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加氢气化与生物质热解耦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35374发布日期:2022-06-25 12: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粉煤加氢气化与生物质热解耦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流床气化炉(1);所述气流床气化炉(1)的顶部设置有可供氢气和粉煤进入的第一入口(11),以使所述氢气和所述粉煤在所述气流床气化炉(1)内气化形成煤气化工艺气体和半焦;所述气流床气化炉(1)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供所述煤气化工艺气体排出的第一排气口(12);所述气流床气化炉(1)的侧壁中部设有可供生物质进入的第二入口(13),以使所述生物质与所述半焦混合并气化生成生物质工艺气体及半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加氢气化与生物质热解耦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床气化炉(1)包括粉煤加氢气化炉(2)及生物质气化炉(3);所述粉煤加氢气化炉(2)设于所述生物质气化炉(3)上方,且所述粉煤加氢气化炉(2)部分设于所述生物质气化炉(3)内且与所述生物质气化炉(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煤加氢气化与生物质热解耦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加氢气化炉(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炉体段(21)和第二炉体段(22),且所述第二炉体段(22)位于所述第一炉体段(21)的底部;所述第一入口(11)设于所述第一炉体段(21)的顶部,所述第一排气口(12)位于所述第一炉体段(21)的侧壁上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第二入口(13)位于所述第二炉体段(22)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煤加氢气化与生物质热解耦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炉体段(21)至所述第二炉体段(22)的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炉体段(22)的直径逐渐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煤加氢气化与生物质热解耦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口(13)处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气流床气化炉(1)内喷射所述生物质的进料喷嘴,且所述进料喷嘴的喷口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煤加氢气化与生物质热解耦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口(1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入口(13)沿所述第二炉体段(22)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进料喷嘴设置有多个,所述进料喷嘴与所述第二入口(13)一一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粉煤加氢气化与生物质热解耦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床气化炉(1)内设置有缓冲件(4),所述缓冲件(4)包括固定在所述气流床气化炉(1)内的支撑柱(41)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柱(41)顶部的支撑板(42),且所述支撑板(42)的两端朝向所述支撑柱(41)倾斜和/或弯折。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煤加氢气化与生物质热解耦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加氢气化炉(2)的炉壁与所述生物质气化炉(3)的炉壁之间形成可供所述生物质工艺气体排出的第二排气口(15),且所述第二排气口(15)高于所述第二炉体段(22)的底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煤加氢气化与生物质热解耦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炉体段(22)的底端低于所述支撑板(42)的底端。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粉煤加氢气化与生物质热解耦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床气化炉(1)的底部设置有可供所述半焦排出的排料口(14)。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粉煤加氢气化与生物质热解耦合设备,包括气流床气化炉。气流床气化炉的侧壁中部设有可供生物质进入的第二入口,生物质与粉煤和氢气在气流床气化炉内气化生成的半焦进行混合后进行热解气化并生成生物质工艺气体及半焦。即,粉煤和氢气自气流床气化炉的顶部进入气流床气化炉内后发生气化反应生成煤气化工艺气体及半焦。生物质自气流床气化炉的侧壁的中部进入,从而可以降低生物质的气流速度,以此增大生物质与半焦的混合时间,且半焦本身的密度与生物质的密度相近,使得生物质和半焦之间的混合更充分并在高温下充分进行气化热解,从而不易产生焦油,避免焦油对气流床气化炉的炉壁内的高温熔渣流动侵蚀损坏以及油气分离困难等问题。及油气分离困难等问题。及油气分离困难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8
技术公布日:2022/6/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