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熄焦提升机焦罐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7616发布日期:2020-06-26 22:10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熄焦提升机焦罐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熄焦提升机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熄焦提升机焦罐盖。



背景技术:

干熄焦提升机负责将装有赤热焦炭的焦罐提升至干熄炉炉口与装入装置配合,将焦炭导入干熄炉内用惰性混合气体熄灭,为了防止罐内红焦高温对提升机的不良影响和粉尘飞扬的现象,干熄焦的提升机吊具上设置与焦罐配合的焦罐盖,但是由于焦罐在旋转接焦的过程中,焦炭在焦罐正中心向周围离心力布料,使得焦炭堆在焦罐内形成中心高、四周低的山丘状,有时焦炭堆的上沿要高出焦罐的上沿很多,当合盖时,焦罐盖的下沿与焦罐上沿接触,鼓起的焦炭堆经常挤压焦罐盖中心的隔热材料,容易造成隔热材料损坏脱落,不及时更换就会烧损焦罐盖的本体钢结构,又由于隔热材料更换属于比较专业的技术,需要焦罐盖生产厂家的专业工人进行更换,所以十分不利于干熄焦提升机的持续稳定工作,而且一直更换损坏的隔热材料也是治标不治本,还会增加生产成本,综上,需要一种可以有效避免合盖时焦炭堆顶坏隔热材料的焦罐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熄焦提升机焦罐盖,其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干熄焦提升机焦罐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具有碗状凸起,所述碗状凸起与所述盖体共轴,所述盖体的内侧覆盖有耐火隔热层,所述耐火隔热层包括位于盖体内侧顶部的镁碳砖层以及位于镁碳砖层四周的陶瓷纤维模块层,所述镁碳砖层的下方还设置有三棱柱状的分焦块,所述分焦块通过锚固件与所述盖体相连且分焦块的上表面抵紧所述镁碳砖层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纤维模块层与所述盖体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两层陶瓷纤维毯。

进一步的,所述分焦块由耐火材料浇注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耐火材料为火泥。

进一步的,所述锚固件包括预埋在分焦块内的多对锚杆,对应锚杆之间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与所述锚杆的下表面相固连,锚杆的上端穿出至盖体外侧且锚杆的上端具有螺纹部,螺纹部上螺接有定位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分焦块的底部棱边上具有包边,所述包边包括与分焦块的底部棱边相配合的v形板和分别一体设置于v形板两侧的l形板,所述l形板预埋进所述分焦块内。

进一步的,所述包边的材质为钨合金。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盖体上具有碗状凸起,增大了耐火隔热层与焦罐内山丘状焦炭堆顶部的距离,避免耐火隔热层与焦炭堆的直接接触;另外,分焦块可以在焦罐盖下落过程中破坏并拨动焦炭堆顶,使焦炭堆中心较高的部门向四周较低的部分滚落移动,进一步避免了焦炭堆顶部挤压耐火隔热层,二者配合,可以有效防止耐火隔热层的受压损坏,有利于干熄焦提升机的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以及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以及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以及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干熄焦提升机焦罐盖,包括盖体1,盖体1上具有碗状凸起2,碗状凸起2与盖体1共轴,优选的碗状凸起2的底面圆直径为焦罐3内壁直径的五分之三至五分之四,保证焦炭堆4的顶部鼓包位于碗状凸起2的竖直投影面积内,盖体1的内侧覆盖有耐火隔热层,耐火隔热层包括位于盖体1内侧顶部的镁碳砖层5以及位于镁碳砖层5四周的陶瓷纤维模块层6,陶瓷纤维模块层6通过螺母固定到焊接在盖体1上的固定螺栓7上,其具体安装结构和安装方法为本领域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镁碳砖层5的下方还设置有三棱柱状的分焦块8,分焦块8的横截面为顶角向下的等腰三角形,通过顶角和两个斜边的配合劈开分流焦炭堆4,为了避免分焦块8插入焦炭堆4过深造成盖体1下落阻力过大,优选的分焦块8的下沿不低于盖体1的下沿,分焦块8通过锚固件与盖体1相连且分焦块8的上表面抵紧镁碳砖层5的下表面,镁碳砖层5较陶瓷纤维模块层6而言抗压强度更大,所以分焦块8与盖体1之间为镁碳砖层5,保证分焦块8的位置稳定性,陶瓷纤维模块层6与盖体1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两层陶瓷纤维毯9,进一步增加盖体1的防火隔热性能,分焦块8由耐火材料浇注而成,耐火材料为火泥。

锚固件包括预埋在分焦块8内的多对锚杆10,对应锚杆10之间设置有横板11,横板11与锚杆10的下表面焊接连接,增大锚固件与分焦块8的连接力,锚杆10的上端穿出至盖体1外侧且锚杆10的上端具有螺纹部,螺纹部10上螺接有定位螺母12,定位螺母12的下表面抵紧碗状凸起2的外侧,实现分焦块8的固定。

分焦块8的底部棱边上具有包边13,包边13包括与分焦块8的底部棱边相配合的v形板和分别一体设置于v形板两侧的l形板,l形板预埋进分焦块8内,包边3的材质为钨合金,钨合金耐高温性能优异,通过钨合金材质的包边13可以避免浇筑成的分焦块8底部棱边的磨损。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以直径4m的盖体1为例,碗状凸起2的底面圆直径为3.2m,分焦块8与镁碳砖层5接触面的宽度为1m,取分焦块8长度和高度分别为2m和40cm,计算得出分焦块8本身体积为0.4m3,常见火泥的密度为2t/m3,得出分焦块8的重量为0.8t,根据日常生产经验,直径4m的盖体1所对应的焦罐3连同所盛焦炭的整体重量在15t-20t,所以,分焦块8不会给干熄焦提升机增加过多负担,常见干熄焦提升机依然可以正常执行吊运操作,吊运时,盖体1对准焦罐3下落,当焦罐3中有山丘状鼓出的焦炭堆4时,分焦块8首先与焦炭堆4接触,三棱柱状的分焦块8劈开并向两侧挤压焦炭堆4,使焦炭堆4顶部的焦炭向四周较低的部位滚落移动,避免高耸的焦炭堆4凸出部顶住挤压耐火隔热层,而且由于盖体1上具有碗状凸起2,所以拉大了耐火隔热层与焦炭堆4的距离,进一步保证耐火隔热层的结构完整,有利于干熄焦提升机的长久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以及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以及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以及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以及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