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脱色、精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9816发布日期:2019-05-11 00:02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柴油脱色、精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柴油脱色、精滤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发展对环境的要求,企业的生产理念需要向低碳环保转变,因此,石油化工行业对柴油酸碱精致工艺已逐渐被企业淘汰,而使用过滤沙工艺取而代之,随着行业内各种过滤沙设备不断出现,使得过滤沙设备在使用中技术问题也在不断显现,具体问题如下:

问题一:进油口设计不合理,加料过程中不能控制柴油流量。

问题二:进油口进油时瞬时压力大,过滤沙面局部受压大,容易造成沙穿孔现象。

问题三:罐壁内部不做任何措施不经过滤沙过滤直接顺着罐壁从出油口流出,从而造成过滤效果不佳。

问题四:过滤网采用平铺式过滤网,使得过滤沙与滤网的接触面积小,对生产中过滤沙速率有很大的限制,并且会出现上部过滤沙已充分利用,而下部过滤沙未充分利用,更换过滤沙时需整体更换,损耗大,成本高。

问题五:过滤后油品中容易带有细小颗粒,不经处理直接进入成品罐,使得油品清洁度不高,容易堵塞喷油嘴,给车辆造成损失。

问题六:装沙孔在设备顶部,装沙时有一定的工作高度,没有工作平台,容易造成人员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脱色、精滤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柴油脱色、精滤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置进油管、柴油脱色装置、帽式内胆和出油管,所述帽式内胆将罐体分为两个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出油管连接磁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出油管相对位于磁过滤器、罐体之间设置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滤芯,所述滤芯外包覆柔性防护层,所述滤芯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油口、出油口,所述壳体、柔性防护层上设置与进油口、出油口相适应的通孔,所述滤芯通过进油口、出油口与出油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油管相对位于磁过滤器、过滤装置之间设置透明的观察管。

进一步的,所述帽式内胆包括支撑板以及与支撑板相适应的过滤网;

所述支撑板包括至少一个帽式过滤器以及与罐体内壁相连接的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柴油脱色装置包括填充于进油管、帽式内胆之间的过滤沙。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顶端安装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装沙口,所述罐体的侧面轴向设置至少两个掏沙口;

所述罐体的内壁轴向设置至少一个折流板。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相对位于顶盖的下方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与罐体相适应的通孔,所述支撑板与装沙口的高度差为20-150cm。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管的进油端设置斜管,所述斜管的端部远离过滤沙的一端设置若干个进油孔。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管连接电机,所述进油管相对位于电机、罐体之间设置回流管,所述进油管、回流管上均设有控制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帽式内胆能够增大过滤沙与滤布的接触面积,相比平铺的网式过滤,能够增加柴油的除杂速率。

2、本实用新型出油管连接磁过滤器,吸附微小金属颗粒,在吸附微小金属颗粒时,微小金属颗粒会附带油品中的絮状物等杂质,确保油品清洁度,防止堵塞喷油嘴。

3、本实用新型出油管相对位于磁过滤器、罐体之间设置过滤装置,除去柴油内的杂质,对柴油进行精滤。

4、本实用新型出油管相对位于磁过滤器、过滤装置之间设置透明的观察管。

5、本实用新型支撑板包括至少一个帽式过滤器以及与罐体内壁相连接的连接部,进一步增加过滤沙与滤布的接触面积。

6、本实用新型柴油脱色装置包括填充于进油管、帽式内胆之间的过滤沙,能够方便更换。

7、本实用新型罐体的侧面轴向设置至少两个掏沙口,当上部过滤沙已充分利用,而下部过滤沙未充分利用时,通过上方的掏沙口将上部的过滤掏出,而下会影响下方的过滤沙,减少过滤沙的浪费;

当柴油流至折流板处,折流板将柴油向罐体的中心方向引流,避免油品不流经过滤沙,直接顺罐壁与过滤沙间的缝隙流至帽式内胆,增加脱色效果。

8、本实用新型支撑板与装沙口的高度差为20-150cm,能够方便工作人员站在工作平台上向罐体内装沙。

9、本实用新型斜管的端部位于柴油脱色装置上方,并设置若干个进油孔,进油时柴油的向顶盖方向喷淋,使过滤沙的受力面积增大,同时降低柴油的速率避免滤沙穿孔现象。

10、本实用新型进油管相对位于电机、罐体之间设置回流管,打开回油管对进油管内的柴油进行分流,降低柴油对过滤沙的冲击,有效避免过滤沙穿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过滤装置分布示意图。

