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处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化炉排渣缓冲器以及气化炉。
背景技术:
气化炉按灰渣排出气化炉的形态分为固态排渣和液态排渣两种形式。固态排渣气化炉气化后剩余的灰渣以固体形态排出气化炉外。液态排渣气化炉气化灰渣以液态排出,经激冷后排出气化炉,如干粉煤加压熔渣气化、水煤浆加压气化、固定床碎煤熔渣加压气化等均为液态排渣。正常运行时,煤经气化炉气化后,熔渣经激冷后进入渣锁,再由渣锁间断排出。
熔渣气化炉在排渣过程中,液态渣在激冷室或激冷段内经水激冷爆碎成渣粒,最后进入渣锁,渣粒堆积到一定渣位后再经渣锁间断排出。为了控制气化炉的排渣,在渣锁入出口装有渣锁上、下部阀门。
现有装置在排渣过程中,渣粒在重力作用下下降,直接落在渣锁上部阀阀芯及阀座上,易对阀芯及阀座产生冲刷,一段时期后破坏了渣锁上部阀的密封性能,只能停车检修或更换渣锁上部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化炉排渣缓冲器,其能有效解决激冷爆碎的渣粒对渣锁上部阀阀芯及阀座产生冲刷的问题,延长渣锁上部阀门使用寿命,避免频繁停车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化炉,其包括上述气化炉排渣缓冲器,其可以对渣锁上部阀形成有效的保护,使其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气化炉排渣缓冲器,其包括外筒和内芯,外筒环绕内芯间隔设置,外筒与内芯之间设置有多个扰流板,多个扰流板分别与外筒和内芯连接;多个扰流板沿内芯的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扰流板均沿外筒的轴线方向螺旋设置,两个相邻的扰流板之间形成供渣粒通过的螺旋通道,扰流板的上表面形成对渣粒的第一引导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外筒整体呈倒置的圆台状,外筒的内壁形成对渣粒的第二引导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外筒的轴线的平面上,第一引导面、第二引导面以及内芯的投影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圆。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在过外筒的轴线的平面上,第一引导面与外筒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5°~45°。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在过外筒的轴线的平面上,多个扰流板的第一引导面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内芯整体为圆柱状,内芯与外筒为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内芯的顶部设置有锥帽,锥帽与内芯同轴设置,锥帽的底面直径大于或等于内芯的直径,锥帽的上表面形成第三引导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锥帽的顶角为90°~140°。
一种气化炉,气化炉底部设置有渣锁,渣锁与气化炉连通处设置有渣锁上部阀,其还包括上述气化炉排渣缓冲器,气化炉排渣缓冲器位于渣锁上部阀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内芯的直径与渣锁上部阀的阀芯的直径之比为1:1~1.2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化炉排渣缓冲器,其包括外筒和内芯,外筒与内芯之间设置有多个扰流板,每个扰流板均沿外筒的轴线方向螺旋设置,两个相邻的扰流板之间形成供渣粒通过的螺旋通道。螺旋通道可以改变渣粒的运动轨迹,吸收渣粒下落的动能,从而避免渣粒对渣锁上部阀们的直接冲刷,有效地保护了渣锁上部阀,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化炉,其包括上述气化炉排渣缓冲器,气化炉排渣缓冲器可以对渣锁上部阀形成有效的保护,使其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气化炉排渣缓冲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气化炉排渣缓冲器在气化炉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气化炉排渣缓冲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气化炉排渣缓冲器的俯视图。
