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 200985848 Y A于2007年12月5日公开了一种汽车节能器,具有柱形壳体,壳体上端设置有上端盖,壳体内还设置有端盖,端盖与上端盖之间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端盖下面设置有氮气吸附装置,端盖与上端盖均开有进气孔;壳体内端盖的下方还设置有中心轴,中心轴与壳体外侧的接口螺栓连接固定,中心轴、接口螺栓内开有进气孔并相互连通,中心轴轴壁对开有与氮气吸附装置相配合的进气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油品质量高、油耗低的节能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节能器,包括分别位于筒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上设置有与筒体内部相通的第一接管,第二端盖上设置有与筒体内部相通的第二接管,其结构特征是所述筒体内设置有二个以上串接的节能单元,每个节能单元包括滤网以及位于滤网内的纳米小球。
进一步,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滤清器,该滤清器位于节能单元与第一端盖之间。
进一步,所述滤清器与节能单元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增加油压的第一油压增加片,该第一油压增加片上设置有小孔;所述第一油压增加片呈片状。
进一步,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弹簧,该弹簧位于节能单元与与第二端盖之间。
进一步,所述弹簧与节能单元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油压的第二油压增加片,该第二油压增加片的中部内凹,第二油压增加片上设置有小孔。
进一步,所述第二油压增加片的截面呈U形,弹簧的一端压接在第二油压增加片的中部。
进一步,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端盖的第一装配凹槽,第一端盖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端盖的第二装配凹槽,第二端盖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节能单元包括第一节能单元和第二节能单元;第一节能单元包括第一滤网以及位于第一滤网内的第一纳米小球,第二节能单元包括第二滤网以及位于第二滤网内的第二纳米小球,其中,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相接,第一纳米小球的粒径小于第二纳米小球的粒径。
进一步,所述节能单元还包括第三节能单元,该第三节能单元包括第三滤网以及位于第三滤网内的第三纳米小球,第三滤网与第二滤网相接,第二纳米小球的粒径小于第三纳米小球的粒径。
进一步,所述节能单元包括第一节能单元和第二节能单元;第一节能单元包括第一滤网以及位于第一滤网内的采用远红外矿物质或电气石制成的第一纳米小球,第二节能单元包括第二滤网以及位于第二滤网内的采用电气石或麦饭石制成的第二纳米小球。
本发明中的筒体内设置有二个以上串接的节能单元,每个节能单元包括滤网以及位于滤网内的纳米小球;其中,节能单元包括第一节能单元和第二节能单元;第一节能单元包括第一滤网以及位于第一滤网内的第一纳米小球,第二节能单元包括第二滤网以及位于第二滤网内的第二纳米小球,其中,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相接,第一纳米小球的粒径小于第二纳米小球的粒径;进入到筒体内的油气依次通过第二节能单元与第一节能单元后,先后与粒径较大的第二纳米小球、粒径较小的第一纳米小球接触、将大大提高油品质量,从而降低油耗。
本发明中的节能单元包括第一节能单元和第二节能单元;第一节能单元包括第一滤网以及位于第一滤网内的采用远红外矿物质或电气石制成的第一纳米小球,第二节能单元包括第二滤网以及位于第二滤网内的采用电气石或麦饭石制成的第二纳米小球;通过不同材质的纳米小球依次对油品进行处理,将大大提高油品质量,从而降低油耗。
本发明中的筒体内设置有滤清器,该滤清器位于节能单元与第一端盖之间;滤清器与节能单元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增加油压的第一油压增加片,该第一油压增加片上设置有小孔,该第一油压增加片既能起到过滤的作用,又能起到支撑及定位滤清器的作用。