图3为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磁过滤器的剖视图。

图5为罐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处放大图。

图7为图5的B处放大图。

图8为帽式内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帽式内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帽式内胆的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中所示标号:1-罐体;2-进油管;3-帽式内胆;31-帽式过滤器;32-连接部;33-过滤网;4-出油管;41-斜管;42-进油孔;5-过滤沙;6-顶盖;7-装沙口;8-掏沙口;9-折流板;10-支架;11-支撑板;12-磁过滤器;13-观察管;14-过滤装置;15-电机;16-回流管;17-控制阀门;18-梯子;19、滤芯;20-柔性防护层;21-过滤管;22-强磁体;23、进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柴油脱色、精滤设备,包括第一除杂装置,所述第一除杂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置进油管、柴油脱色装置、帽式内胆和出油管,所述帽式内胆将罐体分为两个腔体。所述帽式内胆包括支撑板以及与支撑板相适应的过滤网;所述支撑板包括至少一个帽式过滤器以及与罐体内壁相连接的连接部,帽式内胆能够增大过滤沙与滤布的接触面积,增加柴油的除杂速率。

所述柴油脱色装置包括填充于进油管、帽式内胆之间的过滤沙;所述罐体的顶端安装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装沙口,所述罐体的侧面轴向设置两个掏沙口,优选靠近进油管的掏沙口(记为掏沙口A)的直径小于远离进油管的掏沙口(记为掏沙口B)的直径,掏沙口A的作用是当上部过滤沙已充分利用,而下部过滤沙未充分利用时,通过掏沙口A将上部的过滤掏出;掏沙口B的作用是当整体更换过滤沙时通过掏沙口B快速将上部的过滤掏出。

所述罐体的内壁轴向设置至少一个折流板,当柴油流至折流板处,折流板将柴油向罐体的中心方向引流,避免油品不流经过滤沙,直接顺罐壁与过滤沙间的缝隙流至帽式内胆,增加脱色效果。

所述进油管的进油端设置斜管,斜管的端部位于柴油脱色装置上方,并设置若干个进油孔,进油时柴油的向顶盖方向喷淋,使过滤沙的受力面积增大,同时降低柴油的速率避免滤沙穿孔现象。

所述出油管连接磁过滤器,如图4所示,磁过滤器包括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内设置三个强磁体,吸附微小金属颗粒,确保油品清洁度,防止堵塞喷油嘴。所述出油管相对位于磁过滤器、罐体之间设置透明的观察管,所述出油管相对位于磁过滤器、透明的观察管之间设置过滤装置,对柴油进行精滤。所述进油管连接电机,优选的,配备专用的电机和输油泵,作为整套设备,用户在安装使用过程中便捷,安全;所述进油管相对位于电机、罐体之间设置回流管,所述进油管、回流管上均设有控制阀门,当进油管输送柴油速度较大时,如通过调控电机去改变柴油流速,调节过程需要时间差,虽然时间较短,但柴油流速较大使过滤沙受到短时间的冲击,易造成过滤沙穿孔现象,此时打开回油管对进油管内的柴油进行分流,降低柴油对过滤沙的冲击,有效避免过滤沙穿孔。

工作原理:柴油通过进油管进入罐体并流经过滤沙层后,油品中的杂质、水分被过滤沙层所吸附,滤过的油则从出油管流出。完成对油品的过滤工作。

使用方法:

1、安装沙罐之前先检查控制阀门是否关好;

2、装砂装到大的法轮盘为止,再打开沙罐上的进油管控制阀门,开始工作;

3、顾虑装置上安装压力表,注意压力表压力不能超过0.45Mpa;

4、过滤完成,打开掏沙口,开始掏沙,另外看看过滤网的粘稠物是否过多或过滤网是否破损,以便及时清洗或更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同的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滤芯19,所述滤芯19外包覆柔性防护层20,所述柔性防护层20为钢丝网防护层,防止过滤时滤芯19被压力涨破,所述滤芯19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油口、出油口,所述壳体、柔性防护层20上设置与进油口、出油口相适应的通孔,所述滤芯19通过进油口、出油口与出油管连接,由于罐体内填充有过滤沙,过滤网承受的重力较大,过滤网的过滤孔不宜过小,否则一方面过滤网承受压力过大容易导致过滤网破损,另一方面降低过滤速率,甚至过滤网堵塞,因此,通过过滤装置过滤油品中的经过滤沙、过滤网流出的细沫、絮状物等杂质,同时如图2所示,为增加过滤速率,可使用四个过滤装置并联,将四个壳体同时与出油管连接,同时进行过滤。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同的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相对位于顶盖的下方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与罐体相适应的通孔,所述支撑板与装沙口的高度差为20-150cm。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同的特征在于:

顶盖上设置进气阀23,除杂完成后,关闭进油管、回油管控制阀门,进气阀23连接气泵,向罐体内增压,直到出油管没有柴油流出,避免柴油在过滤沙中残留。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