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环保多釜移动式植物炭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34591发布日期:2021-03-19 12:1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高效环保多釜移动式植物炭化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炭化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效环保多釜移动式植物炭化炉。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着树枝、树叶、木屑以及农田秸秆、农作物枝叶及残渣等废弃物,目前对这些废弃物的处理方式有燃烧和掩埋等,但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掩埋会占用土地资源,同时也需要花费人力和财力。

生物炭是将物质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低温热解生产出的固体产物,其是一种作为土壤改良剂的木炭,能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保温性,同时也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解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及其他污染物;其次,生物炭能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活化微生物群落,进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基于生物炭的上述优点,将现有生活中存在的固体废弃物转化为生物炭,无疑能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再次利用。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效环保多釜移动式植物炭化炉,以将现有生活中的固体废弃物转化成生物炭,实现对其的再次利用,节约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高效环保多釜移动式植物炭化炉,包括:

移动炭化系统,所述移动炭化系统包括:第一车体;低温炭化炉,所述低温炭化炉固定在所述第一车体上;所述低温炭化炉的底部均匀设置有空气输送斜槽;所述低温炭化炉的正上方架设一冷却水管道,所述冷却水管道上间隔设置多个朝向所述低温炭化炉的喷头;粉碎上料机,所述粉碎上料机固定在所述第一车体上,所述粉碎上料机的出料口位于所述低温炭化炉的上方;

烟气净化系统,所述烟气净化系统连接所述移动炭化系统,对所述移动炭化系统产生的烟气进行净化;

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连接所述移动炭化系统和烟气净化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为所述移动炭化系统和烟气净化系统提供水源,同时回收所述移动炭化系统和烟气净化系统中的水源。

作为优选,所述烟气净化系统包括:烟气过滤器,所述烟气过滤器固定在所述第一车体上,并连通所述空气输送斜槽;双碱喷淋塔,所述双碱喷淋塔的进口通过排烟管道连通所述烟气过滤器,所述排烟管道上设有温度表;负压机,所述负压机连通所述双碱喷淋塔;水封器,所述水封器连通所述负压机;活性炭吸附器,所述活性炭吸附器连通所述水封器。

作为优选,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第二车体;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固定在所述第二车体上;所述烟气过滤器的排水口连通所述循环水箱;所述双碱喷淋塔固定在所述循环水箱上,其底部与所述循环水箱连通;离心水泵,所述离心水泵固定在所述循环水箱上,其进口与所述循环水箱连通、出口分别与所述冷却水管道以及双碱喷淋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炭化系统设置2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移动式植物炭化炉可以通过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进行移动,能在田间任意地方做低温碳化,将碳化后的物质就近还田,使用方便。

(2)本发明的移动式植物炭化炉包括移动炭化系统、烟气净化系统和水循环系统,其中移动炭化系统进行低温炭化,烟气净化系统对移动炭化系统产生的烟气进行净化,避免造成空气污染;水循环系统在为移动炭化系统和烟气净化系统提供水源的同时,还可以对水源进行回收,实现水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3)本发明的移动式植物炭化炉可将废弃树枝、树叶、木屑以及农田秸秆、农作物枝叶及残渣等废弃物转化成生物炭,实现对固体废弃物的再次利用;同时在炭化的过程中完成对烟气的净化和水源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同时防止污染空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00、移动炭化系统;101、第一车体;102、低温炭化炉;103、空气输送斜槽;104、冷却水管道;106、粉碎上料机;

200、烟气净化系统;201、烟气过滤器;202、双碱喷淋塔;203、负压机;204、水封器;205、活性炭吸附器;206、排烟管道;207、温度表;

300、水循环系统;301、第二车体;302、循环水箱;303、离心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阅附图1,高效环保多釜移动式植物炭化炉,包括:

移动炭化系统100,移动炭化系统100包括:第一车体101、低温炭化炉102和粉碎上料机106,其中,低温炭化炉102固定在第一车体101上;低温炭化炉102的底部均匀设置有空气输送斜槽103;低温炭化炉102的正上方架设一冷却水管道104,冷却水管道104上间隔设置多个朝向低温炭化炉102的喷头(附图未示出),喷头朝向低温炭化炉102;粉碎上料机106固定在第一车体101上,粉碎上料机106的出料口位于低温炭化炉102的上方;

