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熄焦固定式装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9868发布日期:2019-12-20 20:32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熄焦固定式装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入装置,特别是一种煤焦化系统中使用的干熄焦固定式装入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干熄焦,是相对湿熄焦而言的,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在干熄焦过程中,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干熄炉,低温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吸收红焦显热,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排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性气体流经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交换,锅炉产生蒸汽,冷却后的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惰性气体在封闭的系统内循环使用。干熄焦在节能、环保和改善焦炭质量等方面优于湿熄焦。干熄焦是国家鼓励的节能环保技术,目前是国家环保局要求在2年内逐步淘汰湿熄焦落后的工艺,所以的焦炉将在2年内全部进行干熄。

干熄焦装入装置位于干熄焦装置干熄炉的顶部,用于将起重机搬运来的红焦装入干熄炉内。其主要的功能在于:一方面,按指令开闭炉盖和把红焦经装入料斗装入干熄炉内;另一方面,将装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烟气经过吸尘集气管道导入干熄焦除尘系统进行除尘。它主要有两个功能,按指令开闭炉盖和把红焦经装入料斗装入干熄炉。现有的干熄焦装入装置,如公开号为cn203187619u、cn205616840u、cn202322722u的专利文件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装入装置安装在干熄炉顶部的平台上,主要由上部接焦料斗、下部布料斗漏斗、料斗支架、移动台车、炉盖、驱动装置、水封罩、移动式集尘管道等部分组成。驱动装置上的驱动装置通过驱动移动台车上的炉盖、上部接焦料斗、下部布料斗漏斗沿轨道行走,顺序完成打开炉盖,将料斗对准于干熄炉口;或将料斗移开干熄炉口,关闭炉盖的动作。待机时炉盖扣在干熄炉口上,炉盖上的水封罩插入炉口的水封槽中,保持干熄炉口密封。当提升机发出装入红焦炭指令时,驱动装置的驱动装置开始牵引动作,通过低速提起炉盖,在炉盖被提起的状态下,整个移动台车开始以正常速度行走,直到移动台车上的装入装置的料斗的下料口对准干熄炉口为止。在移动台车移动行程的最后阶段移动台车以低速行走,安装在装入装置的下部料斗处的水封罩以低速落入水封槽,防止装料时干熄炉口的粉尘向外逸出。在装入装置开始动作打开炉盖时,移动式集尘管道上的耐磨蝶阀也自动打开,开始集尘,目前装入过程中生产的扬尘主要是在装焦过程和开盖炉盖过程。

