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内滑动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2185发布日期:2019-07-06 10:50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焦炉内滑动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焦炉机、焦侧的操作台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焦炉内滑动操作台。



背景技术:

大容积焦炉的机、焦侧操作台一般在焦炉端台、间台和煤塔区段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焦炉区段的梁柱采用金属结构。机侧操作台的台面可以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焦侧操作台由于存在拦焦机周期性操作产生震动,因此台面常采用现场浇注钢筋混凝土板。在焦炉炉体区段的机焦侧操作台的顶面铺设铸铁板,其标高以不妨碍生产中更换炉门框为宜。

焦炉的机侧操作台、焦侧操作台通常采用以下三种类型中的一种:外滑动型、内滑动型和悬臂型。由于焦炉砌体的横向膨胀对机、焦侧操作台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操作台支柱顶端和操作台横梁之间必须设置膨胀缝。如果膨胀缝宽度没有充分考虑炉体横向膨胀,将导致膨胀应力缓慢而直接的作用于操作台上,最终导致操作台的倾覆。

对于内滑动型操作台,为了适应焦炉炉体的横向膨胀,最初是在操作台内侧的横梁下端采取滑动措施,即在炉柱的牛腿上放置两根圆钢,并涂抹钙基润滑脂(黄干油)降低摩擦阻力。这一方案有两大明显的缺陷:其一,操作台横梁与炉柱牛腿之间的缝隙在生产过程中会积累粉尘、焦炭颗粒和焦油,与涂抹在此处的润滑脂混合在一起,形成难以清理的硬化污物,阻碍安装在此处的圆钢滑动。其二,操作台横梁与炉柱牛腿之间的缝隙根据炉型的不同,尺寸通常在50-100mm之间,而这一尺寸在焦炉的全寿命过程中会逐渐变大。在焦炉完成烘炉转入正常生产后,由于焦炉砌体在垂直方向上的膨胀,操作台横梁与炉柱牛腿之间的缝隙会逐渐变大,为此需要经常调整安装在此处的圆钢直径,费时费力而且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焦炉内滑动操作台,采用石墨润滑结构实现横梁与牛腿的滑动连接,能够有效适应焦炉生产环境和焦炉砌体在水平、垂直方向的膨胀,增强焦炉机、焦侧操作台结构的稳定性,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焦炉内滑动操作台,包括由平台板、立柱、横梁、纵梁、牛腿及斜拉结构组成的操作台;还包括石墨润滑结构;所述立柱对应设置在炉柱外侧,炉柱上设牛腿,横梁的一端与立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担设在牛腿上,横梁与牛腿之间设石墨润滑结构;牛腿与立柱之间设能够调节拉力的斜拉结构,立柱之间设纵梁,操作台的顶部设平台板。

所述石墨润滑结构包括带孔石墨垫板及石墨垫板组,所述牛腿的顶部设凸起,带孔石墨垫板通过其上开设的与凸起相配合的槽孔实现定位;石墨垫板组设于带孔石墨垫板之上,包括至少1块石墨垫板,石墨垫板组包括1块以上石墨垫板时,各块石墨垫板的厚度相同或不同。

所述带孔石墨垫板与石墨垫板组中的石墨垫板的外形及尺寸相同。

所述带孔石墨垫板与石墨垫板组中的石墨垫板的宽度与牛腿的宽度相同。

所述石墨垫板组中的石墨垫板按厚度分为3mm、5mm和10mm三种规格。

所述凸起为圆柱形凸起、圆台形凸起或棱柱形凸起。

所述斜拉结构由斜拉索及花蓝螺栓组成,斜拉索的两端分别与牛腿、设于立柱上的立筋板固定连接,斜拉索的中部设花蓝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石墨润滑结构实现横梁与牛腿的滑动连接,能够有效适应焦炉生产环境和焦炉砌体在水平、垂直方向的膨胀,增强焦炉机、焦侧操作台结构的稳定性;

