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秸秆碳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5064发布日期:2023-05-17 18:11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秸秆碳化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秸秆碳化机,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秸秆碳化机,属于碳化机应用。


背景技术:

1、秸秆碳化是将秸秆经碳化机烘干或晒干、粉碎,然后在制炭设备中,经干燥、干馏、冷却等工序,将松散的秸秆制成木炭的过程,由于干馏是秸秆碳化的核心工艺,所以也有人用秸秆干馏代指秸秆碳化。通过秸秆碳化生产的木炭可称为秸秆木炭或秸秆炭。由于秸秆碳化与传统的木炭烧制法不同,它以机械加工为主要手段,因而秸秆木炭又被称为机制秸秆木炭或机制木炭。由于秸秆碳化拓展了木炭生产的原料来源,所以有人把以秸秆、木材等生物质为原料通过机械干馏而制取的木炭统称为生物质木炭,简称为生物炭,该技术属于秸秆“五化”综合利用(秸秆的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基料化、材料化)中的秸秆燃料化利用技术,适用于秸秆资源丰富、密度高、规模大、农户居住较为集中的村镇,据可靠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秸秆利用率为42.3%,其中大部分未经过加工处理,而通过合理方法处理的秸秆利用率仅为3%。农业废料等生物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民增收、节约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掠夺式开发利用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十分重视,近些年来严格管制秸秆焚烧同时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方案,而秸秆碳化机也是处理秸秆的新出路。

2、在专利文献“cn201210267771.8一种秸秆碳化装置及秸秆碳化的方法”中,其利用各类生物秸秆资源,且具有碳化比率高、碳排放量低、资源利用充分、碳化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所公开的秸秆碳化方法工艺简单、适于规模化生产且对环境友好,现有碳化机由碳化,但碳化后需要进行及时冷却,往往提升机冷却效率降低,在秸秆碳化排出后仍难以起到有效的冷却效果,影响后续碳化秸秆的生产。现在尚没有一种结构合理可靠且可实现高效冷却以及方便碳化秸秆输送的冷却效果好的秸秆碳化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采用输送机和提升机进行碳化秸秆的输送,并通过螺旋送料以及皮带送料进行均匀输送的同时,利用输送机进行初步水冷,同时能够在提升机内进一步冷却,有效提高冷却效果,方便碳化秸秆后续的加工生产。

2、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在进行输送时,能够通过换热管与碳化秸秆的直接接触实现进一步冷却降温,利用下料斗进行碳化秸秆排出的同时,通过设置的环形管与可实现灰尘吸附,使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吸收以提高空气质量。

3、进一步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通过在提升机内实现空气循环,能够通过风冷方式进一步对碳化秸秆进行冷却降温,通过将风管安装在水箱内部,实现空气的降温,有利于提高冷却效果,同时对灰尘进行过滤清除,提高碳化机的使用性能。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秸秆碳化机,包括:安装于碳化机底部的输送机和提升机以及安装于所述碳化机一侧的水箱;其中,所述输送机内部与输送管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两端分别与上料口和下料口固定连接,所述上料口与碳化机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料口与提升机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机和输送管之间设有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提升机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两端分别与连接管和固定管固定连接,且所述进水管、出水管、连接管和固定管都与水箱贯穿连接;所述提升机顶部通过下料斗与出料斗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斗内部设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通过进风管与风机固定连接,所述风机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器,且所述过滤器与第三换热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换热管位于水箱内部,且所述第三换热管另一端通过出风管与提升机固定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碳化机和输送管都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碳化机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和上料口分别位于碳化机两端,所述上料口与输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输送管的长度大于输送机的长度,所述输送管两端的上料口和下料口分别位于输送机的两侧,所述输送管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螺旋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轴与输送管内部转动连接以用于碳化后秸秆的输送。

6、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表面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贯穿连接,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第一换热管两端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位于输送机和输送管之间,所述第一换热管为螺旋形结构,且所述第一换热管与输送管表面套接。

7、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侧壁分别与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与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泵与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和连接管都延伸至水箱底部,所述水箱顶部分别与出水管和固定管连通,且所述进水管和连接管均对应设置在第三换热管上方。

8、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一端通过下料口与输送管连通,所述提升机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导流板和匀流板,所述提升机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输送辊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与提升机内部转动连接,所述且所述输送辊之间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上方分别设有导流板和匀流板,所述导流板和匀流板分别位于下料口两侧,所述导流板倾斜分布至匀流板一侧,所述匀流板顶部与提升机连接,且所述匀流板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开口以便于碳化秸秆的均匀铺送。

9、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为z形结构,所述提升机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对称分布至输送带两侧,且所述挡板底端均对应设置在输送带表面,所述提升机内部与导向辊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辊与挡板内部贯穿插接,且所述导向辊接触输送带表面。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管为s形结构分布,所述第二换热管倾斜分布至输送带表面,且所述第二换热管与输送带平行分布,所述第二换热管两端的转角处均设置为上翘结构以便于碳化秸秆顺利通过,且所述第二换热管上翘位置设有导流片以避免碳化秸秆移动至第二换热管和输送带之间,所述导流片位于连接管一侧,所述提升机分别与连接管和固定管贯穿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一端与下料斗连通,所述下料斗和出料斗都为圆形结构,所述下料斗的直径大于出料斗的直径,所述下料斗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为圆环形结构,所述隔板顶部与提升机固定连接,且所述隔板表面嵌合安装有过滤网以便于碳化秸秆和粉尘的筛分。

12、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斗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内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圆孔,若干个所述圆孔均对应设置在过滤网外围,所述环形管为圆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管与隔板套接,所述环形管一端与进风管连通,且所述进风管与下料斗贯穿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风机和过滤器,所述风机出风口与过滤器连通,所述过滤器与第三换热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换热管为s形结构,所述第三换热管与水箱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换热管的另一端贯穿水箱并与出风管固定连接,所述出风管位于输送机和提升机之间,所述出风管与提升机贯穿连接,所述出风管与提升机连接处位于导流板和下料口之间。

14、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可靠且可实现高效冷却以及方便碳化秸秆输送的冷却效果好的秸秆碳化机,其采用输送机和提升机进行碳化秸秆的输送,并通过螺旋送料以及皮带送料进行均匀输送的同时,利用输送机进行初步水冷,同时能够在提升机内进一步冷却,有效提高冷却效果,方便碳化秸秆后续的加工生产,在进行输送时,能够通过换热管与碳化秸秆的直接接触实现进一步冷却降温,利用下料斗进行碳化秸秆排出的同时,通过设置的环形管与可实现灰尘吸附,使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吸收以提高空气质量,通过在提升机内实现空气循环,能够通过风冷方式进一步对碳化秸秆进行冷却降温,通过将风管安装在水箱内部,实现空气的降温,有利于提高冷却效果,同时对灰尘进行过滤清除,提高碳化机的使用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