烟气净化系统200,烟气净化系统200连接移动炭化系统100,对移动炭化系统100产生的烟气进行净化;在本实施中,烟气净化系统200的具体结构为:烟气净化系统200包括:烟气过滤器201、双碱喷淋塔202、负压机203、水封器204和活性炭吸附器205,其中,烟气过滤器201固定在第一车体101上,并通过外部管道连通空气输送斜槽103的出口;双碱喷淋塔202的进口通过排烟管道206连通烟气过滤器201,排烟管道206上设有温度表207;负压机203的进口通过外部管道连通双碱喷淋塔202的出口;水封器204的进口连通负压机203的出口;活性炭吸附器205的进口连通水封器204的出口;

水循环系统300,水循环系统300连接移动炭化系统100和烟气净化系统200,水循环系统300为移动炭化系统100和烟气净化系统200提供水源,同时回收移动炭化系统100和烟气净化系统200中的水源;在本实施例中,水循环系统300的具体结构为:水循环系统300包括:第二车体301、循环水箱302和离心水泵303;其中,循环水箱302固定在第二车体301上;烟气过滤器201的排水口通过外部管道连通循环水箱302,这样可以使烟气过滤器201排出的水源流进循环水箱302中,当然也可以在外部管道上设置增压泵,这样增压泵可以将烟气过滤器201排出的水源泵进循环水箱302中;双碱喷淋塔202固定在循环水箱302上且其底部与循环水箱302连通,这样烟气在负压机203的作用下进入到双碱喷淋塔202中,在双碱喷淋塔203中,烟气中的粉尘与双碱喷淋塔202中的水滴接触而下沉,进而进入到循环水箱202中;离心水泵303固定在循环水箱302上,其进口与循环水箱302连通、出口分别与冷却水管道104以及双碱喷淋塔202连通,这样在离心水泵303的作用下循环水箱302的水源可被泵进冷却水管道104中,进而从喷头中喷出为低温碳化炉102降温,使炭化温度控制在80-120℃之间;另外,离心水泵303将循环水箱302的水源泵进双碱喷淋塔202进而为双碱喷淋塔202的工作提供喷淋水源。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炭化系统100设置2个。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各部件由外部柴油机和柴油发电机提供工作电源;柴油机和柴油发电机固定在第一车体101或第二车体301上。另外,空气输送斜槽103是现有技术,其是以高压离心风机为动力源,使输送斜槽中物料保持流态化下倾斜的一端做缓慢的流动,设备重量轻,输送力大,易改变输送方向。

下面对本实施例中高效环保多釜移动式植物炭化炉的工作原理做具体的阐述:

待低温热解的固体废弃物从粉碎上料机106的填料口放入,粉碎上料机106将固体废弃物粉碎后将其出料口投入到低温炭化炉102中。将固体废弃物点燃后用湿秸秆压在其上面,防止进入过多空气影响炭化效果。

炭化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过空气输送斜槽103输送到烟气过滤器201中,经过烟气过滤器201过滤的烟气在负压机203作用下经排烟压管道206进入到双碱喷淋塔202,在双碱喷淋塔202中,烟气中的粉尘与水滴接触下沉,掉落到循环水箱302中;而双碱喷淋塔202中的水滴的来源是循环水箱302中的水源通过离心水泵303泵进去的,而双碱喷淋塔202落进循环水箱302的水源可以再次被离心水泵303泵进双碱喷淋塔以实现循环使用。

被净化后的烟气通过外部管道进入水封器204并从水封器204的出口进入到活性炭吸附器205中,在活性炭吸附器205中,被净化烟气中的有毒气体被活性炭进一步吸附,避免造成空气污染。

另外,炭化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经过排烟管道206时,温度表207会实时显示其温度,当温度值超过120℃时,导通离心水泵303和冷却水管道104的连接,离心水泵303将循环水箱302中水源泵进冷却水管道104中并通过喷头喷淋到低温炭化炉102上,是炭化温度控制在80-120℃范围内,当温度稳定在该范围内后,阻断离心水泵303和冷却水管道104的连接。冷却水管道104喷淋的水源进入到低温炭化炉102的底部,并通过空气输送斜槽103输送到烟气过滤器201,并最终从烟气过滤器201的排水口流出,流出的水源再通过外部管道进入到循环水箱302中,实现该部分水源的循环使用。

实现导通和阻断离心水泵303和冷却水管道104的连接的方式为:在冷却水管道104和离心水泵303的连接处上设置开关阀,通过开关阀的开与关即可实现,该部分通过现有技术容易实现。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