本发明中的筒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端盖的第一装配凹槽,第一端盖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端盖的第二装配凹槽,第二端盖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因此,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很容易与筒体装配在一起且密封性能好,另外,也容易根据需要而拆卸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油品质量高、油耗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解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第一节能单元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第二节能单元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接管,2为第一端盖,3为滤清器,4为第一油压增加片,5为第一节能单元,5.1为第一滤网,5.2为第一纳米小球,6为第二节能单元,6.1为第二滤网,6.2为第二纳米小球,7为第三节能单元,8为第四节能单元,9为第五节能单元,10为第六节能单元,11为第七节能单元,12为筒体,12.1为第一装配凹槽,12.2为第二装配凹槽,13为第二油压增加片,14为弹簧,15为第二端盖,16为第二接管,图中的箭头方向为油气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6,本节能器,包括分别位于筒体12两端的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15,第一端盖2上设置有与筒体12内部相通的第一接管1,第二端盖15上设置有与筒体12内部相通的第二接管16,所述筒体12内设置有二个以上串接的节能单元,每个节能单元包括滤网以及位于滤网内的纳米小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12内设置有滤清器3,该滤清器3位于节能单元与第一端盖2之间。
所述滤清器3与节能单元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增加油压的第一油压增加片4,该第一油压增加片4上设置有小孔。所述第一油压增加片4呈片状。
所述筒体12内还设置有弹簧14,该弹簧14位于节能单元与与第二端盖15之间。
所述弹簧14与节能单元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油压的第二油压增加片13,该第二油压增加片13的中部内凹,第二油压增加片13上设置有小孔。
所述第二油压增加片13的截面呈U形,弹簧14的一端压接在第二油压增加片13的中部。
所述筒体1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端盖2的第一装配凹槽12.1,第一端盖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筒体12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端盖15的第二装配凹槽12.2,第二端盖15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在第二接管16与筒体12内部连通处,可以设置用于增大油品流速的喇叭口。油品从第二接管16流入筒体12内部。
所述节能单元包括第一节能单元5和第二节能单元6;第一节能单元5包括第一滤网5.1以及位于第一滤网5.1内的第一纳米小球5.2,第二节能单元6包括第二滤网6.1以及位于第二滤网6.1内的第二纳米小球6.2,其中,第一滤网5.1与第二滤网6.1相接,第一纳米小球5.2的粒径小于第二纳米小球6.2的粒径。
当进入到筒体内的油气遇到粒径较大的第二纳米小球6.2时,油气中的大分子长链大部分被打断,而成为较短小分子,当这些较短小分子的油气遇到粒径相对较小的第一纳米小球5.2时,被进一步打断成为更小的油气,于是,这些依次经过第二节能单元6和第一节能单元5处理后的油气能够更有效的燃烧,极大的提高了燃烧值,提高了输出,且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见图1,所述节能单元可以包括:第三节能单元7、第四节能单元8、第五节能单元9、第六节能单元10和/或第七节能单元11;通过设置更多的节能单元能进一步提高经过节能器处理后的油气质量,提高燃烧值,降低能耗。
所述节能单元还包括第三节能单元7,该第三节能单元7包括第三滤网以及位于第三滤网内的第三纳米小球,第三滤网与第二滤网6.1相接,第二纳米小球6.2的粒径小于第三纳米小球的粒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纳米小球的材料可以采用远红外矿物质、电气石或高分子分解材料等等。这里的纳米小球包括第一纳米小球、第二纳米小球、……、第七纳米小球。
例如,所述节能单元包括第一节能单元5和第二节能单元6;第一节能单元5包括第一滤网5.1以及位于第一滤网5.1内的采用远红外矿物质制成的第一纳米小球5.2,第二节能单元6包括第二滤网6.1以及位于第二滤网6.1内的采用电气石制成的第二纳米小球6.2。
第一纳米小球5.2中的远红外矿物质质量百分比为5~6%。第二纳米小球6.2中的电气石质量百分比为8~9.5%。
当所述节能单元还包括第三节能单元、第四节能单元、第五节能单元、第六节能单元和第七节能单元时,相应的纳米小球对应的制作材料依次为质量百分比为5~6%的远红外矿物质、质量百分比为11~13%的远红外矿物质、质量百分比为8~10%的远红外矿物质、质量百分比为10~11%的电气石以及麦饭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油压增加片及其上的小孔,是利用孔位排列由进入口的低压粗流进而改变成出口的高压细流液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