现有装入装置的存在以下问题和缺点:一种是整体移动式装入装置,由于上部接焦料斗、下部布料漏斗通过支架安装在移动台车上,且随着移动台车在轨道上运动,由于这部分的高度和重量的影响,造成移动部分稳定性差。装满热焦炭的焦罐落在装入装置上时,由于装入装置通过移动台车安装在轨道上,装入装置会产生比较大的振动。移动式集尘管道可以随移动台车在不同工位间运动,而且移动式集尘管道装置复杂,容易出故障。体现在以下几点缺点:1.稳定性差;2.振动大;2.驱动装置出力大;3.集尘管道结构复杂;4.除尘效果差。另外一种是分体式装入装置,是将上部接焦料斗通过支架固定在平台上下部布料漏斗通过支架安装在移动台车上,且随着移动台车在轨道上运动,其移动台车依然比较笨重,当电动推杆和移动台车出现问题,无法快速将炉盖位移到炉口进行应急处理。这两种形式都存在在盖炉盖的过程中,随着开炉盖和装入装置整体移动或下锥斗移动的时候,吸尘口是从部分到全部敞开过程,因此吸尘风量再大也无法满足吸尘所需的吸力。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装入装置存在移动台车稳定性差、重量重、整体固定性差、集尘管道难处理等问题,减少在吸尘过程中的敞开空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固定型好,移动部分重量轻,体积小,振动小、稳定性高,减少在整个动作过程中敞开空间,提高了除尘效果,同时减少了整个装置所需的占用空间位置1\3,大大方便了今后维修,用于干熄焦设备上的固定式装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熄焦固定式装入装置,包括驱动装置、炉盖、位移驱动机构、接焦装置,所述的接焦装置通过移动支座固定在平台上,所述的驱动装置推动位移驱动机构带动动活动架内外位移,所述的动活动架内设有炉盖,所述的动活动架限制在固定平台上导向轨道的导向槽二内位移;所述的炉盖限制在导向器的导向槽和活动架内的导向槽一内上下位移;所述的动活动架上设有升降导向架,所述的升降导向架在位移过程中推动上下驱动机构上的扇形曲柄摆动带动活动罩上下位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接焦装置包括接焦漏斗、布料漏斗和除尘管,所述的布料漏斗上设有固定密封罩、上密封座、下密封座,所述的固定密封罩内设置有活动罩,所述的活动罩内设有下密封圈和上密封圈,所述的布料漏斗外设有上密封座和下密封座,所述的上密封圈和上密封座,下密封圈和下密封座在关闭炉盖时吻合接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支座包括固定支架、活动轮和止退器,所述的移动支座设置在固定在平台上的支架导轨上,所述的移动支座通过止退器定位在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活动架包括框架和升降导向架,所述的框架上设有轴承座和内设导向槽一,所述的框架通过固定板上的导向轮三限制在导向槽二内活动;所述的所述的轴承座内设有摆动轴,所述的摆动轴上设有曲柄二、曲柄三、曲柄一,所述的曲柄三通过导向轮一限制在导向槽内平移和摆动;所述的导向槽包括平移槽和升降槽;所述的炉盖上设置有骨架,所述的骨架两端设有盖体轴销,所述的盖体轴销两端设有曲柄四和曲柄二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的曲柄四通过导向轮二限制在导向槽一内滑动,所述的曲柄一通过拉杆一与位移驱动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上下驱动机构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平台上,所述的固定架下设有摆轴和上设有传动轴,所述的摆轴两端分别设有曲柄五和曲柄六,所述的传动轴两端设有曲柄七,内设有扇形曲柄和配重架,配重架上设置有配重,所述的曲柄五和曲柄七分别由轴销二和轴销三通过拉杆二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扇形曲柄通过钢链与活动罩上的平衡拉钩机构固定在一起,所述的曲柄六上设置导向轮四,所述的升降导向架设有平移面和升降斜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布料漏斗外部设有固定密封罩,所述的固定密封罩外部设有后密封罩,所述的后密封罩下部固定在平台上,上部与固定密封罩吻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密封罩的外部和活动架上方设有前密封罩。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正常情况下依靠电动或气动或液动驱动驱动曲柄旋转阀芯,使阀门达到关闭或开启,在突发非正常故障不需要气源、液压源和电源的情况下,将解开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的副曲柄架和主曲柄连接的锁具,通过主曲柄架的配重将阀门自动关闭,解决了原先驱动装置不能在断电或电动装置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将阀门快速关闭,特别是一些工程中在如何故障情况下必须将阀门关闭或开启,从而避免了安全事故发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位移驱动机构和上下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部放大图;

图7为图5的d部放大图;

图8为图5的e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的活动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e-e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导向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在盖上炉盖时的示意图;

图13为现有技术中装入装置装焦时的示意图;

图14为现有技术中移动式装入装置装盖炉盖时的示意图;

图15为现有技术中分体式装入装置装盖炉盖时的示意图;