2)通过石墨润滑结构,可有效杜绝焦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焦炭颗粒和焦油对操作台滑动连接的不良影响,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根据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可随时更换和调整石墨垫板组的总体厚度,很好的适应焦炉砌体在垂直方向上的膨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焦炉内滑动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石墨润滑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牛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柱2.立柱3.横梁4.牛腿41.凸起5.石墨润滑结构51.带孔石墨垫板52.石墨垫板组6.纵梁7.斜拉索8.花蓝螺栓9.立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焦炉内滑动操作台,包括由平台板、立柱2、横梁3、纵梁6、牛腿4及斜拉结构组成的操作台;还包括石墨润滑结构5;所述立柱2对应设置在炉柱1外侧,炉柱1上设牛腿4,横梁3的一端与立柱2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担设在牛腿4上,横梁3与牛腿4之间设石墨润滑结构5;牛腿4与立柱2之间设能够调节拉力的斜拉结构,立柱2之间设纵梁6,操作台的顶部设平台板。

如图2所示,所述石墨润滑结构5包括带孔石墨垫板51及石墨垫板组52,所述牛腿4的顶部设凸起41(如图3所示),带孔石墨垫板51通过其上开设的与凸起41相配合的槽孔实现定位;石墨垫板组52设于带孔石墨垫板51之上,包括至少1块石墨垫板,石墨垫板组包括1块以上石墨垫板时,各块石墨垫板的厚度相同或不同。

所述带孔石墨垫板51与石墨垫板组52中的石墨垫板的外形及尺寸相同。

所述带孔石墨垫板51与石墨垫板组52中的石墨垫板的宽度与牛腿4的宽度相同。

所述石墨垫板组52中的石墨垫板按厚度分为3mm、5mm和10mm三种规格。

所述凸起41为圆柱形凸起、圆台形凸起或棱柱形凸起。

所述斜拉结构由斜拉索7及花蓝螺栓8组成,斜拉索7的两端分别与牛腿4、设于立柱2上的立筋板9固定连接,斜拉索7的中部设花蓝螺栓8。

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一种焦炉内滑动操作台包括立柱2、牛腿4、石墨润滑结构5、横梁3、纵梁6、斜拉结构及平台板组成的操作台。

炉柱1的外侧焊接牛腿4,立柱2由h型钢制成,立柱2顶端与炉柱1相对的一侧与横梁3外端焊接固定,在与横梁3垂直两侧的立柱2顶端分别通过高强螺栓与纵梁6固定连接;立柱2底部焊接一块矩形底板,矩形底板的四角分别开设地脚螺栓孔,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水泥基座上。

牛腿4由槽钢制成,在牛腿4的顶部中心焊接有一个圆柱形凸起,用于固定带孔石墨垫板51;圆柱形凸起的高度与带孔石墨垫板51的厚度一致,带孔石墨垫板51的中心开设通孔与圆柱形凸起配合;圆柱形凸起的直径略小于带孔石墨垫板51上通孔的直径。

横梁3由槽钢制成,横梁3的外端与立柱2顶端焊接相连,横梁3的内端通过石墨润滑结构5与牛腿4滑动连接。

带孔石墨垫板51由石墨材料粘接压制而成,中心部位开设通孔,宽度和牛腿4宽度相同,便于封堵横梁3与牛腿4之间的空隙,防止粉尘、焦油和焦炭颗粒的渗入。

石墨垫板组52与带孔石墨垫板51的外形尺寸相同,但是其上不开孔。根据间隙调节需要,石墨垫板组52由多个具有不同厚度的石墨垫板组成,厚度规格设定为d=3mm、5mm、10mm。石墨垫板组52放置于带孔石墨垫板51上,多层石墨垫板叠放组成石墨润滑结构5。当横梁3与牛腿4的缝隙变大时,通过替换或增加石墨垫板实现石墨润滑结构5总厚度的调节。当焦炉砌体发生横向膨胀时,石墨润滑结构5能够起到充分的润滑作用。

斜拉结构用于连接牛腿4和支柱2,进一步增强操作台的整体稳定性。在焦炉砌体发生水平膨胀时,在操作台和牛腿4之间起拉紧作用,维持滑动结构处的摩擦力。花蓝螺栓8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选型,对于7m及以上顶装焦炉、6.25m及以上捣固焦炉的操作台,需要安装可调节拉力的斜拉结构,对于中小型焦炉的操作台则不需要安装。

平台板采用防滑铁板,铺设于操作台之上,所有平台板连接起来构成操作台的顶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