢裂化单元和异构脱蜡单元分别进行油/水换热,具体如下:

加氢异构反应器1内的高温油品经油泵2传输至第三热水换热器3进行一次降温,然后进入空冷器4进行进一步的冷却,待油品温度冷却至30℃,打开出油阀门5,将油品传出;第三热水换热器3内热水换热完成后,导入第二伴热带12,最后经管道排放至储水罐7。

加氢裂化单元减压塔13的减一线油和柴油分别通过减一油侧线15、柴油侧线16进入第一热水换热器17和第二热水换热器18进行降温冷却后,温度降低后由管道排出进入下道工序;第一热水换热器17和第二热水换热器18内热水换热完成后,导入第一伴热带19,最后经管道排放至储水罐7。

第一伴热带19和第二伴热带12可以用于加氢异构、加氢裂化车间内机组、管道的伴热保温等。之前无热水循环系统时,蒸汽消耗量大,锅炉负荷大,尤其是冬季防冻防凝,随着蒸汽消耗量的增加,锅炉产汽量难以满足需求量,甚至影响减压塔、汽提塔注入蒸汽量,影响产品质量。投用热水系统后,有效的解决了供气不足问题,降低了锅炉负荷。

储水罐7内设置有液位感应器,当储水罐7内水位过高时,打开排水阀门20,将多余热水直接排出,当储水罐7内水位不足时,打开补水阀门8,通过补水管道向储水罐7中注水,当储水罐7长时间工作时,打开排凝阀门9,通过储水罐7的排凝阀门排出污水,保证本装置的稳定工作。

实施例2

参见图1-4,一种加氢裂化-异构脱蜡热量综合回收利用系统,在实施例1结构的基础上,加氢异构反应器1出口与油泵2相连,油泵2与第三热水换热器3热流体入口通过第一法兰接头连接,第三热水换热器3热流体出口与空冷器4通过第二法兰接头连接,空冷器4与出油阀门5相连;第一法兰接头和第二法兰接头(即法兰接头21)中间各放置两片垫片22,垫片22之间分别放置第一离子交换膜23和第二离子交换膜24;第一离子交换膜23为阴离子交换膜,第二离子交换膜24为阳离子交换膜。

工作时,加氢异构反应器1内的高温油品经油泵2传输至第三热水换热器3进行一次降温,其经阴离子交换膜过滤后,去除NH4+和Fe2+后的油品在热水换热器内发生热交换,经阳离子交换膜过滤后,去除HS-和Cl-后的油品经管道进入空冷器4,进行进一步的冷却,待油品温度冷却至30℃,打开出油阀门5,将油品传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