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及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06781发布日期:2022-06-15 00: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及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器和冷却套管,所述除尘器和冷却套管通过滑槽管体相连通;所述除尘器包括除尘器入口、除尘器出口、凸起部、斜挡墙和竖直挡墙,所述斜挡墙位于除尘器入口的下部,向除尘器内部倾斜布置,所述竖直挡墙位于除尘器出口的上部,并与水平方向垂直布置,所述凸起部位于斜挡墙和竖直挡墙之间,并与水平方向垂直布置;所述冷却套管包括外套换热管、内套换热管和焦粉通道,所述内套换热管呈螺旋状并设置在焦粉通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熄焦一次除尘及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管体包括第一滑槽管体和第二滑槽管体,所述斜挡墙设置在第一滑槽管体和第二滑槽管体的连接处;所述冷却套管包括第一冷却套管和第二冷却套管,所述第一冷却套管顶部与第一滑槽管体底部相连,所述第二冷却套管顶部与第二滑槽管体底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熄焦一次除尘及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为若干间隔设置的凸起,每两个凸起之间的间隔为2-6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熄焦一次除尘及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呈半球形、圆柱形、圆锥形或条块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熄焦一次除尘及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竖直挡墙的垂直高度比为0.05-0.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熄焦一次除尘及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挡墙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0-60
°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熄焦一次除尘及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内套换热管的入水口和第一内套换热管出水口平行设置在第一外套换热管外壁,且位于第一冷却套管的上部;第二内套换热管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平行设置在第二外套换热管外壁,且位于第二冷却套管的上部。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熄焦一次除尘及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套换热管的入水口设置在第一冷却套管底端,第一外套换热管的出水口设置在第一冷却套管顶端;第二外套换热管的入水口设置在第二冷却套管底端,第二外套换热管的出水口设置在第二冷却套管顶端。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熄焦一次除尘及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套换热管和第二内套换热管的螺旋升角均为55-70
°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熄焦一次除尘及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套管底部和第二冷却套管底部连接有储灰斗。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及冷却装置,属于熄焦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除尘器和冷却套管,二者通过滑槽管体相连通;除尘器包括除尘器入口、除尘器出口、凸起部、斜挡墙和竖直挡墙,斜挡墙位于除尘器入口的下部,向除尘器内部倾斜布置,竖直挡墙位于除尘器出口的上部,并与水平方向垂直布置,凸起部位于斜挡墙和竖直挡墙之间,并与水平方向垂直布置;冷却套管包括外套换热管、内套换热管和焦粉通道,内套换热管呈螺旋状并设置在焦粉通道内。该装置结构合理、实用性强,通过改变气流的方向,增加焦粉沉降,并减少对竖直挡墙的直接冲刷;冷却套管的内套换热管采用螺旋状,增大了换热面积,并起到导向作用,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喆 卢学峰 李俊玲 李庆生 郑希亮 郝小娟 秦万金 吴昊 臧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8
技术公布日:2022/6/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