图标:10-气化炉;100-气化炉排渣缓冲器;110-外筒;111-连接耳;112-第二引导面;120-内芯;121-锥帽;122-第三引导面;130-扰流板;131-螺旋通道;132-第一引导面;200-激冷段;210-支座;300-渣锁;310-渣锁上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照图1,一种气化炉排渣缓冲器100,其包括外筒110和内芯120,外筒110环绕内芯120间隔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外筒110整体呈倒置的圆台状,其主要是为了与气化炉10激冷段200底部的倒锥形形状相适应。通常情况下,由于外筒110的外壁与激冷段200底部倒锥的倾斜角度相同,依靠激冷段200的炉壁即可对外筒110实现较为稳固的支撑,但为了进一步增加二者的稳定性,也可以按照本实施例的设置方式,在外筒110上设置连接耳111,对应地在激冷段200的炉壁上设置支座210,将连接耳111与支座21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来固定。
如图1和图3所示,内芯120整体呈圆柱状,其与外筒110为同轴设置。外筒110与内芯120之间设置有多个扰流板130,多个扰流板130分别与外筒110和内芯120连接。多个扰流板130沿内芯120的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扰流板130均沿外筒110的轴线方向螺旋设置,两个相邻的扰流板130之间形成供渣粒通过的螺旋通道131。可选地,每个扰流板130的形状大小均一致,即每个扰流板130的螺旋轨迹具有相同的螺距,所形成的螺旋通道131也保持一致,已达到更为均衡的扰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扰流板130的上表面形成对渣粒的第一引导面132,外筒110的内壁形成对渣粒的第二引导面112。落在第一引导面132和第二引导面112上的渣粒会在第一引导面132和第二引导面112的作用下,改变其运动轨迹,并吸收掉垂直向下的动能,再重新从气化炉排渣缓冲器100的下方排出,从而避免了对渣粒对渣锁上部阀310们的直接冲刷,有效地保护了渣锁上部阀310,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垂直于外筒110的轴线的平面上,第一引导面132、第二引导面112以及内芯120的投影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圆。也即是说,渣粒自上而下穿过气化炉排渣缓冲器100的时候,不存在任何可以垂直通过的通道,渣粒必须要经过第一引导面132或第二引导面112的引导才能到达气化炉排渣缓冲器100的下方。
如图3所示,在过外筒110的轴线的平面上,第一引导面132与外筒11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图3中的角a)为20°~70°。多个扰流板130的第一引导面132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在上述角度范围内,渣粒沿第一引导面132滑落的速度适中,既能形成较好的保护作用,又能具备较佳的排渣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外筒110的轴线的平面上,即纵截面上,第一引导面132与纵截面的相较成一条直线,这里指的第一引导面132与外筒110的轴线的夹角,以及多个扰流板130的第一引导面132相互平行,均是指第一引导面132在纵截面上的交线与轴线,交线与交线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地,内芯120的顶部设置有锥帽121,锥帽121与内芯120同轴设置,锥帽121的底面直径大于或等于内芯120的直径,锥帽121的上表面形成第三引导面122。落在内芯120上方的渣粒可以在第三引导面122的作用下,滑落到第一引导面132上,避免渣粒在内芯120顶部堆积。优选地,锥帽121的顶角(图3中的角b)为90°~140°。在上述角度范围内,既能很好地保证第三引导面122的缓冲作用,也能起到较佳的引导效果。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化炉10,气化炉10底部设置有渣锁300,渣锁300与气化炉10连通处设置有渣锁上部阀310。该气化炉10还包括上述气化炉排渣缓冲器100,气化炉排渣缓冲器100位于渣锁上部阀310的正上方,处于气化炉10激冷段200底部的倒锥形区域,并与激冷段200的炉壁固定连接。气化炉排渣缓冲器100可以对渣锁上部阀310形成有效的保护,使其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地,内芯120的直径与渣锁上部阀310的阀芯的直径之比为1:1~1.25。在上述直径范围内,内芯120既能对阀芯形成有效的保护,又不会占据太多空间而对排渣效率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化炉排渣缓冲器100,其包括外筒110和内芯120,外筒110与内芯120之间设置有多个扰流板130,每个扰流板130均沿外筒110的轴线方向螺旋设置,两个相邻的扰流板130之间形成供渣粒通过的螺旋通道131。螺旋通道131可以改变渣粒的运动轨迹,吸收渣粒下落的动能,从而避免渣粒对渣锁上部阀310们的直接冲刷,有效地保护了渣锁上部阀310,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化炉10,其包括上述气化炉排渣缓冲器100,气化炉排渣缓冲器100可以对渣锁上部阀310形成有效的保护,使其使用寿命更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