图中、1-驱动装置,2-位移驱动机构,3-导向器,4-炉盖,5-活动罩,6-移动支座,7-活动架,8-上下驱动机构,9-接焦装置,10-焦罐,11-平台,12-支架导轨,13-后密封罩,14-水封槽,15-干熄炉,16-前密封罩,17-导向轨道,101-驱动支架,102-连接块,201-放大架,202-上轴销,203-中轴销,204-固定架,205-下轴销,206-曲柄一,207-摆轴,208-曲柄二,209-轴销一,210-拉杆一,211-曲柄三,212-导向轮一,301-导向槽,302-平移槽,303-升降槽,401-骨架,402-盖体轴销,403-曲柄四,404-导向轮二,501-活动圈、502-下密封圈,503-上密封圈,504-支架板,505-平衡拉钩机构,601-固定支架,602-活动轮,603-止退器,701-框架,702-轴承座,703-升降导向架,704-平移面,705-升降斜面,706-导向轮三,707-固定板,708-导向槽一,801-固定架,802-曲柄五,803-摆动轴,804-轴销二,805-拉杆二,806-曲柄六,807-导向轮四,808-轴销三,809-曲柄七,810-传动轴,811-扇形曲柄,812-钢链,813-配重,814-配重架,901-接焦漏斗,902-布料漏斗,903-固定密封罩、904-上密封座,905-下密封座,906-除尘管,1701-导向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参见附图1-1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干熄焦固定式装入装置,包括驱动装置1、炉盖4、位移驱动机构2、接焦装置9,所述的接焦装置9通过移动支座6固定在平台11上,所述的驱动装置1推动位移驱动机构2带动动活动架7内外位移,所述的动活动架7内设有炉盖4,所述的动活动架7限制在固定平台11上导向轨道17的导向槽二1701内位移;所述的炉盖4限制在导向器3的导向槽301和活动架7内的导向槽一708内上下位移;所述的动活动架7上设有升降导向架703,所述的升降导向架703在位移过程中推动上下驱动机构8上的扇形曲柄811摆动带动活动罩5上下位移。炼焦后的红焦装入焦罐10通过提升机送到干熄焦固定式装入装置上方,驱动装置1拉动位移驱动机构2带动活动架7位移使安装在活动架7内的炉盖4快速提升脱离安装在干熄炉15入口的水封槽14后再位移,当炉盖4完全打开后,受到活动罩5的自身重量和升降导向架703接触面的变化,使上下驱动机构8上的扇形曲柄811摆动带动活动罩5插入水封槽14,通过水封槽14内水位进行水封,通过活动罩5与水封槽14内水封,解决了装焦时的扬尘,装焦完毕后通过炉盖4与水封槽14内水封,解决外部空气进入干熄炉15内,大大减少了目前移动式和分体式装入装置在移动过程中与大气接触空间,同时大大减少了移动部分的高度和重量,减少了驱动装置1的推力,从而提高了移动部分稳定性、大大减少了开启或关炉盖时的敞开空间,减少了干熄炉15内的粉尘向外逸出,由于只是位移活动架7因此减少了使用位置所需的空间。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接焦装置9包括接焦漏斗901、布料漏斗902和除尘管906,所述的布料漏斗902上设有固定密封罩903、上密封座904、下密封座905,所述的固定密封罩903内设置有活动罩5,所述的活动罩5内设有下密封圈502和上密封圈503,所述的布料漏斗902外设有上密封座904和下密封座905,所述的上密封圈503和上密封座904,下密封圈502和下密封座905在关闭炉盖4时吻合接触。在装焦过程中由大量的高温含尘气体和燃烧火苗进入接焦装置9,通过上密封圈503与上密封座904和下密封圈502与下密封座905进行上下双重密封,同时活动罩5设置在固定密封罩903内上下位移,减少了上下位移过程中粉尘外逸,大大提高了密封性能、使用可靠性,提高了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支座6包括固定支架601、活动轮602和止退器603,所述的移动支座6设置在固定在平台11上的支架导轨12上。所述的移动支座6通过止退器603将接焦装置9固定在平台11上,当需要更换水封槽14时,拆卸止退器603后将移动支座6和接焦装置9位移到其它位置,方便更换水封槽14。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活动架7包括框架701和升降导向架703,所述的框架701上设有轴承座702和内设导向槽一708,所述的框架701通过固定板707上的导向轮三706限制在导向槽二1701内活动;所述的所述的轴承座702内设有摆轴207,所述的摆轴207上设有曲柄二208、曲柄三211、曲柄一206,所述的曲柄三211通过导向轮一212限制在导向槽301内平移和摆动;所述的导向槽301由平移槽302和升降槽303组成;所述的炉盖4上设置有骨架401,所述的骨架401两端设有盖体轴销402,所述的盖体轴销402两端设有曲柄四403和曲柄二208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的曲柄四403通过导向轮二404限制在导向槽一708内滑动,所述的曲柄一206通过拉杆一210与位移驱动机构2连接。所述的位移驱动机构2由放大架201和驱动装置1组成,所述的放大架201下部设有下轴销205、中部设有中轴销203和上部设有上轴销202,所述的下轴销205通过固定架204与平台11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中轴销203通过连接块102与驱动装置1连接,所述的上轴销202通过拉杆一210和轴销一209与曲柄一206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1通过驱动支架101固定在平台11上;所述的曲柄三211上的导向轮一212在导向槽301内的平移槽302段进行平移,通过曲柄二208撑起炉盖4和曲柄二208平移,当曲柄三211上的导向轮一212进入导向槽301内的升降槽303时曲柄三211上的导向轮一212向上滑动而摆动带动曲柄二208向下摆动曲柄四403通过导向轮二404在导向槽一708内滑动炉盖4向下位移插入水封槽14内起到水封目的,反之炉盖4向上运动,炉盖4离开水封槽14再与活动架7一起位移退出水封槽14和接焦装置9区域,达到了只需移动一个炉盖4部件重量轻,移动速度快,移动平稳和减少驱动装置的推力。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上下驱动机构8通过固定架801固定在平台11上,所述的固定架801下设有摆动轴803和上设有传动轴810,所述的摆动轴803两端分别设有曲柄五802和曲柄六806,所述的传动轴810两端设有曲柄七809,内设有扇形曲柄811和配重架814,配重架814上设置有配重813,所述的曲柄五802和曲柄七809分别由轴销二804和轴销三808通过拉杆二805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扇形曲柄811通过钢链812与活动罩5上的平衡拉钩机构505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平衡拉钩机构505通过支架板504与活动圈501安装在一起,所述的曲柄六806上设置导向轮四807,所述的升降导向架703设有平移面704和升降斜面705,所述的曲柄六806上的导向轮四807受到通过钢链812与扇形曲柄811连接的活动罩5的向下重量作用紧压在升降导向架703上的升降斜面705前方,当驱动装置1推动活动架7向内位移,升降斜面705顶起曲柄六806上的导向轮四807使曲柄六806摆动带动扇形曲柄811向上摆动,所述的扇形曲柄811向上摆动带动活动罩5向上提起,曲柄六806上的导向轮四807通过平移面704段,使活动罩5处在提升位置;反之推动驱动装置1推动活动架7向外移动,曲柄六806上的导向轮四807通过平移面704段后炉盖4完全离开水封槽14再进入升降导向架703上的升降斜面705通过活动罩5的自身重量,活动罩5下降使活动圈501插入水封槽14水内进行水封;该上下驱动机构8动作是采用全机械连锁,因此其动作可靠,升降活动罩5动作快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布料漏斗902外部设有固定密封罩903,所述的固定密封罩903外部设有后密封罩13,所述的后密封罩13下部固定在平台11上,上部与固定密封罩903吻合。大大减少了开启炉盖4和盖炉盖4时的过程中接焦装置9与大气空间,解决了装焦和盖炉盖过程中粉尘外逸。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密封罩903的外部和活动架7上方设有前密封罩16。

所述的前密封罩16下部固定在平台11上内与固定密封罩903吻合,将活动罩7半密封在一起,大大减少了开启炉盖4和盖炉盖4时的过程中接焦装置9与大气空间,解决了装焦和盖炉盖过程中粉尘外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